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阜阳市名校2024届数学八上期末调研试题附答案.doc
19页安徽省阜阳市名校2024届数学八上期末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设轴上有一点,过点作轴的垂线(垂线位于点的右侧)分别交和的图象与点、,连接,若,则的面积为( )A. B. C. D.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5°,则其顶角为( )A.45° B.135° C.45°或67.5° D.45°或135°3.对于,,,,,,其中分式有( )A.个 B.个 C.个 D.个4.已知一次函数,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5.如图,在△ABC中,点D在BC上,AB=AD=DC,∠B=80°,则∠C的度数为( )A.30° B.40° C.45° D.60°6.若,,则的值为( )A.1 B. C.6 D.7.如果把分式中的a、b同时扩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的分式的值不变,则W中可以是( )A.1 B. C.ab D.a28.已知,的值为( )A. B. C.3 D.99.如图,在四边形中,,在上分别找到点M,N,当的周长最小时,的度数为( )A.118° B.121° C.120° D.90°10.篆刻是中国独特的传统艺术,篆刻出来的艺术品叫印章.印章的文字刻成凸状的称为“阳文”,刻成凹状的称为“阴文”.如图所示的“希望”即为阳文印章在纸上盖出的效果,此印章是下列选项中的(阴影表示印章中的实体部分,白色表示印章中的镂空部分)( )A. B. C. 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的相反数是______.12.观察一组数据,,,,,......,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那么这一组数据的第个数是_________.13.已知点 P(1﹣a,a+2)关于 y 轴的对称点在第二象限,则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4.填空:(1)已知,△ABC中,∠C+∠A=4∠B,∠C﹣∠A=40°,则∠A= 度;∠B= 度;∠C= 度;(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和为2160°,则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3)在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4),B(4,2),在x轴上取一点P,使点P到点A和点B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点P的坐标是 .15.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2,4,第三边长为偶数,第三边长为_______16.如果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17.如图,已知在△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P.当∠A = 70°时,则∠BPC的度数为________.18.某种病毒近似于球体,它的半径约为0.00000000234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米.三、解答题(共66分)19.(10分)如图:,,求证:.20.(6分)阅读材料1:对于两个正实数,由于,所以,即,所以得到,并且当时,阅读材料2:若,则 ,因为,,所以由阅读材料1可得:,即的最小值是2,只有时,即=1时取得最小值.根据以上阅读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1)比较大小 (其中≥1); -2(其中<-1)(2)已知代数式变形为,求常数的值(3)当= 时,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直接写出答案).21.(6分)先化简,再求值:[(2x+y)(2x-y)-3(2x2-xy)+y2]÷(-x),其中x=2,y=-1.22.(8分)已知如图,等边的边长为,点分别从、两点同时出发,点沿向终点运动,速度为;点沿,向终点运动,速度为,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1)当为何值时,?当为何值时,?(2)如图②,当点在上运动时,与的高交于点,与是否总是相等?请说明理由.23.(8分)如图,△ABC中,∠A=60°,P为AB上一点,Q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PA=CQ,过点P作PM⊥AC于点M,过点Q作QN⊥AC交AC的延长线于点N,且PM=QN,连PQ交AC边于D.求证:(1)△ABC为等边三角形;(2)DM=AC.24.(8分)阅读某同学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并解决问题:解:设,原式(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1)该同学第二步到第三步的变形运用了________(填序号);A.提公因式法 B.平方差公式C.两数和的平方公式 D.两数差的平方公式(2)该同学在第三步用所设的的代数式进行了代换,得到第四步的结果,这个结果能否进一步因式分解?________(填“能”或“不能”).如果能,直接写出最后结果________.(3)请你模仿以上方法尝试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行解.25.(10分)解下列方程或不等式(组): (1) (2)2(5x+2)≤x-3(1-2x)(3),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6.(10分)如图已知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1)将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请画出;(2)请画出与关于轴对称的;(3)请写出的坐标,并用恰当的方式表示线段上任意一点的坐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解题分析】联立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出x、y的值即可得出A点坐标,过点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D,在Rt△OAD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A的长,故可得出BC的长,根据P(n,0)可用n表示出B、C的坐标,故可得出n的值,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题目详解】由题意得,,解得,∴A(4,3)过点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D,在Rt△OAD中,由勾股定理得,OA==1.∴=2.∵P(n,0),∴B(n,),C(n,),∴BC=-()=,∴=2,解得n=8,∴OP=8∴S△OBC=BC•OP=×2×8=44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是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D【解题分析】①如图,等腰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BD⊥AC,∠ABD=45°,∴∠A=45°,即顶角的度数为45°.②如图,等腰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BD⊥AC,∠DBA=45°,∴∠BAD=45°,∴∠BAC=135°.故选:D.3、D【分析】根据分式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题目详解】,,,是分式,共4个;故答案为: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分式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分式的定义.4、C【解题分析】解:由题意得:1+2m<0,解得:m<.故选C.5、B【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DB的度数,再由平角的定义得出∠ADC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题目详解】解:∵△ABD中,AB=AD,∠B=80°,∴∠B=∠ADB=80°,∴∠ADC=180°﹣∠ADB=100°,∵AD=CD,∴∠C=故选B.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6、C【分析】原式首先提公因式,分解后,再代入求值即可.【题目详解】∵,,∴.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提公因式分解因式,关键是正确确定公因式.7、B【解题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对选项逐一判断即可.【题目详解】解:如果把分式中的a、b同时扩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的分式的值不变,则W中可以是:b.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分式的值不变.8、D【分析】先将因式分解,再将代入,借助积的乘方公式(,本题中为逆运用)和平方差公式()求解即可.【题目详解】解:,将代入,原式=.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积的乘方公式,平方差公式,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解决此题的关键是①综合利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对原代数式进行因式分解;②利用积的乘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对代值后的式子进行适当变形.9、A【分析】如图,作A关于和的对称点,,连接,交于M,交于N,则的长度即为周长的最小值.根据,得出.根据,,且,,可得,即可求出答案.【题目详解】如图,作A关于和的对称点,,连接,交于M,交于N,则的长度即为周长的最小值.∵,∴.∵,,且,,∴.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两角度数和的求法,考查三角形性质的应用,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中档题.10、D【分析】可看成镜面对称,根据镜面对称的规律:镜子中看到的文字与实际文字是关于镜面成垂直的线对称,即可判断.【题目详解】解:易得“望”字应在左边,“希”字应在右边,字以外的部分为镂空部分,故选D.【题目点拨】此题考查的是镜面对称,掌握镜面对称的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解题分析】直接根据相反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题目详解】解:由相反数的定义可知,的相反数是,即.故答案为:.【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相反数的定义,即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互为相反数.12、【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分子是从开始的连续奇数,分母是从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的平方,进一步即可求得第个数为.【题目详解】∵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是分数,分子是从开始的连续奇数,分母是从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的平方.∴这组数据的第个数是(为正整数)故答案是:(为正整数)【题目点拨】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的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含着序列号,因此,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的发现其中的奥秘.13、.【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点P关于轴的对称点在第二象限,在P在第一象限,则考点:关于轴、轴对称的点的坐标.14、(1)52,36,92;(2)12;(3)(2,0)【分析】(1)通过三角形内角和性质与已知条件联立方程可得;(2)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可得;(3)线段和差最值问题,通过“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题目详解】解:(1)由题意得, ,解得, 故答案为:52,36,92;(2)设这个多边形为n边形,由题意得, ,解得,n=12,故答案为:12;(3)点B(4,2)关于x轴的对称点B′(4,﹣2),设直线AB′的关系式为,把A(﹣2,4) ,B′(4,﹣2) 代入得, ,解得,k =﹣1,b =2,∴直线AB′的关系式为y =﹣x+2,当y=0时,﹣x+2=0,解得,x=2,所以点P(2,0),故答案为:(2,0).【题目点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多边形内角和、外角和性质及线段的最值为本题的关键.15、2【解题分析】试题解析:设第三边为a,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2-1<a<2+1.即1<a<6,由周长为偶数,则a为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