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工基础第三章的教案概论.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234894714
  • 上传时间:2022-01-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2.88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 题3-1基尔霍夫定律课型新课总教案数授课时数2教学目标1 .掌握节点、支路、回路、网孔的概念2 .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教学重点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的应用教学难点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的推广应用学情分析学生刚接触复杂电路第一节基尔霍夫定律%一、基本概念新课1 .复杂电路2 .支路:由一个或几个元件首尾相接构成的无分支电路节点:三条或三条以上的支路汇聚的点回路:电路中任一闭合路径网孔:没有支路的回路称为网孔3 .举例说明上述概念4 .提问:下图3-1中有几个节点、几条支路、几条回路、几个网孔?E A _F£|"5.举例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形式一:电路中任意一个节1Pl -1 闻r上,流入行点的电*礼1质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49£/入=2/出形式二:在任一电路的任一节点上,电流的代数和永远等于零£/ = 0规定:若流入节点的电流为正,则流出廿点的电流为负2.推广:应用于任意假定的封闭面流入封闭而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封闭而的电流之和例:在下图所示电路中,己知求二25 mA, 13= 16 mA, L= 12 mA,试求其余电阻中 的电流L、k、16c 三、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 .内容:从一点出发绕回路一周回到该点时,各端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EU = oRl/l +E1 -R2/2-E2 + H3/3 = 0上式也可写 RUi - R2I2 + £3/3 = - El + E22对于电阻电路来说,任何时刻,在任一闭合回路中,各段电阻上的电压降代数和等 于各电源电动势的代数和,即E应=不2 .注意点:(1)在绕行过程中从元器件的正极到负极,电压取正,反之为负2)绕行方向可选择,但已经选定后不能中途改变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练习小结布置作业1 .是非题(1)〜(4)o2 .选择题(1)〜(6)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内容、表达式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内容、表达式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3.填充题(2)〜(5)o 第一节基尔霍夫定律一、基本概念1 .复杂电路2 .支路:节点:回路:网孔:3 .举例说明上述概念板书设计4 .提问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 .形式一:电路中任意一个节点上,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人=2/m形式二:在任一电路的任一节点上,电流的代数和永远等于零£/ = 02 .推广三、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 .内容:从一点出发绕回路一周回到该点时,各端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2U = o2 .注意点:教后感课 题3—2支路电流法课型新课总教案数授课时数1教学目标掌握支路电流法并能运用它解题。

      教学重点支路电流法的应用教学难点支路电流法的应用°q. 课前复习一一 i.电路的节点、支路、回路、网孔的概念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压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第二节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一、支路电流法1 .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两定律列出联立方程,求出各支路电流的方法2 .对于〃条支路,小个节点的电路,应用支路电流法解题的步骤:(1)选定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并标出各电流的参考方向,并标出各电阻上的正、负2)按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1)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式3)指定回路的绕行方向,按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1)个回路电压方程4)代入已知数,解联立方程式,求各支路的电流5)确定各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3 .举例,例1:如图,已知旦=&=17V, R=1C, & = 5C, /?3=2Q,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的电 流E A FP. ”2 “3y 七2=r3{\例题2:已知E】=42V, £=21V,电阻R=12C, Ri = 3Q, & = 6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 路的电流 练习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 = 18V,E2 = 9V,内阻不计,4=& = 1 C,& = 4d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的电流。

      小结1 .支路电流法解题步骤2 .用支路电流法解题的注意点布置作业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3.填充题(6), 4.问答与计算题 ⑴、(2)o板书设计支路电流法1.定义2.解题步骤3.举例教后感49课 题3-3叠加定理课型新课总教案数授课时数2教学目标1 .掌握叠加定理的内容2 .正确应用叠加定理计算两个网孔的电路教学重点应用登加定理解题及几个注意点教学难点不能应用叠加定理计算功率课前复习.一一 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4.计算题(3),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的电流第三节叠加定理一、叠加原理1 .运用叠加定理可以将一个复杂的电路分为几个比较简单的电路,然后对这些比较简 单的电路进行分析计算,再把结果合成,就可以求出原有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避免了对联 立方程的求解2 .内容:性电路中,任何一个支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各电源单独作用时, 在此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3 .步骤:(1)分别作出由一个电源单独作用的分图,其余电源只保留其内阻对恒压源,该处 用短路替代,对恒流源,该处用开路替代)2)按电阻串、并联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分图中每一支路电流(或电压)的大小 和方向。

      3)求出各电动势在各个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这些电流(或电压) 就是各电源共同作用时,在各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4 .注意点:(1)隹求栩时要注意爸念电施工或曳压)一的正、(2)叠加定理只能用来求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而不能用来计算功率 课题3-4戴维宁定理新课总教案数授课时数1教学目标1 .掌握戴维宁定理的内容2 .能正确运用戴维宁定理进行解题教学重点运用戴维宁定理进行解题教学难点运用戴维宁定理进行解题课前复习g田 趣加定理的内容新课第四节戴维宁定理当有一个复杂电路,并不需要把所有支路电流都求出来,只要求出某一支路的电流,在这种情 况下,用前面的方法来计算就很复杂,应用戴维宁定理求解就较方便一、二端网络1 .网络:电路也称为电网络或网络2 .二端网络:任何具有两个引出端与外电路相连的电路3 .输入电阻:由若干个电阻组成的无源二端网络,可以等效成的电阻4 .开路电压:有源二端网络两端点之间开路时的电压二、戴维宁定理1 .内容:对外电路来说,一个含源二端线性网络可以用一个电源来代替该电源的电动势瓦 等于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其内阻H等于含源二端网络内所有电动势为零,仅保留其内阻时,网络 两端的等效电阻(输入电阻)。

      2 .步骤:(1)把电路分为待求支路和含源二端网络两部分2)把待求支路移开,求出含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ab.(3)将网络内各电源除去,仅保留电源内阻,求出网络二端的等效电阻Rab4)画出含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路,并接上代求支路电流3 .注意:代替含源二端网络的电源极性应与开路电压Uab的极性一致三、举例例1:如图3-10所示电路,已知E1 =7 V, E2 = 6,2V, R\ =/?2 = 0.2Q, R = 3,2Q,试应用戴维宁 定理求电阻R中的电流I 例 2:如图 3-14 所示的电路,已知 E=8V, R1=3Q, R2 = 5R3 = R4 = 4Q, /?5 = 0.125Q,试应用戴维宁定理求电阻R5中的电流I o 练习小结1 .戴维宁定理的内容2 .应用戴维宁定理解题的步骤3 .注意点布置作业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3 .填充题(7)、(8)o4 .问答与计算题(5)、(6)oMXE II——0«o 板书设计一、二端网络1 .网络2 .二端网络3 .输入电阻4 .开路电压二、戴维宁定理1 .内容:2 .步骤:3 .注意教后感课 题3-5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课型新课总教案数授课时数4教学目标1 .建立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概念。

      2 .掌握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教学重点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条件和应用场合教学难点应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解题课前复习%戴维宁定理的内容・ A ■第五节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一、电压源c ( J 491 .电压源:为电路提供一定电压的电源2 .恒压源:电源内阻为零,电源提供恒定不变的电压3 .恒压源的特点(1)它的电压恒定不变2)通过它的电流可以是任意的,且决定于与它连接的外电路负载的大小4 .符号二、电流源1 .电流源:为电路提供一定电流的电源2 .恒流源:电源内阻为无穷大,电源将提供恒定不变的电流3 .恒流源的特点(1)它提供的电流恒定不变,不随外电路而改变2)电源端电压是任意的,且决定于外电路4 .符号三、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1 .电压源=理想电压源串联内阻岛 电流源=理想电流源并联内阻2 .电压源U=Us-IRo电流源对外等效, U- =Is --R &所以k=¥ = ¥,Ro = RsR0 %3.结论(1)一个电压源与电阻的串联组合,可用一个电流源与电阻的并联组合来等效代替条件:/s = Us / Ro,条=R如卜图(2) 一个电流源与电阻的并联组合,可用一个电压源与电阻的串联组合来等效代替。

      条件:Us = Is Rs,Ro = Rs如卜图o四、举例例1:如图3-18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动势US = 6V,内阻RO = O.2Q,当接上R = 5.8 Q负载时,分别用电压源模型和电流源模型计算负载消耗的功率和内阻消耗的功率 例 2:如图 3-19 所示的电路,已知:US1 = 12 V, US2 = 6 V, RI =3Q, R2 = 6Q, R3=10Q,试应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电阻R3中的电流注意:(1) /s与Us的方向一致<2)等效变换对外电路等效,对电源内部不等效3)恒压源和恒流源之间不能等效,五、电源等效变换及化简原则1 .注意点(3)2 .两个并联的电压源不能直接合并成一个电压源,但两个并联的电流源可以直接合并成 一个电流源3 .两个串联的电流源不能直接合并成一个电流源,但两个串联的电压源可以直接合并成 一个电压源4 .与恒压源并联的电流源或电阻均可去除:与恒流源串联的电压源或电阻均可去除练习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1.是否题(9)、(10)2.选择题(9)、(10)3.填充题(8)〜(10)小结1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概念3.电压源与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