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新人教版.pdf

11页
  • 卖家[上传人]:精****源
  • 文档编号:291232726
  • 上传时间:2022-05-1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96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3 散步 210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这一家人,祖孙三代,和和美美,相亲相爱,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家庭作者表达了关于家庭伦理的理想最突出的一点是,“我”的敬老试作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如果把母亲冷落在家里,散步就带老婆孩子,那会怎么样呢?不少人往往是这样做的,在他们看来,没有老人的拖累, 更自在,更开心殊不知,老人在家多么孤独、 凄凉、寒心不劝母亲一起散步,似乎也没有良心的谴责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既然如此,好像也有理由不去招呼了作此假设,更可以感知“我”对母亲的孝敬第二个假设,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如果“我”依从儿子,那会怎么样?儿子如愿,自然兴高采烈,久而久之,就会变得骄纵母亲呢,老年人有涵养,自然不至于老大的不高兴,但是,心里总不大畅快年纪大了,自己说话还不及小孙孙走小路也有理由,小路有意思,“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散步就是看景的, 走小路实在也算不得错而“我”唯母命是从, 没有把儿子当小太阳宠着, 更可以感知“我”对母亲的孝敬孝敬,出于良心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我”的善良这一家人如此和美,敬老,是一个决定的因素。

      二、问题研究1. 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 大词小用确有好几处 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 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一处说,面对“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一处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一处在结尾,“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2. 作者的意思是什么呢 ? 探究这个问题,要学会一种思想方法,就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行为到原则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 - - - - - - - - - “我”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两头两头都顾到,当然没有矛盾有时,无法兼顾两头,就像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无法“两全”,只能顾一头,那么顾哪一头呢?“决定委屈儿子”,就是顾老的一头因为伴同儿子的时间还长,言下之意,父母风烛残年,想孝敬,时间也不可多得这里有一个家庭伦理道德的准则: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

      实行这个原则,家庭就和美了奶奶疼孙孙,总是谦让的,即使自己行走不便,也宠着孙儿的孙儿呢,见爸爸为人孝敬,自己也听话,你瞧他,不哭也不闹这一家多么和睦孩子长大了,爸爸年老了,就会像当年爸爸孝敬奶奶一样孝敬父母好的家风就会代代相传再往深一层想,试看人性,疼爱老婆孩子是自然而然的,容易做到的,孝敬老人,就不容易做到天下不乏不孝之子,造成诸多家庭矛盾作者有感于此,借散步这个题材, 宣扬一个伦理原则 照这个原则办事, 一个家庭总是比较和美的再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妻子的贤良,也是重要因素,“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她对婆婆没有不孝顺的表现, 当“我决定委屈儿子”, 妻子丝毫没有争执一般说,婆媳关系更为要紧 这篇短文在妻子身上着墨不多,但是隐隐地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意思,为人妻,为人儿媳,理当如此3. 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非稳当不可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中年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4. 这篇短文语言很精美,从哪些方面去学它的语言呢? 学习课文的语言, 可以把注意力专门放在词句上。

      精美的语句反复揣摩, 揣摩作者怎样遣词造句,悟出一点道理来,今后自己作文,就会灵活运用第一段有一句:“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 “正因为如此”一句, 又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话是不会这样说的由此可以明白,表现什么情态,就要用什么样的语言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比况得多妙! 从内容上说,有回环的关系, 把母子关系一下子追溯到几十年前,把母子二人温顺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这种妙思来自何处呢 ?就是写甲与乙二者时, 说了由甲到乙,再由乙到甲,便可以构造出这样的妙句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 - - - - - - - - - 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这是本文语言精美的主要成分例如:有的浓,有的淡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的母亲老了, 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把两个方面集中在一起说, 力求把句子写得整齐一点,就可以构成这样对称的句子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练习说明一朗读全文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 ?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本题在标题上做文章, 意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也是揣摩标题艺术 第一问,可以回答“好”,也可以回答“不好”,只要言之成理另拟标题,可以各显神通,拟好后,交流一下,相互评判,鼓励创意二“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本题要求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 重点应放在“整个世界”四个字上,兼及其他答案参见“问题研究”之三三下面这篇短文也是讲三代人的故事与课文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 ?说说你的理由。

      (三代一文略 ) 三代与散步主题相近,又有差异,情节则差别较大本题作比较阅读,培养鉴赏能力阅读是个性化行为, “感动”这种情感更是个性化的, 说 散步更感动人,可以;说三代更感动人,也可以,能言之成理就好教师应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两篇短文的主旨,三代说的是,宁可自己受伤,也要保护一老一小;散步说的是,孝顺第一衡量作品,也要从社会价值上去考虑教学建议一、抓住两处关键,引导研讨寓意深刻而文辞冲淡的文章, 阅读能力的高下表现在理解的深度 只见表层,不见深层,是肤浅;由表及里,方为深刻本文关键有两处 一处在面对“分歧”时作出的决定,一处在篇末所说的“整个世界”尤其是第一处,要引导研讨我”为什么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儿子,推而广之,“我”处事的“原则”是什么悟出一个“孝”字,才算理解了课文,于人文素养也大有益处二、要引导揣摩语言,学习语言特别要品味对称的句子, 要研究遣词造句, 这样的句子是怎样写出来的。

      例如写“我”背母亲, 妻子背儿子,接着写背的重量, 从母亲的体重到儿子的体重,连起来说,就可以造出对称的句子一个是不算重,一个是轻扩展一下,说为什么不算重,为什么轻,一个瘦,一个是幼小,再扩展一下,说到身材,一个是高大,一个是很胖这样就能说出两相对称的句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 儿子虽然很胖, 毕竟幼小,自然很轻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增强语感,才能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三、教学设计1. 朗读朗读能力包括接到文稿立即朗读的能力,这一次要试试这种能力2. 跳读四遍第一遍注意“我”这个人怎么样第二遍注意妻子性情怎么样第三遍注意母亲性情怎么样第四遍注意儿子性情怎么样提示:不但要注意有形的, 而且要注意无形的 例如,“我”说“走大路”,委屈了儿子,没有写儿子的反应,应该加以想像,也没有写妻子的反应,也应该加以想像3. 谈谈整体感受既要展开,又要聚焦,聚焦于“我”的孝敬上面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 - - - - - - - - - 4. 内容研讨。

      研讨方法:质疑;提问;合作探究1) 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 引导法:先找出大词小用的语句,再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2) 作者的意思是什么 ? 引导法:抓关键因素;学习从个别提升到一般的抽象3) 为什么把背母亲、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 5. 语言学习1) 用圈点法圈出精美的句子2) 揣摩对称的美6. 语言运用1)_信服地点点头2) 一切都取决于 _ 3)_,各得其所4)_水波粼粼7. 比较阅读:散步与三代有关资料一、散步的写作契机 ( 莫怀戚 ) 散步写于 1985 年;因为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所以注定了它的抒情色彩,因我不善诗作,它就成了散文所以说体裁这东西,往往非作者的刻意选取,实在只是一种自然结果这篇文章写作的契机,现在回想,应该是两个第一个就是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确如文中所说: 初春,南方的原野,哄了一阵才将母亲带上路当时我儿子正上幼儿园,他叫“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也是真的但是当时我们的笑, 是为小家伙的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1 页 - - - - - - - - - 语机灵而兴奋, 像所有年轻的父母一样, 以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 或者至少也有过人之处你看他小小年纪便懂得归纳,将来岂不是个哲学家? 第二个契机则较有理性色彩。

      我与来西南政法学院进修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 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出我意料的是他对中国文化中的“孝悌”的看法他将其拆开,反对“悌”(他说弟弟没有必要高看兄长 ),而对“孝”,却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 又说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云云他还同我一起看过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说这种“由政府出面召集, 全国像一家人在过年的事,在美国是不可想像的”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我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选材时,我最终确定第一个契机为文章的外延,或曰思想感情之载体, 是这样考虑的:( 一) 这是一次真实的散步, 有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 (细节),这样,想像加工的部分便有了依托,较之纯粹的虚构更有实感;( 二) 刚好三代人,主体“我”和“我的妻”, 客体“儿子”、“母亲”齐全,便于“导演”;( 三) 说“导演”,是因为近年的散文写作倾向之一,是情节化( 也有称细节化的) ,总之寓理于事之风长,单纯说理之风消;可读性越来越被强调。

      切入角度:强化“生命”,淡化伦理,一是因为伦理说得已经太多,出新很难,二是“生命之说”不但本质, 而且人性与动物性的参照也出来了只有人类才不但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所以成熟的生命,即所谓中青年人吧,其责任的沉重可想而知,其社会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5.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检测数学试题.docx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1.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docx 5.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docx 2.河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单元过关测试(12月)数学试题.docx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高中政治试题.docx 3.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数学试题.docx 12.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数学试题.docx 天津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docx 4.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诊断数学试卷.docx 4.甘肃省武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3.福建省莆田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docx 9.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2月期末数学试题.docx 7.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x 9.重庆第十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3.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x 4.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检测数学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