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pdf
5页1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 1.番茄的种子:水滴型,黄色,表面粗糙;黄瓜的种子:橄榄型,乳白色,表 面平整 2.番茄喜欢生长在 (温暖且有点潮湿) 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60 到 100 天可以成熟,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种好番茄,需要把它放在 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 3.蚕豆种子的特点: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眉状黑色种脐 苹果籽形状:扁水滴型,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 红松种子特点: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 冬瓜种子特点: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 枣种子特点: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大 4.种子的发芽的条件是:适宜温度、空气和适当水分 5.植物根的生理作用是:吸收水分及溶解在水中的养料 6.植物由(根、茎、叶)组成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根:吸收水分 和无机盐茎:输送水分和营养物质 叶:制造营养物质 (淀粉) 植物的叶包括 (叶 柄、叶脉、叶片) 7.玉米的支持根数量很多, 是从茎基础的几个节上长出并深入土里的,其机械 组织发达,不仅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还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8.花的结构:(花托、花瓣、雌蕊、雄蕊) 。
雄蕊(制造花粉)雌蕊(接受花 粉) 番茄花既有雄蕊,也有雌蕊,而黄瓜花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黄瓜的雌蕊后面 有一根未来的小黄瓜 9.植物的传份方式多种多样如:昆虫传粉(虫媒花)、风力传粉(风媒花)、自 花传粉、人工传粉 10.果实包括(种子和果皮) 花、果实、种子都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 1.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沙漠里的降水很少,白天阳光强烈,气温很高,夜晚气温骤降仙人柱喜温 暖向阳环境,耐干旱,适宜生长在炎热干旱的沙漠中 高山上的土层很薄,气温很低,经常被积雪覆盖雪松耐阴抗旱,有一定的耐 寒能力,分布范围广,可生活在高山上 热带草原上的降水比较集中,一段时间干旱,另一段时间大量降水,一年中干 季,雨季分明水瓶树的树干里储存水,抗干旱能力强,适宜生长在热带草原 热带沿海地区全年高温,有些地方长受季风影响椰子喜光,在高温多雨,阳 2 光充足和海风吹拂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适宜生长在热带沿海 3.叶子有正面和反面,表面光滑,颜色更深的一面,为叶片的正面大叶黄杨 树叶比杨树树叶厚,光滑,大叶黄杨树叶上覆盖有比较厚的蜡质,所以较光滑杨 树靠(落叶减少水分蒸发和养料消耗)过冬,大叶黄杨靠(树叶表面蜡质减少蒸发) 过冬。
4.沙漠植物主要有仙人球,沙棘,骆驼刺,梭梭树,胡杨,仙人掌,沙葱,沙 芦草,复活草沙漠中的植物的茎长得特别肥大,帮助植物储存充足水分,植物的 根系特别发达,为植物吸收更多水分仙人掌和芦荟通过(减少水分蒸发和储水) 来适应沙漠环境 5.仙人掌储水秘密的秘密是:仙人掌的叶(呈针状),而且茎表面有(蜡质) 覆盖,水的蒸发量极少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强大的根系,叶细小,表面 有不透水的覆盖层 6.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一般将其分为以下几类:挺水植物、浮水植物、 沉水植物 7.水葫芦漂浮的秘密:压入水中后松手,它会上浮,用手挤很松软,掰开里面 有大量孔洞 原因:水葫芦里有大量气体,比较轻,容易漂浮 8.观察金鱼藻的特点: 搅动水槽里的水茎随水流扭动,往水槽里加水后整体漂 浮原因:植株较轻,不固定在水底时,能漂浮茎柔软,在水流中不易折断 9.莲的叶柄和地下茎内有(中空的管道),以保证植株的水下部分对氧气的需 求红树能在海边茁壮成长,是因为从主干上长出了许多(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 保持植物的稳定, 有许多指状的(呼吸根)伸出地面,帮助植株吸收空气中的氧气 10.南庭芥生长在石头 (边) ,喜光,耐干旱,耐低温。
青苔生长在石头 (上) , 附近水多,比较潮湿虹如玉生长在石缝(中),喜光耐干旱,喜温暖 11.石头上的青苔它的(表面)可以直接吸收水分和养料,根起着(固定)的 作用 12.卷柏遇到干旱时,(将茎和叶卷成团),保持体内水分流失 13.卷柏的耐害本领和仙人掌有什么不同?卷柏采用(休眠和转移生长位置) 的方法,仙人掌采用(减少水分蒸发) 的方法卷柏的耐寒本领对它生存有何意义? 适应环境改变,增加生存机会 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 1.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现象:它们都在运动,特征是快速地往复运动(也就是振 动) 2.发现声音可以在(空气、水和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传播的方 向是(各个方向) 3 3.人的耳朵听到声音是:耳廓收集外界传来的声音,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 起鼓膜振动,鼓膜振动引起听小骨振动, 将声音传到耳蜗, 耳蜗把声音传给听神经, 听神经将声音信号变成神经信号传给大脑,就听到声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 小骨—耳蜗—听神经) 4.声音的(强弱)叫音量影响音量的因素与振幅有关(用力的大小)声音 的(高低)叫音调影响音调高低因素与发音物体的薄厚、长短、粗细有关在同 样的情况下,发出高音的物体通常是薄的、细的、短的、紧的,而发出低音的物体 通常是厚的、粗的、长的、松的。
5.噪声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长期遭受噪声侵扰,人就容易得 病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 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 1.在常见的材料中, 有的直接来自 (大自然),如木材、石料、棉花、羊毛等, 它们属于(天然材料);有的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 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如纸、玻璃、塑料等,它们属于(人造 材料) 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依据不是有没有人的参与,而是(有没有人工合 成)的材料出现,如果有人工合成的材料就是人造材料 2.棉花是植物纤维,易燃,燃烧时有烧纸张的气味,燃烧后有粉末状灰烬腈 纶棉燃烧时呈黏胶状熔化物,燃烧后的灰烬呈黑色固体物质 3.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现在,常见的纸有印刷纸、书写纸、绘图 纸、复印纸、医疗用纸、包装用纸、生活用纸、硬纸板等现在造纸的原料主要是 木材,用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可以造纸为了保护树木资源,我们要注意节约 用纸 4.铜是紫红色的,铁是银白色的,铝是银白色的铜、铁、铝都容易传热,具 有导热性铜传热最快,铁传热最慢,铝居于二者之间通过锤打可以将金属片制 成薄片,也可以通过敲打将薄片还原成金属圆片,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等。
比较铜、 铁、铝的硬度,采用两两相互划一划、刻一刻的方法铝制品较软,铁制品较硬 比较铜、铁、铝的轻重,首先要学习使用天平,然后称量相同大小的铜、铁、铝, 铜最重,铝最轻 5. 人类生产合金是从制作青铜器开始的 人类生产合金是从制作青铜器开始的 不锈钢的合金元素有铬、镍、钼、钛、铌、铜、硅、锰等铝合金是在纯铝中加入 一些合金元素制成的 6.塑料的特点:质量轻、化学稳定性好、不会锈蚀、耐冲击性好、防水性好、 耐磨耗、绝缘 性好、导热性差、成本低等缺点:不易分解 7.辨别羊毛毛线和塑料绳: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毛线,难拉断的 4 为塑料绳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烧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毛线,无烧焦羽毛气 味、易结球的为塑料绳 第五单元观测天气 1.气温是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气温通常用气温计来测量 2.草地上和水泥地上相比, 水泥地上的气温高; 阳光下离地面 1.5 米处和背阴 处离地面 1.5 米处相比,阳光下气温高 3.百叶箱是用来放置气温计等仪器的木箱它的四壁用木片做成百叶窗式,一 面是门,箱顶和箱底用高低不同的几块木板制成,箱内外涂白漆一般都架设在草 坪上,箱门朝北,箱底离地面1.5 米。
原因:百叶箱做成百叶窗式,是为了确保通 风良好;箱内外涂白漆,是为了多反射一些阳光,避免箱体被烤得过热;架设在草 坪上是因为草坪上的光和热的反射影响最小;箱门朝北是为了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 箱内;距离地面1.5 米是因为这个高度上空气变化较为稳定,并且这个高度通常是 人活动的高度,测得的数据更具实用价值 4.云也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 天空中云的多少叫作云量 如果把天空看成一 个圆, 把这个圆平均分成四份, 我们就可以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面积来划分云量 5.雨量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是指24小时的降水总量小雨:小于10 毫米, 中雨:10~24.9 毫米,大雨: 25~49.9 毫米,暴雨 50~99.9 毫米,大暴雨: 100~ 250毫米,特大暴雨:大于250毫米 6.风也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风吹来的方向叫作风向,风的强度叫作风力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力可以用风力计来测量 7.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飘,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 级枝摇飞纸片, 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艰,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 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二级陆上很少见 8.天气是指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在短时间内的综合状况。
在 一定的地区,年复一年,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就是该地区的气候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 1.科学家在科学探究要经历七个环节: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 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 2.科学有不同的领域, 科学家也有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物理学家研究物质最 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化学家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天文 学家研究天体及其运行规律,揭开宇宙的奥秘地质学家研究形成地球的物质、地 球的构造以及发展历史生物学家研究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一切有生命的物体 5 还有更多领域的科学家,如生态学家、气象学家、电磁学家等,他们都在努力揭开 未知事物的秘密和规律,让科学为人类服务 3.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意大利物理学家、 天文学家伽利略发 现自由落体定律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万有引力英国瓦特发明蒸汽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