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数控编程与工艺参数.docx

20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70685323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6.60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2 数控编 程与工艺 参数根据数控加工原理,按工件图纸的技术和加工要求,用数控机床规定的格式和标准的指 令,把工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及其辅助操作,按动作顺序编成加工程序,然后输入数控 系统,通过伺服系统控制刀具切削工件由此可见,数控加工工艺在编写程序中是何等的重 要2.2.1 编 程 的 一 般 步 骤1. 确定工艺过程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的加工工艺有许多相似之处,通过对工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 工艺路线,划分加工工序;选择机床、夹具和刀具;确定定位基准和切削用量不同之处主 要体现在控制方式上,前者操作者把加工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等操作步骤编成程序,记录在 控制介质上,通过数控系统控制数控机床对工件切削加工,后者则由操作工人根据加工工艺 操作机床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2. 计算刀具轨迹坐标值为方便编程和计算刀具轨迹坐标值,先设定工件坐标系,随后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计 算零件待加工轮廓上各几何元素的起点、终点坐标以及圆和圆弧的起点、终点和圆心坐标, 从而确定刀具的加工轨迹3. 编写加工程序对于形状简单的工件采用手工编程,对于形状复杂的工件(如空间曲线和曲面)则需要 采用CAD/CAM方法进行自动编程。

      4. 程序输入数控系统将程序输入到数控系统的方法有二种:一种是通过操作面板上的按钮直接把程序输入数 控系统,另一种是通过计算机RS232接口与数控机床连接传送程序5. 程序检验通过图形模拟显示刀具轨迹或用机床空运行来检验机床运动轨迹,检查刀具运动轨迹是 否符合加工要求可用单步执行程序的方法试切削工件,即按一次按钮执行一个程序段,发 现问题及时处理2.2.2 切 削 用 量 的 选 择 原 则数控机床加工的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Vc (或主轴转速n)、切削深度ap和进给量f,其 选用原则与普通机床基本相似,合理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粗加工时,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为主,选用较大的切削量;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选用较小的切削量,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1. 数控铣床切削用量选择数控铣床的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v、进给速度v、背吃刀量a和侧吃刀量a切削 c f p c用量的选择方法是考虑刀具的耐用度,先选取背吃刀量或侧吃刀量,其次确定进给速度,最 后确定切削速度1)背吃刀量a (端铣)或侧吃刀量a (圆周铣)pc如图2-2-1所示,背吃刀量a为平行于铣刀轴线测量的切削层尺寸,单位为mm,端铣P时a为切削层深度,圆周铣削时a为被加工表面的宽度。

      侧吃刀量ac为垂直于铣刀轴线测 p P量的切削层尺寸,单位为mm,端铣时a为被加工表面宽度,圆周铣削时a为切削层深度 cc 端铣背吃刀量和圆周铣侧吃刀量的选取主要由加工余量和对表面质量要求决定① 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3.2~12.5gm,分粗铣和半精铣两步铣削加工,粗铣后留半 精铣余量 0.5 1.0mm图 2-2-1 铣刀铣削用量3)圆周铳 厲)端铳ac② 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0.8~3.2gm,可分粗铣、半精铣、精铣三步铣削加工半精 铣时端铣背吃刀量或圆周铣削侧吃刀量取1.5〜2m m,精铣时圆周铣侧吃刀量取0.3〜0.5mm, 端铣背吃刀量取 0.5~1mm2)进给速度 vf进给速度指单位时间内工件与铣刀沿进给方向的相对位移,单位为mm/min它与铣刀 转速n、铣刀齿数Z及每齿进给量f (单位为mm/z)有关z进給速度的计算公式:v = f Z nfz式中: 每齿进给量 fz 的选用主要取决于工件材料和刀具材料的机械性能、工件表面粗 z糙度等因素当工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高,工件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高,工件刚性差或刀具强度低,f值取小值硬质合金铣刀的每齿进给量高于同类高速钢铣刀的选用值,每齿进给量Z的选用参考表见表 2-2-4。

      表2-2-4铣刀每齿进给量f参考表Z每齿进给量f (mm/z)工件材料粗铣z精铣高速钢铣刀硬质合金铣刀高速钢铣刀硬质合金铣刀钢0.10〜0.150.10〜0.250.02〜0.050.10〜0.15铸铁0.12〜0.200.15〜0.303)切削速度铣削的切削速度与刀具耐用度T、每齿进给量fz、背吃刀量ap、侧吃刀量ae以及铣刀 齿数Z成反比,与铣刀直径d成正比其原因是fz、ap、ae、Z增大时,使同时工作齿数增 多,刀刃负荷和切削热增加,加快刀具磨损,因此刀具耐用度限制了切削速度的提高如果 加大铣刀直径则可以改善散热条件,相应提高切削速度表 2-2-5 列出了铣削切削速度的参 考值表 2-2-5 铣削时的切削速度参考表工件材料铸铁硬度(HBS)切削速度v (m/min)高速钢铣刀 硬质合金铣刀<22518〜4266〜150225〜32512〜3654〜120325〜4256~2136〜75<19021〜3666〜150190〜2609〜1845~90160〜3204.5~1021~302.3 数 控加工工艺过程2.3.1 数控机床加工工艺分 析数控机床加工工艺涉及面广,而且影响因素多,对工件进行加工工艺分析时,更应考虑 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

      1. 分析零件图中的尺寸标注方法以同一基准引注尺寸或直接标注坐标尺寸的方法为统一基准标注方法,这种标注方法 (图 2-3-1所示)最符合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既方便编程,又保持了设计基准、工艺基准、 测量基准与工件原点设置的一致性而设计人员在标注尺寸时较多考虑装配与使用特性方面 的因素,常采用局部分散的标注方法(图 2-3-2 所示),这种标注方式给工序安排与数控编 程带来许多不便,宜将局部分散的标注方法改为统一基准标注方法,由于数控加工精度及重 复定位精度很高,统一基准标注方法不会产生较大的累积误差2. 分析构成零件轮廓的几何元素条件构成零件轮廓的几何元素条件是数控编程的重要依据手工编程时要计算构成零件轮廓 的每一个节点坐标,自动编程时要对构成零件轮廓的所有几何元素进行定义,如果某一条件 不充分,则无法计算零件轮廓的节点坐标和表达零件轮廓的几何元素,导致无法进行编程, 因此图纸应当完整地表达构成零件轮廓的几何元素图 2-3-1 统一基准标注方法图 2-3-2 分散基准标注方法3. 分析工件结构的工艺性1)工件的内腔与外形应尽量采用统一的几何类型和尺寸 如:同一轴上直径差不多的轴肩退刀槽的宽度应尽量统一尺寸,这样可以减少刀具的规 格和换刀的次数,方便编程和提高数控机床加工效率。

      2)工件内槽及缘板间的过渡圆角半径不应过小 过渡圆角半径反映了刀具直径的大小,刀具直径和被加工工件轮廓的深度之比与刀具的 刚度有关,如图2-3-3 a所示,当RV0.2H时(H为被加工工件轮廓面的深度),则判定该工 件该部位的加工工艺性较差;如图2-3-3b所示,当R>0.2H时,则刀具的当量刚度较好, 工件的加工质量能得到保证3)工件槽底圆角半径不宜过大如图2-3-4所示,铣削工件底平面时,槽底的圆角半径r越大,铣刀端刃铣削平面的能 力就越差,铣刀与铣削平面接触的最大直径d=D-2r (D为铣刀直径),当D 一定时,r越大, 铣刀端刃铣削平面的面积越小,加工表面的能力相应减小图 2-3-3 内槽过渡半径图 2-3-4 槽底的圆角半径4)分析零件定位基准的可靠性 数控加工应尽量采用统一的基准定位,否则会因工件的安装定位误差而导致工件加工的 位置误差和形状误差如果在数控机床上需要对工件调头加工,最好选用已加工的外圆或已 加工的内孔作为定位基准如果没有则应设置辅助基准,必要时在毛坯上增加工艺凸台或制 作工艺孔,加工结束后再处理所设的辅助基准2.3.2 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设计数控加工的工艺路线设计必须全面考虑,注意工序的正确划分、顺序的合理安排和数控 加工工序与普通工序的衔接。

      1. 工序的划分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加工相比较,加工工序更加集中,根据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加工 工序的划分有以下几种方式:1) 根据装夹定位划分工序 这种方法一般适应于加工内容不多的工件,主要是将加工部位分为几个部分,每道工序加工其中一部分如加工外形时,以内腔夹紧;加工内腔时,以外形夹紧2) 按所用刀具划分工序 为了减少换刀次数和空程时间,可以采用刀具集中的原则划分工序,在一次装夹中用一把刀完成可以加工的全部加工部位,然后再换第二把刀,加工其他部位在专用数控机床或 加工中心上大多采用这种方法3) 以粗、精加工划分工序 对易产生加工变形的零件,考虑到工件的加工精度,变形等因素,可按粗、精加工分开的原则来划分工序,即先粗后精在工序的划分中,要根据工件的结构要求、工件的安装方式、工件的加工工艺性、数控 机床的性能以及工厂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因素灵活掌握,力求合理2. 加工顺序的安排加工顺序的安排应根据工件的结构和毛坯状况,选择工件定位和安装方式,重点保证工 件的刚度不被破坏,尽量减少变形,因此加工顺序的安排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上道工序的加工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定位与夹紧2) 先加工工件的内腔后加工工件的外轮廓3) 尽量减少重复定位与换刀次数4) 在一次安装加工多道工序中,先安排对工件刚性破坏较小的工序。

      3. 数控加工工序与普通工序的衔接由于数控加工工序穿插在工件加工的整个工艺过程之中,各道工序需要相互建立状态要 求,如加工余量的预留,定位面与孔的精度和形位公差要求,矫形工序的技术要求,毛坯的 热处理等要求,各道工序必须前后兼顾综合考虑4. 数控机床加工工序和加工路线的设计数控机床加工工序设计的主要任务:确定工序的具体加工内容、切削用量、工艺装备、 定位安装方式及刀具运动轨迹,为编制程序作好准备其中加工路线的设定是很重要的环节, 加工路线是刀具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刀位点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轨迹,它不仅包括加工工序的内 容 ,也反映加工顺序的安排,因而加工路线是编写加工程序的重要依据1)确定加工路线的原则① 加工路线应保证被加工工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② 设计加工路线要减少空行程时间,提高加工效率③ 简化数值计算和减少程序段,降低编程工作量④ 据工件的形状、刚度、加工余量、机床系统的刚度等情况,确定循环加工次数⑤ 合理设计刀具的切入与切出的方向采用单向趋近定位方法,避免传动系统反向间 隙而产生的定位误差⑥ 合理选用铣削加工中的顺铣或逆铣方式,一般来说,数控机床采用滚珠丝杠,运动 间隙很小,因此顺铣优点多于逆铣。

      ② 数控铣床加工路线 立铣刀侧刃铣削平面零件外轮廓时避免沿零件外轮廓的法向切入和切出,如图 2-3-7所 示,应沿着外轮廓曲线的切向延长线切入或切出,这样可避免刀具在切入或切出时产生的刀 刃切痕,保证零件曲面的平滑过渡当铣削封闭内轮廓表面时,刀具也要沿轮廓线的切线方 向进刀与退刀,如图2-3-8所示,A-B-C为刀具切向切入轮廓轨迹路线,C-D-C为刀具切削 工件封闭内轮廓轨迹,C-E-A为刀具切向切出轮廓轨迹路线2-3-7 外轮廓铣削的加工路线③ 孔加工定位路线合理安排孔加工定位路线能提高孔的位置精度,如图2-3-9所示,在XY平面内加工A、 B、C、D 四孔,安排孔加工路线时一定要注意各孔定位方向的一致性,即采用单向趋近定 位方法,完成C孔加工后往左多移动一段距离,然后返回加工D孔,这样的定位方法避免 因传动系统反向间隙而产生的定位误差,提高了D孔与其它孔之间的位置精度图 2-3-9 孔加工定位路线5. 工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