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景陵峪_构造报告_构造地质学.pdf

18页
  • 卖家[上传人]:资****
  • 文档编号:270176620
  • 上传时间:2022-03-2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10M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景陵峪 _构造报告 _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报告第一章 前 言1、1 实习目的综合作业就是使我们学生能够比较全面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 ,以提高自己分析并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所学到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的一种强化手段,同时 ,培养自己读图、作图以及提高自己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构造问题的能力,在综合读图 ,分析图的过程中再次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与系统化的整合,并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在实践应用中的转换方法,提高实践动手的能力与综合素质1、2 实习要求在对选定的图幅进行全面分析后,编出一副构造纲要图、 两幅地质剖面图以及说明地质构造与构造发展史的文字概述1、3 所读图幅情况名称 :景陵峪地质图 ,其比例尺为 :1:100000, 总面积为 (18、2*1000m)(14 、1*1000m)=2566.2km2,地貌特征为 :由图上标高可以观察到最高海拔为1180m( 平望岗处 ),最低海拔为 250m( 平望岗北部边缘 ),由地质图亦可以观察到景陵峪地区河流、山地、沟谷、丘陵等地貌均发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8 页 - - - - - - - - - - 景陵峪 _构造报告 _构造地质学育较好 ,河流依照地势基本为南北走向。

      根据地质图综合作业的要求,结合李忠老师的指导 ,最后完成的作业为 :景陵峪构造纲要图一幅,景陵峪地质剖面图两幅 ,景陵峪地质构造的说明分析及构造发展史等相关内容第二章 地层与岩体特征根据图例判断地层的连续性与否,在结合地质图上地层的出露特征及产状 ,可以瞧出景陵峪地区最新出露地层为第四系(Q4), 最老地层为下志留统 (S1),中间缺失上志留统 (S3),下泥盆统 (D1),三叠系 (T),侏罗系 (J),下第三系的始新统 (E2)与渐新统 (E3),以及第四系的上中下更新统(Q3、Q2、 Q1)地层 ,其它时代的地层发育较好,出露较全 ,各地层划分标志明显,易于识别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下志留统(S1)、中志留统 (S2)、中泥盆统 (D2)、上泥盆统 (D3)、下石炭统与中石炭统(C1+2) 、上石炭统(C3)、二叠系 (P)、下白垩统 (K1) 、上白垩统 (K2) 、古新统 (E1)与全新统(Q4)2、1 地层分布(1)下志留统 (S1): 出露于景陵峪地区的东部靠北地区,代表性岩石为千枚岩 ,大理岩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8 页 - - - - - - - - - - 景陵峪 _构造报告 _构造地质学(2)中志留统 (S2): 主要分布在景陵峪地区的东部靠北地区,在西部也有部分地层 ,代表性岩石为板岩。

      3)中泥盆统 (D2): 本地层主要分布于清风岭一带,在景陵峪西南西山地区也有分布 ,代表性岩石为砂岩 ,砾岩4)上泥盆统 (D3): 地层主要出露分布在青风岭的北部,在景陵峪地区中部地区也有大面积分布,代表性岩石为砂岩页岩5)下石炭统与中石炭统(C1+2): 该地层主要分布于景陵峪、沙峪、黄村地区与区庄、下台地区,代表性岩石为灰岩 ,白云岩6)上石炭统 (C3): 该地层主要分布于景陵峪西部小片地区与黄山周围地区 ,代表性岩石有砂岩 ,页岩 ,粉砂岩7)二叠系 (P):该地层主要在黄山地区出露分布,该地层出露面积较小,近线状排列代表性岩石为砂页岩夹煤8)下白垩统 (K1): 该地层在地表出露面积较小,仅有一小片呈层状分布于景陵峪南部地区,代表性岩石为砂砾岩9)上白垩统 (K2): 该地层主要分布于景陵峪及黄村以南地区,代表性岩石为灰岩 ,页岩10)古新统 (E1): 该地层主要分布于景陵峪地区东部与南部,呈带状在景陵峪南部向东延伸,代表性岩石为页岩 ,粉砂岩 ,砂岩11) 全新统 (Q4): 本地层主要分布于景陵峪地区西南部,沿河谷分布 ,代表性岩石为砂岩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8 页 - - - - - - - - - - 景陵峪 _构造报告 _构造地质学2、2 接触关系根据各个地层之间的连续性(根据图例的时代就是否连续)与各自的产状及分布特征 ,则可以得出地层的接触关系如下:2.2.1 整合接触(1)下志留统 (S1)与中志留统 (S2)、(2)中泥盆统 (D2)、上泥盆统 (D3)、下中石炭统 (C1+2) 、上石炭统(C3)、二叠系 (P)(3)上白垩统 (K2) 与古新统 (E1)2.2.2 平行不整合接触中志留统 (S2)与中泥盆统 (D2)( 西南方向西山处 )2.2.3 角度不整合接触(1)下志留统 (S1)、 中志留统 (S2)与中泥盆统 (D2)( 东北方向花岗岩侵入体处 )(2)中泥盆统 (D2)与全新统 (Q4)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8 页 - - - - - - - - - - 景陵峪 _构造报告 _构造地质学(3)下中石炭统 (C1+2) 与全新统 (Q4)2、3 侵入岩体读图可以观察出岩浆岩总共有两种:玄武岩与花岗岩。

      根据岩浆岩的类型,玄武岩为喷出相 ,花岗岩为侵入相 ,则可以推断出本区的岩浆活动方式有侵入作用与熔浆溢流及火山爆发等出露的岩体共有五处分布2.3.1 青风岭 羊山花岗岩侵入体 (酸性岩浆侵入体)产出部位 :主要分布于羊山地区与红地地区;出露的平面形态为片状,根据地质图的比例尺,用坐标纸镶套计算出露面积总共约为10km2, 面积较大 ;由花岗岩侵入体的分布与出露产状推测出其侵入时代为:中泥盆统(D2) 之后;与围岩为不整合接触2.3.2 平望岗玄武岩侵入体 (基性岩浆侵入 )产出部位 :主要分布于景陵峪地区的东南部与平望岗附近一带地区;出露的平面形态为层带状,局部小片状 ,同上所用方法测得在地质图上的出露面积总共约为2 km2, 面积较小 ;本区的基性熔岩为玄武岩,由于其存在分布于上白垩统(K2) 与古新统 (E1)的接触带上 ,则可以推测岩浆岩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18 页 - - - - - - - - - - 景陵峪 _构造报告 _构造地质学的侵入时期为古新统(E1) 沿两地层的接触带挤压围岩最终冷凝成为侵入岩体。

      第三章地质构造景陵峪地区自早古生代后期(Pz 约为 438Ma) 以来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构造地质作用 ,在内外地质作用力的作用下,包括内动力地质作用地层的下降或抬升 ,使较为韧性的水平岩层隆起形成褶皱,或较为脆性的岩层发育形成断层等地质构造;而在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地层遭受风化剥蚀或侵蚀 ,最终让地貌变得丰富且富有层次,在地质构造形态中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复杂的褶皱构造与断层构造本区的褶皱有羊山 青风岭大背斜位于该区的东北部,在中部地区也有一大背斜,两翼基本对称中部地区顺西北到东南走向有一较大的断层发育同时,可根据地层间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判断褶皱与断层的形成时代:对于褶皱来说 ,形成时代应该在不整合面以下褶皱岩层最新地层时代之后,与不整合面以上最老地层时代之前 ;而断层的形成时代为:一般在被其错断的最新地层之后,未被错断地层的上覆不整合面以上的最老地层之前总之,结合地质构造各个方面的规律标志等,综合分析主要褶皱与断层的特征如下3、1 褶皱构造3.1.1 青风岭大背斜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18 页 - - - - - - - - - - 景陵峪 _构造报告 _构造地质学该背斜位于青风岭一带,呈 NW SE 向延伸 ,核部由下志留统 (S1)及花岗岩侵入体组成,长约 15.2km, 宽约 6.4km( 沿 AB 剖面线测得 ),长宽比约为 31,为穹隆构造。

      青风岭背斜两翼由中志留统(S2)、中泥盆统(D2)与上泥盆统 (D3) 组成 ,两翼产状分别为 :北翼 :(2 15 )(35 40 ),南翼 :(182 190 )(45 50 ),由此可以瞧出南翼相对较陡但两翼倾角相差不大 ,轴面北倾 ,倾角在 35 到 50 之间 在组合类型上可以观察出此大背斜为复背斜,由景陵峪地质构造纲要图可以瞧出,北翼有两个小褶皱发育 ,南翼由四个小褶皱组合而成,同时,沿其大背斜的核部与F5正断层 ,核部较老地层下志留统(S1)与中志留统 (S2)被花岗岩 (4) 侵入,在西北部 (羊山西侧 )与东部 (青风岭南侧 )红地地区地层被风化剥蚀均有基花岗岩体 (4) 出露 ,且出露面积较大约为10 km2 背斜的剖面形态详见附图 “ 景陵峪地质图AB 剖面图 ” 形成时代为 :由地层的不整合关系不容易直接判断出褶皱的形成时代,但可以根据断层F5 将其南翼错断 ,可以推测出先形成褶皱,而后发育断层 ,则可以大概确定其形成时代为上泥盆统(D3)之后3.1.2 黄山下台向斜该向斜主要位于该区西部黄山南北两侧与下台地区,呈东西向延伸 ,核部为二叠系 (P)地层 ,出露区长约 18km, 宽约 4.5km, 平面呈条带状分布,长宽比约为 41,为短轴褶皱 ,两翼为地层为上石炭统(C3)、 下中石炭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18 页 - - - - - - - - - - 景陵峪 _构造报告 _构造地质学统(C1+2) 与上泥盆统 (D3)、两翼产状分别为 :北翼 :(180 189 )(42 46 ),南翼:(5 15 )(40 55 ),由此可以瞧出南翼相对较陡但两翼倾角相差不大 ,基本呈对称分布 ,根据轴面产状可以瞧作就是直立褶皱,翼间角约 20 ,为紧闭褶皱。

      形成时代为 :由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可以推测其形成时代为:二叠系(P)之后 ,上白垩统 (K2) 之前3.1.3 黄村背斜该背斜主要位于黄村地区,轴线呈东西方向延伸,核部为中泥盆统(D2) 地层 ,在地质图西侧 ,尖山南西发向地质图边缘,仅出露一小片区域 ,不足 1km2, 图上出露地层大部分为上泥盆统(D3),核部长约为 17 km, 宽约为 1.2 km, 长宽比 101,为典型线性背斜褶皱,两翼为上泥盆统 (D3)与下中石炭统 (C1+2) 地层 ,两翼产状分别为 :北翼 :(5 20 )(30 40 ),南翼:(192 200 )(30 57 ),两翼倾角变化较大 ,但基本呈对称分布 ,轴面近直立该背斜沿其延伸方向有一大断层发育如景陵峪地质图AB 剖面图所示3.1.4 景陵峪向斜该向斜主要分布于景陵峪地区,轴线呈 NWSE 方向,核部为上石炭统(C3) 长约 10 km, 宽约 2km, 长宽比约为 51,两翼由下中石炭统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8 页,共 18 页 - - - - - - - - - - 景陵峪 _构造报告 _构造地质学(C1+2) 与上泥盆统 (D3) 地层组成 ,两翼产状分别为 :北翼:(180 200 )(50 55 ),南翼 :(5 20 )(42 47 ),北翼相对较陡 ,南翼较缓 ,但两翼倾角相差不大 ,轴面向南倾斜 ,倾角在42 到 55 之间。

      如景陵峪地质图CD 剖面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5.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检测数学试题.docx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1.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docx 5.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docx 2.河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单元过关测试(12月)数学试题.docx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高中政治试题.docx 3.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数学试题.docx 12.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数学试题.docx 天津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docx 4.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诊断数学试卷.docx 4.甘肃省武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3.福建省莆田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docx 9.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2月期末数学试题.docx 7.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x 9.重庆第十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3.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x 4.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检测数学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