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案.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50154676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风筝》教学设计+反思+再设计一、教材分析:1、 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一件“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2、 作者用自然的笔触,描述了“我们”由做风筝时的憧憬、希望、愉快;“我们”放风筝时的愉快的喊叫、舍命的奔跑到大惊失色、千呼万唤;以及“我们”找风筝时的没精打采、接着找寻这种心理细微环节上的改变,层层紧扣是刻画地维妙维肖3、 文章共8个小节,可以划分成:( 1 ) 我们童年最大的欢乐是做风筝,放风筝 ( 2 ) 做风筝 (3~4) 放风筝 (5~8) 找风筝 4、 本篇文章有5个生字:依 、歇、丧、磨、坊;12个我要会写的字:精(细心)、希(希望)、却(却不是)、依(依旧)、拼(舍命)、命(舍命)、奔(奔跑)、村(村里)、抖(抖动)、丧(没精打采)、磨(磨坊)5、课后有3道习题;1道选做题;一个资料袋(课外拓展风筝的由来)二、教学重点: ①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改变; ② 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教学难点 : 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改变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改变写详细的。

      三、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依 、歇、丧、磨、坊;会正确书写12个生字并用课文里的词语组词:精(细心)、希(希望)、却(却不是)、依(依旧)、拼(舍命)、命(舍命)、奔(奔跑)、村(村里)、抖(抖动)、丧(没精打采)、磨(磨坊)2、初读课文,把文章读正确、读通顺3、会联系上下文理解:细心、憧憬(会查字典理解)、希望、依旧(会联系上下文理解)、飘舞、舍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找寻、没精打采、磨坊、接着等难理解的词语并感受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4、会初步归纳文章的叙述依次:做风筝(2);放风筝(3-4);找风筝(5-8)并初步体会孩子由“兴奋——特别兴奋——难过”的心情改变二)教学过程Ⅰ 提问导入1、提示语:① 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愿不情愿介绍一下是怎么放的,放上去了没有,玩得快乐吗?② 指名答其他人细致听,找出他放风筝时的动作的词③ 指名说描写表示放风筝时动作的词是X、X、X、X④ 今日呀,我们一起走进贾平凹的童年;去看看他和他的小伙伴们是怎么放风筝的2、揭题: ( 板书“10 风 筝 ” )3、齐读课题 10 风 筝 )Ⅱ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习资料袋。

      课件出示)2、 自学课文 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字借助旁边的拼音多读几遍 )①自读课文 ②标上小节号 (共8个小节)3、检查生字 ①出示小黑板1(本子放下看上面) ②带拼音师领读依,依旧;歇,歇下来;丧,没精打采 ;磨,磨坊;坊,磨坊 )去拼音读,指名读,开小火车读4、逐段检查朗读状况,并理解生词① 提示语:我们一起解决了本课的生字,再回到课文里38页现在让我来检查一下你们的朗读状况A、我指名一个人读,其他人做小评委,细致听,他是不是读正确了?有没有加字、少字、改字听到了用铅笔做个记号B、圈出不理解的生词,提问②抽读第1节(课件出示文本)² 提示语:齐读课题 10风筝² 生1朗读² 生点评、建议师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² 生1改正确③抽读第2节(课件出示文本)² 提示语:第2节XXX² 生2朗读² 生点评、建议师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² 生2改正确² 提出难理解的生词² 生或师解决² 重点词:1细心(专心);2依旧(联系上下文理解);3希² 望;4憧憬(查字典理解词语的重点引导)憧憬;5芦瑭(长芦苇的水塘);6细苇(结合课文插图理解)④ 抽读第3节(课件出示文本)² 提示语:第3节XXX² 生3朗读。

      ² 生点评、建议师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² 生3改正确² 提出难理解的生词² 生或师解决² 重点词:7凌空(高高地在天空中或高升到天空中);8飘舞;9舍命;10奔跑⑤抽读第4节(课件出示文本)² 提示语:第4节XXX² 生4朗读² 生点评、建议师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² 生4改正确² 提出难理解的生词² 生或师解决² 重点词:11歇(休息);12抖动;13大惊失色(形容特别惊讶,² 脸色都变了);14千呼万唤(一次又一次地呼喊15倏地(极快地,快速地如:倏地闪过一个人影⑥抽读第5节(课件出示文本)² 提示语:第5节XXX² 生5朗读² 生点评、建议师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² 生5改正确² 提出难理解的生词² 生或师解决² 重点词:16四处找寻(四周各地都去找);17没精打采(低垂着脑袋,² 情绪低落的样子18磨坊(做豆腐、豆浆⑦抽读第6~8节(课件出示文本)² 提示语:第6~8节XXX² 生6朗读² 生点评、建议师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² 生6改正确² 提出难理解的生词² 生或师解决² 重点词:19接着(接着做下去,² 不² 间断Ⅲ 小结1、 提示语:(解决了生词,请大家再试着读一遍,并带着问题读,边读边思索,文章是按什么依次写贾平凹和他的小伙伴一起玩耍的事的?)2、 边读边思索。

      3、 小结课件出示)课文是按什么依次写的?做风筝(2) 放风筝(3~4)找风筝(5~8) (课件1)贾平凹和小伙伴心情怎么改变?做风筝(2) 兴奋放风筝(3~4) 特别兴奋找风筝(5~8) 难过 (课件2)(文章主要写了贾平凹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4、 划一划Ⅳ 生字教学1、 出示小黑板22、 各种方式读1齐读,2组个词读3、 师范写4、生自己练5、师巡查 Ⅴ 作业1、 会写的字在拼田本里每个3遍2、 生词每个抄写3遍,并把会写的字每个组词2个三)教学板书设计:多媒体课件10 风 筝yī xiē sàng mòfǎng依旧 歇下来 没精打采 磨坊 (小黑板1)精 希 却 依 拼 命 奔 村 抖 丧 磨 坊(小黑板2)( 四 )设计反思一、优点:教学设计思路清楚二、缺点:1、教学设计中,学生读课文时没有能够把一些作者描写孩子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很好的结合、感悟(过渡语) 2、生词教学,没有重点三、对自己的建议:1、教学时的过度语,可以再处理、设计细腻些,使孩子听了明白、易懂。

      2、把课文中,体会孩子心情改变的语句加进去四、质疑:本节课处理有没有突出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工具性及人文性的有机结合?《风筝》教学反思 俞飞波 指导老师:陈鲁赞我依据组内探讨后,作为一个新老师,在组内老师的建议下,点评下,收益颇多,现归纳总结自己在上课时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有:1、谈话导入(引入冬天,回忆美妙的时间可以省去,太费时间,可以干脆导课题、揭题2、过渡语,太烦琐建议做到:简练、精确、抓住重点做到提问时,提个主要问题3、对学生的提问,要降低问题难度要求太高,使得三年级学生很难理解并概括例:出示资料袋时,我提出:“请大家读完资料袋后,应当收获了两个信息,一会请一个孩子来说!”我所提的问题,对三年级孩子来说难度大,不理解,孩子听了后眼神很茫然4、教学设计第1课时,对文本挖掘太简洁备课时,在教学处理上,可以更深化,以免第2课时来不及首先,从一起先,我便习惯性唠叨了:“天气突然转凉,孩子们都要加衣服,留意保暖!”而没有去依据我的教案设计语言,不仅“唠叨”,而且我还不忘舍弃细心设计的引入语言: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愿不情愿介绍一下是怎么放的,放上去了没有,玩得快乐吗?今日呀,我们一起走进贾平凹的童年;去看看他和他的小伙伴们是怎么放风筝的。

      然后再从教案设计的思路去引入新课一步一步按步就搬,虽然新课还是导入了,但是时间已经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本该简短的2~3分钟的时间被我拉长到5~6分钟说者无心,听课的人会渐渐地对我的这种习惯性的“唠叨”,感到厌烦,上语文课就没有这么精练原本一节课40分钟本该分秒必争,我更应当好好的把时间利用起来,导入就该简洁,废话少说虽然,平常习惯性的对他们日常生活上的关爱,可以拉近我和孩子的距离但作为一个老师时间观念就是要剧烈,上课就是上课,下课就是下课这样明白的分清界线,孩子也会仿照你这个科任老师的一些行为习惯,从一个个小细微环节中,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正是我们小学老师所必备的良好师德平常话”不要成为自己在上课时的“催化剂”我要渐渐做到把课堂上的40分钟充分利用起来,不要画蛇添足其次,在一个接着一个的教学过渡语时,太烦琐例如:我们一起解决了本课的生字,再回到课文里38页现在让我来检查一下你们的朗读状况A、我指名一个人读,其他人做小评委,细致听,他是不是读正确了?有没有加字、少字、改字听到了用铅笔做个记号B、圈出不理解的生词,提问还让学生在书本上做各种符号,虽然激发了其他孩子学会倾听的爱好,但是,让人听了我上的语文课,就是说的话太罗嗦。

      我觉得在教学过渡语这个方面,我作为一个新老师是要重点去学习、积累、改善的方向在平常我要多听师傅的课,以及学校里一些优秀教师里李老师、王老师、张老师、王老师的平常课,在听课时重点积累、学习他们在文本连接上,是如何处理的奇妙,而又不漏声色我要渐渐做到在教学设计时把过渡语的连接处理的简练、精确、抓住重点再次,提问要求太高在教学设计时,对文本的一些问题上的设计要依据刚从2年级转升3年级,孩子的理解实力、接受实力是属于渐渐,在阅读教学中渐渐提升的,所以作为一个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思索适合他们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的教学问题,这样才会事半功倍不会出现象我一样学生一个个都不敢举手因此,我在平常可以多和他们闲聊,这样可以更多了解他们这个年龄的特性、特点才可以作到因材施教,从闲聊中适应他们,也让他们适应我的语言,上课是老师和学生共同沟通的时刻,不是只有学生的,也不是只有老师的满堂灌,要体现出课堂上以围绕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者的语文新理念!我要渐渐做到,平常多与学生沟通沟通,了解学生的特点,再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动身,设计教学问题最终,对文本挖掘太简洁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时间上要紧凑些,有些简洁的学习方法,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好。

      不须要每次四平八稳,提过几次就可以了在上课时可以把教学思路更广袤些,把教材的处理更大胆些,每篇文本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有语言美丽的、有依次清楚的、有图文并茂的……在挖掘教材时可以着重一个闪光点,然后使学生从每篇文本里获得一些学问,驾驭一些语文技巧,有写作方面的、口语交际的、斟词酌句的……是在不断的积累,反复熏陶下,渐渐喜爱语文,感受语文的无限魅力的在教学时,不要太简洁不要太难,要难易适中,渐渐提升他们的语文功底平常多看一些专家的教学实录;多听师傅多文本的解读、感悟;听听一些优秀老师对文本是如何挖掘的方法我要渐渐做到对文本充分利用不要奢侈作为一名刚接触教学不久的语文老师,要学的还许多我只有在平常多听(听别人的建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