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13.3.4 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三角形的全等 教案.docx
4页13.3.4 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三角形的全等教学目标1.掌握三角形全等中的两个三角形的特殊位置关系,能利用平移或旋转这两种变换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2.能熟练使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3.经历探索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平移或旋转这两种变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4.通过观察、思考、合作,培养学生不断总结的良好习惯,体会知识间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角边角”及“角角边”的内容.【教学难点】 分析问题,寻找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下图每组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吗?他们的位置关系是怎么样的呢?师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得出结论,教师引导纠正.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引入,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为后面问题的引入做衔接预设答案:答:在图(1)中,把△ABC 沿直线BC平移,可得到△DEF.在图(2)中,把△ABC 沿直线BC翻折180°,得到△DBC.在图(3)中,把△ABC 绕点A旋转,得到△ADE.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归纳: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二、新课讲解1.合作探究问题1:如图.观察每组中的两个三角形,请你说出其中一个三角形经过怎样的变换(平移或旋转)后,能够与另一个三角形重合?答案:(1)、(2)平移变换, (3)、(4)、(5)、(6)平移变换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例:已知:如图,在△ABC中, D是BC的中点,DE∥AB,交AC于点E,DF∥AC,交AB于点F.求证:△BDF≌△DCE.证明:∵D是BC的中点(已知),∴BD=DC(线段中点定义).∵DE∥AB,DF∥AC,(已知)∴∠B=∠EDC,∠BDF=∠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在△BDF和△DCE中,∵∴△BDF≌△DCE(ASA).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例: 已知: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CF∥AB, 交DE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DE=FE.证明:∵CF∥AB(已知),∴∠A=∠EC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在△EAD和△ECF中,∵∴△EAD≌△ECF(ASA).∴DE=F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三、课堂练习1.如图,由∠1=∠2,BC=DC,AC=EC,得△ABC≌△EDC的根据是( )A.SAS B.ASA C.AAS D.SSS答:A2.如图,在△ABC中,分别以AC,B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CD和等边三角形BCE,连接AE,BD交于点O,则∠AOB的度数为________答:120°3. 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靠在一面墙上.已知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则这两个滑梯与地面夹角∠ABC与∠DFE的度数和是( )A.60°B.90°C.120°D.150°答:B4. 如图,小敏做了一个角平分仪ABCD,其中AB=AD,BC=DC.将仪器上的点A与∠PRQ的顶点R重合,调整AB和AD,使它们分别落在角的两边上,过点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PRQ的平分线.此角平分仪的画图原理是:根据仪器结构,可得△ABC≌△ADC,这样就有∠QAE=∠PAE.则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A.SAS B.ASAC.AAS D.SSS答:D师生活动:学生解答,教师展示动画,给出解释.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三角形全等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