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各类题型答题模板.doc
8页高考生物各类题型答题模板通过对比历年的陕西高考试题,发现高考试题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性,一方面从出题模式来看,29题考察新陈代谢,30题考察生命活动调节,31题考察遗传变异,32题考察生物与环境,也就是说考察的主干知识是不会变的,再从题型来看,有曲线类、表格信息类、图形图解类、实验探究类、数据计算类、信息迁移类、遗传推断类等,现将各类题型的模板整顿如下:题型一 曲线类答题模板对的解答曲线坐标题的析题原则可分为识标、明点、析线三个环节1.识标:弄清纵、横坐标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是解答此类习题的基本2.明点:坐标图上的曲线有些特殊点,如曲线的起点、转折点、曲线与纵横坐标以及其她曲线的交叉点等,它们隐含着某些限制条件或某些特殊的生物学含义,明确这些特殊点的含义是解答此类习题的核心若为多重变化曲线坐标图,则应以行或列为单位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变化趋势3.析线:根据纵、横坐标的含义可以得出:在一定范畴内,随“横坐标量”的增长,“纵坐标量”逐渐增长或减小超过一定范畴后,随“横坐标的量”的增长,“纵坐标的量”减少或增长,或者达到某种平衡状态从而揭示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若为多重变化曲线坐标图,则可先分析每一条曲线随横坐标变量的变化规律,再分析不同曲线变化的因果关系、先后关系,分别揭示其变化趋势,然后对比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曲线、结论或者是教材中的结论性语言。
例1:右图表达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论述对的的是 ( C ) A.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若测得茎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为b点浓度,则背光一侧的 浓度一定在de之间B.若c点表达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ce段可表达最接近顶芽的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C.在运用生长素作用原理来哺育无子番茄时,所用生长素浓度应低于e点浓度D.若c点表达增进茎生长的最合适浓度,则a、d点分别表达增进根、芽生长的最合适浓度解析:茎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且增进生长较向光侧快,若向光侧浓度是b ,则背光侧浓度应在bc之间;最接近顶芽的侧芽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且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对芽具有克制作用,因此最接近顶芽的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不小于e;芽的最合适浓度比茎的小,而d不小于c题型二 表格信息类答题模板题型特点:表格题是高考试卷中考察同窗们分析综合能力的常用题型之一,从本质上说,它属于材料题,但又不同于一般材料题可有多种形式,但不管是哪一种题型,其反映的信息相对比较隐蔽,不易提取,因而对同窗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表格题的一般解题环节一方面要仔细阅读并理解表格材料,明确该表格反映的是什么信息。
另一方面,要对表格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并能精确把握表格与题干间的内在联系第三,要将材料中的问题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论证最后,对材料分析及与原理结合论证的过程进行画龙点睛的总结,以起到首尾呼应的答题效果例2:下表是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中,血液内与甲状腺活动密切有关的两种激素含量状况分泌腺体激素名称不缺碘人群激素含量缺碘人群激素含量补碘前补碘后甲状腺甲状腺激素正常减少正常垂体A正常B正常(1)表中A是________,B应________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激素A起________作用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控制枢纽是________2)长期缺碘,成年人会体现出:①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②少言寡语、反映迟钝及嗜睡等现象现象①阐明甲状腺激素的有关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现象②阐明该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一般,食用碘盐可以防治碘缺少病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 升高 克制(反馈调节) 下丘脑 (2)增进新陈代谢 提快乐奋性题型三 图形图解类答题模板题型特点 生物体的某一构造或某毕生理过程均可以用图形或图解的形式进行考察,这是高考中常用的一种题型。
该类试题可涉及大量的生物学知识信息,反映生命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生物的构造、生理和互相联系此类试题多是通过图形创设新情景,提供新材料;或是以图形的方式展示生物原理、过程等,对学生综合能力规定高解答该类试题的一般环节1.审题意:图解题要学会剖析措施,从局部到整体,把大块提成小块,看清图解中每一种过程,图像题要能辨认各部分名称,抓住突破口2.找答案:(1)理清知识点:该图解波及哪几种知识点,是一种知识点,还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知识点,要一一理清2)两个或两个以上知识点的图解要思考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相似与不同等例3: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涉及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B ) A.Ⅰ体液 Ⅱ细胞外液 Ⅲ细胞内液 Ⅳ组织液B.Ⅰ突触 Ⅱ突触前膜 Ⅲ突触后膜 Ⅳ突触小泡C.Ⅰ核酸 Ⅱ核糖核酸 Ⅲ脱氧核糖核酸 Ⅳ信使RNAD.Ⅰ免疫 Ⅱ特异性免疫 Ⅲ非特异性免疫 Ⅳ细胞免疫解析:体液涉及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涉及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A项对的;突触构造涉及三部分: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小泡在突触小体内,不能说属于突触前膜,B项错误;核酸涉及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涉及信使RNA、转运RNA和核糖体RNA,C项对的;免疫涉及两类: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后者涉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D项对的。
题型四:实验探究类答题模板题型特点 实验探究型试题重要涉及设计类、分析类和评价类,规定考生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环节,设计数据解决的措施及分析实验现象,重要考察考生与否理解实验原理和具有分析实验成果的能力,与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力,与否具有在不同情景下迁移知识的能力其中设计类实验是重点,涉及设计实验环节、实验方案、实验改善措施等解答该类试题应注意如下几点1.精确把握实验目的:明的确验要解决的“生物学事实”是什么?要解决该“生物学事实”的哪一种方面?2.明的确验原理:分析实验所根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波及到的生物学有关学科中的措施和原理有哪些?3.拟定实验变量、设立对照实验: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拟定实验研究的因素,以及影响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措施和实验成果的获得手段4.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得出预期实验成果和结论例4:生物爱好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实验,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的新陈代谢的影响(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视水蒸气变化对实验成果的影响,装置放在合适恒温的环境中)既有性别、日龄、大小相似的健康小鼠数只及有关的实验材料,提供良好的饲养条件。
该组同窗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环节一:将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编号为A组、B组;环节二:A组切除甲状腺,B组不作解决,每天饲喂等量且适量的饲料,持续饲养一段时间;环节三:将A、B两组小鼠分别放入A、B两瓶中,待小鼠安静后塞紧胶塞,一段时间后记录两装置中液滴的移动状况1)该实验设计的装置有不当之处,请在不增长实验装置的状况下加以修改2)有同窗提出该实验确立的实验变量不科学、不严谨,需加以改善,请在不增长实验装置的基本上提出合理的改善方案3)该实验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预期最也许的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B广口瓶中清水换成NaOH溶液 (2)环节二改为“A组饲喂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B组饲喂等量的生理盐水” (3)甲状腺激素能增进新陈代谢,提高动物的耗氧量,通过上述实验装置在相似时间内液滴位置的变化来验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4)A管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不小于B管题型五 数据计算类答题模板题型特点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许多知识都可以量化,波及的定量计算题重要是根据生物学原理,运用数学工具来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
计算题的考察核心在于通过定量计算考察学生对有关概念、原理和生理过程的理解和掌握限度定量计算题的取材重要波及蛋白质、DNA、光合伙用与呼吸作用、细胞分裂、遗传育种、基因频率、种群数量、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等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明确知识体系,找准所根据的生物学原理另一方面要灵活地运用数学思想、化学常识,对题干进行合理分析、综合推理,理清其中的数量关系最后注意计算过程的精确性例5:将生长状况相似的某种植物的叶片提成4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解决1 h,再光照1 h(光照强度相似),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B )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7282930暗解决后重量变化(mg)-1-2-3-1光照后与暗解决前重量变化(mg)+3+3+3+1注: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A.该植物光合伙用的最适温度是27℃ B.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C.27~29℃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D.30℃下实际光合速率为2 mg·h1解析:从表中分析,光照1小时,暗解决2小时,则在27℃时形成的总光合量是3+1+1=5 mg;28℃时形成的总光合量是3+2+2=7 mg;29℃时形成的总光合量是3+3+3=9 mg;30℃时形成的总光合量是1+1+1=3 mg。
由此该植物光合伙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9℃,固然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9℃再分析净光合速率(即在光下的净光合速率):27℃时应为5-1=4 mg;28℃时应为7-2=5 mg;29℃时应为9-3=6 mg,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是不相等的30℃下的实际光合速率(即在光下总光合速率)为3 mg/h题型六:信息迁移类答题模板题型特点 新情景信息题常以生物的前沿科技、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生物实验等为命题材料,用文字、数据、图表、图形、图线等形式向考生提供资料信息,考生通过度析和解决信息,把握事件呈现的特性,进而选择或提炼有关问题的答案,重点考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理解文字、图表、表格等体现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以及收集信息、加工解决信息、信息转换、交流信息的能力其特点可概括为“新情景、旧知识”也就是说无论情景有多新,但所设问题最后回归考试大纲规定的核心范畴内容因此这种题型往往是高起点低落点用信息迁移解题的一般方略为:1.阅读浏览资料、理解界定信息:通过阅读浏览资料,明确题目事件及信息的类型,理解题干的主旨大意,界定主题干下面次题干的有无,拟定解题思路2.整合提炼信息、探究发掘规律:对于题干较长而又没有次题干的题目来说,可迅速浏览整个题干,针对题目设问,分析所给信息,找到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对于题干很长、信息纷杂,又有若干个次题干的题目来说,可先撇开题干不理,直接界定问题,再带着问题有目的地从次题干中直接读取有效信息,如有必要再浏览与设问有关的主题干的某一特定部分。
3.迁移内化信息、组织达到结论:紧扣题意抓住核心,根据整合提炼的信息,实行信息的迁移内化信息迁移分为直接迁移和知识迁移,直接迁移即考生通过现场学习、阅读消化题干新信息,并将新信息迁移为自己的知识,直接作答知识迁移即考生通过逻辑思维和推理把已构建的知识有机地迁移整合到新的题干情境中来,从而实现新情境下结论达到例6: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措施,重要涉及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激素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