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汉语简答题及答案.doc
3页古代汉语简答题(四)及答案古代汉语简答题(四)1.写出下列字的异体裤 渺 蚓 乃 贻 歌 鷄2.汉字简化的方法主要有哪些?3.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句中“砺”的意思是“锋利”;“劝学”的“劝”是“劝说”的意思4.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的方式可分为哪三种?5.什么是单纯合成词?可分为哪两类?6.什么是迭音词?迭音词古人称什么?7.什么是联绵词?联绵词又称什么?8.联绵词的两个主要特点是什么?9.联绵词按两个音节的声韵关系可分为哪几类?10.什么是偏义合成词?11.“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句中的“其实”、“知道”各是两个单音词,还是一个复音词?并释义12.“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苏洵《六国论》),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智力”、“前进”各是两个单音词,还是一个复音词?并释义13.“(廉颇)宣言曰:‘吾见相如,必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汉书·董仲舒传》),句中的“宣言”、“文章”各是一个复音词还是两个单音词?并释义。
14.什么是词的本义?15.什么是词的引伸义?举例说明16.分析字形推断词的本义,主要根据古文字还是今文字?六书中的哪几种字均可作为推断词的本义的根据?17.字的假借义与引申义主要不同点在哪里?18.什么是词义的扩大?什么是词义的缩小?什么是词义的转移?举例说明19.“夫民心之愠也,若防大川《国语·楚语下》),“不愤不启”(《论语·述而》),“怒而触不周之《淮南子·天文训》),三句中的“愠”、“愤”、“怒”有何不同?20.“入不言兮出不辞”(屈原《九歌·少司命》),“代王谢,愿守代边”(《史记·吕后本纪》),句中“辞”和“谢”的不同在哪里?21.“唯尔有神裁之,沉玉而济”(《左传·襄公十八年》),“使千人没水求之”(《史记·秦始皇本纪》),句中的“沉”与“没”的差别何在?2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此二句中的“负”、“戴”、“荷”的区别在哪里?23.“厚聚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墨子·辞过》),“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荀子·王霸》),句中的“财”和“货”有何不同?24.“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戒而不傲”(《尚书·尧典》),句中“骄”与“傲”的区别是什么?25.“家有常业,虽饥不饿”(《韩非子·饰邪》),句中的“饥”与“饿”有何不同?26.“虑世事之变”(《商君书·更法》),“北冥有鱼……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庄子·逍遥游》),“变”与“化”的差异何在?27.“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史记·项羽本纪》),“秦使使者告赵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报”与“告”的异同是什么?28.“无功不赏”(《荀子·王制》), “赐予其宫室,犹用庆赏于家也”(《荀子·大略》),两句中的“赏”和“赐”有什么不同?29.“则女主乱之宫,诈臣乱之朝,贪吏乱之官”(《荀子·强国》),句中的“吏”与“官”的不同是什么?30.“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说明句中“人”与“民”的不同。
古代汉语简答题(四)答案1.绔淼螾廼诒謌雞2.(1)减去原字的一部分2)用符号代替原字的一部分3)草书楷化4)用笔画简单的偏旁代替原偏旁5)另造新字6)采用笔画简单的古今字的古字7)采用笔画简单的同音字8)采用笔画简单的字代替音、义皆异的几个字3.“锋利”改为“磨刀石”改“劝说”为“勉励”改对得分,改错或不改不得分)4.(1)加同义或近义的实语素2)加一虚语素3)用完全不同形式的双音词代替三种方式各占2/3分)5.单纯合成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可分为迭音词(或“重言词”)联绵词两类每词占1分)6.迭音词是由两个相同的音节重叠构成的单纯词,古人称“重言”或“重言形况字”7.联绵词是由两个不同的音节构成的单纯词联绵词又称“联绵字”或“连语”每问占1分)8.(1)两个字不能拆开解释;(2)同一个词有多种写法两个特点各占1分)9.(1)双声(2)迭韵(3)双声兼迭韵(或既双声又迭韵)(4)非双声迭韵(或既非双声又非迭韵)10.由两个相反或相对的语素构成,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义,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11.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果实;两个单音词,懂得道理(或知道道理)(各占1分)12.两个单音词,智谋力量。
两个单音词,向前进献各占1分)两个单音词,黄词以北,黄河以南,两个单音词,指出,给……看各占1分)13.两个单音词,散布言论两个单音词,错综华美的花纹各占1分)14.词的本义是指词本来的意义,即有文献根据或字形根据的最古义两个要点各占1分)15.指由本义发展或派生出来的词义定义和例证各占1分)16.古文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错一点扣0.5分)17.词的引申义与本义在词义上有直接或间接的了解,词的假借义与本义在词义上与本义毫无关联主要不同点各占1分)18.词义的扩大,是指概念外延的扩大,本义包含在引申义中概念和例证各占1分)词义的缩小是指概念外延的缩小,引申义包含在本义之中概念和例证各占1分)词义的转移是指概念内涵的改变,本义与引申义互不从属,互不包容概念和例证各占1分)19.“愠”是不满或恼怒,“愤”是表示郁积于心,“怒”则是火气极盛能说出三者程度不同得分,否则不得分)20.二者在推辞、告辞义上一样,但口气不同,“辞”较直接,“谢”较委婉说出二者语气差异才得分)21.“沉”着重于物体由于自身重量逐渐落入水底,“没”是没入水中,不露于上,是否沉入水底是不管的准确指出上面区别才得分)22.“负”是用背驮东西,“戴”是用头顶东西,“荷”是用肩膀扛东西,三者携带重物的部位和方法不同。
说出三者行为方式之异才得分)23.先秦时“财”的内涵很小,主要是指人的衣食所需,“货”则指商贾倒卖的东西能指出上面内涵差异才得分)24.“骄”是自满,是一种心理状态,“傲”是傲慢,没礼貌,是一种行为表现能指出以上差异才得分)25.“饥”含义轻,是吃不饱的意思;“饿”含义重,是饿死或快饿死的意思指出其程度上的差异方得分)26.“变”是一般的变化,多为数量、位置、方式、体貌、形式的改变,“化”则是深一步的变化,是涉及事物本质的变化能说出二者量变与质变的差异才得分)27.告诉差异点占1分,相同点占1分)28.“赏”指国家或有关部门根据规定给有功人员以财物、爵位等,“赐”则带有私人性,是个人之间的赠予,不是对功劳的酬谢答出公私之别才得分)29.“官”一般指行政机构或职务,本义是办公的地方,“吏”指做官的人准确答出其区别得分,欠准确者扣1分,不能答出要点不得分)30.“人”指统治阶级,“民”指奴隶或被统治者答出二者地位不同者才得分)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