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级药师相关专业知识.docx
19页初级药士相关专业知识-药剂学-5(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 型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1. 关于泊洛沙姆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量在1000〜14000• B.HLB 值为 0.5〜30• C.随分子量增加,本品从液体变为固体• D. 随聚氧丙烯比例增加,亲水性增强;随聚氧乙烯比例增加,亲油性增强• E. 是一种水包油型乳化剂,可用于静脉乳剂(分数:2.00)A.B.C.D. 丿E.解析:2. 关于CMC的错误的是• A.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为临界胶束浓度(CMC)• B.具相同亲水基的同系列表面活性剂,亲油集团越大,则CMC越小• C.CMC 时,溶液的表面张力基本达到最大值• D. 在 CMC 到达后一定范围内,单位体积胶束数量和表面活性剂总浓度几乎成正比• E. 不同表面活性剂的 CMC 不同(分数:2.00)A.B.C. 丿D.E.解析:3. 最大增溶浓度的正确表述是• A.CMC• B.MAC• C.CAC• D.HLB• E.IPCB. 丿C.D.E.解析:4. 关于温度对增溶的影响错误的是• A.温度会影响胶束的形成• B.温度会影响增溶质的溶解• C. 温度会影响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 D.Krafft 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值• E. 起昙和昙点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值(分数:2.00)A.B.C.D. 丿E.解析:5. 表面活性剂除增溶外,还具有的作用错误的是• A. 乳化剂• B. 润湿剂• C. 助悬剂• D. 浸出剂• E. 去污剂(分数:2.00)A.B.C.D. 丿E.解析:6. 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包括几个方面,错误的是• A. 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B. 表面活性剂不具有毒性和刺激性,可以安全地使用• C. 表面活性剂与蛋白有相互作用• D. 一般而言,表面活性剂具有一定的毒性• E. 长期使用表面活性剂,可能出现对皮肤的刺激性B. 丿C.D.E.解析:7. 下列关于微粒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之间存在着相界面,但由于高度分散,因而没有表面现象出现• B.分子热运动产生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热运动撞击微粒的结果• C. 絮凝状态是微粒体系物理稳定性下降的一种表现,但振摇可重新分散均匀• D. 分散体系按分散相粒子的直径大小可分为小分子真溶液、胶体分散和粗分散体系• E. 微粒分散体系由于高度分散而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能(分数:2.00)A. 丿B.C.D.E.解析:8. 下列关于微粒分散体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纳米粒和微乳等属于胶体分散体系• B. 混悬剂、普通乳剂、微球和微囊等属于粗分散体系• C. 微粒分散体系在药剂中被发展成为微粒给药系统• D. 粗分散体系与胶体分散体系的粒径范围有严格的界限• E. 可以利用微粒分散体系达到缓释、靶向、改善药物稳定性等目的(分数:2.00)A.B.C.D. 丿E.解析:9. 关于药物微粒分散体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微粒分散体系是多相体系• B. 微粒分散体系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C. 粒径更小的分散体系还具有明显的布朗运动、电泳等性质• D. 不具有容易絮凝、聚结、沉降的趋势• E. 由于高度分散而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能B.C.D. 丿E.解析:10. 微粒大小的测定方法不包括• A.光学显微镜法• B.电子显微镜法• C. 激光散射法• D. 溶出法• E. 吸附法(分数:2.00)A.B.C.D. 丿E.解析:11. 能观察到丁铎尔现象的是• A. 粗分散体系溶液• B. 真溶液• C. 混悬液• D. 乳剂• E. 纳米溶液(分数:2.00)A.B.C.D.E. 丿解析:12. 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表现为微粒粒径的变化,下述现象中错误的是• A. 絮凝• B. 溶解• C. 聚结• D. 沉降• E. 分层B. 丿C.D.E.解析:13. 关于微粒分散体系的热力学稳定性叙述错误的是• A.随着微粒粒径变小,表面积不断增加,表面张力降低• B.表面积增加可使表面自由能大大增加• C. 在分散体系溶液中,可能出现小晶粒溶解,大晶粒长大的现象• D. 微粒越小,聚结趋势越大• E. 在微粒分散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也不能降低体系的表面自由能(分数:2.00)A.B.C.D.E. 丿解析:14. 提高微粒分散体系的稳定性的方法错误的是• A. 减小粒径• B. 增加介质的黏度• C. 降低微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 D. 提高微粒粒径的均匀性• E. 减小介质的黏度(分数:2.00)A.B.C.D.E. 丿解析:15. 下列关于黏弹性和蠕变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对物质附加一定重量时,表现出的伸展性或形变随时间变化的现象称为蠕变性• B. 高分子物质或分散体系往往具有黏性和弹性的双重特性,称之为黏弹性• C. 黏弹性可用弹性模型的弹簧和黏性模型的缓冲器加入组合成模型模拟• D. 非牛顿流体包括乳剂、混悬剂、胶体溶液等• E. 牛顿流体可以用旋转黏度计测定黏度,非牛顿流体不可以B.C.D.E. 丿解析:16. 下列关于流变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流变学是研究物质的变形和流动的一门科学• B.牛顿流体不一定遵循牛顿流动法则• C. 剪切应力与剪切速度是表征体系流变性质的两个基本参数• D. 弹性变形是可逆性变形,塑性变形是非可逆性变形• E. 乳剂、半固体、混悬剂制备中都可能会应用流变学性质(分数:2.00)A.B. 丿C.D.E.解析:17. 下列关于药物制剂稳定化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稳定性是药物制剂使用期限的主要依据• B. 通过调节溶液的 pH 值、选择适当溶剂、挑选适宜的赋形剂及各种其他附加剂都可能改善制剂中 药物的稳定性• C. 外界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包括温度、光线、氧气、湿度、金属离子、包装材料等可针 对各自原因予以改善• D. 只要加入表面活性剂并使之形成胶束,就会大大改善药物稳定性• E. 改善药物制剂或工艺条件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分数:2.00)A.B.C.D. 丿E.解析:18. 下列关于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影响因素试验包括强光照射、高温、高湿试验• B. 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 C. 制剂不同于原料药,不需要进行稳定性试验• D. 加速试验是在超常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些条件与影响因素试验条件是不同的• E. 不同剂型药物的稳定性考察项目不完全相同(分数:2.00)A.B.C. 丿D.E.解析:19. 下列关于制剂中药物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解和氧化是药物降解的两个主要途径• B.发生光学异构化的药物,由于其化学结构没有变化,因而不影响药效的发挥• C. 除了水解和氧化外,聚合和脱羧等也会改变药物的化学性质• D. 同一药物的不同晶型,表现出不同的理化性质• E. 固体药物制剂中的药物晶型与稳定性有很大关系(分数:2.00)A.B. 丿C.D.E.解析:20. 关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药物制剂稳定性主要包括化学、物理和生物学三个方面• B. 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包括影响因素实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 C. 水解、氧化、变质、腐败都属于化学稳定性研究内容• D. 固体制剂的赋形剂可能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E. 预测药物制剂有效期是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一个基本任务(分数:2.00)A.B.C. 丿D.E.解析:21. 影响药物稳定性的环境因素错误的是• A. 温度、光线• B.pH 值• C. 空气中的氧• D. 湿度和水分• E. 包装材料(分数:2.00)A.B. 丿C.D.E.解析:22. 药物制剂稳定化的方法不包括• A.制成固体制剂• B.制成微囊• C. 降低温度• D. 制成包合物• E. 采用包衣工艺(分数:2.00)A.B.C. 丿D.E.解析:23. 下述剂型稳定性考察项目要检查沉降容积的是• A. 混悬剂• B. 软膏剂• C. 喷雾剂• D. 注射剂• E. 散剂(分数:2.00)A. 丿B.C.D.E.解析:24. 下列关于处方设计前药物理化性质测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药物必须处于溶解状态才能吸收• B. 分配系数是分子亲脂特性的度量• C. 药物的水溶性不同,具有不同的吸湿规律• D. 生物利用度就是制剂中药物吸收的程度• E. 药物的晶型往往可以决定其吸收速度和临床效果(分数:2.00)A.B.C.D. 丿E.解析:25. 不属于药物制剂开发设计基本原则的是• A.安全性• B.有效性• C. 顺应性• D. 高效性• E. 可控性(分数:2.00)A.B.C.D. 丿E.解析:26. 下列关于固体分散体速效与缓效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的状态是影响药物溶出速率的重要因素• B. 载体材料提高药物的可润湿性会促进药物溶出• C. 固体分散体是针对易溶性药物所特有的一种制剂技术• D. 药物采用疏水或脂质载体材料制成的固体分散体具有缓释作用• E. 缓释原理是药物的溶出必须首先通过载体材料的网状骨架扩散(分数:2.00)A.B.C. 丿D.E.解析:27. 以下何种载体材料不宜用来制备对酸敏感药物的固体分散体• A.PEO• B.PVP• C. 巴西棕榈蜡• D. 酒石酸• E.HPC(分数:2.00)A.B.C.D. 丿E.解析:28. 下列关于包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包合物由主分子和客分子两种组分组成• B.大多数环糊精包合物难以与药物达到等摩尔比包合• C. 制成包合物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刺激性• D. 可将环糊精进行衍生化以改变其理化性质• E. 药物作为客分子经包合后,溶解度增大,稳定性提高(分数:2.00)A.B. 丿C.D.E.解析:29. 下列关于固体分散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固体分散体中的药物都是以分子状态分散在固体载体中的• B. 利用固体分散技术可以制备速释制剂,也可以制备缓释制剂• C. 若载体为水溶性,往往可以改善药物的溶出与吸收• D. 聚丙烯酸树脂类材料既可用于制备缓释固体分散体又可制备肠溶性固体分散体• E.PEG、PVP 都是水溶性的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分数:2.00)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