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体学下的共产党宣言及语言表达艺术.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卢**
  • 文档编号:163222181
  • 上传时间:2021-01-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4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体学下的共产党宣言及语言表达艺术 关键词:文体学;《共产党宣言》;语言表达;艺术 1848年2月,两大圣手马克思恩格斯以如椽巨笔擘画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璀璨亮出,磅礴铿锵,气吞千古,是人类认识史、思想史、学术史上的曈曈日出,闪射出万道夺目的真理“金光”之于文体学视域,《宣言》透显出“铁一样的逻辑”“诗一样的语言”“火一样的激情”,“四梁八柱”错落有致,字词句段美轮美奂,辞格运用炉火纯青,珠落玉盘,“火花四射”,裁云剪水,精妙新巧,文采斐然,句句惊人之言,处处神来之笔,坚定立场与柔美意境兼具、科学精神与语言艺术交融、理性分析与感性关爱互见……令人击节激赏列宁颂誉《宣言》乃“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1] 一、《宣言》的思维方式 (一)宣战性 《宣言》的每一句、每一行、每一段无不燃烧着战斗的熊熊烈焰,既表达了全世界无产者的不屈抗争、旷世呐喊,又吐露出全世界共产党人的战斗心声、灵魂倾诉,更是一篇对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制度的公开宣战书《宣言》第一章以一个断言为嚆矢,到第四章用一大呼吁为收尾,即从“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2]到“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3]《宣言》的文本浓浓火药味扑鼻,比如,《宣言》理清了“斗争”意蕴所含的“八大块”:一是斗争者,最到位的表述即“压迫者”“被压迫者”。

      二是斗争原因,即阶级之间利益冲突,“压迫者”“剥削”困穷无告的“被压迫者”三是斗争方式,总体是暴力性的,非“温良恭俭让”样式,体现为“夺得”“消灭”“破坏”等四是斗争手段,主要有“武器”“重炮”“桎梏”等五是斗争“靶向”,主要为“自由”“胜利”“挣脱”“决胜”“解放”等六是斗争过程,基本为“启幕”“展开”“决战”等七是斗争形态,基本是“同归于尽”“拒斥”“分裂”“占有”“混乱”等八是斗争结局,基本为“瓦解”“击碎”“灭亡”“消散”“崩溃”“屈服”“收归”“服从”“统一”等 (二)战略性 在《宣言》里,“大清明”的马克思恩格斯站位于人类历史发展“制高点”,剖析历史生成及社会嬗变之深层规律,以彻底实践、完全的自觉,作为自己理论品格,透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绘就了科学社会主义之宏图“画卷”、共产主义之伟业“壮锦”比如,第一章为后面论述无产阶级斗争策略做了坚实的理论准备,从战略高度揭示出了“两个必然”之深层历史“铁律”第二章战略性地驳斥了统治阶级、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革命群众的各种指责、曲解、非难,阐释了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和步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各种战略第三章战略性、宏观性地从对反面理论、对方学说的回击中进一步重申了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各种战略的坚定性、原则性;第四章阐明无产阶级政党应采取的革命斗争策略、主要原则、具体战术。

      (三)批判性 1.“他者”批判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批判是哲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三位一体”他们对“他者”的拒斥、解构,深具科学批判精神,是价值批判和科学批判的统一,是“破”和“立”的结合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顾及自身好恶而放弃科学态度、理性精神,而是给予它们公正评判比如,对资本主义本身无法破解的根本矛盾,《宣言》断言,唯有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劳苦大众走上前台,“挥斥方遒”,实行无产阶级的统治,才能根绝弊病,这就是为什么断言“两个必然”的根本依据又如,《宣言》对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加以毫不留情的鞭挞,与批判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制度相异的是,《宣言》是在热情肯定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制度“优点”的前提下对它们进行抨击,而对那些自称为社会主义的“门派”则进行彻底诟病、全面“算账”2.自我批判自我革命、与时俱进的马克思恩格斯对《宣言》自身“短板”进行了不断地剖析、“公示”比如,《宣言》1872年再版时他们写到,“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应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4]坦承“关于共产党人对待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的论述(第四章)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的,因为是政治形势已经完全改变,当时所列举的那些党派大部分已被历史的发展彻底清除了,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5]1882年又一次出版问世时,他们郑重断言:“今天,情况完全不同了!”[6] 二、《宣言》的结构布局 (一)逻辑框架:章节之间章节内部 《宣言》的缜密论证,基本表露于两个向度:整体文章的章节之间的密切互连、章节内部的段落之间的无缝对接、完美“通达”比如,论证的各个环节、每个章节彼此互扣、环环相嵌,以铁一般的历史事实和极其严密的逻辑来回击各种“歪理”“谬论”“邪说”在资产者妄言“私有制一消灭,一切活动就会停止,懒惰之风就会兴起”[7]时,马克思恩格斯主动暂退一下,先缜密阐释资本主义如何生产,探赜索隐其生产方式,接着追本溯源地理出“结果”:资产阶级统治的时代是“劳者不获,获者不劳……资产阶级社会早就应该因懒惰而灭亡了[8]《宣言》指出,“所有这些顾虑,都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同义反复:一旦没有资本,也就不再有雇佣劳动了[9]当攻击者恶毒妖魔化我们“共产共妻”时,《宣言》毫不回避,寸步不让,指出“资产者是把自己的妻子看作单纯的生产工具的”[10],而我们无产阶级就是要荡涤这些资产者又蓄意污蔑共产主义“取消祖国和民族”,于是,马克思恩格斯明确亮出“工人没有祖国”的光辉论断,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

      [11] (二)并行线索:资本逻辑权力逻辑 《宣言》通篇映现出马克思恩格斯解剖资本主义制度的两大逻辑线索:一是资本逻辑,一是资本逻辑身后的权力逻辑这里的资本逻辑,并非说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的运行机制,而是讲一种透视问题的维度、线索相应地,权力逻辑并非说权力的运行机制,而是讲一种透视问题的维度、线索1.资本战胜权力,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马克思恩格斯正是洞悉资本于“颠覆”权力时的巨大功效,以及资本“现身”世间为社会带来的巨大发展,才在《宣言》中用绚丽语言对其极力讴歌比如,马克思恩格斯褒扬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2]“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13]这就反映了他们恢宏的世界历史眼光和博大的包容万物的胸怀2.占有权力的资本是人类剥削历史的顶峰资本战胜权力不是要消解权力,而是要占有权力,使资产阶级自身成为统治阶级,让资本支配权力,以便压榨无产阶级因此,《宣言》又向资本猛烈开火马克思恩格斯断言:“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14],而一切政治斗争无不基于权力靶向3.无产阶级通过夺取权力来摒弃资本和权力。

      资产阶级通过掌握权力来统治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要想改变悲惨命运,只能是夺取国家政权《宣言》展示了未来社会的璀璨“壮锦”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5]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一文中科学勾画了由于资本的“理性”所诱使的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路线图”:资本的逻辑,不仅促进了生产力快速发展,催生了世界市场,导致了全球化发展,而且败坏了社会道德,拉大了收入差距,产生经济危机,最后是“两个必然”的结论 (三)整篇范式:层层递进跌宕有致 《宣言》的文辞以抒情诗般的句式启幕,于层层递进的逻辑推演中渐次出场,点明主题,然后,文气连贯,每章均峰回路转,起伏翻转,各有高潮,最后达至“峰值”首先,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全面细致地分析了资产者、无产者的经济政治关系,阐述了他们的发展由来、现实境遇,毋庸置疑地说出“两个必然”的伟大真理然后,作者把聚焦点置于“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关系论析上,详细阐述了共产党人的短期目标、理论圭臬和终极政治诉求,于交锋中论及共产党人用何种手段去消灭阶级、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

      接着,竭力祛魅,科学解构全面分析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阐释它们的学说是如何相异于共产党人根本政治主张的最后,声明了共产党人之于当时一些激进政党的政治立场 三、《宣言》的语言运用 (一)恢宏气势、“波涛”节奏 1.语气豪宕《宣言》以壮阔气势的文字昂扬出场,“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16]接下来,《宣言》以精妙的文字惟妙惟肖地记述了资本主义的勃兴、“奋发”,“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17]匆匆的脚步踏至海角天涯,遍及千山万水,他们让遥远国度和新大陆“天翻地覆”在表达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时,《宣言》极为坦率“一步到位”地说,“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18]2.“波涛”节奏《宣言》行文节奏跳跃,紧凑敏捷,律动快速一词接一词,一句接一句,一段落接一段落,阐释、析论快速呈现,“蹄疾步稳”,纵深推进通篇恰似一首雄壮、激昂的进行曲,具张力,无迟滞,没赘语,不啰唆,更不叠床架屋、带水拖泥而且,《宣言》的“波涛”节奏,不是小步推进,而是“汹涌”迅跑,正如《马克思传》著者弗兰茨梅林所赞誉,马克思语言犹如“大海的波涛” (二)炽热情怀、感人至深 鲁迅于1927年10月的《而已集革命文学》里呐喊:“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19]《宣言》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文风,马克思恩格斯是用心、用脑、用情、用血、用泪去写的《宣言》不仅思想深刻,而且它的词句,像诗歌那样饱含情感比如,资产阶级“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20]又如,“贵族们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作旗帜来挥舞”,“每当人民跟着他们走的时候,都发现他们的臀部带有旧的封建纹章,于是就哈哈大笑,一哄而散[21]再如,“德国的社会主义者给自己的那几条干瘪的‘永恒真理’披上一件用思辨的蛛丝织成的、绣满华丽辞藻的花朵和浸透甜情蜜意的甘露的外衣,这件光彩夺目的外衣只是使他们的货物在这些顾客中间增加销路罢了[22]上述比喻、嘲讽,使《宣言》极具感情色彩,动人心弦 (三)生动形象、摇曳多姿 撰写《宣言》的马克思恩格斯在进行逻辑思维时,兼用形象思维,有时还借用文学故事比如,《宣言》开头,“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23]“幽灵”一词,形象描述了欧洲共产主义的实情,被攻击、受诅咒、须“隐身”,使得共产主义者只能像“幽灵”一样“游荡”。

      《宣言》用这个词汇入木三分地“再现”了狂躁的统治者内心深处之于社会革命、共产主义的“哀愁”、忧心、害怕又如,在“劈面一拳”,再撕破资产阶级“画皮”时,《宣言》强调:“资产阶级……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再如,“当厂主对工人的剥削告一段落,工人领到了用现钱支付的工资的时候,马上就有资产阶级中的另一部分人———房东、店主、当铺老板等等向他们扑来[24] (四)精当概括、高度凝练 《宣言》要言不烦,以深透的哲学逻辑为引领,基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维度,用精准、洗练的语言发布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伟大宣告比如,开头第二句话,“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