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sA道路勘测设计第五章 横断面设计.ppt

172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86356476
  • 上传时间:2024-09-0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26MB
  • / 17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节第一节 横断面组成及类型横断面组成及类型1.1.道路横断面几何组成:道路横断面几何组成: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组成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组成2.2.公路横断面设计线包括:公路横断面设计线包括: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边沟、边坡、截水沟、护坡道以及取土坑、弃土堆、边沟、边坡、截水沟、护坡道以及取土坑、弃土堆、环境保护设施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还环境保护设施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还有爬坡车道、避险车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出入有爬坡车道、避险车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出入口处还有变速车道等口处还有变速车道等3.3.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设计线包括: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设计线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带、分车带等车道、人行道、绿带、分车带等第五章第五章 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 4.4.横断面图中的地面线:横断面图中的地面线:是表征地面起伏变化的线,是表征地面起伏变化的线,它是通过现场实测或由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测像片、它是通过现场实测或由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测像片、数字地面模型等途径获得数字地面模型等途径获得路线设计中所讨论的横断面设计只限于两侧路肩外缘路线设计中所讨论的横断面设计只限于两侧路肩外缘之间各组成部分的宽度、横向坡度等问题,所以有时之间各组成部分的宽度、横向坡度等问题,所以有时也将路线横断面设计称作也将路线横断面设计称作““路幅设计路幅设计””。

      (一)公路横断面组成(一)公路横断面组成 1. 路幅:路幅:指公路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的指公路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的部分2.按上、下行车辆分隔方式的不同,公路横断面划按上、下行车辆分隔方式的不同,公路横断面划分为分为((1)整体式断面:)整体式断面:等级高、交通量大的公路等级高、交通量大的公路(如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通常是将上、下行车道放,通常是将上、下行车道放在同一个平面上用分隔带分开在同一个平面上用分隔带分开2)分离式断面:)分离式断面:等级高、交通量大的公路等级高、交通量大的公路(如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将上、下行车道放在不同,将上、下行车道放在不同的水平面上加以分隔的水平面上加以分隔一、公路横断面组成及类型一、公路横断面组成及类型 ①①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包括行车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避险中间带、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避险车道等部分车道等部分②②不设分隔带的整体式断面不设分隔带的整体式断面(如二、三、四级公路如二、三、四级公路)包括行车道、路肩以及错车道等部分。

      包括行车道、路肩以及错车道等部分③③城郊混合交通量大,实行快、慢车道分开的路城郊混合交通量大,实行快、慢车道分开的路段,其横断面组成可能还有人行道、自行车道等,段,其横断面组成可能还有人行道、自行车道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④④公路在直线段和小半径曲线段路基宽度有所不公路在直线段和小半径曲线段路基宽度有所不同,在小半径曲线上,路基宽度还包括行车道加同,在小半径曲线上,路基宽度还包括行车道加宽的宽度宽的宽度⑤⑤为了迅速排除路面和路肩上的积水,将路面和为了迅速排除路面和路肩上的积水,将路面和路肩作成有一定横坡的斜面直线路段路面横断路肩作成有一定横坡的斜面直线路段路面横断面形式为中间高、两边低,呈双向倾斜,称作路面形式为中间高、两边低,呈双向倾斜,称作路拱⑥⑥小半径曲线上为了抵消离心力,路面作成向弯小半径曲线上为了抵消离心力,路面作成向弯道内仍倾斜的单一横坡,称作超高道内仍倾斜的单一横坡,称作超高 (二)公路横断面类型(二)公路横断面类型1.单幅双车道公路:单幅双车道公路:单幅双车道公路指的是整体式的供单幅双车道公路指的是整体式的供双向行车的双车道公路这类公路在我国公路总里程中双向行车的双车道公路。

      这类公路在我国公路总里程中占的比重最大二级路、三级路和一部分四级路均属这占的比重最大二级路、三级路和一部分四级路均属这一类2.双幅多车道公路:双幅多车道公路:四车道、六车道以及更多车道的公四车道、六车道以及更多车道的公路,中间一般都设置分隔带或做成分离式路基而构成路,中间一般都设置分隔带或做成分离式路基而构成“双幅路双幅路”有些分离式路基为了利用地形或处于风景有些分离式路基为了利用地形或处于风景区等原因甚至做成两条独立的单向行车的道路如图区等原因甚至做成两条独立的单向行车的道路如图5-2我国我国《《标准标准》》中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即属此种类型中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即属此种类型3.单车道公路:单车道公路:《《标准标准》》中规定的四级公路路基宽度为中规定的四级公路路基宽度为4.5m、路面宽为、路面宽为3.5m,就属于此类此类公路应在不,就属于此类此类公路应在不大于大于300m距离内选择有利地点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处距离内选择有利地点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处的路基宽度的路基宽度≥6.5m,有效长度,有效长度≥20m如图5-3 2、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及类型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及类型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及类型(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1.1.行车道:供各种车辆行驶的部分统称为行车道。

      行车道:供各种车辆行驶的部分统称为行车道1 1)机动车道:供机动车行驶的部分机动车道:供机动车行驶的部分2 2)非机动车道:供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行驶的车道非机动车道:供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行驶的车道2.2.步行道:供行人行走使用的步行道:供行人行走使用的3.3.分隔带:分隔各种车道分隔带:分隔各种车道4.4.绿带:靠行车道一侧种植的行道树绿带:靠行车道一侧种植的行道树 2、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及类型(二)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类型(二)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类型1.1.单幅路单幅路, ,俗称俗称““一块板一块板””断面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在交通组织上可以有以两种方式在交通组织上可以有以两种方式::((1 1)划出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划出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快车和机动车车辆在中,快车和机动车车辆在中间行驶,慢车和非机动车靠两侧行驶间行驶,慢车和非机动车靠两侧行驶((2 2)不划分车线)不划分车线,车道的使用可以在不影响安全的条件,车道的使用可以在不影响安全的条件下予以调整下予以调整 2.双幅路,俗称“两块板”断面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将车行道分为两半,上、下行车辆分向行驶各自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划分快、慢车道。

      3.三幅路,俗称“三块板”断面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车道,两侧为靠右侧行驶的非机动车车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用分隔带活分隔墩分隔 4.四幅路,俗称“四块板”断面,在三幅路的基础上,再将中间机动车车道分隔为二,分向行驶 ((三三))横断面形式的选用横断面形式的选用1.1.单幅路单幅路:: 仅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且非机动车仅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且非机动车较少的次于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因难的旧城改较少的次于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因难的旧城改建的城市道路上建的城市道路上2.双幅路:双幅路:主要用于各向至少具有两条机动车道,非主要用于各向至少具有两条机动车道,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机动车较少的道路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快速路和郊区道路以及横向高差大或地形特殊的路段快速路和郊区道路以及横向高差大或地形特殊的路段亦可采用亦可采用 3.三幅路:三幅路:对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对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道路上宜优先考虑采用但三幅式断面占地较多,市道路上宜优先考虑采用但三幅式断面占地较多,只有当红线宽度等于或大于只有当红线宽度等于或大于40m时才能满足车道布时才能满足车道布置的要求。

      置的要求4.四幅路:四幅路:它适用于机动车辆车速较高,各向两条它适用于机动车辆车速较高,各向两条机动车道以上,非机动率多的快速路与主干路机动车道以上,非机动率多的快速路与主干路 第二节第二节 机动车道、路肩与中间带机动车道、路肩与中间带(一)一般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的确定一、机动车道行车道宽度一、机动车道行车道宽度 结论:结论:双车道公路设计速度为双车道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时,取一条车时,取一条车道的宽度为道的宽度为3.75m是合适的对车速较低、交通量不是合适的对车速较低、交通量不大的公路可取较小的宽度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大的公路可取较小的宽度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视设计速度一般取视设计速度一般取7.5m、、7.0m、、6.5m、、6.0m,见表,见表5—l (二)有中央分隔带公路行车宽度结论:结论:设计速度设计速度V=120km/h时,每条车道的宽度均采用时,每条车道的宽度均采用3.75m;当;当V==100km/h,且交通量大和大型车混入率高时,,且交通量大和大型车混入率高时,内侧车道应为内侧车道应为3.75m,外侧车道可采用,外侧车道可采用3.75m或或3.50m 当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超过四个车道的容量时,其车道当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超过四个车道的容量时,其车道数可按双数增加。

      数可按双数增加 (三)城市道路的行车道宽度 结论:结论:上列诸式表明车道宽上列诸式表明车道宽B是车速是车速V的函数,依车的函数,依车速的变化一般速的变化一般3.40~3.80m之间考虑到城市道路上行之间考虑到城市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各异,且车道还需调剂使用,故一条车道驶的车辆各异,且车道还需调剂使用,故一条车道的平均宽度取的平均宽度取3.50m即可;当车速即可;当车速V>40km/h时,可时,可取取3.75m城市道路的车道宽度规定如表城市道路的车道宽度规定如表5—2 二、路肩的作用及其宽度二、路肩的作用及其宽度n1. 1. 路肩:路肩:行车道外缘之路基边缘之间的带状部分行车道外缘之路基边缘之间的带状部分n2.2.路肩的作用路肩的作用((1)由于路肩紧靠在路面的两侧设置,具有保护及)由于路肩紧靠在路面的两侧设置,具有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的作用支撑路面结构的作用2)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之用,有利于防止)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之用,有利于防止交通事故和避免交通紊乱交通事故和避免交通紊乱 ((3)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增加驾驶的安全和)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增加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在挖方路段。

      还可以增加弯道视距,减少行舒适感在挖方路段还可以增加弯道视距,减少行车事故4)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地对)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地对末设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及非机动车使用末设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及非机动车使用5)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观,并起引)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观,并起引导视线的作用导视线的作用 3.路肩的构成路肩的构成((1)硬路肩:)硬路肩:指进行了铺装的路肩,它可以承受汽指进行了铺装的路肩,它可以承受汽车荷载的作用力,在混合交通的公路上便于非机动车、车荷载的作用力,在混合交通的公路上便于非机动车、行人通行行人通行2)土路肩:)土路肩:指不加铺装的土质路肩,它起保护路指不加铺装的土质路肩,它起保护路面和路基的作用,并提供侧向余宽面和路基的作用,并提供侧向余宽 4.路肩的设置及宽度路肩的设置及宽度1)路肩的设置)路肩的设置 ((1)公路)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当采用分离式断面时,行车道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当采用分离式断面时,行车道左侧应设硬路肩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有条件时宜采侧应设硬路肩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有条件时宜采用用≥≥2.50m2.50m的右侧硬路肩。

      当右侧硬路肩的宽度小于的右侧硬路肩当右侧硬路肩的宽度小于2.50m时,应设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的设置间距时,应设紧急停车带紧急停车带的设置间距不宜大于不宜大于500m,宽度包括硬路肩在内为,宽度包括硬路肩在内为3.5m,有效,有效长度长度≥≥30m从干线进人和驶出紧急停车带应设缓和从干线进人和驶出紧急停车带应设缓和过渡段,一般为过渡段,一般为20m长 ((2)) 城市道路城市道路城市道路一般设有阴井排水,两侧设人行道如采用城市道路一般设有阴井排水,两侧设人行道如采用边沟排水则应在路面外侧设置路肩,与公路一样,分边沟排水则应在路面外侧设置路肩,与公路一样,分硬路肩和保护性路肩城市道路的设计速度大于或等硬路肩和保护性路肩城市道路的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于40km/h时,应设置硬路肩保护性路肩一般为土时,应设置硬路肩保护性路肩一般为土质或简易铺装,其作用是为城市道路的某些交通设施,质或简易铺装,其作用是为城市道路的某些交通设施,如护栏、栏杆、交通标志牌等的设置提供场地,最小如护栏、栏杆、交通标志牌等的设置提供场地,最小宽度为宽度为0.5m双幅路或四幅路中间具有排水沟的断面,双幅路或四幅路中间具有排水沟的断面,应设置左侧路肩。

      应设置左侧路肩 其他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路肩宽度根据条件可采其他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路肩宽度根据条件可采用用2.25m、、2.0m、、1.75m、、1.50m、、1.0m、、0.75m,最窄,最窄不能<不能<0.50m n2 2)) 路肩的宽度路肩的宽度 三、路拱横坡三、路拱横坡1.1.路拱:路拱: 为了利于路面横向诽水,将路面做成由中为了利于路面横向诽水,将路面做成由中央向两侧倾斜的拱形,称为路供其倾斜的大小以百央向两侧倾斜的拱形,称为路供其倾斜的大小以百分率表示分率表示n((1 1)路拱对行车不利,对排水有利路拱对行车不利,对排水有利n((2 2))路路拱拱横横坡坡度度选选取取考考虑虑的的因因素素::路路面面类类型型、、当当地的自然条件地的自然条件 ((3)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处于降雨强度较大的地区于降雨强度较大的地区时应采用高值时应采用高值 ((4)分离式路基,每侧行车道可设置双向路拱,这)分离式路基,每侧行车道可设置双向路拱,这样对排除路面积水有利在降水量不大的地样对排除路面积水有利在降水量不大的地区也可采区也可采用单向横坡,并向路基外侧倾斜但在积雪冻融地区,用单向横坡,并向路基外侧倾斜。

      但在积雪冻融地区,应设置双向路拱应设置双向路拱2.路拱的类型路拱的类型 (1)路拱的形式有抛物线形、直线接抛物线形、折路拱的形式有抛物线形、直线接抛物线形、折线形等,可根据路面宽度及路面类型采用线形等,可根据路面宽度及路面类型采用2)低等级公路可采用抛物线形路拱,高等级公路)低等级公路可采用抛物线形路拱,高等级公路一般采用直线接抛物线形路拱,多车道的水泥混凝土一般采用直线接抛物线形路拱,多车道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可采用折线形路拱路面可采用折线形路拱 n3. 3. 路肩横坡度路肩横坡度n土路肩:土路肩:横坡度较路面宜增大横坡度较路面宜增大1.01.0%~%~2.02.0%;%;n硬硬路路肩肩::是是具具体体情情况况可可与与行行车车道道横横坡坡度度相相同同;;也也可可稍稍大于行车道横坡度大于行车道横坡度n非机动车车道路拱坡度可参照表非机动车车道路拱坡度可参照表5-35-3选用n人人行行道道横横坡坡宜宜采采用用单单面面坡坡,,坡坡度度为为1%%~2%%路路缘缘带带横坡与路面相同横坡与路面相同 n四、中间带四、中间带n 1 1.适用场合:.适用场合:高速、一级公路高速、一级公路n 四条和四条以上车道的公路应设置中间带。

      四条和四条以上车道的公路应设置中间带n 2 2.中间带的构成:.中间带的构成:两条左侧路缘带两条左侧路缘带n 中央分隔带中央分隔带 n 3 3.中间带的作用.中间带的作用n ((1 1))将将上上、、下下行行车车流流分分开开,,既既可可防防止止车车祸祸,,又又可提高通行能力可提高通行能力n ((2 2))可可作作设设置置公公路路标标志志牌牌及及其其它它交交通通管管理理设设施施的场地,也可作为行人的安全岛使用的场地,也可作为行人的安全岛使用n ((3 3))分分隔隔带带种种植植花花草草灌灌木木或或设设置置防防眩眩网网,,可可防防止止对对向向车车辆辆灯灯光光眩眩目目,,还还可可起起到到美美化化路路容容和和环环境境的的作作用n ((4 4))作作为为中中间间带带组组成成部部分分的的路路缘缘带带,,既既可可引引导导驾驾驶驶员员视视线线,,又又增增加加了了侧侧向向余余宽宽,,从从而而提提高高行行车车的的安安全性和舒适性全性和舒适性 4. 4. 中间带的宽度中间带的宽度中间带的宽度中间带的宽度((1)中间带的宽度是根据行车带以外的侧向余宽,防)中间带的宽度是根据行车带以外的侧向余宽,防止驶入对向行车带的护栏、种植、防眩网等所需的设止驶入对向行车带的护栏、种植、防眩网等所需的设置带宽度而定。

      置带宽度而定2))《《标难标难》》规定的最小中间带宽度随公路等级、地规定的最小中间带宽度随公路等级、地形条件变化在形条件变化在2.00~4.50m之间,城市道路规定与公路大之间,城市道路规定与公路大致相同左侧路缘带常用宽度为致相同左侧路缘带常用宽度为0.50m或或0.75m 5. 中间带变宽过渡中间带变宽过渡((1)中间带的宽度一般情况下应保持等宽,若需要变)中间带的宽度一般情况下应保持等宽,若需要变宽时,在宽度变化的地点,应设置过渡段宽时,在宽度变化的地点,应设置过渡段2)过波段以设在回旋线范围内为宜,其长度应与回)过波段以设在回旋线范围内为宜,其长度应与回旋线长度相等宽度旋线长度相等宽度>4.50m的中间带过渡段以设在半的中间带过渡段以设在半径较大的平曲线路段为宜图径较大的平曲线路段为宜图5-8为几种变宽过渡设计为几种变宽过渡设计的例子 6. 6. 6. 6. 中间带开口:中间带开口:中间带开口:中间带开口: ((1)设置的目的:)设置的目的:为了便于养护作业、临时调整为了便于养护作业、临时调整行车方向和某些车辆在必要时调头,中央分隔带应行车方向和某些车辆在必要时调头,中央分隔带应按一定距离设置开口部。

      开口部一般情况下以每按一定距离设置开口部开口部一般情况下以每2km的间距设置为宜,太密将会造成交通的紊乱的间距设置为宜,太密将会造成交通的紊乱城市道路可根据横向交通城市道路可根据横向交通(车辆和行人车辆和行人)的需要设置的需要设置2)设置的地点:)设置的地点: 中央分隔带的开口应设置在通中央分隔带的开口应设置在通视良好的路段,若在曲线上开门,其曲线半径宜大视良好的路段,若在曲线上开门,其曲线半径宜大于于700m在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特大桥、服务在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特大桥、服务区等设施的前后必须设置开口分离式路基应在适区等设施的前后必须设置开口分离式路基应在适当位置设置横向连接道,以供维修或抢险时使用当位置设置横向连接道,以供维修或抢险时使用 ((3)开口的形状:)开口的形状:常用的有半圆形和弹头型对于窄常用的有半圆形和弹头型对于窄的分隔带(的分隔带(M<3.0m)可用半圆形,宽的()可用半圆形,宽的(M≥3.0m≥3.0m))可用弹头性可用弹头性4)表面形式:)表面形式: 有凹形和凸形两种凹形用于宽度有凹形和凸形两种凹形用于宽度>4.5m的中间带,凸形用于宽度的中间带,凸形用于宽度≤≤4.5m4.5m的中间带。

      宽度的中间带宽度>4.5m>4.5m的,一般植草皮、栽灌木,宽度的,一般植草皮、栽灌木,宽度≤≤4.5m4.5m的可铺面的可铺面封闭 一、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是专供自行车、三轮车、平板车及兽力车等行驶的车道根据各城市对非机动车行车道宽度的设计和使用经验,其根据各城市对非机动车行车道宽度的设计和使用经验,其基本宽度推荐采用基本宽度推荐采用5.0m(或或4.5m);;6.5m(或或6.0m);;8.0m(或或7.5m)二、人行道人行道主要供行人步行,同时也是种植、立杆的场地,地下空间可埋设管线等人行道向路缘石一侧倾斜,高出车行道0.10~0.20米第三节第三节 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与路缘石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与路缘石 (一)人行道的宽度 人行道的宽度包括行人步行道宽度和种植带、设施带人行道的宽度包括行人步行道宽度和种植带、设施带的宽度,应根据道路类别、功能、行人流量、绿化、沿的宽度,应根据道路类别、功能、行人流量、绿化、沿街道建筑性质及布设公用设施要求等确定街道建筑性质及布设公用设施要求等确定1.步行到宽度步行到宽度 根据我国部分城市的调查资料:大城市现有单侧步行根据我国部分城市的调查资料:大城市现有单侧步行道宽度为道宽度为3~10m,中等城市为,中等城市为2.5~8m,小城市为,小城市为2~6m。

      表表5-6列出了单侧步行道的最小宽度列出了单侧步行道的最小宽度 2.种植带人行道上靠行车道一侧种植行道树行道树的株距一般为4m~6m,树池采用1.5m的正方形或1.2m×1.8m的矩形也有种植草皮与花丛的3.设施带宽度设施带宽度包括设置行人护栏、照明灯柱、标志牌、信号灯等的宽度红线宽度较窄及条件困难时,设施带可与种植带合并,但应避免各种设施与树木间的干扰常用宽度为:护栏0.25m~0.50m,杆柱1.0m~1.5m人行道宽=步行道宽+绿带宽+设施带宽此外,还要考虑人行道下面埋设管线所需要的宽度为了使街道各部分宽度相互协调,符合视觉上的正常比例一般认为街道宽与单侧人行道宽之比在5:1~7:1的范围内是比较合理的 (二)人行道的布置 ((1)图)图5-12a)中,仅在小圆穴中,仅在小圆穴(或小方穴或小方穴)中种植单行中种植单行树这种形式适用于人行道宽度受限制或两侧有商业、树这种形式适用于人行道宽度受限制或两侧有商业、公共文化设施而用地不足的路段公共文化设施而用地不足的路段 ((2)图)图5-12b)中,行人与车行道之间用绿带中,行人与车行道之间用绿带(草地或草地或灌木灌木)隔开,在人行横道处将绿带断开。

      适用于过街隔开,在人行横道处将绿带断开适用于过街行人密度大,行车密度高的路段行人密度大,行车密度高的路段 ((3)图)图5-12c)中,绿带布置在建筑物前面,适用于住中,绿带布置在建筑物前面,适用于住宅区街道为了防止积水影响房屋基础稳定,须沿房宅区街道为了防止积水影响房屋基础稳定,须沿房屋墙脚砌筑护坡以利徘水屋墙脚砌筑护坡以利徘水 ((((4 4)图)图)图)图5-12d5-12d、、、、e e)中,绿带将人行道划分成两个部)中,绿带将人行道划分成两个部)中,绿带将人行道划分成两个部)中,绿带将人行道划分成两个部分,靠近建筑物的人行道供进出商店的行人使用,分,靠近建筑物的人行道供进出商店的行人使用,分,靠近建筑物的人行道供进出商店的行人使用,分,靠近建筑物的人行道供进出商店的行人使用,另一条供过路行人使用适用于城市中心商业区另一条供过路行人使用适用于城市中心商业区另一条供过路行人使用适用于城市中心商业区另一条供过路行人使用适用于城市中心商业区或公共建筑物多的街道上或公共建筑物多的街道上或公共建筑物多的街道上或公共建筑物多的街道上5 5)图)图)图)图5-12f5-12f)为骑楼式人行道,为拓宽路幅将沿街)为骑楼式人行道,为拓宽路幅将沿街)为骑楼式人行道,为拓宽路幅将沿街)为骑楼式人行道,为拓宽路幅将沿街商旁的房屋底层改建为骑楼。

      适用于旧城原行车商旁的房屋底层改建为骑楼适用于旧城原行车商旁的房屋底层改建为骑楼适用于旧城原行车商旁的房屋底层改建为骑楼适用于旧城原行车道和人行道均显狭窄的道路上道和人行道均显狭窄的道路上道和人行道均显狭窄的道路上道和人行道均显狭窄的道路上 三、路缘石1.路缘石:设置在路面与其它构造物之间的标石2.设置地点:在分隔带与路面之间,人行道与路面之间一般都需要设置路缘石3.路缘石的形状:有立式、斜式和曲线式等几种4.路缘石形状的采用(1)高速公路的分隔带因排水必须设置路缘石时,应使用低矮光滑的斜式或曲线式的,高度宜小于12cm (2)城市道路的人行道及人行横道宽度范围内路缘石宜做成为低矮的,而且坡面是较为平缓的斜式,便于儿童车、轮椅及残疾人通行在分隔带端头或交叉口的小半径处,路缘石宜做成曲线式5.路缘石的高度缘石宜高出路面10cm~20cm,隧道内线形弯曲线段或陡峻路段等处,可高出25cm~40cm,并应有足够的埋置深度,以保证稳定路缘石宽度宜为10cm~15cm 第四节 平面线加宽设计平曲线加宽原因:平曲线加宽原因:((1 1))汽汽车车在在曲曲线线上上行行驶驶时时,,前前后后轮轮轨轨迹迹不不重重合合,,占占路路面宽度大。

      面宽度大2 2)由于横向力影响,汽车出现横向摆动由于横向力影响,汽车出现横向摆动一、加宽值的计算一、加宽值的计算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各轮迹半径不同,其中以后内轮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各轮迹半径不同,其中以后内轮轨迹半径最小,且偏向曲线内侧,故曲线内侧应增加轨迹半径最小,且偏向曲线内侧,故曲线内侧应增加路面宽度,以确保曲线上行车的顺适与安全路面宽度,以确保曲线上行车的顺适与安全 n n1. 1. 1. 1. 普通汽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普通汽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普通汽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普通汽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n n b = R-b = R-b = R-b = R-((((R R R R1 1 1 1+ B+ B+ B+ B)))) n式式中中::A A——汽汽车车后后轴轴至至前前保保险险杠的距离(杠的距离(m m):):n R R——圆曲线半径(圆曲线半径(m m)n 对于有对于有N N个车道的行车道:个车道的行车道: 2. 2. 半挂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半挂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n式中:式中:b b1 1——牵引车的加宽值;牵引车的加宽值;n b b2 2——拖车的加宽值;拖车的加宽值;n A A1 1——牵牵引引车车保保险险杠杠至至第二轴的距离(第二轴的距离(m m););n A A2 2————第二轴至拖车第二轴至拖车最后轴的距离(最后轴的距离(m m);); 由于由于由于由于R R R R’ ’=R-b=R-b=R-b=R-b1 1 1 1,而,而,而,而b b b b1 1 1 1与与与与R R R R相比甚微,可取相比甚微,可取相比甚微,可取相比甚微,可取R R R R’ ’=R=R=R=R。

      n令令A12+A22=A2,,上式仍旧归纳成为:上式仍旧归纳成为: n3. 3. 平曲线平曲线加宽标准:加宽标准: n《《标准标准》》规定,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规定,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双车道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加宽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双车道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加宽值如下表值如下表 4.4.4.4.三类加宽值的采用三类加宽值的采用三类加宽值的采用三类加宽值的采用((((1 1 1 1))))四四四四级级级级公公公公路路路路和和和和设设设设计计计计速速速速度度度度为为为为30km/h30km/h30km/h30km/h的的的的三三三三级级级级公公公公路路路路采采采采用用用用第第第第1 1 1 1类类类类加加加加宽宽宽宽值值值值;;;;其其其其余余余余各各各各级级级级公公公公路路路路采采采采用用用用第第第第3 3 3 3类类类类加加加加宽宽宽宽值值值值对对对对不不不不经经经经常常常常通通通通行行行行集集集集装装装装箱箱箱箱运运运运输输输输半半半半挂挂挂挂车车车车的的的的公公公公路路路路,,,,可可可可采采采采用用用用第第第第2 2 2 2类类类类加加加加宽值。

      宽值2 2 2 2)对于)对于)对于)对于R R R R>250m>250m>250m>250m的圆曲线,可以不加宽的圆曲线,可以不加宽的圆曲线,可以不加宽的圆曲线,可以不加宽3 3 3 3))))由由由由3 3 3 3条条条条以以以以上上上上车车车车道道道道构构构构成成成成的的的的行行行行车车车车道道道道,,,,其其其其加加加加宽宽宽宽值值值值应应应应另另另另行行行行计算 ((4)各级公路的路面加宽后,路基也应相应)各级公路的路面加宽后,路基也应相应加宽四级公路路基采用加宽四级公路路基采用6.5m以上宽度时,以上宽度时,当路面加宽后剩余的路肩宽度不小于当路面加宽后剩余的路肩宽度不小于0.5m时,则路基可不予加宽;小于时,则路基可不予加宽;小于0.5m时,则时,则应加宽路基以保证路肩宽度不小于应加宽路基以保证路肩宽度不小于0.5m5)分道行驶公路,当圆曲线半径较小时,)分道行驶公路,当圆曲线半径较小时,其内侧车道的加宽值应大于外侧车道的加其内侧车道的加宽值应大于外侧车道的加宽值设计时应通过计算确定其差值设计时应通过计算确定其差值 二、加宽的过渡二、加宽的过渡 加加加加宽宽宽宽过过过过渡渡渡渡段段段段::::路路路路面面面面由由由由直直直直线线线线上上上上的的的的正正正正常常常常宽宽宽宽度度度度过过过过渡渡渡渡到到到到曲曲曲曲线线线线上上上上加加加加宽宽宽宽后后后后的的的的宽宽宽宽度度度度的的的的渐渐渐渐变变变变段段段段。

      在在在在加加加加宽宽宽宽过过过过渡渡渡渡段段段段上上上上,,,,路路路路面面面面宽度逐渐变化宽度逐渐变化宽度逐渐变化宽度逐渐变化 1 1.比例过渡.比例过渡 在在在在加加加加宽宽宽宽过过过过渡渡渡渡段段段段全全全全长长长长范范范范围围围围内内内内按按按按其其其其长长长长度度度度成成成成比比比比例例例例逐逐逐逐渐渐渐渐加加加加宽加宽缓和段内任意点的加宽值宽加宽缓和段内任意点的加宽值宽加宽缓和段内任意点的加宽值宽加宽缓和段内任意点的加宽值:: 缺点及适用范围:缺点及适用范围:比例过渡简单易作,但经加宽以后的比例过渡简单易作,但经加宽以后的路面内侧与行车轨道不符,过渡段的起终点出现破折,路面内侧与行车轨道不符,过渡段的起终点出现破折,于路容也不美观这种方法可用于二、三、四级公路于路容也不美观这种方法可用于二、三、四级公路 在在在在加加加加宽宽宽宽缓缓缓缓和和和和段段段段上上上上插插插插入入入入一一一一条条条条高高高高次次次次抛抛抛抛物物物物线线线线,,,,抛抛抛抛物物物物线线线线上上上上任任任任意点的加宽值:意点的加宽值:意点的加宽值:意点的加宽值:式中:式中:式中:式中:2 2.高次抛物线过渡.高次抛物线过渡优点及适用范围:优点及适用范围:用这种方法处理以后的路面内侧用这种方法处理以后的路面内侧边缘圆滑、美观,边缘圆滑、美观,适用于适用于适用于高速、一级公路及适用于高速、一级公路及对路容有要求的二级公路。

      对路容有要求的二级公路 3 3.回旋线过渡.回旋线过渡在过渡段上插入回旋线,这样不但中线上有回旋线,在过渡段上插入回旋线,这样不但中线上有回旋线,而且加宽以后的路面边线也是回旋线,与行车轨迹而且加宽以后的路面边线也是回旋线,与行车轨迹相符,保证了行车的顺适与线形的美观相符,保证了行车的顺适与线形的美观 适用于高速和一、二级公路的适用于高速和一、二级公路的下列路段:下列路段: ((1 1)位于大城市近郊的路段;)位于大城市近郊的路段; ((2 2)桥梁、高架桥、挡上墙、隧道等构造物处;)桥梁、高架桥、挡上墙、隧道等构造物处; ((3 3)设置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的地段设置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的地段 4.直线和圆弧相切过渡直线和圆弧相切过渡n n 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其加宽过渡在直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其加宽过渡在直线上进行在人工构造物处,因设置加宽线上进行在人工构造物处,因设置加宽过渡段而在圆曲线起、终点内侧边缘产生过渡段而在圆曲线起、终点内侧边缘产生明显转折时,可采用路面加宽边缘线与圆明显转折时,可采用路面加宽边缘线与圆曲线上路面加宽后的边缘线圆弧相切的方曲线上路面加宽后的边缘线圆弧相切的方法子以消除,如图法子以消除,如图5—17所示。

      所示 三、加宽缓和段的长度三、加宽缓和段的长度((1 1))对对于于设设置置有有缓缓和和曲曲线线的的平平曲曲线线,,加加宽宽缓缓和和段段应应采用与缓和曲线相同的长度采用与缓和曲线相同的长度2 2))对对于于不不设设缓缓和和曲曲线线,,但但设设置置有有超超高高缓缓和和段段的的平平曲线,可采用与超高缓和段相同的长度曲线,可采用与超高缓和段相同的长度3 3))即即不不设设缓缓和和曲曲线线,,又又不不设设超超高高的的平平曲曲线线,,加加宽宽缓缓和和段段应应按按渐渐变变率率为为1 1::1515且且长长度度不不小小于于10m10m的的要要求求设设置4 4))对于复曲线的大圆和小圆之间设有缓和曲线的对于复曲线的大圆和小圆之间设有缓和曲线的加宽过渡段,均可以按上述方法处理加宽过渡段,均可以按上述方法处理 一、超高及其作用一、超高及其作用1.1.超高:超高: 为抵消车辆在平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为抵消车辆在平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向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向横坡形式,称为平曲线超高横坡形式,称为平曲线超高2.汽车汽车 在圆曲线上,半径为常数,离心力为常数,在圆曲线上,半径为常数,离心力为常数,因此,超高为全超高。

      因此,超高为全超高第五节 平曲线超高设计 3.汽车在缓和曲线上,曲率是变化的,其离心力汽车在缓和曲线上,曲率是变化的,其离心力也是变化的,因此,在缓和曲线上应是逐渐变化也是变化的,因此,在缓和曲线上应是逐渐变化的超高4.超高过渡段:从直线上的双向横坡渐变到圆曲超高过渡段:从直线上的双向横坡渐变到圆曲线上单向横坡的路段,称作超高过渡段线上单向横坡的路段,称作超高过渡段5.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但曲线上若设有超高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但曲线上若设有超高从构造的角度也应有超高过渡段从构造的角度也应有超高过渡段 三、超高过渡方式三、超高过渡方式1 . 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1)超高横坡度等于路拱坡度)超高横坡度等于路拱坡度路路面面由由直直线线上上双双向向倾倾斜斜路路拱拱形形式式过过渡渡到到曲曲线线上上具具有有超超高高的的单单向向倾倾斜斜形形式式,,只只需需行行车车道道外外侧侧绕绕中中线线逐逐渐渐抬抬高高,,直直至至与与内内侧侧横横坡坡相相等等为为止,如图止,如图5—19所示2))超超高高坡坡度度大大于于路路拱拱坡坡度度时时,,可可分分别别采采用用以下三种过渡以下三种过渡方式: ((1)绕路面内边缘旋转:一般用于新建工程)绕路面内边缘旋转:一般用于新建工程 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再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线旋转,向横坡后,整个断面再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直至超高横坡度(图图5-20a)。

      2)) 绕路中线旋转:一般用于改建工程绕路中线旋转:一般用于改建工程 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绕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向横坡后,整个断面绕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图图5-20b) ((3)) 绕路面外边缘旋转:仅用于某些改善路容的地点绕路面外边缘旋转:仅用于某些改善路容的地点 先将外侧车道绕外边缘旋转,与此同时,内侧车道随先将外侧车道绕外边缘旋转,与此同时,内侧车道随中线的降低而相应降低,待达到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中线的降低而相应降低,待达到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仍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仍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图图5—20c) 2. 2. 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1 1))绕绕中中间间带带的的中中心心线线旋旋转转::适适用用于于中中间间带带宽宽度度较较窄窄((≤≤4.5m4.5m))的公路可采用;的公路可采用; 先将外侧行车道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待达到与内侧先将外侧行车道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行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中心线旋转,行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一同绕中心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值,此时中央分隔带呈倾斜状直至超高横坡度值,此时中央分隔带呈倾斜状(图图5-21a)。

      ((2 2))绕绕中中央央分分隔隔带带边边缘缘旋旋转转::各各种种宽宽度度中中间间带带的的均均可可采用采用 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使之各自成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中央分隔带维持原水平状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中央分隔带维持原水平状态态(图图5—2lb)3 3))绕绕各各自自行行车车道道中中线线旋旋转转::车车道道数数大大于于4 4条条的的公公路路可可采用采用 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各自的中心线旋转,使之各自成为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各自的中心线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中央分隔带两边缘分别升高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中央分隔带两边缘分别升高与降低而成为倾斜断面与降低而成为倾斜断面(图图5—2lc) 1. 1. 1. 1. 绕路面内边缘线旋:绕路面内边缘线旋:绕路面内边缘线旋:绕路面内边缘线旋:四、超高过渡段长度四、超高过渡段长度 np—超高渐变超高渐变率率n 附加纵坡附加纵坡 : : Lcih 2. 2. 2. 2. 绕路面中线旋转:绕路面中线旋转:绕路面中线旋转:绕路面中线旋转: 四、超高缓和段长度四、超高缓和段长度 n 附附加加纵纵坡坡 : : 3. 3. 《《规范规范》》推荐公式:推荐公式: 式中:式中:Lc——超高缓和段长超高缓和段长 ((m);); B——旋旋转转轴轴至至行行车车道道((设设路路缘缘带带时时为为路路缘缘带带))外侧边缘的宽度(外侧边缘的宽度(m);); B= B΄: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B=B΄/2::绕路中线旋转绕路中线旋转 B΄——行车道宽度行车道宽度 Δ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Δi = ih:: 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Δi = ih+i1:: 绕路中线旋转绕路中线旋转 p——超超高高渐渐变变率率,,即即旋旋转转轴轴线线与与行行车车道道((设设路路缘缘带带时时为为路路缘缘带带))外外侧侧边边缘缘线线之之间间的的相相对对坡坡度度,,其其最最大值如表大值如表5-10。

      根据上式计算的超高过波段长度,应凑成根据上式计算的超高过波段长度,应凑成5m的整倍数,并不小于的整倍数,并不小于10m的长度 为了行车的舒适,超高过波段应不小于按上式为了行车的舒适,超高过波段应不小于按上式计算的长度但从利于排除路面降水考虑,横计算的长度但从利于排除路面降水考虑,横坡度由坡度由2%%(或或1..5%%)过渡到过渡到0%路段的超高渐%路段的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变率不得小于1//330,即超高过度段又不能设,即超高过度段又不能设置得太长所以在确定超高过渡段长度置得太长所以在确定超高过渡段长度Lc时应时应考虑以下几点:考虑以下几点:((1)一般的情况下,在确定缓和曲线长度时,)一般的情况下,在确定缓和曲线长度时,已经考虑了超高过渡段所需的最短长度,故一已经考虑了超高过渡段所需的最短长度,故一般取超高过渡段般取超高过渡段Lc与缓和曲线长度与缓和曲线长度Ls相等,即相等,即Lc==LS ((2)若计算出的)若计算出的Lc>Ls,此时应修改平面线,此时应修改平面线形,使形,使Ls≥Lc≥Lc当平而线形无法修改时,可当平而线形无法修改时,可将超高过渡段起点前移,即超高过渡在缓和将超高过渡段起点前移,即超高过渡在缓和曲线起点前的直线路段开始,路面外侧以适曲线起点前的直线路段开始,路面外侧以适当的超高渐变率逐渐抬高,使横断面在当的超高渐变率逐渐抬高,使横断面在ZH(或或HZ点点)渐变为向内倾斜的单向路拱横坡渐变为向内倾斜的单向路拱横坡(临界断面临界断面)。

      3)若)若LS>计算出的计算出的LC,,但只要超高渐变率但只要超高渐变率P≥≥1//330,仍取,仍取Lc==LS ((((4 4)在高等级公路设计中,因照顾线形的协调性,在平)在高等级公路设计中,因照顾线形的协调性,在平)在高等级公路设计中,因照顾线形的协调性,在平)在高等级公路设计中,因照顾线形的协调性,在平曲线中一般配置较长的缓和曲线曲线中一般配置较长的缓和曲线曲线中一般配置较长的缓和曲线曲线中一般配置较长的缓和曲线 为了避免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均匀过渡超高而造成路为了避免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均匀过渡超高而造成路为了避免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均匀过渡超高而造成路为了避免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均匀过渡超高而造成路面横向排水不畅,超高过渡可采取以下措施:面横向排水不畅,超高过渡可采取以下措施:面横向排水不畅,超高过渡可采取以下措施:面横向排水不畅,超高过渡可采取以下措施:①①①①超高的超高的超高的超高的过渡仅在缓和曲线的某一区段内进行即超高过渡起点过渡仅在缓和曲线的某一区段内进行即超高过渡起点过渡仅在缓和曲线的某一区段内进行即超高过渡起点过渡仅在缓和曲线的某一区段内进行即超高过渡起点可从缓和曲线的任一点开始,至缓和曲线终点结束。

      可从缓和曲线的任一点开始,至缓和曲线终点结束可从缓和曲线的任一点开始,至缓和曲线终点结束可从缓和曲线的任一点开始,至缓和曲线终点结束⑦⑦⑦⑦超高过渡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按两种超高渐变率分段超高过渡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按两种超高渐变率分段超高过渡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按两种超高渐变率分段超高过渡在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按两种超高渐变率分段进行即第一段从缓和曲线起点由双向路拱横坡以超高进行即第一段从缓和曲线起点由双向路拱横坡以超高进行即第一段从缓和曲线起点由双向路拱横坡以超高进行即第一段从缓和曲线起点由双向路拱横坡以超高渐变率渐变率渐变率渐变率1 1////330330过渡到单向路拱横坡,第二段由单向路拱过渡到单向路拱横坡,第二段由单向路拱过渡到单向路拱横坡,第二段由单向路拱过渡到单向路拱横坡,第二段由单向路拱横坡过渡到缓和曲线终点处的超高横坡度横坡过渡到缓和曲线终点处的超高横坡度横坡过渡到缓和曲线终点处的超高横坡度横坡过渡到缓和曲线终点处的超高横坡度5 5)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但若圆曲线上设有超高,)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但若圆曲线上设有超高,)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但若圆曲线上设有超高,)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但若圆曲线上设有超高,则应设置超高过渡段,超高过渡段在直线和回曲线上各则应设置超高过渡段,超高过渡段在直线和回曲线上各则应设置超高过渡段,超高过渡段在直线和回曲线上各则应设置超高过渡段,超高过渡段在直线和回曲线上各分配一半。

      分配一半分配一半分配一半 ZHHY1. 1. 超高形成过程:超高形成过程:超高形成过程:超高形成过程: (1)(1)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五、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五、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提肩提肩双坡阶段双坡阶段全全超高阶段超高阶段旋转阶段旋转阶段(一)不设中间带的公路(一)不设中间带的公路 ZHHY提肩提肩双坡阶段双坡阶段全全超高阶段超高阶段旋转阶段旋转阶段1. 超高形成过程:超高形成过程: (1)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2)绕路面中线旋转绕路面中线旋转五、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五、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一)不设中间带的公路(一)不设中间带的公路 (1) (1) 正常断面:正常断面:正常断面:正常断面:2. 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超高值计算方法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超高值计算方法 h中h右h左路线设计高程路线设计高程定定义义::超超高高值值就就是是指指设设置置超超高高后后路路中中线线、、路路面面边边缘缘及及路路肩肩边缘边缘等等计计算点与路基算点与路基设计设计高程的高差高程的高差 ((((2 2))))起始断面:起始断面:起始断面:起始断面:ZH ZH ZH ZH ((((HZHZHZHZ)))) ((((3 3)全超高断面)全超高断面)全超高断面)全超高断面:: 路线设计高程路线设计高程旋转轴h0=bJiG ((((4 4)双坡断面:()双坡断面:()双坡断面:()双坡断面:(x x≤ ≤x x0 0))))iGihiGBn双坡阶段长度双坡阶段长度x0计算计算::n超高过渡原则:超高过渡原则:n路面外边缘高程按正比例升高,直到超高横坡断面。

      路面外边缘高程按正比例升高,直到超高横坡断面n路面横坡度按正比例增加,直到超高横坡度路面横坡度按正比例增加,直到超高横坡度n《《规范规范》》7.5.6条规定,条规定,当线形设计须采用较长的回旋线时,当线形设计须采用较长的回旋线时,横坡度由横坡度由2%(或(或1.5%)过渡到)过渡到0%路段的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路段的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0.3%)n这时,不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应限制这时,不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应限制x0的长度n可按可按p1=0.3%计算计算x0:: 超高缓和段长度超高缓和段长度LcLc计算:计算:n n《《《《规范规范规范规范》》》》规定:规定:规定:规定:n n((((1 1 1 1)超高的过渡应在回旋线全长范围内进行:)超高的过渡应在回旋线全长范围内进行:)超高的过渡应在回旋线全长范围内进行:)超高的过渡应在回旋线全长范围内进行:n n LcLcLcLc = = = = LsLsLsLsn n((((2 2 2 2))))当超高渐变率过小时,超高的过渡亦可设在回当超高渐变率过小时,超高的过渡亦可设在回当超高渐变率过小时,超高的过渡亦可设在回当超高渐变率过小时,超高的过渡亦可设在回旋线的某一区段范围之内,则旋线的某一区段范围之内,则旋线的某一区段范围之内,则旋线的某一区段范围之内,则LcLcLcLc< < <

      n n 按按按按p p1 1=0.3%=0.3%计算计算计算计算LcLc:::: iG 双坡断面超高值计算:(双坡断面超高值计算:(双坡断面超高值计算:(双坡断面超高值计算:(x≤xx≤x0 0)))) 双坡断面超高值计算:(双坡断面超高值计算:(双坡断面超高值计算:(双坡断面超高值计算:(x x≤ ≤x x0 0))))n式中:式中:x——计算里程桩号离开超高缓和段起点的距离计算里程桩号离开超高缓和段起点的距离n x = Lcz - ZH 或或 x = HZ – Lczn 当当超高的过渡设在回旋线的某一区段范围之内超高的过渡设在回旋线的某一区段范围之内 时,时,n l0 = Ls - Lc,,x = lcz - ZH - l0 或或x = HZ - lcz - l0n加宽值计算:加宽值计算:n 正比例过渡:正比例过渡:高次抛物线过渡:高次抛物线过渡:bx = (4k3 - 3k4)b ((((5 5)旋转断面:)旋转断面:)旋转断面:)旋转断面: ((((x x> >x x0 0))))n旋转阶段横坡度旋转阶段横坡度ix::n 当双坡阶段的渐变率当双坡阶段的渐变率p1小于小于0.3%时:时: n n旋转阶段超高值:旋转阶段超高值:旋转阶段超高值:旋转阶段超高值: (二)设有中间带的公路(二)设有中间带的公路n n 设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方式有三种:设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方式有三种:①①绕中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央分隔带边缘旋转;②②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转;③③绕中间带中心旋转。

      在实际的设计中绕中间带中心旋转在实际的设计中应用较多的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在超高应用较多的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在超高过程中,内外侧同时从超高缓和段起点开始过程中,内外侧同时从超高缓和段起点开始绕各自的旋转轴旋转,外侧逐渐抬高,内侧绕各自的旋转轴旋转,外侧逐渐抬高,内侧逐渐降低,直到逐渐降低,直到HY(或或YH)点达到全超高点达到全超高计算公式列于表计算公式列于表5-13和表和表5-14,可参看图,可参看图5-23和图和图5-24 1. 1.绕分隔带边缘旋转超高值的计算绕分隔带边缘旋转超高值的计算绕分隔带边缘旋转超高值的计算绕分隔带边缘旋转超高值的计算( (设计高程)设计高程)设计高程)设计高程) 1. 1.绕分隔带边缘旋转超高值的计算绕分隔带边缘旋转超高值的计算绕分隔带边缘旋转超高值的计算绕分隔带边缘旋转超高值的计算n硬路肩边缘:硬路肩边缘: h2 = - b2 × i2 n土路肩边缘:土路肩边缘: h3 = - b3 × i3 n((1)直线路段断面:)直线路段断面:n行车道边缘:行车道边缘: ((2)全超高断面:)全超高断面:n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 (硬路肩宽度硬路肩宽度≥2.25m))路线设计高程 (4-19) ((((3 3)双坡断面:()双坡断面:()双坡断面:()双坡断面:(x≤xx≤x0 0))))n双坡阶段长度双坡阶段长度x0计算:计算:n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 (硬路肩宽度硬路肩宽度≥2.25m)) ((((3 3)旋转断面:()旋转断面:()旋转断面:()旋转断面:(x x> > x x0 0)))) n 旋转阶段横坡度旋转阶段横坡度ix::n 当双坡阶段的渐变率当双坡阶段的渐变率p1小于小于0.3%时:时:n 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外侧路肩按向外侧倾斜: (硬路肩宽度硬路肩宽度≥2.25m)) 六、超高设计图六、超高设计图n n 前述的弯道超高设计都是针对一个弯道而前述的弯道超高设计都是针对一个弯道而言的。

      两个或两个以上弯道,其间距离又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弯道,其间距离又不太长,除考虑单一弯道的超高设计外,不太长,除考虑单一弯道的超高设计外,还需研究两个弯道间的超高过渡问题解还需研究两个弯道间的超高过渡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所谓决这个问题,需要用所谓“超高设计图超高设计图”,见图,见图5-25这是简化了的超高过渡的纵断这是简化了的超高过渡的纵断面图,该图是以旋转轴为横坐标轴,纵坐面图,该图是以旋转轴为横坐标轴,纵坐标是相对高程为使超高更加清晰,纵坐标是相对高程为使超高更加清晰,纵坐标是夸大了的标是夸大了的 六、超高设计图六、超高设计图n n图图图图5-25a)5-25a)是基本型曲线的是基本型曲线的是基本型曲线的是基本型曲线的超高设计图从缓和曲线超高设计图从缓和曲线超高设计图从缓和曲线超高设计图从缓和曲线( (等于超高渐变段长等于超高渐变段长等于超高渐变段长等于超高渐变段长) )起点起点起点起点开始超高,外侧逐渐抬高,开始超高,外侧逐渐抬高,开始超高,外侧逐渐抬高,开始超高,外侧逐渐抬高,内侧逐渐降低,至缓和曲内侧逐渐降低,至缓和曲内侧逐渐降低,至缓和曲内侧逐渐降低,至缓和曲线终点超高达到全值。

      终点超高达到全值终点超高达到全值终点超高达到全值在路面外侧边线抬高过程中,路面外侧边线抬高过程中,路面外侧边线抬高过程中,路面外侧边线抬高过程中,与中线相交一次,说明此与中线相交一次,说明此与中线相交一次,说明此与中线相交一次,说明此点路面外侧横坡为点路面外侧横坡为点路面外侧横坡为点路面外侧横坡为0 0,于,于,于,于横向排水不利横向排水不利横向排水不利横向排水不利 六、超高设计图六、超高设计图n n 图图图图5-25b)5-25b)两相邻曲线是反向的如两相邻曲线是反向的如两相邻曲线是反向的如两相邻曲线是反向的如按图按图按图按图5-25a)5-25a)处理,即路面要由单坡断处理,即路面要由单坡断处理,即路面要由单坡断处理,即路面要由单坡断面变为双坡断面,又要由双坡断面面变为双坡断面,又要由双坡断面面变为双坡断面,又要由双坡断面面变为双坡断面,又要由双坡断面变为单坡断面,路面外侧边线要与变为单坡断面,路面外侧边线要与变为单坡断面,路面外侧边线要与变为单坡断面,路面外侧边线要与中线相交两次,于排水和路容都不中线相交两次,于排水和路容都不中线相交两次,于排水和路容都不中线相交两次,于排水和路容都不利。

      可改为按图利可改为按图利可改为按图利可改为按图5-25b)5-25b)处理,即由处理,即由处理,即由处理,即由一个曲线的全超高过渡到另一个曲一个曲线的全超高过渡到另一个曲一个曲线的全超高过渡到另一个曲一个曲线的全超高过渡到另一个曲线的反方向全超高,中间是面到面线的反方向全超高,中间是面到面线的反方向全超高,中间是面到面线的反方向全超高,中间是面到面的过渡,在整个过渡过程中,横断的过渡,在整个过渡过程中,横断的过渡,在整个过渡过程中,横断的过渡,在整个过渡过程中,横断面始终是单坡断面,没有固定旋转面始终是单坡断面,没有固定旋转面始终是单坡断面,没有固定旋转面始终是单坡断面,没有固定旋转轴这样处理后,只出现一次零坡轴这样处理后,只出现一次零坡轴这样处理后,只出现一次零坡轴这样处理后,只出现一次零坡断面,于排水和路容都有利断面,于排水和路容都有利断面,于排水和路容都有利断面,于排水和路容都有利 六、超高设计图六、超高设计图n n图图图图5-25c)5-25c)两相邻曲线是同向的两相邻曲线是同向的两相邻曲线是同向的两相邻曲线是同向的如按图如按图如按图如按图5-25a)5-25a)处理,则路面外处理,则路面外处理,则路面外处理,则路面外侧边线要与中线相交两次,于侧边线要与中线相交两次,于侧边线要与中线相交两次,于侧边线要与中线相交两次,于排水和路容都不利,而且对曲排水和路容都不利,而且对曲排水和路容都不利,而且对曲排水和路容都不利,而且对曲线外侧行车的舒适性影响很大。

      线外侧行车的舒适性影响很大线外侧行车的舒适性影响很大线外侧行车的舒适性影响很大改为按图改为按图改为按图改为按图5-25c)5-25c)处理,即由一处理,即由一处理,即由一处理,即由一个曲线的全超高过渡到另一个个曲线的全超高过渡到另一个个曲线的全超高过渡到另一个个曲线的全超高过渡到另一个曲线的同方向全超高,中间是曲线的同方向全超高,中间是曲线的同方向全超高,中间是曲线的同方向全超高,中间是面到面的过渡,在整个过渡过面到面的过渡,在整个过渡过面到面的过渡,在整个过渡过面到面的过渡,在整个过渡过程中,外侧路面始终向内倾斜,程中,外侧路面始终向内倾斜,程中,外侧路面始终向内倾斜,程中,外侧路面始终向内倾斜,与内侧路面构成单坡断面这与内侧路面构成单坡断面这与内侧路面构成单坡断面这与内侧路面构成单坡断面这样处理后,不出现零坡断面,样处理后,不出现零坡断面,样处理后,不出现零坡断面,样处理后,不出现零坡断面,于排水、路容和行车都有利于排水、路容和行车都有利于排水、路容和行车都有利于排水、路容和行车都有利 n路面超高方式图就是指路面横坡度沿路线纵向的变化图路面超高方式图就是指路面横坡度沿路线纵向的变化图。

      n应用:纵断面图中应用:纵断面图中“超高超高”栏栏n 设计文件组成部分之一:超高方式图设计文件组成部分之一:超高方式图 七、路面超高方式图的绘制方法七、路面超高方式图的绘制方法 ----- n((1))按按比比例例绘绘制制一一条条水水平平基基线线,,代代表表路路中中心心线线,,并并认认为为基基线线的路面横坡度为零的路面横坡度为零n((2))绘绘制制两两侧侧路路面面边边缘缘线线用用实实线线绘绘出出路路线线前前进进方方向向右右侧侧路路面面边边缘缘线线,,用用虚虚线线绘绘出出左左侧侧路路面面边边缘缘线线若若路路面面边边缘缘高高于于路路中中线线,,则则绘绘于于基基线线上上方方,,反反之之;;绘绘于于下下方方路路边边缘缘线线离离开开基基线线的的距距离离,,代表横坡度的大小(比例尺可不同于基线)代表横坡度的大小(比例尺可不同于基线)n((3))标标注注路路拱拱横横坡坡度度向向前前进进方方向向右右侧侧倾倾斜斜的的路路拱拱坡坡度度为为正正,,向左倾斜为负向左倾斜为负n路面超高方式图就是指路面横坡度沿路线纵向的变化图路面超高方式图就是指路面横坡度沿路线纵向的变化图n应用:纵断面图中应用:纵断面图中“超高超高”栏栏n 设计文件组成部分之一:超高方式图设计文件组成部分之一:超高方式图 n超高方式图绘图规则:超高方式图绘图规则:七、路面超高方式图的绘制方法七、路面超高方式图的绘制方法 ------ n n习题习题习题习题: :n n 1 1....试试试试计计计计算算算算六六六六车车车车道道道道高高高高速速速速公公公公路路路路(34.5m(34.5m路路路路基基基基,,,,中中中中央央央央分分分分割割割割带带带带3.00m3.00m,,,,左左左左侧侧侧侧路路路路缘缘缘缘带带带带0.75m)0.75m)一一一一个个个个2000m2000m半半半半径径径径的的的的平平平平曲曲曲曲线线线线的的的的超超超超高高高高缓缓缓缓和和和和段段段段长长长长度度度度。

      要要要要求求求求分分分分别别别别按按按按绕绕绕绕分分分分隔隔隔隔带带带带边边边边缘缘缘缘及及及及各各各各自自自自车车车车道道道道中中中中心心心心旋旋旋旋转转转转方方方方式式式式计计计计算(一般气候条件)算(一般气候条件)算(一般气候条件)算(一般气候条件)n n2 2....已已已已知知知知某某某某二二二二级级级级公公公公路路路路((((山山山山岭岭岭岭区区区区、、、、积积积积雪雪雪雪寒寒寒寒冷冷冷冷地地地地区区区区))))有有有有一一一一弯弯弯弯道道道道,,,,半半半半径径径径R=200mR=200m,,,,Ls=60mLs=60m,,,,偏偏偏偏角角角角35.15'2435.15'24,,,,JD=K12+452.68JD=K12+452.68,,,,路路路路拱拱拱拱横横横横坡坡坡坡为为为为2%2%,,,,试试试试计计计计算算算算超超超超高高高高缓缓缓缓和和和和段段段段起起起起点点点点、、、、超超超超高高高高横横横横坡坡坡坡0%0%、、、、2%2%、、、、缓缓缓缓和和和和段段段段终终终终点点点点等等等等特特特特征征征征点点点点的的的的里里里里程程程程桩桩桩桩号号号号及及及及超超超超高高高高值值值值((((加加加加宽宽宽宽按按按按高高高高次抛物线过渡),并绘出超高设计图。

      次抛物线过渡),并绘出超高设计图次抛物线过渡),并绘出超高设计图次抛物线过渡),并绘出超高设计图n n3 3.已知平原区某高速公路(.已知平原区某高速公路(.已知平原区某高速公路(.已知平原区某高速公路(28m28m路基)有一半径路基)有一半径路基)有一半径路基)有一半径R=1200mR=1200m的弯道,的弯道,的弯道,的弯道,Ls=180mLs=180m,,,,偏角偏角偏角偏角17°22'34"17°22'34",水泥砼路面,一般地区水泥砼路面,一般地区水泥砼路面,一般地区水泥砼路面,一般地区试分别按缓和曲线全长及部分缓和曲线长度进行超高过渡,试分别按缓和曲线全长及部分缓和曲线长度进行超高过渡,试分别按缓和曲线全长及部分缓和曲线长度进行超高过渡,试分别按缓和曲线全长及部分缓和曲线长度进行超高过渡,计算超高缓和段起点桩号(上、小半支),并计算缓和曲线计算超高缓和段起点桩号(上、小半支),并计算缓和曲线计算超高缓和段起点桩号(上、小半支),并计算缓和曲线计算超高缓和段起点桩号(上、小半支),并计算缓和曲线段内段内段内段内25m25m间隔整桩的超高值(绕分隔带边缘旋转)间隔整桩的超高值(绕分隔带边缘旋转)。

      间隔整桩的超高值(绕分隔带边缘旋转)间隔整桩的超高值(绕分隔带边缘旋转) 第六节第六节 爬坡车道与避险车道爬坡车道与避险车道n n爬坡车道:爬坡车道:是在陡坡路段正线行车道上坡方向右是在陡坡路段正线行车道上坡方向右侧增设的供载重车行驶的专用车道侧增设的供载重车行驶的专用车道n n避险车道:避险车道:是在长陡坡路段正线行车道下坡方向是在长陡坡路段正线行车道下坡方向右侧为失控车辆增设的专用车道右侧为失控车辆增设的专用车道n n一、设置爬坡车道的条件一、设置爬坡车道的条件n n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双车道二级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双车道二级公路纵坡长纵坡长度受限制的路段,应对载重汽车上坡行驶速度的度受限制的路段,应对载重汽车上坡行驶速度的降低值和通行能力进行验算,符合下列情况之一降低值和通行能力进行验算,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上坡方向车道右侧设置爬坡车道:者,可在上坡方向车道右侧设置爬坡车道: n n1.沿上坡方向载重汽车的行驶速度降低到表沿上坡方向载重汽车的行驶速度降低到表5-15的允许最低速度以下时,可设置爬被车道的允许最低速度以下时,可设置爬被车道n n2.上坡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小于设计小时交通量上坡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小于设计小时交通量时,应设置爬坡车道。

      时,应设置爬坡车道 二二 爬坡车道的设计爬坡车道的设计n n1 1.横断而组成.横断而组成.横断而组成.横断而组成n n爬坡车道设于上坡方向正线行车道右侧,宽度一般爬坡车道设于上坡方向正线行车道右侧,宽度一般爬坡车道设于上坡方向正线行车道右侧,宽度一般爬坡车道设于上坡方向正线行车道右侧,宽度一般为为为为3.5m3.5m,包括设于其左侧路缘带的宽度,包括设于其左侧路缘带的宽度,包括设于其左侧路缘带的宽度,包括设于其左侧路缘带的宽度0.5m0.5m,如图,如图,如图,如图5-265-26所示 n n高速公路的爬坡车道可以占用原有的硬路肩宽度,高速公路的爬坡车道可以占用原有的硬路肩宽度,高速公路的爬坡车道可以占用原有的硬路肩宽度,高速公路的爬坡车道可以占用原有的硬路肩宽度,爬坡车道的外侧可只设土路肩爬坡车道的外侧可只设土路肩爬坡车道的外侧可只设土路肩爬坡车道的外侧可只设土路肩( (图图图图5-27a)5-27a)n n 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爬坡车道紧靠行车道外侧设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爬坡车道紧靠行车道外侧设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爬坡车道紧靠行车道外侧设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爬坡车道紧靠行车道外侧设置,原来硬路肩部分移至爬坡车道的外侧,供混合置,原来硬路肩部分移至爬坡车道的外侧,供混合置,原来硬路肩部分移至爬坡车道的外侧,供混合置,原来硬路肩部分移至爬坡车道的外侧,供混合车辆行驶车辆行驶车辆行驶车辆行驶( (图图图图5-27b5-27b,,,,c)c)。

      n n 窄路肩不能提供停车使用,在长而连续的爬坡车道窄路肩不能提供停车使用,在长而连续的爬坡车道窄路肩不能提供停车使用,在长而连续的爬坡车道窄路肩不能提供停车使用,在长而连续的爬坡车道路段上,其右侧应按规定设置紧急停车带路段上,其右侧应按规定设置紧急停车带路段上,其右侧应按规定设置紧急停车带路段上,其右侧应按规定设置紧急停车带 三 避险车道的设计n n为防止连续长、陡下坡车辆在行驶中速度失控为防止连续长、陡下坡车辆在行驶中速度失控而造成事故,应考虑在山岭地区长、陡下坡而造成事故,应考虑在山岭地区长、陡下坡路段的右侧山坡上的适当位置设置避险车道路段的右侧山坡上的适当位置设置避险车道避险车道为大上坡断头路避险车道为大上坡断头路,其位置如图,其位置如图5-28所所示避险车道的长度根据主线下坡行驶速度、示避险车道的长度根据主线下坡行驶速度、避险车道纵坡和坡床集料而定.其规定如表避险车道纵坡和坡床集料而定.其规定如表5-18 n n 避险车道应布置在直线上,为使车辆能高速避险车道应布置在直线上,为使车辆能高速安全驶入,入口前应保证足够视距避险车安全驶入,入口前应保证足够视距避险车道道(制动坡床制动坡床)起点采用起点采用0.1m厚,以厚,以30m长度长度渐变至坡床集料总厚度。

      坡床集料可采用碎渐变至坡床集料总厚度坡床集料可采用碎砾石、砾石、砂、豆砾石等松散材料,厚度砾石、砾石、砂、豆砾石等松散材料,厚度为为0.3~0.9m制动坡床宽度不小于制动坡床宽度不小于4.5m,服,服务道路宽度不小于务道路宽度不小于3.5m救险锚栓间隔不宜救险锚栓间隔不宜大于大于90m强制减弱装置可采用砂袋或废轮强制减弱装置可采用砂袋或废轮胎堆砌,高度为胎堆砌,高度为1.2~1.5m 第七节第七节 行车视距及其保证行车视距及其保证一、视距的类型行车视距:为了行车安全,驾驶人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面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须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视距道路设计中存在视距不足的地点:道路平面上的暗弯(处于挖方路段的弯道和内侧有障碍物的弯道)、纵断面上的凸形竖曲线以及下穿式立体交叉的凹形竖曲线上都有可能存在视距不足的问题 1、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自驾驶人员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2、会车视距在同一车道上两对向汽车相遇,从相互发现时起,至同时采取制动措施使两车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3、错车视距在没有明确划分车道线的双车道道路上,两对向行驶之汽车相遇,发现后即采取减速避让措施安全错车所需的最短距离。

      4、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可见逆行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 n n四种视距中,四种视距中,停车、会车、错车视距属于停车、会车、错车视距属于对向行驶,超车视距属于同向行驶对向行驶,超车视距属于同向行驶n n超车视距最长超车视距最长n n停车、会车、错车视距中,以停车、会车、错车视距中,以会车视距最会车视距最长长,只要道路能保证会车视距,停车视距,只要道路能保证会车视距,停车视距和错车视距也就可以得到保证了和错车视距也就可以得到保证了n n会车视距约等于停车视距的两倍会车视距约等于停车视距的两倍,故只需,故只需计算出停车视距就可以了计算出停车视距就可以了 二、视距计算(一)停车视距停车视距是指驾驶人员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到汽车在障碍物前停住所需要的最短距离停车视距可分解为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两部分来研究路面与轮胎之间的附着系数道路阻力系数 采用感觉时间为1.5s,制动反应时间取1.0s是较适当的感觉和制动反应的总时间t=2.5s (二)超车视距(二)超车视距 (1)加速行驶距离(2)超车汽车在对向车道上行驶的距离 ((3 3))超超车车完完了了时时,,超超车车汽汽车车与与对对向向汽汽车车之之间间的的安安全全距距离离S3=15~~100m ((4 4))超超车车汽汽车车从从开开始始加加速速到到超超车车完完了了时时对对向向汽汽车车的的行行驶距离驶距离尾随在慢车后面的快车司机往往在未看到前面的安全区段就开始了超车作业,如果进入对向车道之后发现迎面有汽车开来而超车距离不足时还来得及返回自己的车道。

      因此,对向汽车行驶时间大致为t2的2/3就足够了 最小必要超车视距:特别困难时: 三、行车视距的保证对于凸形竖曲线以及下穿式立体交叉凹形竖曲线,设对于凸形竖曲线以及下穿式立体交叉凹形竖曲线,设计时,只要满足规范中最小竖曲线半径的要求,也就计时,只要满足规范中最小竖曲线半径的要求,也就同时满足了竖曲线上视距的要求所以,在视距检查同时满足了竖曲线上视距的要求所以,在视距检查中,应重点注意道路平面上的中,应重点注意道路平面上的“暗弯暗弯”,即曲线内侧,即曲线内侧有树林、房屋、边坡等阻碍驾驶员的视线,处于隐蔽有树林、房屋、边坡等阻碍驾驶员的视线,处于隐蔽地段的平曲线若不能保证该级公路或城市道路的最地段的平曲线若不能保证该级公路或城市道路的最短视距,则应该将阻碍视线的障碍物清除短视距,则应该将阻碍视线的障碍物清除如果是因曲线内侧及中间带设置护栏或其值人工构造如果是因曲线内侧及中间带设置护栏或其值人工构造物等面不能保证视距时,可采取加宽中间带、加宽路物等面不能保证视距时,可采取加宽中间带、加宽路肩或将构造物后移等措施予以处理;如果是因挖方边肩或将构造物后移等措施予以处理;如果是因挖方边坡妨碍了视线,则应按所需横净距绘制包络线坡妨碍了视线,则应按所需横净距绘制包络线(或称或称“视距曲线视距曲线”)开挖视距台,如图开挖视距台,如图5-3l所示。

      所示 图图5-31 开挖视距台断面开挖视距台断面 n n平曲线视距检查方法:平曲线视距检查方法:n n ①①①①视距包络曲线法视距包络曲线法视距包络曲线法视距包络曲线法n n ②②②②最大横净距法最大横净距法最大横净距法最大横净距法n n (一)视距包络曲线(一)视距包络曲线(一)视距包络曲线(一)视距包络曲线n n将将将将视视视视距距距距S S等等等等分分分分成成成成n n等等等等份份份份,,,,nana=S=S,,,,一一一一般般般般a=5ma=5m将将将将视视视视点点点点轨轨轨轨迹迹迹迹线线线线连连连连续续续续等等等等分分分分,,,,并并并并用用用用1 1,,,,2 2,,,,3 3,,,,…………,,,,n n编编编编号号号号((((一一一一个个个个视视视视距距距距)))),,,,下下下下一一一一个个个个视视视视距距距距编编编编号号号号1 1’ ’,,,,2 2’ ’,,,,3 3’ ’,,,,…………,,,,n n’ ’,,,,连连连连1-11-1’ ’,,,,2-22-2’ ’,,,,3-33-3’ ’,,,,…………,,,,n-nn-n’ ’,,,,与与与与这这这这些些些些视视视视线线线线相相相相切切切切的的的的曲曲曲曲线线线线称称称称为为为为包包包包络络络络线线线线((((视视视视距曲线)距曲线)距曲线)距曲线) n n平曲线视距检查方法:平曲线视距检查方法:n n ①①①①视距包络曲线法视距包络曲线法视距包络曲线法视距包络曲线法n n ②②②②最大横净距法最大横净距法最大横净距法最大横净距法n n (一)视距包络曲线(一)视距包络曲线(一)视距包络曲线(一)视距包络曲线横净距横净距 n n横横横横净净净净距距距距::::在在在在弯弯弯弯道道道道各各各各点点点点的的的的横横横横断断断断面面面面上上上上,,,,驾驾驾驾驶驶驶驶员员员员视视视视点点点点轨轨轨轨迹迹迹迹迹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叫横净距。

      迹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叫横净距迹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叫横净距迹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叫横净距 (二)最大横净距及其计算(二)最大横净距及其计算hSBA n n驾驶员视点位置:驾驶员视点位置:驾驶员视点位置:驾驶员视点位置:n n 平面:距未设加宽的路面外边缘平面:距未设加宽的路面外边缘平面:距未设加宽的路面外边缘平面:距未设加宽的路面外边缘1.5m,1.5m,n n 或距路中线或距路中线或距路中线或距路中线1.5m bn 高度:高度:1.2mn横横净净距距::在在弯弯道道各各点点的的横横断断面面上上,,驾驾驶驶员员视视点点轨轨迹迹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叫横净距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叫横净距 (二)最大横净距及其计算(二)最大横净距及其计算 n n驾驶员视点位置:驾驶员视点位置:驾驶员视点位置:驾驶员视点位置:n n 平面:距未设加宽的路面外边缘平面:距未设加宽的路面外边缘平面:距未设加宽的路面外边缘平面:距未设加宽的路面外边缘1.5m,1.5m,n n 或距路中线或距路中线或距路中线或距路中线n 高度:高度:1.2mn横横净净距距::在在弯弯道道各各点点的的横横断断面面上上,,驾驾驶驶员员视视点点轨轨迹迹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叫横净距。

      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叫横净距 (二)最大横净距及其计算(二)最大横净距及其计算n最最大大横横净净距距::在在弯弯道道内内所所有有横横净净距距中中的的最最大大值值,,称为最大横净距,用称为最大横净距,用h表示n其其值值可可根根据据视视距距S和和弯弯道道的的曲曲线线长长L、、行行车车轨轨迹迹曲曲线半径线半径RS算出 n n1 1....不不不不设设设设回回回回旋旋旋旋线线线线的的的的横横横横净净净净距距距距计计计计算:算:算:算:n n ((((1 1))))L>SL>S:::: 最大横净距计算方法:最大横净距计算方法:n式中:式中:Rs——驾驶员视点轨迹线半径,驾驶员视点轨迹线半径, n式中:式中: Ls——曲线内侧视点轨迹线长度曲线内侧视点轨迹线长度h hn n1 1....不不不不设设设设回回回回旋旋旋旋线线线线的的的的横横横横净净净净距距距距计计计计算:算:算:算:n n ((((2 2))))LS:L'>S: 最大横净距计算方法:最大横净距计算方法: n ((2)曲线总长)曲线总长L>S>L' n n2 2.设回旋线的横净距计算:.设回旋线的横净距计算:.设回旋线的横净距计算:.设回旋线的横净距计算:n n ((((1 1)圆曲线长)圆曲线长)圆曲线长)圆曲线长L'>S:L'>S: 最大横净距计算方法:最大横净距计算方法: n ((2)曲线总长)曲线总长L>S>L' n n2 2.设回旋线的横净距计算:.设回旋线的横净距计算:.设回旋线的横净距计算:.设回旋线的横净距计算:n n ((((1 1)圆曲线长)圆曲线长)圆曲线长)圆曲线长L'>S:L'>S: 最大横净距计算方法:最大横净距计算方法:n ((3)曲线总长)曲线总长L

      对于其他各个断面横净距地确定,我们通常采用图解法 (三)任意断面横净距(三)任意断面横净距h’地确定方地确定方法法图3-42 图解横净距——包络图法 图解法图解法n n((((1 1)按)按)按)按1 1::::500500展绘出公路该段的平曲线(路基中线)展绘出公路该段的平曲线(路基中线)展绘出公路该段的平曲线(路基中线)展绘出公路该段的平曲线(路基中线);;;;n n((((2 2)按照规定展绘出与路基中线相平行的视点轨)按照规定展绘出与路基中线相平行的视点轨)按照规定展绘出与路基中线相平行的视点轨)按照规定展绘出与路基中线相平行的视点轨迹线;迹线;迹线;迹线;n n((((3 3)将视距)将视距)将视距)将视距S S等分成每份等分成每份等分成每份等分成每份a a米的几份,即米的几份,即米的几份,即米的几份,即S=S=nana,一,一,一,一般情况下般情况下般情况下般情况下a=5ma=5m 用分规在比例尺上量得用分规在比例尺上量得用分规在比例尺上量得用分规在比例尺上量得a a值后,在值后,在值后,在值后,在视点轨迹线上连续等分该曲线将一个视距视点轨迹线上连续等分该曲线将一个视距视点轨迹线上连续等分该曲线。

      将一个视距视点轨迹线上连续等分该曲线将一个视距S S各等各等各等各等分点按分点按分点按分点按1 1,,,,2 2,,,,3……n3……n连续编号,下一个视距连续编号,下一个视距连续编号,下一个视距连续编号,下一个视距S S各等各等各等各等分点编号为分点编号为分点编号为分点编号为1’ 1’,,,,2’ 2’,,,,3’ 3’,,,,…………,,,,n’n’,连,连,连,连1-1’1-1’,,,,2-2’2-2’,,,,3-3-3’ 3’,,,,…………,,,,n-nn-n’ ’ 则最终呈现出整个包络线(视距则最终呈现出整个包络线(视距则最终呈现出整个包络线(视距则最终呈现出整个包络线(视距曲线)来曲线)来曲线)来曲线)来n n((((4 4)根据中线上中桩位置,在横断面方向上便可)根据中线上中桩位置,在横断面方向上便可)根据中线上中桩位置,在横断面方向上便可)根据中线上中桩位置,在横断面方向上便可量出视点轨迹线到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即为该断量出视点轨迹线到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即为该断量出视点轨迹线到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即为该断量出视点轨迹线到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即为该断面的横净距面的横净距面的横净距面的横净距h h’ ’。

      四、各级道路对视距的要求四、各级道路对视距的要求n n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满足停车视距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满足停车视距n n二、三、四级公路的视距不得小于停车视二、三、四级公路的视距不得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要求有距的两倍,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要求有一定比例的路段保证超车视距一定比例的路段保证超车视距 第八节 路基横断面设计与计算n(一)公路横断面设计要求(一)公路横断面设计要求一、公路横断面一、公路横断面n 1.确定路幅横断面尺寸(宽度及横坡度);.确定路幅横断面尺寸(宽度及横坡度);n 2.确定路基高度:纵断面设计完成;.确定路基高度:纵断面设计完成;n 3..路路基基横横断断面面形形状状设设计计::如如梯梯形形((直直线线式式边边坡坡))、、折线式边坡、台阶形边坡;折线式边坡、台阶形边坡;n 4..边边坡坡坡坡度度确确定定;;路路堤堤及及路路堑堑边边坡坡,,土土质质与与岩岩石石边坡边坡n 5.横断面面积计算及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横断面面积计算及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 (二)路基标准横断面(二)路基标准横断面(二)路基标准横断面(二)路基标准横断面路基标准横断面图是路基横断面设计图中所出现的所路基标准横断面图是路基横断面设计图中所出现的所有路基形式的汇总。

      有路基形式的汇总 在具体设计每个横断面之前,在具体设计每个横断面之前,先确定路基的标准横断面先确定路基的标准横断面(或称或称“典型横断面典型横断面”)在标准横断面图中,一般要包括路堤、路堑、半填半挖、标准横断面图中,一般要包括路堤、路堑、半填半挖、护肩路基、挡土墙路基、砌石路基等断面中的边坡护肩路基、挡土墙路基、砌石路基等断面中的边坡坡率、边沟尺寸、挡墙断面等必须按现行坡率、边沟尺寸、挡墙断面等必须按现行《《公路路基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对于高填、深挖、特殊地质、的规定确定对于高填、深挖、特殊地质、浸水路堤等应单独设计浸水路堤等应单独设计 (三)横断面图绘制方法(三)横断面图绘制方法(三)横断面图绘制方法(三)横断面图绘制方法n 1.在计算纸上绘制横断面的地面线.在计算纸上绘制横断面的地面线n 地地面面线线是是在在现现场场测测绘绘的的,,若若是是纸纸上上定定线线,,可可从从大大比比例例尺尺的的地形图上内插获得地形图上内插获得n 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是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是1::200nK5+300.00n右:右:3.7,3.7, -.17, -.17, 12.712.7, -1.07,, -1.07, 25 25, -2.31, -2.31n左:左:6.46.4, 0.82, , 0.82, 8.78.7, 1.3, , 1.3, 13.5813.58,1.79, ,1.79, 2525, 2.87, 2.87n 2.绘出设计线:.绘出设计线:“戴帽子戴帽子” K5+300.00 T=2.52 n 3. 绘出防护及加固设施的断面图。

      绘出防护及加固设施的断面图n 4..根根据据综综合合排排水水设设计计,,画画出出路路基基边边沟沟、、截截水水沟沟、、排排灌灌渠渠等等的位置和断面形式的位置和断面形式 n (四)编制路基设计表(四)编制路基设计表 n 应在绘制横断面图之前完成应在绘制横断面图之前完成n 1.在计算纸上绘制横断面的地面线.在计算纸上绘制横断面的地面线n 地地面面线线是是在在现现场场测测绘绘的的,,若若是是纸纸上上定定线线,,可可从从大大比比例例尺尺的的地形图上内插获得地形图上内插获得n 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是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是1::200n 2.绘出设计线:.绘出设计线:“戴帽子戴帽子” (三)横断面图绘制方法(三)横断面图绘制方法(三)横断面图绘制方法(三)横断面图绘制方法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二、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二、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二、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n(一)横断面设计图(一)横断面设计图 当横断面组成和宽度以后,即可绘制横断面设计当横断面组成和宽度以后,即可绘制横断面设计图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图比例尺为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图比例尺为1::100或或1::200,在图上应绘出红线宽度、行车道、人行道、绿带、,在图上应绘出红线宽度、行车道、人行道、绿带、照明、新建或改建的地下管道等各组成部分的位置照明、新建或改建的地下管道等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和宽度,以及排水方向、路面横坡等,见下图和宽度,以及排水方向、路面横坡等,见下图 二、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二、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n(二)横断面现状图(二)横断面现状图 沿道路中线每隔一定距离绘制横断面地面线。

      沿道路中线每隔一定距离绘制横断面地面线若若属旧街道的改建,实际上就是横断面的现状图,比属旧街道的改建,实际上就是横断面的现状图,比例尺一般为例尺一般为1::100或或1::200n(三)横断面施工图(三)横断面施工图根据填挖高度,将横断面设计图以相同的比例尺画根据填挖高度,将横断面设计图以相同的比例尺画在横断面现状图上此图反映了各断面上的填、挖在横断面现状图上此图反映了各断面上的填、挖和拆迁界线,是施工时的主要根据,见下图和拆迁界线,是施工时的主要根据,见下图 n n一、横断面面积计算一、横断面面积计算一、横断面面积计算一、横断面面积计算 § §(一)积距法:(条分法)(一)积距法:(条分法)(一)积距法:(条分法)(一)积距法:(条分法)§ §适用于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适用于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适用于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适用于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 §把把把把横横横横断断断断面面面面图图图图划划划划分分分分成成成成若若若若干干干干条条条条等等等等宽宽宽宽的的的的小小小小条条条条,,,,累累累累加加加加每每每每一一一一小小小小条中心处的高度,再乘以条宽即为该图形的面积条中心处的高度,再乘以条宽即为该图形的面积。

      条中心处的高度,再乘以条宽即为该图形的面积条中心处的高度,再乘以条宽即为该图形的面积 第九节第九节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n n一、横断面面积计算一、横断面面积计算一、横断面面积计算一、横断面面积计算 § §(一)积距法:(条分法)(一)积距法:(条分法)(一)积距法:(条分法)(一)积距法:(条分法)§ §适用于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适用于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适用于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适用于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 §把把把把横横横横断断断断面面面面图图图图划划划划分分分分成成成成若若若若干干干干条条条条等等等等宽宽宽宽的的的的小小小小条条条条,,,,累累累累加加加加每每每每一一一一小小小小条中心处的高度,再乘以条宽即为该图形的面积条中心处的高度,再乘以条宽即为该图形的面积条中心处的高度,再乘以条宽即为该图形的面积条中心处的高度,再乘以条宽即为该图形的面积 § 每个小条块的近似面积为:每个小条块的近似面积为:横断面面积横断面面积:: n n已已已已知知知知断断断断面面面面图图图图上上上上各各各各转转转转折折折折点点点点坐坐坐坐标标标标((((x xi i,,,,y yi i)))),,,,则则则则断断断断面面面面面面面面积为:积为:积为:积为: (二)坐标法(二)坐标法 二、土石方数量计算二、土石方数量计算n1. 平均断面法:平均断面法:n 若相邻两断面均为填方或均为挖方且面积大小若相邻两断面均为填方或均为挖方且面积大小相近,则可假定两断面之间为一棱柱体其体积的计相近,则可假定两断面之间为一棱柱体其体积的计算公式为:算公式为: n2. 2. 棱台体积法:棱台体积法:n若若F1和和F2相相差差甚甚大大,,则则与与棱棱台台更更为为接接近近。

      其其计计算算公公式为:式为: 3. 土石方土石方数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数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n((1))填填挖挖方方数数量量分分别别计计算算,,((填填挖挖方方面面积积分分别别计计算);算);n((2))土土、、石石方方应应分分别别计计算算,,((土土、、石石面面积积分分别别计计算);算);n((3))路路基基填填、、挖挖方方数数量量中中应应考考虑虑路路面面所所占占的的体体积积,,(填方扣除、挖方增加);(填方扣除、挖方增加);n((4)大中桥位处所占的路基土石方应扣除大中桥位处所占的路基土石方应扣除n 4. 编制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编制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n 5. 编制每公里路基土石方数量表编制每公里路基土石方数量表 § §土石方调配的目的:确定填方用土的来源、挖方弃土石方调配的目的:确定填方用土的来源、挖方弃土石方调配的目的:确定填方用土的来源、挖方弃土石方调配的目的:确定填方用土的来源、挖方弃土的去向;以及计价土石方的数量和运量等土的去向;以及计价土石方的数量和运量等土的去向;以及计价土石方的数量和运量等土的去向;以及计价土石方的数量和运量等§ § 填方土源:附近挖方利用填方土源:附近挖方利用填方土源:附近挖方利用填方土源:附近挖方利用§ § 借土借土借土借土§ § 挖方去向:调往附近填方挖方去向:调往附近填方挖方去向:调往附近填方挖方去向:调往附近填方§ § 弃土弃土弃土弃土§ § (一)土石方调配原则(一)土石方调配原则(一)土石方调配原则(一)土石方调配原则n n ((((1 1)))) 半填半挖断面,首先考虑移挖作填进半填半挖断面,首先考虑移挖作填进行横向平衡,然后再作纵向调配,以减少总行横向平衡,然后再作纵向调配,以减少总的运输量。

      的运输量三、路基土石方调配三、路基土石方调配 § §((2)一般大沟不作跨越调运;)一般大沟不作跨越调运;§ §((3)高向低调运,不上坡运土;)高向低调运,不上坡运土;§ §((4)经济合理;)经济合理; § §((5))土土方方和和石石方方分分开开,,分分别别进进行行调调配配,,以以保保证路基稳定和人工构造物的材料供应证路基稳定和人工构造物的材料供应§ §((6))回回头头曲曲线线路路段段,,优优先先考考虑虑上上下下线线的的土土方方竖向调运;竖向调运;n n((7)借土和弃土应事先同地方商量,妥善处)借土和弃土应事先同地方商量,妥善处理n n n n土石方计算表调配法:公路设计文件推荐方法土石方计算表调配法:公路设计文件推荐方法土石方计算表调配法:公路设计文件推荐方法土石方计算表调配法:公路设计文件推荐方法n n具体步骤:具体步骤:具体步骤:具体步骤:n n((((1 1)调配前应将可能影响运输调配的桥涵位置、陡)调配前应将可能影响运输调配的桥涵位置、陡)调配前应将可能影响运输调配的桥涵位置、陡)调配前应将可能影响运输调配的桥涵位置、陡坡、大沟等注在表旁,供调配时参考坡、大沟等注在表旁,供调配时参考。

      坡、大沟等注在表旁,供调配时参考坡、大沟等注在表旁,供调配时参考n n(2)(2)弄弄弄弄清清清清各各各各桩桩桩桩号号号号间间间间路路路路基基基基填填填填挖挖挖挖方方方方情情情情况况况况并并并并作作作作横横横横向向向向平平平平衡衡衡衡,,,,明明明明确利用、填缺与挖余数量确利用、填缺与挖余数量确利用、填缺与挖余数量确利用、填缺与挖余数量n n (3)(3) 定出合理的经济运距,供土石方调配时参考定出合理的经济运距,供土石方调配时参考定出合理的经济运距,供土石方调配时参考定出合理的经济运距,供土石方调配时参考 (二)土石方调配方法(二)土石方调配方法 n n((((4 4)拟定调配方案方法是逐桩逐段地将毗邻路)拟定调配方案方法是逐桩逐段地将毗邻路)拟定调配方案方法是逐桩逐段地将毗邻路)拟定调配方案方法是逐桩逐段地将毗邻路段的挖余就近纵向调运到填缺内加以利用,并把具段的挖余就近纵向调运到填缺内加以利用,并把具段的挖余就近纵向调运到填缺内加以利用,并把具段的挖余就近纵向调运到填缺内加以利用,并把具体调运方向和数量用箭头标明在纵向利用调配栏中体调运方向和数量用箭头标明在纵向利用调配栏中体调运方向和数量用箭头标明在纵向利用调配栏中。

      体调运方向和数量用箭头标明在纵向利用调配栏中 n n(5)(5)经过纵向调配,如果仍有填缺或挖余,则确定经过纵向调配,如果仍有填缺或挖余,则确定经过纵向调配,如果仍有填缺或挖余,则确定经过纵向调配,如果仍有填缺或挖余,则确定借土或弃土地点,然后将借土或弃土的数量和运距借土或弃土地点,然后将借土或弃土的数量和运距借土或弃土地点,然后将借土或弃土的数量和运距借土或弃土地点,然后将借土或弃土的数量和运距分别填注到借方或废方栏内分别填注到借方或废方栏内分别填注到借方或废方栏内分别填注到借方或废方栏内n n((((6 6)土石方调配后,应按下式进行复核检查:)土石方调配后,应按下式进行复核检查:)土石方调配后,应按下式进行复核检查:)土石方调配后,应按下式进行复核检查: 横向调运横向调运横向调运横向调运+ +纵向调运纵向调运纵向调运纵向调运+ +借方借方借方借方= =填方填方填方填方 横向调运横向调运横向调运横向调运+ +纵向调运纵向调运纵向调运纵向调运+ +弃方弃方弃方弃方= =挖挖挖挖 挖方挖方挖方挖方+ +借方借方借方借方= =填方填方填方填方+ +弃方弃方弃方弃方 (三)关于调配计算的几个问题(三)关于调配计算的几个问题(三)关于调配计算的几个问题(三)关于调配计算的几个问题n((1)经济运距:)经济运距: 填方用土来源,一是路上纵向调运,二是就近路外借填方用土来源,一是路上纵向调运,二是就近路外借土。

      采取土采取“调调”还是还是“借借”,有个限度距离间题,这,有个限度距离间题,这个限度距离即所谓个限度距离即所谓“经济运距经济运距”其值按下式计算:其值按下式计算:式中:式中:B——借土单价(元/借土单价(元/m3);); T——远运运费单价(元/远运运费单价(元/m3·km);); L兔兔——免费运距(免费运距(km)经济运距是确定借土或调运的界限经济运距是确定借土或调运的界限 n((2)平均运距)平均运距n 运运距距::是是指指从从挖挖方方体体积积的的重重心心到到填填方方体体积积的的重重心心之之间的距离间的距离n平平均均运运距距::挖挖方方路路段段中中心心桩桩号号至至填填方方路路段段中中心心桩桩号号的距离计算的距离计算n ((3)运量)运量n 土土石石方方运运量量为为平平均均运运距距与与土土石石方方调调配配数数量量的的乘乘积积单位:单位:m3·km ((((4 4)计价土石方数量)计价土石方数量)计价土石方数量)计价土石方数量n 计价土石方数量计价土石方数量=挖方数量挖方数量+借方数量借方数量n如某工程土石方数量:填方如某工程土石方数量:填方500m3 挖方挖方200m3n 借方借方400m3 弃方弃方100m3n则计价土石方数量则计价土石方数量=600m3n 一一般般工工程程的的土土石石方方总总量量,,实实际际上上是是指指计计价价土土石石方方数数量量。

      一一条条公公路路的的土土石石方方总总量量,,一一般般包包括括路路基基工工程程、、排排水工程、临时工程、小桥涵工程等项目的土石方数量水工程、临时工程、小桥涵工程等项目的土石方数量n对对于于独独立立大大、、中中桥桥梁梁、、长长隧隧道道的的土土石石方方工工程程数数量量应应另外计算另外计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