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诗歌中情景关系题的答题模式.docx
4页古代诗歌中情景关系题的答题模式清镇四中 喻树教 材 分 析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与抒情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也是高考试题中一种常见的题型学 情 分 析 授课班级是高三年级的理科班,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知 识 与 技 能1掌握古代诗歌中情与景问题的分析方法2能组织准确的语言描述情与景的关系问题过 程 与 方 法1提炼从景到情的赏析路径2 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感受不同画面体现的不同感情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热爱祖国诗歌的情感教 学 方 法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教 学 时 数一课时媒 体 使 用PPT课件 教 学 过 程一 、 导入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古人写诗,多为抒情他们大多会借助对特定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我们今天 就一起来探讨古代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二 、 实践提炼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谈谈作者是如何抒发感情的?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展示答案教师点评参考答案:全诗通过描写枯藤、西风、瘦马等意象,绘制一幅秋天黄昏古道的画面,营造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抒发了作者身处异乡的伤感之情模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心情,心境)三、针对训练 天净沙 闲题 吴西逸江亭远树残霞,淡烟芳草平沙,绿柳阴中系马夕阳西下,水村山郭人家这首元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要求:必须运用上面的答题模式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展示答案教师点评参考答案:作者通过对夕阳西下依山傍水的人家的描写,营造了和谐静谧的氛围,抒发了作者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四、拓展运用请学生,将《天净沙 秋思》的意象改变,对原曲进行再创造,使之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情 学生自主完成 学生小组讨论,推选优秀作品展示 学生赏析 教师点评五、直击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参考答案:全诗描绘了一幅春风吹雨,残红满地,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抒发了作者心中的愁苦之情六、 课后巩固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暮 春 黄庚芳事阑珊三月时,喜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 春 山 间 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两首诗都写了什么样的暮春之景,表达了何种感情?第一首诗描绘了落花、飘飞的柳絮、东风老、杜鹃啼叫的暮春画面,营造了凄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惜春、伤春之感。
第二首诗通过动静结合、视觉描写与嗅觉描写相结合,展示了一幅春意浓浓的暮春画面,营造了欢快恬淡的氛围,抒发了诗人闲适愉悦之情教 学 反 思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