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模块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ppt

119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46420539
  • 上传时间:2018-06-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86MB
  • / 1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L/O/G/O模块二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内容介绍广场的概念1广场的历史发展2广场的设计原则3广场的设计要点45案例分析1.1 定义v广场的广义形态可分为二大类:第一类,是 以内部的空间为特征的有限定的场地这种 场地,是有围合物、覆盖物所形成的空间场 所或场地第二类,是外部的空间为特征的 无限定的场所、场地这种场所、场地是有 围合物而无覆盖物所形成的空间场所、场地 v城市广场始自公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时期,意 思为“集中”,最早只是作为市民户外交往 和聚集的场所 v城市广场主要是位于城市中心区内的以硬质 为主的户外空间,它一般由建筑物、街道、 绿地和水体等围合或限定形成的具有一定规 模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1.2 广场的分类使用 功能尺度 关系空间 形态材料 构成集会性广场 纪念性广场 交通性广场 商业性广场 文化娱乐休闲广场 儿童游戏广场 附属广场特大尺度广场 小尺度广场开敞性广场 封闭性广场硬质材料广场 绿化材料广场 水质材料广场二、广场的发展历史2.1外国广场设计历 史 Ø 古代广场 Ø 近代广场 Ø 现代广场.2.2中国广场设计历 史 Ø 古代广场 Ø 近代广场 Ø 现代广场国内外广场 设计历史2.1 外国广场设计历史2.1.1 古代广场 (1)古希腊广场 § 古希腊广场早期周围的建筑是小的。

      在形式、尺度和细部 构件上都是一致,所有建筑都围绕在中央广场周围建筑 物之间窄小的开口通至附近较小的空间,再经过小路面到 城市的各个部分由于广场周围的建筑矮,所以建立一个 舒适封闭的空间 § 古代希腊广场设计注重人体尺度,结合地形设置,表现为 不规则形,建筑群排列无定制,广场的庙宇、雕像、喷泉 或作坊因地制宜地、不规则布置于广场侧旁或其中广场 是群众集聚中心,有司法、行政、商业、工业、宗教和文 娱交往社会功能 § 古希腊广场设计观念,基本是用建筑群组成封闭的空间, 把各个分离的部分组成一个整体他们认识到,广场是一 个城市空间,它的建筑物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这空间性质也是会改变 古希腊广场2.1 外国广场设计历史(2)古罗马广场§ 罗马共和时期的广场和希腊晚期相近,是城市的社会、政 治和经济活动中心周围散布着庙宇、政府大厦、商场、 作坊等,当时它们建造还比较零乱,没有统一的规划 § 古代罗马广场设计非常会利用尺度和比例关系,使整体的 各个部分相互协调,较少考虑人的尺度,善于用规整的空 间突出广场形象,具有严格的轴线关系 § 古罗马城市里,一般都有中心广场,开始是作为市场和公 众集会场所,后来也用于发布公告,进行审判,欢度节庆 ,甚至举行角斗。

      广场都为长方形 § 古罗马广场,一般在周围建造了一圈两层的校廊,使广场 的形式更加完整广场上举行角斗的时候,柱廊上层就成 了观众席古罗马图拉真广场2.1 外国广场设计历史(3)中世纪广场 § 中世纪有统一而强大的教权,教堂占据城市中心 位置教堂庞大的体积和超出一切高度,控制着 城市整体布局教堂广场是城市的主要中心中 世纪的城市广场每个区都有自己特殊的地形和小 广场广场是几个区的共同焦点它就像整个城 市的巨大的起居室距广场不远处有一座显著的 处于中心位置的大教堂城市街道形式是循着地 形最合理的形成,并在广场汇合所有的街道很 窄,经窄小的街道进入开阔的广场是非常具有戏 剧性的 意大利威尼斯 圣马可广场2.1 外国广场设计历史(4)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广场 §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是城市设计要 素之一城市的设计追求庄严宏伟的风格,城市 建设重点放在市中心和广场的建设中 § 修建许多反映文艺复兴时期生活的新精神,表现 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和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广场早 期的广场继承中世纪传统广场周围建筑布置比较 自由,空间多封闭,雕像多在广场一侧,注重构 图完整性,广泛运用透视原理和比例法则如佛 罗伦萨的西格偌利亚广场。

      这个广场在中世纪已 有很多建设,在文艺复兴时期增添了若干建筑物 和雕像,完成了广场与市中心的全貌文艺复兴 盛期与后期的广场比较严整,并采用柱廊形式, 空间较开敞,雕像一般布置在广场中央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前广场2.1 外国广场设计历史(5)古典主义时期广场 § 17世纪后期,法国处于极盛期,称霸欧洲 ,成为欧洲的文化中心这时的古典主义 在文学艺术各个方面处于主导地位,它体 现有秩序、有组织,永恒的王权至上的要 求同时,还在艺术作品中寻求纯粹几何 结构和数学关系强调轴线和主从关系 注重端庄典雅的纪念性构图,设计手法严 谨广场中多布置主体标志物 巴黎旺道姆广场巴黎协和广场2.1 外国广场设计历史2.1.2 近代广场 v 近代欧洲广场设计,主要表现在英、法、俄等国家的旧城改建 和美国等新建大城市广场之中 v 英国的旧城改建中,克里斯托弗提出了重建伦敦的规划,继续 沿袭古典主义手法,把法国式园林设计方法运用到城市设计中 v 法国在拿破仑时期旧城改建,为了表彰拿破仑帝国的光荣和权 威,在巴黎市中心区以纪念碑、纪念柱和纪念性建筑群点缀广 场和街道,彼此呼应,以控制巴黎地区城市景观 v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俄国已成为欧洲强国。

      1812年战胜了 拿破仑的侵略,凯旋的激情成了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的主要内 容 v 1790年美国进行规划建设从国会和白宫两点向四周放射出许 多放射状道路通往许多广场,纪念碑、纪念馆等重要公共建筑 ,并且结合林荫绿地,构成放射与方格形相协调的道路系统, 形成许多美丽的街道景观2.1 外国广场设计历史2.1.3 现代广场 v 西方国家城市广场在二次大战以前,多采用平面型 从50年代到60年代是从平面型向空间型过渡的时 期70年代以后,大部分广场设计趋向于多功能、 综合性和空间型,注重人的环境心理需求 v 空间型广场的发展是和进一步避免交通干扰的要求 有关,它可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又可充分利用有 效空间,获得丰富活泼的城市景观 v 空间型广场,可分为下沉式广场与上升式广场下 沉式广场一般作为商业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的前院 上升式广场一般架设于高台之上,广场下面为商 场建筑等,也有将广场下面作为交通美国洛克菲勒广场 下沉式广场美国新奥尔良 意大利广场2.2 中国广场设计历史2.2.1 古代广场 v 中国广场是随着城市产生而形成的最初广场表现为原始的集 市性广场和表演性剧场形态,后来这些集市广场和表演性剧场 的交易和演出功能逐渐退化、变化,集市广场和表演剧场是各 种集会性广场形成的基础。

      v 中国古代的广场表现是附属于建筑群内的庭院式广场广场设 计主要从属于不同的宫殿、坛庙、寺院和陵墓等建筑群的外部 空间所以,中国古代广场设计的大多数形态是附属性的而 且这些广场设计主要为贵族阶级服务,不是提供公众活动使用 v 广场布置反映以天子为中心、帝王一统天下的皇权专制意识 它反映了统治者对民众采用防卫思想而加以限制性的、封闭性 的管理城市公共空间这种封建专制制度使我国古代广场发展 受到极大限制,使得中国古代广场形式基本是封闭的,很少有完全开敞的广场空间 2.2 中国广场设计历史2.2.2 近代广场 v 中国近代广场建筑处于新旧交替阶段,广场建筑形 式和建造技术更多的表现为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 筑混合体 v 这时期广场建筑设计主要表现有几类:(1)完全由 西方设计师主持设计2)由曾经留洋的中国建筑师 设计的,其手法是以吸收西方式样为主3)是将西 方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进行设计4)是强调 中国特性的广场建筑 v 近代广场建筑主要类型是以配合市厅政、银行、商 场前广场和交通广场为主 哈尔滨喇嘛台广场2.2 中国广场设计历史2.2.3 现代广场 v 中国现代广场建设开端是在1950年以后,1958年和 1959年对天安门广场的改建和扩建。

      v 中国现代广场发展主要有二个发展时期第一个时 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天安门广场改建和 扩建这个时期的广场一般都是以政治性集会广场 为主第二时期是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全面 改革开放,大量修建各种类型的广场建筑,也是中 国现代广场建筑建设最快、最多的时期 三、广场的设计原则原则3.4体现可持续发展 的生态原则 3.1贯彻以人为本 的人文原则 3.5突出个性创造 的特色原则 3.6重视公众参与 的社会原则 3.2把握城市空间 体系分布的 系统原则 3.3倡导继承与创新 的文化原则 3.1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人在广场中 的 活动规律分析 人在广场上 的 行为心理分析 广场是人们进行交往、观赏、娱乐、休憩等活动的 重要城市公共空间,其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方便、 舒适的进行多样性活动因此,现代广场规划设计要贯彻 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要注重对人在广场上活动的环境心理 和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创造出不同性质、不同功能、不同 规模、各具特色的城市广场空间,以适应不同年龄、 不同阶层、不同职业市民的多样化需要3.1.1 人在广场上的行为心理分析实现自我价值需求交往需求安全需求生理需求Add Your TextAdd Your TextAdd Your TextAdd Your Text3.1.1 人在广场上的行为心理分析行为 与 场所行为 与 距离行为 与 时间广场空间环境的创造就需要充分研究和把握人在广场中活 动的行为心理,尽可能满足上述不同层次的心里需求。

      3.1.1 人在广场上的行为心理分析行为与场所 v 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明“场所”,就是要强调人在其 中的感知、情绪和行为场所具有一种内在的心理力度,吸引 和支持着人们的活动 v 从人的行为产生与发展的角度看,一切行为都来自于行为 主体---人的自身需要和内因的变化,所以,调动人的内驱力 ,强化场所效应在广场设计中是很重要的 v 市民在广场上的行为活动中,无论是自我独处的个人行为 或公共交往的社会行为,都具有私密性与公共性的双重品格 当独处时,只有在社会安全与安定的条件下始能心安理得的各 自存在,如失去场所的安全感和安定感,则无法潜心静处;反 之,当处于公共活动时,也不忘带着自我防卫的心理,力求自 我隐蔽,敞向开阔视野,方感心平气稳这样一些行为心理对 广场中的场所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3.1.1 人在广场上的行为心理分析行为与距离 v 一方面,人际之间的交往,行为与距离有密切关系 在同层情况下,距离越近,关系就越亲密,耳闻 目睹,感知清晰,超过百米之外,虽有图形但已不 能发生任何交流作用 v 另一方面,人在广场上徒步行走时的耐疲劳程度和 步行距离极限与环境的氛围、景物布置、当时心境 等因素有关。

      在单调乏味的景物、恶劣的气候环境 、烦躁的心态、急促的目标追寻等条件下,近者亦 远;相反,若心情愉快,或与朋友边聊边行,又有 良好的景色吸引和引人入胜的目标诱导,远者亦近 但一般而言,人们对广场的选择从心理上则趋从 于就近、方便的原则3.1.1 人在广场上的行为心理分析行为与时间 v 在时间上,人对广场环境刺激的反应可以有三种表现: v 一种是瞬时效应指在广场环境的刺激下,即时产生的反应 一切空间景物不分先后次序,同时映入眼帘,同时传递各种信 息,同时刺激视觉主体,使人“一目了然”、“尽收眼底”,或者“ 心花怒放”,“眼花缭乱”—即心理学所说的情绪激活 v 第二种是历时效应,景物、环境的刺激是按一定的序列顺次展 开,逐渐的将人带入一个个情景之中,慢慢体验,亦即通常称 “步移景异“,人们对广场环境整体的理解和体验,是对个别空 间、个别景物信息的叠加、整合的结果,表现为连续的过程 v 第三种是历史效应,城市广场环境的信息,是在历史的理解过 程中不断生成和积淀的,形成物质形态背后隐含着的深层文脉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一个作品都是对前一个作品的解释和再 解释,当今对广场环境整体的理解和体验,包含了对历史信息 和文化内涵的全面阐释和缅怀。

      3.1.2 人在广场中的活动规律分析Ø 个体活动 Ø 成组活动 Ø 群体活动活动 方式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