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区域活动中观察并指导幼儿学习的策略.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lis****666
  • 文档编号:185545674
  • 上传时间:2021-07-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8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区域活动中观察并指导幼儿学习的策略 区域活动中观察并指导幼儿学习的策略 [摘 要] 区域活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模块,对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开展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做细心的观察者,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实现精准指导文章以?3~6岁儿童学习与开展指南?为背景,阐述了区域活动中教师观察与指导幼儿学习的策略教师可在区域活动中以直接观察法、清单观察法、系统观察法等观察方法对幼儿学习状况进行指导 [关键词] 区域活动;观察指导;根本要求;指导策略 区域活动一般专指幼儿在区域中的自主活动,它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但作为一种开放、自主的学习活动,课堂的调控与把握能力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想把控课堂,有效指导幼儿开展活动,观察策略尤为重要3~6岁儿童学习与开展指南?指出教师要将理论转为实践,用心聆听幼儿的心声,做细心的观察者,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 一、区域活动中观察并指导幼儿学习的根本要求 观察的根本方法 教师作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最直接的接触者、引导者,观察是教师对幼儿进行“干预〞前所搜集到的最原始资料,因此,教师应该要有区别于非专业人士的观察方法,以自己专业的敏感性和自身对幼儿的研究规律,以一定的目的和内容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分析与判断,并能根据幼儿的反响做出相应处理,如“干预〞幼儿的行为或调整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

      基于观察所获得的信息既是教师积累的珍贵经验,也是教师根据幼儿的行为进行反思的重要依据但由于幼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完成一定的活动任务,又要随时关注发生的事情,因此,观察既要与指导相结合,又要求观察过程中要相对简单、快捷观察的方法可以包括:直接观察法、清单观察法、系统观察法等 1.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区域活动中教师最常用的方法,操作方法比拟简单,随意性较强,但是搜集到的资源却最原始,对教师的要求也比拟高,它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既关注教学进程的开展,又要关注幼儿的行为,并做出相应的指导直接观察法可以分为全班扫描法和个别扫描法全班扫描法是教师全面了解的整体动态,掌握整体教学运行状况的必用方法全班扫描法运用于区域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当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课堂处于“热闹〞状态,教师及时的全班扫描就能为掌控全班的活动情况提供保证,及时发现课堂上存在一些“意外〞事件,从而迅速做出干预个别扫描法是教师特别关注某个幼儿所作出的观察行为,比方,在游戏活动中,有的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教师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及时地引导,以便帮助幼儿融入到集体活动中个别扫描法主要适用于开展对个别幼儿的干预性指导,以便为下一步的活动采取措施。

      2.清单观察法教师结合某个观察行为工程以清单的形式制作表格,然后结合表格上的工程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行为进行观察清单观察法主要以某个观察行为工程为主题,目的性较强,教师需要借助清单观察法全面了解区域活动中存在的有价值的内容和问题 3.系统观察法以研究为目的进行观察,教师要长期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行为,并随时做好记录,结合记录研究存在的共性指导行为,系统观察法对于指导幼儿行为有着较强的研究作用 观察指导的根本要求 在区域活动中,观察是教师进行指导的前提,不管是直接观察法,还是系统观察法,都是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行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搜集到有用信息,并及时做出指导行为 1.观察的方案性教师在活动组织时,要确定好全班扫描法和个别扫描法的具体安排,要有方案地进行,才能在每个时间点、活动点观察到有价值的现象 2.观察的目的性教师要结合区域活动主题、幼儿特点以及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从而把握观察重点,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指导 3.观察的客观性教师在进行指导前,观察到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教师不能以自己的主观经验对观察现象进行否认,而应该针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理性的判断,从而迅速做出合理的指导。

      4.观察的系统性在观察活动中,如果想了解某个幼儿或某个工程的开展情况,就需要教师系统地对幼儿或工程的活动情况进行屡次、反复的观察,用系统的观点去了解整体情况,从而获得系统地观察现象 二、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进行观察与指导的策略 让课堂意外事件在指导下得以平息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由于年龄比拟小,而活动的组织有时会存在着不可控因素,教师要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再施以指导区域活动是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摆弄材料、玩游戏等来感知和获得知识的自主性活动,教师在活动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处于隐性地位,而幼儿是区域活动的主导者,处于显性地位,正是这样的角色定位,教师的观察行为特别重要,它能帮助教师统筹处理区域活动中的各类事件,特别是课堂“意外事件〞,只有在“意外事件〞发生时巧妙介入,才能让幼儿在活动中顺利地完成显性任务 让幼儿的兴趣点成为课堂增值点 区域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会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教师要在观察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并以此作为课堂的增值点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将主动权交给幼儿,但观察行为却是教师了解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区域活动开展的初期,教师要关注活动环境是否是幼儿喜欢的,教师为幼儿准备的活动材料是否能引发兴趣;而在区域活动开展的中期,教师要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以及幼儿兴趣点等。

      因此,观察是教师进行指导的前提,而抓住幼儿兴趣点进行巧妙指导就能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更多开展 巧妙化解活动困难 在区域活动中,不少幼儿对区域活动比拟热情,有些活动操作起来比拟简单,幼儿容易完成区域活动中的任务,但有些区域活动的操作难度比拟大,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并寻找相对妥善的方法帮助幼儿如在美工区,幼儿前期的制作都非常顺利,但如果遇到需要选择粘合材料时就会遇到困难,有些幼儿可能无法顺利地将多种材料粘合在一起,或者,粘合了不久又分开,幼儿对需要粘合的材料质地不太清楚,导致所选的粘合胶不对当教师观察到这些现象后,应该注意到幼儿有可能会由于困难产生而放弃的念头或者有急躁的心理,教师要在幼儿遇到困难时与幼儿一起分析为什么会粘不好,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指导,使幼儿重新获得信心,并积极地完成任务在区域活动中,幼儿遇到困难是正常现象,教师在观察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幼儿的表现,对于一些简单的小困难,幼儿通过屡次尝试能解决的,教师就不需要轻易插手,而对于相比照拟困难的活动,教师就要巧妙介入但在介入时,教师不要轻易打断幼儿的尝试行为,而是以合作伙伴的方式与幼儿一起交流、探讨,使幼儿感受解决困难的乐趣,并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

      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开放、自主的学习活动,对于开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兴趣、合作精神、创新意识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活动过程具备动态性和不可控性,它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把控能力,要善于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行为,真正做到精准指导,从而有效指导幼儿开展活动 参考文献 【1】于爱玲,麻爱娟.幼儿区域活动指导点滴[J].山东教育,2001,. 【2】王燕飞.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观察和指导策略的实践探索[J].山东教育,2021,. 吴晶晶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