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10上综采规程.doc
125页目 录第一章 概 况 1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第二节 煤 层 1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 2第四节 地质构造 3第五节 水文地质 4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 4第七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 5第二章 采煤方法 6第一节 巷道布置 6第二节 采煤工艺 8第三节 设备布置 13第四节 管线布置 18第三章 顶板控制 21第一节 支护设计 21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管理 22第三节 运输、行人、回风顺槽及端头顶板控制 26第四节 矿压观测 32第四章 生产系统 33第一节 通 风 33第二节 瓦斯防治 37第三节 综合防尘 39第四节 防灭火 43第五节 压 风 44第六节 安全监控 46第七节 供 电 48第八节 排 水 51第九节 运 输 53第十节 通讯联络、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55第十一节 照明及信号 55第五章 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7第一节 劳动组织 57第二节 作业循环 57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9第四节 设备管理 61第六章 煤质管理 67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 68第一节 一般规定 68第二节 采煤安全技术措施 73第三节 顶 板 82第四节 特殊时期安全措施 89第五节 防治水 91第六节 爆 破 92第七节 一通三防 96第八节 运 输 99第九节 机 电 103第十节 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106第八章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113第一节 灾害应急措施 113第二节 避灾路线 117第一章 概 况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见表1。
表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水平名称3#煤水平盘区名称三盘区 地面标高+650m~+706m井下标高+449m~+472m地面相对位置3310上分层回采工作面位于矿区北部区域,位于何庄村以北400米,引渠村以南150米,鹿角岭村以西区域。
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3310上分层回采工作面采动区域内,地表为山地,无河流,地势呈北高南低利于排水,开采范围及其四周120米范围内无任何建筑物回采将造成土地中度塌陷破坏,荒山坡下沉、裂缝,地表含水层水源下渗井下位置及与四邻关系3310上分层回采工作面位于三盘区巷右翼500~620m处,南部为3308采空区;北部为实体煤;东部与鹿角岭村庄保安煤柱相邻;西部为三盘区运输大巷走向长度(m)638倾斜长度(m)116开采面积(m2)74008第二节 煤 层采煤工作面煤层情况,见表2表2 煤层情况表煤层厚度/m5.81(上分层2.7) 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倾角(°)3°~5°开采煤层硬度3~4煤 种无烟煤稳定程度较稳定煤层情况描 述 该工作面所开采3#煤层属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煤层厚度5.7~5.93m,平均5.81m稳定可采煤层结构较简单,中上部含有一层夹矸 煤层呈现黑—灰黑色,条痕呈灰黑色,具强玻璃光泽,似金属光泽,贝壳状,阶梯状断口,均一或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节理和内生裂隙发育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采煤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见表3表3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柱状厚度/m特征基本顶细砂岩5.43灰色,含石英,云母,有斜节理,泥岩胶结直接顶砂岩2.91深灰色,含云母片,植物化石及煤线伪 顶页岩0.3不稳定,有时缺失3#煤层5.81(上分层2.7)香煤,质脆,明亮,含0.02m砂质页岩。
直接底泥岩1.52深灰色,含植物化石及云母碎片,层位不稳定基本底中砂岩3.8灰色中厚层状,含植物化石碎片及岩质,不稳定,有时相变为泥岩第四节 地质构造一、3310上分层回采工作面覆盖层厚度:覆盖层最大厚度234米,最小厚度201米二、3310工作面开采区域断层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根据现有巷道揭露情况,该工作面无大的断层,地质构造较为简单,煤层层理稳定,节理发育三、褶曲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该工作面处于引渠~柏沟背斜一侧,北东部高,南西部低,工作面整体煤层平缓,倾角一般为3°左右,对回采基本无影响四、本工作面相邻3308采空区对回采的影响:3310开采区域3#煤层平均厚度约5.81m,本工作面沿顶板回采,采高为2.7m3310上分层运输顺槽与原3308采空区间距18米,由于受3308采空区压力的影响,3310上分层运输顺槽巷道压力相对较大,对回采有一定的影响,回采时,必须加强运输顺槽的检查、维护第五节 水文地质一、含水层分析: 煤层顶板及地表砂岩含水层,补给条件差富水性较弱,主要接受雨季地表水补给,以顶板淋水形式涌入工作面及其进回风顺槽道内二、其它水源的分析:3310上分层回采工作面为上山工作面,开切眼前方经探放水未发现积水,对回采工作影响不大。
回采过程中,必须加强监测地表沉陷情况,并加强治理,防止地表洪水下泄;井下必须加强防排水管理,保证排水泵、排水管正常工作,由专人管理 三、涌水量: 根据工作面进回风顺槽掘进时涌水量,预计回采时工作面正常涌水量0~0.5m3/h,最大涌水量1m3/h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一、根据2011年瓦斯等级鉴定情况,本矿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9.05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2.5m3/min,属于高瓦斯矿井本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绝对瓦斯涌出量约1.04m3/min根据上分层掘进巷道预计,本工作面在回采时瓦斯绝对涌出量在3.0m3/min左右,在回采时必须认真做好“一通三防”工作,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二、根据国家煤及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据的煤尘爆炸性及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检验报告,确定我矿3#煤层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性;根据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开切眼掘进过程中测定,3310上分层回采工作面地温为17℃左右,无高温高热区,对生产无影响三、3310上分层回采工作面初期回采时,基本顶初次垮落过程中,可能造成局部区域支架压力增大现象四、地质建议:1、在上分层回采过程中,必须加强监测工作面回风顺槽口采空区侧瓦斯浓度变化情况,一旦发现超限现象,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在回采过程中,遇到顶板压力增大时,工作面的液压支架必须保证初撑力,并增加临时支柱,保证支架的支撑强度,防止推架、卧架事故的发生3、必须加强工作面排水设施的管理,保证排水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定期观察工作面涌水量的变化情况第七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一、工作面主要技术参数(表4):工作面要素最大最小平均地质储量28.97万吨工作面走向长638m 638m638m可采储量25.368万吨工作面倾斜长116m116m116m采区回采率84%煤层厚度2.7m/5.81m工作面回采率95%采 高2.7m容 重1.45t/m3保安煤柱50m瓦斯涌出量3.0m3/min煤层倾角3°~5°涌渗水情况1 m3/h煤尘爆炸指数无采面温度17℃二、可采储量及可采期:1、可采储量:Q可=工作面长度×可采走向长度×采高×吨煤容量×工作面回采率 =588×116×2.7×1.45×0.95=253682t2、可采期:工作面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月设计推进长度=588m÷(0.6×5×2×28)m/月=3.5月第二章 采煤方法该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为5.81m,上分层回采厚度2.7m,煤层倾角3°~5°,采用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第一节 巷道布置本工作面沿3#煤层顶板布置,走向长638m,倾斜宽116m,布置有一条运输顺槽、一条进风行人顺槽、一条回风顺槽运输顺槽内安装一部STJ-650-800可伸缩胶带输送机、一部SZZ730/110转载机和一部PLM—1000型破碎机,用于本工作面进风、运煤及行人,进风行人顺槽用于本工作面进风行人,回风顺槽内铺设一趟轨道,用于本工作面回风、运料巷道支护形式及断面技术参数见下表(表5):巷道名称支护方式断面m2净尺寸(m)上宽下宽高运输顺槽锚网支护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