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选)蓝莓生长习性.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日度
  • 文档编号:148249296
  • 上传时间:2020-10-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气候条件1)冷温需求量蓝莓要达到正常的开花结果一般需要800一1200h小于7.2度的低温,需求量不同,花芽比叶芽的冷温需求量少虽然650h的低温能够完成树体休眠,但是只有超过800h的低温半高丛、矮丛蓝莓才会较好的生长所以800h的低温是半高丛、矮丛蓝莓的最低需冷量,而1000h的低温休眠最好2)抗寒性蓝莓对低温的忍受能力主要依赖于植物进入低温训化程度蓝莓的不同品种抗寒能力不同,矮丛蓝莓抗寒性最强,半高丛次之,高丛最差矮丛蓝莓品种除了它本身抗寒能力较强外,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它树体矮小,在寒冷地区栽培时冬季雪大可将其大部分覆盖,因此它可安全露地越冬蓝莓冻害类型主要有抽条、花芽冻害、枝条枯死、地上部分死亡等,全株死亡现象较少,其中最常见的是抽条现象发生如果入冬前枝条发育不好,秋季少雨干旱均可引起枝条抽干现象发生3)霜害霜害最严重的是危害蓝莓的芽、花和幼果,在盛花期,如果雌蕊和子房低温几个小时后变黑即说明发生冻害解剖花芽后发现各器官在低温后变为暗棕色,说明花芽受到了霜害霜害虽然不能造成花芽死亡,但是会影响花芽的发育,造成坐果不良,果实发育差花芽发育的不同阶段,蓝莓的抗寒能力也不同花芽膨大期可抗-6度低温,花芽鳞片脱落后-4的低温可冻死。

      露出花瓣但尚未开放的花-2的低温可冻死正在绽放的花,在0度时即可引起严重的伤害4)温度与生长发育蓝莓生长季节可以忍受周围环境中35一45度的高温,而半高丛和矮丛蓝莓生长季节可忍耐30一40度的高温,高于此温度,蓝莓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减退,造成生长发育不良矮丛蓝莓在18度时生长较快,而且产生较多的根茎状矮丛蓝莓春季温度过低,其生长发育会受到限制,在10一21度之间气温越高,生长越旺盛,果实成熟也越快在水分和养分充足的情况下,气温每上升10度生长速度即可增加一倍当气温降到3度时,即便没有霜害植株的生长也会停上大部分半高丛蓝莓品种可耐-20一-25度低温,在深度休眠的状态下可耐-30度低温矮丛蓝莓的光合作用随温度从10一28而增加,早春低温对矮丛蓝莓生长不利,大小兴安岭区域栽培蓝毒当遭受早春霜害时,叶片虽然不脱落,但是会变为红色,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叶片变红后,待气温升高约一个月后才能转绿温度对花芽和果实发育也有很大影响,矮丛蓝莓在25度时形成的花芽数量远远大于在16度时形成的花芽数量,因此,生长季节的花芽形成期出现低温往往造成矮丛蓝莓第二年严重减产5)光照长日照有力于蓝莓的营养生长,而花芽分化则需在短日照条件下进行,全日照光照强度是花芽大量形成的重要条件。

      在全日照条件下果实质量好在短日照8h40天时,矮丛蓝莓形成花芽因此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光是相当重要的环境因素,光的影响包括光周期、光量和光质三部分a、光周期光周期是指光照与黑暗交替的时间,光周期是对植物细胞脱分化的效应矮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供给12h以上的光照可以促进营养生长,光照时间从8h到16h营养生长不断增加,在l6h时达到高峰营养生长对光照时间的反映在21度时最敏感,而温度低于8度时不敏感光照时间的长短与花芽形成关系很大,当植株处干16h以上光照时,只有营养生长而不能形成花芽当光照强度缩短时,花芽形成数量增加8h光照时间,花芽形成数量达到最大值一定时间的短日照(即8h 50一60天),对矮丛蓝莓是必要的,当短日照小于30天时,产生畸形果,短日照小于35天时花芽发育不正常,花序中的花朵数量减少比较适宜的短日照时间为50一65天适宜的短日照处理,可促进生长素合成长日照处理可钝化和分解生长素短日照处理也能促进赤霉素物质的合成,从而促进花芽形成在蓝莓苗木繁育时,供给16h长光照比供给8h短光照生根率高而且根系质量好b、光照强度 (光量)光是光合作用能量的来源,又是叶绿素形成的条件,光照还影响CO2进入叶片的通道—气孔的启闭。

      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接受可见光的能量简称照度,单位勒克斯(Lx)一天中以中午最大,早晚最小;一年中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夏季晴大的中午露地照度大约在10万Lx,冬季大约2.5万Lx左右而阴天是晴天的20%一25%光照强度的大小对蓝莓的光合作用有很大的影响大多数矮丛蓝莓的光饱和点为10OOLx,当光照强度小于65OLx时极显著地降低光合速率,矮丛蓝莓由于树冠交叉、杂草等影响光照强度,长处于光饱和点以下,从而引起产量下降因此,应做好株丛的修剪与果园的清耕除草工作光照强度小于20OOLx时,矮丛蓝莓果实成熟推迟,果实成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下降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常用的光量在2000一4000Lx,通常难以达到4000Lx,一般光量在2000一3000Lx左右,光照强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器官分化的频率在篮莓育苗中,常采用适当的遮阳以保持空气的湿度,但是全光照条件生根率提高,并且根系发育的好所以应尽可能的增加光照强度c、光质光质是指光的波长,过多的紫外线对蓝莓生长和发育有害,正常的晴朗天气达到地面的紫外线为10.5UV一B单位处于正常光照4倍的紫外光时,果实表面产生日昀紫外光增加仰制营养生长,而且花芽形成明显下降。

      离体培养条件下,一般用荧光灯进行补光,光谱成分主要是蓝紫光,光谱波长419nm在离体培养中,根和芽的分化的依赖光谱成分不同,芽分化有效光谱为蓝紫光,波长为419一54Onm,其中蓝光更为适宜波长为660nm的红光,对芽分化无效,根分化则和芽分化正好相反,根分化受红光600一680nm所刺激,而蓝光则无效2、水分1)临界水分一般来讲,蓝莓的耐旱性和耐涝性均属一般,但品种之间差别较大引起水分胁迫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阻力的增加,当白天蒸发量大时,根系不能吸收充足的水分,影响结果,从而产量下降,当树体中水分降低时,蓝莓的气孔阻力迅速增加,即使是中等水分胁迫也会显著地阻碍蓝莓的生长2)水分平衡点蓝莓叶片由于有一层蜡质,所以气孔扩散阻力比较、大,因此蒸腾速率较小,蓝莓是较为抗寒的品种,当水势下降l.0毫巴时,叶片中相对水分含量就下降6.4%3)水淹蓝莓在休眠期内抗水淹能力很强,在田间管理条件下,水淹半个月后,坐果率、枝条生长、产量均下降水淹30天后,气孔阻力和蒸腾明显下降,CO2吸收速率达到负值,株丛死亡3、土壤与其他果树相比,蓝莓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不适宜的土壤往往导致失败1)土壤结构 最理想的土壤类型是疏松、通气、湿润、有机质含量高的强酸性沙壤土或草碳土。

      在粘重板结的土壤、干旱的土壤和有机质含量过低的土壤上栽培,必须进行土壤改良,否则很难成功蓝莓的根系生长缓慢而且纤细,在粘重的土壤上不能穿越粘土层,从而导致生长不良另外有机质很低,排水不良也易导致生长不良在PH值过高的土壤上栽培,会造成植株缺铁失绿,酸度过低易引起植株镁中毒栽培在理想的土壤上,有机质含量在7一10%的沙壤土、壤土上为最好土壤中的颗粒组成尤其是沙壤土含量与蓝莓生长密切相关,土壤疏松、通气好,极有利于蓝莓的根系发展2)土壤的pH值土壤的pH值是蓝莓栽培中的-个重要的因素,蓝莓生长要求强酸性土壤条件,半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要求土壤pH值为4.0一5.2的适比范围,最好为4.3一4.8土壤值对蓝莓生长与产量有显著影响,其中pH值过高是限制蓝莓栽培范围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土壤pH值大于5.5时,往往导致植株产生因缺铁失绿症,而且随着pH值的上升,失绿症状趋于严重当pH值接近中性时,所有植株死亡土壤pH值较高时,不仅影响铁的吸收,还容易引起吸收Na、Ca过量,对植株生长不利当pH值低于4时,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供应增加,造成重金属吸收过量而中毒如(Fe、Zn、Cu、Mn、Al)等,导致生长势衰弱甚至死亡。

      3)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的含最高低,是决定蓝莓产最的重要因素,蓝莓只有在有机质大于7%的土壤中才能正常的生长但它与蓝莓的产量并不成正比土壤有机质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土壤结构,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达,保持土壤中营养和水分,防止流失土壤中的矿物质养分,如:Fe、Cu、Mg、K可被土壤中的有机质以交换态或可吸收态保持下来4)土壤状况土壤状况主要指土壤的透气性,透气好坏主要是土壤的水分,结构和组成;土壤透气差引起植株生长不良,在正常情况下,土壤中C02含量不低干0.3%,土壤疏松,透气良好时,土壤中氧含量可达20%透气差的土壤氧的含量大幅度下降,CO2的含量大幅度上升,不利于蓝莓的生长采取土壤覆盖,是改善蓝莓生长的有效措施5)菌根与根瘤植物的根系分布在土壤中,可以和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形成密切关系,互利互生,这种现象称为共生根瘤和菌根就是高等植物根系和土壤中微生物之间共生关系的两种情况a、根瘤某些植物上,有各种形态的瘤状突起,称为根瘤根瘤的产生是出于土壤中的--种细菌——根瘤菌,根瘤菌自根毛侵入皮层后,在皮层细胞内进行强烈的分裂,刺激皮层细胞分裂产生大量细胞,使皮层出现异常的增生而膨大,形成了根瘤根瘤菌从植物根部的细胞中获取生命必须的水分和养分,把植物不能吸收的游离态氮转化为能被植物吸收的含氮化合物,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根瘤菌的这种作用,称为固氮作用,固氮作用一方面有利于与之共生的植物生长,另一方面也向土嚷内分泌一些含氮化合物,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所以人们把根瘤菌称为天然的化肥厂除豆科植物外,在自然界中已有100多种植物都能形成根瘤菌并有固氮作用,如:化木科、木麻科、蔷薇科、杨梅科等根瘤菌对于共生的植物有选择性,每一种根瘤菌只能与一种或几种亲缘关系较近的高等植物共生,因此,在引种一种植物时,需同时引进能与之共生的根瘤菌b、菌根自然界里,有许多植物的根可以同真菌共生,这种与真菌共生的根称为菌根,菌根的形式有三种即内生菌根和外生菌根,同时同一种植物上能兼有两种菌根的,称为兼生菌根菌根的菌丝包在幼根的表面,部分菌丝侵入皮层细胞间隙中,但是并不伸入细胞,这种菌根称外生菌根,如:松属、云杉属、落叶松属和杨属等植物的菌根;菌丝通过细胞壁侵入表皮和皮层细胞内与原生质混生在一起的,称为内生菌根如蓝科、杜鹃花科等植物就具有内生菌根外生菌根的菌丝起到了根毛的作用,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内生菌根可促进根内的物质运输,加强了根的吸收功能除了上述两种菌根外,自然界里还有兼生菌根,如:柳、苹果等植物 蓝莓属杜鹃花科植物,根是纤维状,没有根毛,但在自然状态下与菌根真菌共生形成菌根,侵染蓝莓的菌根真菌统称为石楠属菌根真菌,专一寄生于石楠属植物,在酸性土壤环境下,蓝莓的根系被石楠属菌根侵染后,形成内生菌根。

      菌根真菌的侵染对蓝莓的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起着重要作用:1)、增强养分吸收,在自然条件下,酸性有机土壤中能被根系直接吸收利用的N含量很低,而不能被根系吸收的有机态氮含量很高通过试验证明,蓝莓生长的典型土壤中可溶性有机氮占70%,而可交换和不可交换的氨离子只占0.4%,菌根侵染后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根系直接吸收有机氮人工接种菌根后,植株N含量可以提高17%,菌根对无机N吸收也有促进作用,人工接种菌根后,可以促进P包括有机P和难溶性的P、Ca、Fe、S、Zn、Mn等元素的吸收;2)、抵抗重金属中毒,蓝莓生长的酸性土壤PH值很低,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如Ca、Fe、Zn、Mn等供给水平很高,但过量吸收可导致植株重金属中毒而造成生理病害,甚至死亡,但菌根真菌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重金属元素过量时,真菌菌丝通过根皮细胞内主动生长吸收过量的重金属,从而防止树体中毒;3)、对结果的影响菌根真菌对蓝莓养分吸收的作用最终反映在结果上,人工接种菌根后,可增加蓝莓的分枝数量,加强植株生长,提高单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