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理科数学最实用最简洁必备知识汇总.doc
4页新课标高考理科数学最实用最简洁必备知识汇总一、 函数(重点题型:①函数图象;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③用导数解函数问题)1.图象变换:平移变换(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对称变换(x反y对称,y反x对称,两反原点对称)、翻折变换(|x|左去左右同,全部绝对下翻上)、伸缩变换(x伸缩倒数倍,y伸缩原数倍)2.初等函数图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分式函数、对勾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导数图3.单调性:增函数——x1 2.求前n项和:等差等比公式法、分拆求和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求和法3.等差:通项;前n项和;对称公式m+n=p+q时am+an=ap+aq4.等比:通项;前n项和q=1,Sn=na1,q≠1,;对称公式m+n=p+q时aman=apaq三、 三角函数(重点题型:①三角恒等变换公式;②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③解三角形)(如:1.同角关系:,2.诱导公式:纵变横不变,符号看象限3.和差倍角公式: 变式公式: (3)降幂公式:4.正弦定理:5.三角形面积:6.余弦定理:四、 向量(重点题型:①向量垂直、平行;②向量的数量积)1.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2.平行:垂直:3.数量积:==x1x2+y1y2,其中叫做在上的投影4.抬水公式:若P点在AB上,且,则五、 不等式(重点题型:①均值不等式;②线性规划)1.均值不等式:;2.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①口诀法(大于分两边,小于夹中间);②图解法3.分式不等式:先移项,再通分(不能去分母!)然后化等价(或用穿针引线法)4.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定理:5.柯西不等式:①;②;③;④6.排序不等式: 六、 圆锥曲线(重点题型:①直线与圆;②圆锥曲线的定义、图象与性质;③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1.斜率公式:2.直线方程:点斜式 ,斜截式,截距式,两点式: ,一般式3.直线平行,或;直线垂直,或4.距离公式:两点距离,点线距离,平行距离:5.平面中点坐标:空间中点坐标:6.圆的方程:(x-a)2+(y-b)2=r2(r>0),圆心为(a,b),半径为r一般方程:x2+y2+Dx+Ey+F=0(D2+E2-4F>0),圆心为,半径为7.圆锥曲线定义:椭圆;双曲线;抛物线|MF|=d8.圆锥曲线方程:椭圆或;双曲线或抛物线 ①②③④9.椭圆半长轴最长,且;双曲线半焦距最大,且10.性质:①取值范围;②对称性;③顶点与焦点;④有关线段;⑤离心率;⑥渐近线;⑦准线11.渐近线相同的双曲线方程:12.抛物线的通径为,椭圆与双曲线的通径都是。 13.弦长公式:14.韦达定理法:将直线方程y=kx+b代入曲线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列式求得参数(注意检验△>0)15.点差法:设两交点坐标,代入曲线方程,相减求出,中点坐标得斜率16.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相交(△>0)、相切(△=0)、相离(△<0)七、 立体几何(重点题型:①三视图;②求面积、体积;③证明平行、垂直问题)1.表面积、体积:柱体S表=S侧+2S底,V=S底h;锥体S表 =S侧+S底,V=S底h:球体S表 =,V=2.扇形: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3.证线线平行:①传递性(同平行于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②面面平行的性质(两平行平面都和第三个平面相交,它们的交线平行);③线面平行的性质(一直线与一平面平行,则过这直线的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④垂直的性质(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⑤中位线或平行四边形4.证线线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若一直线与一平面垂直,则这条直线与平面内任一直线都垂直)5.证线面平行: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②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6.证线面垂直:①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一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②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两平面垂直,则一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7.证面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一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8.证面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9.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①平移(用中位线、平行四边形等),连三角形,解三角;②向量法10.求线面角→①斜线选点,作面垂线,连接射影;②向量法:先求向量与法向量夹角,再求它的余角;11.求二面角→①作三垂线,得平面角,解Rt△;②向量法:法向量的夹角(注意观察是锐角还是钝角)12.求点面距离(或线面距离,面面距离,异面直线距离)→斜线在法向量上的射影13.空间向量平行:空间向量垂直:八、 概率统计(重点题型:①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②分布列与期望;③统计问题)1.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对立事件:2.古典概型;几何概型3.条件概率:4.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5.均值(期望):,,两点分布,若,6.方差:,两点分布,若,;标准差:7.计数原理: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排列、组合8.计数方法:元素分析、位置分析、特殊优先、先选后排、正难则反、捆绑法,插空法、隔板法、倍缩法、选位法。 9.二项式定理:通项10.二项分布:,11.正态分布:,,九、 复数(重点题型:复数的四则运算)设z1= a + bi , z2 = c + di (a,b,c,d∈R),则:1.z 1± z2 =(a+b) ± (c+d)i;z1z2 =(a+bi)(c+di)=(ac-bd)+(ad+bc)i;z1÷z2 =(z2≠0)2.;3.复数的模:;共轭复数:;十、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矩阵与变换(重点题型:①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转化;②矩阵运算)1.极坐标和直角坐标互化公式: 或 θ的象限由点(x,y)所在象限确定.2、圆的参数方程: ;3、椭圆的参数方程: 4、双曲线的参数方程:5、抛物线的参数方程:6、直线过点M,倾斜角为的参数方程:7.矩阵与向量的乘积8.线性变换的基本性质:①;②;③9.二阶矩阵与的乘积10.矩阵乘法的性质:①结合律;②不满足交换律;③不满足消去律11.逆变换;逆矩阵,的逆,其中12.性质:①若A、B可逆,则AB也可逆,且;②A可逆13.若的系数矩阵可逆,则;有非零解14.特征值与特征向量:;15.矩阵的特征多项式:;矩阵的特征方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