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第26课《诗词五首》导学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4页课题诗词五首课时 3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运用:.语言运用:朗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词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2.思维发展:了解五首诗词的创作背景,结合作者生平,理解诗词中寄寓的情感3.审美创造:熟读成诵,初步学习品析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4.文化自信:揣摩意象,品味字、词、句,了解作者的品格和志趣重点难点1.诵读不同体裁诗歌,体会它们不同的韵律特点2.结合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情感3.品析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理解诗词中寄寓的情感预习内容预习内容学法指导知识链接 第一课时 饮酒一填空陶渊明,一名 ,字 ,世称靖节先生 朝文学家、诗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是 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饮酒》是一首 (诗体)二 大声朗读 ,画出朗读节奏,翻译诗歌大概意思三思考问题1.本诗流露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见”字能否改为“望”字?为什么?3.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4分别划出记叙、描写、抒情的句子,他们是怎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5.背诵默写春望一作者简介杜甫,字 ,唐代诗人,被尊称为 他的诗被称为 。
《春望》写于 时期 二大声朗读 ,画出朗读节奏,翻译诗歌大概意思三思考问题1.本诗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诗歌的首联写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写法上有什么特点?4.颈联尾联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颈联:颔联:5.背诵默写第二课时 雁门太守行一作者简介一.作者简介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 朝诗人,本诗是一首 诗(诗体)二.大声朗读 ,画出朗读节奏,翻译诗歌大概意思三.诗中写了一场战争的三个画面:(一) (二) (三) 四回答问题1.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2.第三、四句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战争的?(从人的感觉角度)3.最后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4.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这首诗为例具体说明赤 壁一作者简介杜牧,字牧之, 朝诗人,与 齐名,被称为“小李杜”。
二大声朗读 ,画出朗读节奏,翻译诗歌大概意三回答问题1.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背诵默写第三课时 渔家傲一:作者简介李清照,号 ,济南(今属山东)人, 女词人,婉约风格的代表作家其诗文并美,尤长于词,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艺术技巧很高,形式上擅用白描手法,力求创新渔家傲”是 名二大声朗读 ,翻译诗歌大概意三回答问题1.理解词句的含义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2)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有什么深刻含义?3.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诗人什么感情?4背诵默写四.填空(1)《饮酒》一诗中,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而用逻辑的语言无法体现它的微妙的句子是: , 2)《春望》一诗中,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示诗人内心世界的句子是: , 3)《雁门太守行》一诗中,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的句子是: , 。
4)《赤壁》一诗中,借用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的句子是: , 5)《渔家傲》中,词人李清照绘景如画,动态俨然地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的句子是: , 诗歌讲究的是意境,要了解诗句的整体意境,有时候一字即一意境,不必逐字逐句翻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这首时的背景对理解诗歌主题和诗人的感情很重要文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