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新课标高考语文真题.pdf
13页word 2010年新课标高考语文真题(解析版)语文本试卷适用于:宁夏、吉林、黑龙江、陕西、海南地区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述题)两部分第卷1 至 14 页,第卷15 至 18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第 I 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 题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
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word 1. 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B.在历史上,“书”与“金”“石”“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答案】 B 【解析】说“它们(指“金”“石”“画”)同样因为影响深远”无中生有,也不是对“书”的表述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B.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书法”答案】 B 【解析】原文是“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C.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D.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尺牍素书,千里面目”, 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word 【答案】 C 【解析】文中说“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并不是对其代表性的否定,而只是陈述一个事实,确实有超过传世碑版的书法,只不过不为人所知了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
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郜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节选自明史花云传)【注】偾军:溃败的军队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杖:拿着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翼:保护C.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徇:掠取D.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趣:归顺【答案】 D 【解析】趣:通“促”,副词,马上、迅速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3 分)拔剑跃马冲阵而进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word 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A.B.C.D.【答案】 B 【解析】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是指花云被缚后的表现,是表现花云被捕后的凛然正气。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B.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C.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服后,妻子没水而死D.花云的儿子花炜历尽艰辛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来又带他渡江,一年后才来到太祖身边【答案】 B 【解析】应是元帅朱文逊战死在前,陈友谅攻破城池在后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答案】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解析】注意“以”“缘”“堞”的意义2)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答案】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
解析】注意“弃江中”“浮断木”的省略和“浮断木”的句式特点,以及“实”的意义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word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 题雨雪曲江总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注】江总( 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榆溪:指边塞陇西:在今甘肃东部8.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答案】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9. 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6 分)【答案】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1)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2)千里马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称也韩愈杂说(四)(3)莫笑农家腊酒浑,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答案】(1)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而伯乐不常有骈死于槽枥之间(3)丰年留客足鸡豚柳暗花明又一村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 - - - - - - - - - - word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荀子劝学属传统背诵篇目;韩愈的集子裏有四篇杂说,最有名为后世所传诵的就是谈伯乐和千里马的第四篇;陆游游山西村考查的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乙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25 分)保护人【法】莫泊桑玛兰做梦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