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压带和风带 (2).ppt
20页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第二章第二章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到33页•1.描述三圈环流的形成•2.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学 习 目 标•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________________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_______状态•(2)成因:____________的纬度差异,造成高低纬度间的____________,促使大气不断地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全球性的有规律全球性的有规律平均平均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热量差异热量差异近地面近地面高高 空空受热受热冷却冷却冷却冷却高高低低低低ABC高高 高高低低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热力环流南极0 0º90°单圈环流单圈环流一、假设地球不自转且地球表面是均匀的一、假设地球不自转且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0°°30°°60°°三圈环流及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三圈环流及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极地高气极地高气压带压带高高纬环纬环流流中中纬环纬环流流低低纬环纬环流流极极锋锋90°东东 北北 信信 风风盛盛 行行 西西 风风极极 地地 东东 风风气压带气压带风风 向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①①②②二、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考虑地球自转二、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考虑地球自转北半球三圈环流北半球三圈环流A、赤道低气、赤道低气压带压带B、、东北东北信信风带风带G、极地高气、极地高气压带压带C、副、副热带热带高气高气压带压带D、盛行西、盛行西风带风带E、副极地低气、副极地低气压带压带F、极地、极地东风带东风带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赤道低气赤道低气压带压带副副热带热带高气高气压带压带副副热带热带高气高气压带压带副极地低气副极地低气压带压带副极地低气副极地低气压带压带90°°60°°30°°0°°极地高极地高压带压带东东 北北 信信 风风东东 南南 信信 风风盛盛 行行 西西 风风盛盛 行行 西西 风风极极 地地 东东 风风极极 地地 东东 风风近地面形成近地面形成7个气压带和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个风带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图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示气压带、风带分布 气气压带压带和和风带风带在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角度观观察会有不同的表察会有不同的表现现形式,形式, 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图和和变变式式图图的考的考查查,但大都离,但大都离 不开以下三种不开以下三种类类型:型: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春分日-夏至日)90°°60°°30°°0°°30°°60°°90°°赤道低气赤道低气压带压带副副热带热带高气高气压带压带副副热带热带高气高气压带压带副极地低气副极地低气压带压带副极地低气副极地低气压带压带极地高极地高压带压带春分日-夏至春分日-夏至日日移移动动规规律律23.5ºN23.5ºS0º66.5ºN三、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三、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夏至日-秋分日90°°60°°30°°0°°30°°60°°90°°赤道低气赤道低气压带压带副副热带热带高气高气压带压带副副热带热带高气高气压带压带副极地低气副极地低气压带压带副极地低气副极地低气压带压带极地高极地高压带压带移移动动规规律律夏至日-秋分日夏至日-秋分日23.5ºN23.5ºS0º66.5ºN秋分日-冬至日90°°60°°30°°0°°30°°60°°90°°赤道低气赤道低气压带压带副副热带热带高气高气压带压带副副热带热带高气高气压带压带副极地低气副极地低气压带压带副极地低气副极地低气压带压带极地高极地高压带压带移移动动规规律律秋分日-冬至日秋分日-冬至日23.5ºN23.5ºS0º66.5ºN冬至日-春分日90°°60°°30°°0°°30°°60°°90°°赤道低气赤道低气压带压带副副热带热带高气高气压带压带副副热带热带高气高气压带压带副极地低气副极地低气压带压带副极地低气副极地低气压带压带极地高极地高压带压带移移动动规规律律冬至日-春分日冬至日-春分日23.5ºN23.5ºS0º66.5ºN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1.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 移动而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移动而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2.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季季节节移移动规动规律律随随___________的南北移的南北移动动而移而移动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两分就北半球而言,与两分日相比,气日相比,气压带压带和和风带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的位置大致夏季_____,冬季,冬季_____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偏北偏北偏南偏南•1.判断正误•(1)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是形成三圈环流的原动力 )•(2)低气压带控制下气流上升,高气压带控制下气流下沉 )•(3)由于赤道低气压带处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内,其不再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自 我 诊 测•答案 (1)√ (2)√ (3)× •解析 (1)三圈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2)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区,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地区空气被锋面抬升;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地区,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空气堆积下沉•(3)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都会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中,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中,表示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位置,正确的是表示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位置,正确的是A..a B..b C..c D..d风风 带带气压带气压带√ 图图d中,赤道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中,赤道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A A.高温多雨.高温多雨 B B.高温少雨.高温少雨 C C.温和多雨.温和多雨 D D.温和少雨.温和少雨√•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1~2题。
•1.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②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 ③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④地转偏向力•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正确反映a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答案 1.D 2.D•解析 第1题,形成三圈环流的前提是地表均匀的情况下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再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第2题,示意图为北半球,气流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时都会向右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