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师范大学22春《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二及答案参考16.docx
18页福建师范大学22春《比较文化学》作业二及答案参考1. ( )是对新的现象、新的活动、或新的事物的观察,并通过抽象思维和日常经验所获得的先在知识提供新的理由来解释这些认知/知识 )是对新的现象、新的活动、或新的事物的观察,并通过抽象思维和日常经验所获得的先在知识提供新的理由来解释这些认知/知识A、创新B、创造力C、发现D、发明参考答案:C2. 1930年,( )在梵·第根等的协助下创建巴黎大学的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院,使巴黎成了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心A.戴克斯特B.阿扎尔C.韦斯坦因D.巴尔登斯伯格参考答案:D3. 节庆或者节日风俗是社会文化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节庆或者节日风俗是社会文化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 1921年法国新教育联谊会出版了( ),宣传新教育理论A.《新教育》B.《新青年》C.《新时代》D.《新1921年法国新教育联谊会出版了( ),宣传新教育理论A.《新教育》B.《新青年》C.《新时代》D.《新世纪》正确答案:C5. 早期改良派人物中,较早勾画出中国近代学制的轮廓的是( )A.王韬B.薛福成C.马建忠D.郑观应早期改良派人物中,较早勾画出中国近代学制的轮廓的是( )。
A.王韬B.薛福成C.马建忠D.郑观应正确答案:D6. 历史地理学派又叫做( )A.德国学派B.芬兰学派C.荷兰学派D.法国学派参考答案:B7. 亚里士多德依据什么提出了教育的年龄分期?亚里士多德依据什么提出了教育的年龄分期?正确答案:亚里士多德依据教育适应自然(天性)的思想提出了教育的年龄分期\r\n (1)教育适应自然思想的依据\r\n 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主要依据他的“灵魂说”中的人性论思想他认为人的灵魂应当分为三部分:植物灵魂即人的身体的生理部分;动物灵魂即人的感觉部分前两者属于人的灵魂的非理性部分;理性灵魂即人的理性部分在这三部分灵魂中植物灵魂对于动物灵魂来说是低级对高级的关系而非理性灵魂对于理性灵魂来说也是低级对高级的关系灵魂的高级部分可以控制低级部分人的理性灵魂是人的各方面发展的主宰教育应当适应人的灵魂的各个部分促进人的理性的发展\r\n (2)教育适应自然的内涵\r\n 亚里士多德认为就像每一种物质都潜藏着发展的可能性一样人也具有自然所赋予的发展能力的胚芽要使这种胚芽得到发展全靠教育他还认为由于自然已将三种灵魂密切联系人们在教育上便应遵循自然把体育、德育、智育结合起来使人得到多方面的和谐发展。
依照人的发展的自然顺序躯体发展在先灵魂发展在后因此体育应先于智育\r\n (3)教育的年龄分期\r\n 亚里士多德把人从出生到成年(21岁)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r\n 第一阶段:从出生到7岁儿童要在家里受教育主要是体育\r\n 第二阶段:从7岁到青春发育期应把儿童送人国家办的学校学习学习的内容有体育、音乐、绘画、读、写、算\r\n 第三阶段:从青春发育期到21岁教育以智育为主\r\n 在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即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来进行教育依据于此他把教育分为三个阶段使接受教育变成一个比较完备的体系这一思想把人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接受教育的过程结合在一起使得教育变得更加切实可行更能反映学生的特点实行因材施教由此教育不再成为一个笼统的概念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切实贯彻到学生的教育中将学生的特点和教育的规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亚里士多德依据教育适应自然(天性)的思想,提出了教育的年龄分期1)教育适应自然思想的依据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主要依据他的“灵魂说”中的人性论思想他认为人的灵魂应当分为三部分:植物灵魂,即人的身体的生理部分;动物灵魂,即人的感觉部分,前两者属于人的灵魂的非理性部分;理性灵魂,即人的理性部分。
在这三部分灵魂中,植物灵魂对于动物灵魂来说是低级对高级的关系,而非理性灵魂对于理性灵魂来说也是低级对高级的关系灵魂的高级部分可以控制低级部分,人的理性灵魂是人的各方面发展的主宰教育应当适应人的灵魂的各个部分,促进人的理性的发展2)教育适应自然的内涵亚里士多德认为,就像每一种物质都潜藏着发展的可能性一样,人也具有自然所赋予的发展能力的胚芽,要使这种胚芽得到发展,全靠教育他还认为由于自然已将三种灵魂密切联系,人们在教育上便应遵循自然,把体育、德育、智育结合起来,使人得到多方面的和谐发展依照人的发展的自然顺序,躯体发展在先,灵魂发展在后,因此体育应先于智育3)教育的年龄分期亚里士多德把人从出生到成年(21岁)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到7岁,儿童要在家里受教育,主要是体育第二阶段:从7岁到青春发育期,应把儿童送人国家办的学校学习,学习的内容有体育、音乐、绘画、读、写、算第三阶段:从青春发育期到21岁,教育以智育为主在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即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来进行教育依据于此他把教育分为三个阶段,使接受教育变成一个比较完备的体系这一思想把人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接受教育的过程结合在一起,使得教育变得更加切实可行,更能反映学生的特点,实行因材施教。
由此,教育不再成为一个笼统的概念,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切实贯彻到学生的教育中,将学生的特点和教育的规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8. 利玛窦把他与中国士大夫关于《天主实义》的争论结成了一本书,叫做( )A.《利玛窦札记》B.《畸人十篇》C.《西国记法》D.《同文算旨》参考答案:B9.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张载B.程颢C.朱熹D.陆九渊参考答案:C10. 结合工作体会,请谈一谈如何搞好教学质量的管理结合工作体会,请谈一谈如何搞好教学质量的管理参考答案教学质量管理是指为保证培养目标而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组织、协调、指导和控制的活动其基本内容和方法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确立教学质量标准;进行教学质量的控制;搞好教学质量评价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搞好教学质量管理,首先需要在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指导下,面向学校全体成员,统一认识,形成科学有效便于操作执行的教学质量标准根据一定的质量标准,加强日常教学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充分运用好教学质量检查和教学质量分析的工作手段,注重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建设,尽可能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教学质量提升专项工作,在实践中创新教学质量管理的方法11. 唯一得到谥号的来华传教士是( )。
A.汤若望B.南怀仁C.白晋D.利玛窦参考答案:B12. 下列没有体现教育平等思想的教育家是( )A.裴斯塔洛奇B.洛克C.狄德罗D.爱尔维修下列没有体现教育平等思想的教育家是( )A.裴斯塔洛奇B.洛克C.狄德罗D.爱尔维修正确答案:B13. 列于“四书”之首的是:( )A.《大学》B.《中庸》C.《论语》D.《孟子》参考答案:A14. 自然教育(华中师大2003研)自然教育(华中师大2003研)正确答案:自然教育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思想家卢梭的教育理论认为儿童教育的来源有三:自然、周围的人和外界事物儿童器官和才能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教育儿童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为的教育;儿童接受事物的影响而获得事物的经验的教育是事物的教育人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要符合、顺应自然的教育主张教育要符合儿童自然的内在发展顺序即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和个别特点来施教这一理论在反对封建教育中起积极作用并对以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深远影响自然教育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思想家卢梭的教育理论认为儿童教育的来源有三:自然、周围的人和外界事物儿童器官和才能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教育儿童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为的教育;儿童接受事物的影响而获得事物的经验的教育是事物的教育。
人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要符合、顺应自然的教育主张教育要符合儿童自然的内在发展顺序,即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和个别特点来施教这一理论在反对封建教育中起积极作用,并对以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深远影响15. 《文心雕龙》是( )的作品A.董仲舒B.刘勰C.朱熹D.李贽参考答案:B16. 下列著作中“强调教学计划应授予学生基本知识,教学大纲应体现出教学的教育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接下列著作中“强调教学计划应授予学生基本知识,教学大纲应体现出教学的教育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接受性原则,教科书应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源泉之一”的是A.凯洛夫.《教育学》B.布鲁纳.《教育过程》C.赞科夫.《教学与发展》D.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问题》正确答案:A本题考查的是凯洛夫的《教育学》教学论是凯洛夫《教育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论中,凯洛夫阐释了教学过程本质、教学原则、教养和教学的内容、教学工作的组织形式与方法其中,在教养和教学的内容部分,凯洛夫强调教养和教学的内容具体表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其中,教学大纲在有系统的形式中包括着一切构成教学科目内容的问题和题目的纲要,是教师的基本指导文件,必须体现教学的教育性、科学性、系统性、可接受性、理论与实际联系的原则等;教科书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源泉之一。
因此,答案为A17. 美国文化是一种单一的文化,不同民族、族裔、性别和文化传统的美国人的美国经历是基本相同的 )美国文化是一种单一的文化,不同民族、族裔、性别和文化传统的美国人的美国经历是基本相同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8. 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是以1979年( )的《管锥编》前四册问世为标志A.乐黛云B.矛盾C.朱光潜D.钱钟书参考答案:D19. ( )根源于19世纪西方文化帝国主义,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产物,包括军事威胁、经济威胁、地缘政治威胁、粮食威胁、网络威胁、环境威胁、太空威胁等 )根源于19世纪西方文化帝国主义,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产物,包括军事威胁、经济威胁、地缘政治威胁、粮食威胁、网络威胁、环境威胁、太空威胁等A、中国威胁论B、中国发展论C、中国复兴论D、中国衰败论参考答案:A20. 对后殖民主义的观点和评价表述正确的是( )对后殖民主义的观点和评价表述正确的是( )A、后殖民文化批评是19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B、后殖民主义认为西方的思想和文化以及艺术的价值与传统具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并作为跨文化的普适性标准,被认为是居于世界文化主导地位的C、后殖民主义批评涉及东方主义与西方主义的问题、文化霸权与文化身份、文化认同与阐释焦虑、文化殖民与语言殖民、西方艺术标准与异国情调、跨文化经验与历史记忆等问题D、后殖民文化批判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当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的内涵和实质,以及这种文化冲突与殖民主义统治的历史联系,有利于我们参考答案:A,B,C,D21. 以下对工匠精神的描述正确的是( )。
以下对工匠精神的描述正确的是( )A、工匠精神指一种精工制作的意识,一个产品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B、工匠精神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