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祝福》里肖像描写探究.doc
3页关于《祝福》里肖像描写探究肖像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鲁迅先生为了塑造 祥林嫂这一封建社会里受压迫被剥削的下层劳动妇女的形象,曾三次对祥林嫂的肖像进行了集中描写:第一处:初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第二处:再到鲁镇"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第三处:死前与作者相遇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 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 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 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 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我”初见祥林嫂时,她刚刚遭受了丧夫之痛不堪婆婆虐待的她从家中逃了出来,衣着简朴「乌裙,蓝夹袄,月白背 心”头上扎着白头绳”既说明她新寡之后残留的悲伤,也表 明了她的恪守妇道,为夫守丧脸色青黄”说明她长期忍饥 挨饿,营养不良,“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则表明她此时受封建 礼教的迫害还不深,还保有一点青年人的生机与活力,毕竟 她才“年纪大约二十六七”。
第一次肖像描写刻画出了一个以 精神力量抗拒着人生灾难,尽管生活困苦但对生活仍充满希 望的青年妇女形象我”第二次见祥林嫂已是三年之后了在这期间祥林嫂被婆婆绑回家,然后被卖进山里,又生了儿子,后来再次遭受 夫死子丧的厄运,可谓历尽生活的种种磨难,最终被封建礼 教迫害得走投无路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在短暂的幸 福生活破灭之后,她再一次遭受到夫死子丧的沉重打击广乌 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表明她贫穷的生活境况没有改变;"脸色青黄”,尽管她曾“交了好运”,尽管她也曾“胖”过,但夫 死子丧后,封建礼教又来迫害她大伯来收屋,又赶她”, 使“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再一次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她不 但失去了自己的亲人,而且失去了生活的权利「两颊上已经an消失了血色”在遭受了夫死子丧的沉重打击和被大伯赶出家 门之后,祥林嫂的精神遭受了极大痛苦顺着眼,眼角上带 些泪痕”,表明此时她还沉浸在极度的悲痛之中,脸色和眼光 的变化表明她已经失去充盈的精神力量第二次肖像描写刻 画出一个精神支柱在生活的重压下已经动摇但仍在勉力维 持着的青年妇女形象我”最后一次见到祥林嫂是在“我”五年后重回鲁镇时祥 林嫂对儿子的思念折磨着她,然而却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她 的精神渐渐地麻木起来。
后来受柳妈死后要下地狱的恐吓, 她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而辛苦挣钱,到土地庙捐了门槛, 可是仍然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她的精神终于崩溃、绝望、麻木,最终沦落成乞丐祥林嫂那饱经沧桑的心灵,在封建礼 教的残酷摧残下,早已对人世不抱有丝毫的希望,麻木绝望 得连痛苦也感觉不到了,甚至连生死都无所谓了,“只有那眼 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第三次肖像描写刻 画的是一个精神完全枯槁的妇女形象,不仅物质上一无所 有,而且精神上毫无寄托,是一个从肉体到精神都垮掉了的 妇女形象这三次肖像描写反映了祥林嫂是如何在封建礼教的迫害 下,历尽种种悲惨遭遇,最终被逼得绝望而死的人生历程, 是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