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语文复习之近义成语辨析(50个).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55502603
  • 上传时间:2018-09-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4.17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高考近义成语辨析高考近义成语辨析————《《每周每周 6+16+1 江苏版江苏版》p3-4》p3-4 成语辨析成语辨析1.例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成语,语意最贴切的一组是①事前有周密的规则,遇事有果敢的决心,就不至于____,左右为难了②要创佳绩,就必须大胆革新,勇于实践,克服____的保守思想③青年人在困难面前不应该____,而应该勇猛前进④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坚决地舍弃个人利益,决不应该____A.犹豫不决 畏首畏尾 畏缩不前 举棋不定B.畏首畏尾 举棋不定 犹豫不决 畏缩不前C.举棋不定 畏首畏尾 畏缩不前 犹豫不决D.畏缩不前 举棋不定 犹豫不决 畏首畏尾答案:选 C举棋不定:比喻临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畏首畏尾:形容“瞻前顾后”,疑虑重重 畏缩不前:指畏惧退缩,不敢前进语境:青年人犹豫不决:迟迟疑疑下不了决心1)他是老江湖了,见多识广,早就成竹在胸了形容阅历深,经验多2)这书简直就是一本百科全书,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记的学者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3.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不管我们从那个入口走上步道,都可以殊途同归,到达顶端的凉亭许多宗教的信仰方式虽有不同,但其教义殊途同归,都是劝人为善异曲同工: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梅耶荷德的戏剧与中国戏曲有异曲同工之处4.如临深渊:临:靠近;渊:深水坑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接近危险)如履薄冰:履:践、踩在上面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已经在经历危险)5.自行其是: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是正确的,除了自己之外别人都是错误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观认为自己做的事都是对的,除自己以外都是错的,后者认为自己做的事是正确的,但不会认为别人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是不会考虑而去执行自己的观点而已6.咄咄怪事: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出乎意料:出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季羡林先生在《八十述怀》中说:“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岁,然而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岂非 !我服从任何人的调遣与指挥,只敢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

      然而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的理智还在我不甘心成为 ,我必须干点事情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就是在这时候译完的季老的话让读者感觉到他文章的语言没有八十岁的 ,反而多了一些活泼与生动A. 出人意料 行尸走肉 老气横秋B. 咄咄怪事 酒囊饭袋 老态龙钟C. 咄咄怪事 行尸走肉 老气横秋D. 出人意料 酒囊饭袋 老态龙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1)“咄咄怪事”和“出人意料”咄咄怪事:不可思议而使人惊讶的事.出人意料:出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根据语境,这里是季羡林的自述,跟别人没有关系,所以选用“咄咄怪事”,排除A、D;(2)“行尸走肉”和“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比喻不动脑筋、无所作为、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酒囊饭袋:比喻无能的人.前者侧重指人没有灵魂,后者侧重指人没有能力.根据语境“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的理智还在”,选用“行尸走肉”,排除 B;(2)“老气横秋”和“老态龙钟”老气横秋: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弱,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前者侧重指人的精神状态,后者侧重指人的体态.根据语境“文章的语言”,选用“老气横秋”.7.振振有词: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

      贬义词)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交谈褒义词)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九龙城是个鱼龙混杂之区,你到了那里之后,要特别当心我们要坚持纠出政府中的腐败分子,杜绝鱼龙混杂在革命的浪潮中,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现在人多手乱,鱼龙混杂,倒是这么着,咱们也洗洗清来参加面试的人很多,免不了鱼龙混杂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它适用的对象一般是物(事),不是人不法商贩,常常干出鱼目混珠的事情,坑害顾客他鉴别古代的图书版本有丰富的经验,要想鱼目混珠,那比登天还难这里卖的鱼翅真伪充斥,鱼目混珠的赝品不少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①出国旅游成为中国民众普遍的生活方式,这说明随着经济平稳增长,中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其消费水平与过去相比,已经不可---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4②现在之所以有人误将贵阳目前的经济总量与一线城市--- ,是因为贵阳奇迹般地创造出五个“中国第一”,大有弯道超车的势头③中国楼市会像上世纪 80 年代的一样崩盘吗?陈政高表示,二者不能--- ,因两国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阶段、宏观调控措施均不同A.同日而语 等量齐观 相提并论 B.同日而语 相提并论 等量齐观C.相提并论 等量齐观 同日而语 D.相提并论 同日而语 等量齐观同日而语,同一事物或人在不同时间比较,多用于否定式。

      适用于①句等量齐观,不管事物的差异,同等看待适用于②句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甚至捏造事实,或出语离奇荒诞,使人震惊,所说的事不一定存在,更不一定是坏事骇人听闻:指的则是某种确实存在的、听了令人震惊的坏人坏事;多指社会上产生的风气令人感到害怕10.潜移默化: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民众文学当有一种“~”之功,以纯正的博大的趣味,替代旧有读物、戏剧等底不洁的、褊狭的趣味朱自清《民众文学的讨论》)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她完全没有读过书,但她单凭~,也认得一些字,而且能够暗诵得好些唐诗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详细区别:1、从明暗性来看从字面来看,“潜移默化”中的“潜”与“默”暗示这种影响是看不到的,无形的;“耳濡目染”则是可见可闻的,比如:艺术或音乐对我们的熏陶2、从修饰主体看潜移默化”修饰的主体大多是物或事,而“耳濡目染”修饰的主体大多是人,如:我的哥哥经常一边弹吉他,一边唱歌,耳濡目染我也学会了弹吉他。

      3、从修饰的侧重点来看耳濡目染”往往指技能方面,而“潜移默化”往往指性格、习惯4、从词性来看耳濡目染”是中性词,而“潜移默化”往往只修饰到的方面,如道德风尚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5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①公众人物广受关注,其言行对社会起着示范作用,所以更应该 ,努力做道德风尚的引领者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②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能停留在口头宣传上,而应 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落实③在淮阳东北与日军作战的时候,张将军 ,奋勇杀敌,带领部队挺进敌后,取得了战斗的胜利A.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身体力行 B.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身先士卒C.身先士卒 身体力行 以身作则 D.身先士卒 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是指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是一种态度)身体力行:是指努力实践,亲身体验侧重表达自己动手、亲自体验)身先士卒:指比别人走在前面,用行动来带领大家侧重表达引领、领导人们做一些事情别具一格:另一种风格别开生面: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式样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无中生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① 纳什因腿伤复出仅三战又再度因伤退场,有消息传出,纳什决定本赛季结束后挂靴。

      不过纳什本人随后出面辟谣,澄清“退役”一事纯属______ ②依靠“耳朵”这个无孔不入的网络,他定期汇编情报档案,甚至是最______的传闻都收录在内,并在各色信息中搜索匹配项 ③ 有些八卦媒体常常爆出一些______的新闻,这些新闻往往会误导群众,同事也伤害当事人的名誉和利益,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A.空穴来风 捕风捉影 无中生有 B.无中生有 空穴来风 捕风捉影 C.捕风捉影 无中生有 空穴来风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6D.无中生有 捕风捉影 空穴来风【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答案】A 【解析】“空穴来风”,原义为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捕风捉影”意思是想抓住风和影子比喻以虚无缥缈的迹象作为根据,而没有事实依据无中生有”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15.不刊之论/不易之论两者都含有“见解或主张正确,无需更改”之意字面区别在于“刊”和“易”用法的不同:“不刊之论”其中的“刊”是古代“在竹简上刻字,有错就削,也即更改”,意即“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多用来形容至理名言不可磨灭,表意程度较重”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不易之论”其中的“易”是“更改、改变”,意即“形容不可变更的言论,用来指论点或意见正确”,表意程度较轻,强调言论内容正确、不可改变。

      例如:①六七十年前胡适先生提出来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我认为是不刊之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针②赵政委的发言是不易之论,我们没有什么可补充的了16.刮目相看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意为用新的眼光看待另眼相看表示重视或歧视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例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7世界也~,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 ★朱自清《这一天》自己又仗着是邢夫人的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待,何况别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如虎添翼:①比喻强大的事物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②也比喻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流言蜚语:后以流言蜚语指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风言风语:没有根据的、不怀好意的、带有讥讽的话另指私下议论暗中传说19.大庭广众:处在人多的地方,多用于对生活细节中不文明行为的指责,如吸烟、大声喧哗、撒尿、说脏话等等,条件较为宽松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多用于谴责不法或犯罪行为,条件比较严苛2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①别里科夫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执著于他的“套子”, ,只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最终在华连卡的笑声里走回家,走向了坟墓。

      ②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和民主法制建设,没有对民意的敬畏,任凭领导者个人好恶,迷信个人的“一个声音喊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就必然导致 的人治祸害③出生在天镇县一个贫困农村家庭的他,靠着自己吃苦能干,在组织的培养下,仕途一路顺坦然而,大权在握后,逐渐变得 、胆大妄为,滥用职权、违纪违法,最终堕落为腐败分子A.独断专行 专横跋扈 一意孤行 B.一意孤行 独断专行 专横跋扈C.独断专行 一意孤行 专横跋扈 D.一意孤行 专横跋扈 独断专行“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独断专行”,按个人的意思办事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专横跋扈”,专断蛮横,任意妄为,蛮不讲理三个词都有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办事主观蛮干之意但“独断专行”有蛮横、霸道之意,语意较重一般只用于掌权者;“专横跋扈”和“一意孤行”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义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范围较宽21.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8①这位转学进来、一直坐在边座上的瘦小女孩,在学校文艺汇演时,一曲钢琴演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