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第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讲义.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xihul****an123
  • 文档编号:237180604
  • 上传时间:2022-01-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8M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  陶渊明(约365或372或376-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为彭泽县令在任仅八十余日,就辞官回家,从此躬耕陇亩,不再出仕作品  组诗《归园田居》《饮酒》,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并序)》另一类题材的诗《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评价  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后世称作“田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他的作品内容真切,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对后代诗人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二)人物轶事陶渊明谈读书一天,有个少年前来向陶渊明求教读书的妙法,陶渊明说:“天下哪有读书的妙法?只有笨法,全靠下苦功夫,勤学则进,辍学则退!”然后他又指着稻田里的一棵小苗说:“你虽然没看见它长,但它时刻都在生长,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罢了读书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有时连自己也不易觉察到,但只要勤学不辍,就能积少成多接着,陶渊明又指着溪边一块有马鞍一样凹面的磨刀石对少年说:“我们大家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镰,并没有看到它磨损,但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它才成为现在这样子。

      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坚持读书,每天都会有所亏欠啊!”少年恍然大悟,请陶渊明为他留几句话陶渊明欣然答应,写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一)背景链接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士族家庭,从29岁起因生活所迫开始出仕,做了几任小官,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东晋义熙元年(405),他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便弃官归田,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归去来兮辞(并序)》可以说是他结束仕途生活的宣言书二)常识整理Ⅰ.文学常识辞“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式散文化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灵活而富于变化在汉代,人们习惯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不加区别,但实际上二者仍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其相似之处在于:辞和赋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不同之处在于: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关联词语增多;在内容上,赋以咏物说理为主,而辞则重在抒情。

      Ⅱ.文化常识1.诸侯以惠爱为德1)诸侯: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土地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封国的面积大小不一,封国国君的爵位也有高低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保卫王室2)公:是爵名,五等之首曰公;其余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如:宋襄公之“公”是爵名,晋文侯之“侯”为爵名3)诸侯称国君,也可称爵名;侯爵、伯爵诸侯在封国内也可以通称“公”如:齐桓公之“公”并非爵位,而是诸侯在封国内的通称齐公即齐侯4)王:殷周时代对帝王的称呼,春秋时周衰,楚、吴、越等诸侯国国君也开始僭号称“王”,战国时各诸侯国国君普遍称“王”2.仲秋至冬仲秋:古人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表示,“孟”是第一,“仲”是第二仲秋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                                          1.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把握文言句式,准确翻译关键语句2.把握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悦之情,作者是如何表达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的。

      3.辨别筛选文中信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一、阅读课文序文部分,完成后面的题目环节一:突破词句1.生生所资      生生:    2.幼稚盈室 幼稚:    3.彭泽去家百里 去:     4.尝从人事 人事:    5.翻译下列句子1)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译文:  (2)遂见用于小邑译文: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译文:  明确:1.维持生活第一个“生”是动词,第二个“生”是名词 2.古今异义词,指小孩 3.距离 4.古今异义词,指出仕 5.(1)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差事,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2)于是(我)就被委派到小县做官(“见……于”表被动,被动句式)3)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环节二:把握文意6.下列各项中,全都属于归隐田园原因的一项是(  )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②彭泽去家百里 ③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④尝从人事 ⑤犹望一稔 ⑥程氏妹丧于武昌A.①③⑥        B.②④⑤C.①②③ D.④⑤⑥解析:选A ②是说离家并不很远,是出去做官的有利条件;④是说自己曾经出仕; ⑤是盼望归家,再等一年。

      二、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完成后面的题目环节一:突破词句1.田园将芜胡不归    将:      胡:     2.奚惆怅而独悲 奚:     3.悟已往之不谏 谏:     4.知来者之可追 追:     5.觉今是而昨非 今:     6.恨晨光之熹微 恨:      熹微:    7.翻译下列句子1)既自以心为形役译文: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译文:  (3)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译文:  明确:1.将要 何,为什么 2.何,为什么 3.劝止,挽回 4.补救 5.正确 6.遗憾 天色微明 7.(1)既然让内心被形体所役使(“为”表被动,被动句式)2)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3)问询行人前面已到了何处,问询行人到了何处,遗憾的是天刚刚放亮环节二:把握文意8.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部分从“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之不谏,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等语句可以看出作者为何辞官归田B.本部分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心境是自责、自悔、自觉、自醒。

      C.用舟轻快、风吹衣的飘逸来表现自己归居田园的轻松愉快,形象而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乘舟返家途中轻松愉快的心情D.“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中的“问”和“恨”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之情解析:选D D项表达的是作者归心似箭,急于赶路,希望早日回到家中的心情三、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完成后面的题目环节一:突破词句1.乃瞻衡宇     衡:     2.引壶觞以自酌 引:     3.眄庭柯以怡颜 眄:     4.审容膝之易安 审:     5.园日涉以成趣 日:     6.门虽设而常关 而:     7.策扶老以流憩 策:      以:     8.时矫首而遐观 矫:     9.景翳翳以将入 景:     10.抚孤松而盘桓 盘桓:    11.翻译下列句子1)僮仆欢迎,稚子候门译文:  (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译文:  明确:1.通“横”,横木 2.拿,取 3.斜视,这里有“随便看看”的意思 4.明白,知道 5.名词作状语,天天 6.表转折,却 7.名词用作动词,拄着 相当于“而”,表修饰 8.举 9.通“影”,日光 10.徘徊 11.(1)仆人们欢欢喜喜出来迎接,小儿早就等候在屋门口(“稚子候门”为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

      2)云气自然而然地冒出山头,鸟飞累了也知道飞回巢中环节二:把握文意12.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从以下三方面写了归隐之“乐”:家人相迎,一乐;家室之乐,二乐;自得安适,三乐B.本部分诗人的心灵与生活,已与世俗隔绝,而向自然开放C.望见隐居时常踏的小径已然荒凉,诗人心头涌上了对误入仕途的悔意;只是那傲然于荒径中的松菊,又使诗人欣慰于自己本性的犹存D.“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作者在这里运用情景交融手法,把云和鸟人格化,形象地表现了作者想“脱离官场”“回归田园”的心情解析:选D D项是借景抒情,而不是情景交融四、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完成后面的题目环节一:突破词句1.复驾言兮焉求     言:     2.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    3.或命巾车 或:     4.或棹孤舟 棹:     5.既窈窕以寻壑 窈窕:    6.善万物之得时 善:     7.翻译下列句子1)复驾言兮焉求?译文:  (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译文:  (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译文:  明确:1.助词,无实意 2.古今异义词,这里指乡里故人 3.有时 4.名词用作动词,用桨划 5.深远曲折的样子 6.喜好、羡慕 7.(1)我还驾着车出去追求什么?(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语序应为“求焉”)(2)农夫们把春天来到的消息告诉我,将要到西边的田里去春耕3)春光里万木复苏欣欣向荣,清清泉水汩汩不绝涓涓长流环节二:把握文意8.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说“请息交以绝游”,而后又说“悦亲戚之情话”,这本身也反映了作者的矛盾心情B.此段是转承段,从上文的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与山溪,更广阔地描绘了一个优美而充满生机的隐居世界C.“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既是实景,又是心景,由物及人,自然生出人生短暂的感伤D.“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是作者在领略到大自然的真美之后,所发出的由衷赞美和不能及早返归自然的惋惜之情解析:选A A项,不是矛盾心情息交绝游”是断绝与官场往来,“悦亲戚之情话”是写回归田园后生活的惬意二者话题的角度有别五、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完成后面的题目环节一:突破词句1.曷不委心任去留 委心:    2.帝乡不可期 期:     3.怀良辰以孤往 怀:     4.或植杖而耘耔 植:     5.聊乘化以归尽 化:     6.乐夫天命复奚疑 乐:     7.翻译下列句子。

      1)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译文:  (2)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译文:  明确:1.随心 2.期望,期求 3.留恋,爱惜 4.扶着 5.造化,指自然 6.以……为乐 7.(1)为什么心神不定啊,想要到哪里去?(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语序应为“之何”)(2)姑且顺应自然直到生命的终结,乐于顺从天命还有什么疑虑呢!环节二:把握文意8.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感到人生在世没有多少时光,既然如此,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地生活,为什么不自由自在地过好余下的日子呢?B.在良辰美景中独自出游,亲身参加农事劳动,在高岗上高声放歌,在清流旁纵情赋诗,这该是多么快乐的日子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中语文】第26课《诗词五首》导学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数学】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docx 【初中数学】二次根式的运算(第2课时)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语文】第17课《猫》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初中语文】第19课《大雁归来》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初中数学】复习专题+主从联动模型+教案+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学期+二轮专项复习.docx 【初中语文】第一+二单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初中语文】第21课《小圣施威降大圣》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初中数学】+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教学设计+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docx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3章第一节《血液、血管和心脏每课时 教学设计汇编(含两个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消化系统》每课时教学设计汇编(含五个教学设计).doc 北师大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 章教案:3.3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13.3.4 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三角形的全等 教案.docx 河北大学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第1课 常见的互联网应用》精品教案.doc Unit 2 Lesson 1 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仁爱科普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docx Unit 2 Lesson 6 Oral Communication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仁爱科普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第13章 全等三角形 总复习每课时教案汇编(含三个教案).docx Unit 2 Lesson 4 Theme Reading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仁爱科普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docx Unit 2 课时1 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学评一体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仁爱科普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docx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3章第一节《血液、血管和心脏》每课时导学案汇编(含两个导学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