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供适合的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doc
7页1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中学建校于··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省级规范化学校近年来,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确立了“人文,惟真,为发展而教育”的办学理念, “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培养目标以分层分类走班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推开全员导师制、百名教师访千家、家长委员会建设等系列举措,致力于“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分层走班教学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进步的喜悦我校生源基础差异较大,学生发展不均衡,平行分班势必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 , 中间学生“吃不好 ”,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而分快慢班的传统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挫伤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两种方式都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严重脱节在此前提下我们充分分析本校实际情况,坚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搭建分层次走班教学平台,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保留行政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和发展趋向,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学习情况的层次班级,重新组建教学班级。
每个学科的教学设计分成 A、B、C 三个层次,A 层教学班面向学科基础薄弱的学生,B 层教学班面向学科基础一般的学生,C 层教学班面向学科基础好的学生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基础情况、发展趋向,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教学班类别和教学班层次在“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的理念指导下,广大教师在“分层教学”上作出了一系列的探索:加强学生学情分析,2实行分层施备;开展自学交流,实行分层施教;实施“导师工程” ,实行分层施辅;采用个性试卷模式,实行分类施考;学分分类记载,实行分类施评实施一年多来,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不同的进步分层次走班教学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挖掘不同学生潜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适合学生发展方向使学生重新发现了自我,增强了自信,使“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 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进步的喜悦,分享到成功的喜悦我校分层分类走班教学引起媒体和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我校的分层次走班教学课题赢得**市教育局的高度认可,在**市“双十行动”中我校被评为“**市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示范校” ,被确定为山东省教学工作示范校中央电视台、 《中国教育报》 、山东教育电视台、 《齐鲁晚报》 、等媒体多次专题报道我校的教育教学。
我校多次接待新疆、内蒙古、四川等教育考察团指导每一个学生,全员导师制使每一个孩子得到关爱**中学现有近 4000 名学生多年来,老师们都习惯将精力放在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身上,大部分学生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我们明确提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健康成长”的口号,实行全员导师制,关爱每一位学生成长,使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关爱学校出台《**中学实施“全员导师制”方案》 ,建立了配套制度每学期学校组织进行一次导师选聘以教学部为单位,以教学班为单元,面向全校教职工选聘导师领导干部带头包靠,亲自担任导师;全体教师全员参与,每人担任 10 名左右学生的导师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全程管理、个性化教育的格局导师通过“思想引导、学业、生活指导、心理疏导” ,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做学生的良师益友3导师每月与受导学生谈心至少一次,每次谈心和必须认真备课学生至少每周向导师汇报一次思想生活学习情况同时导师要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身体健康状况、思想动态等,学生每学期考试成绩记录、学分认定和综合素质认定情况。
为更好的对症下药,我们还建立了学情会商制度以教学部、教学班为单位,召开导师例会教学部每学期组织召开 2 次,导师们对受导的学生进行个案分析,进行具体“会诊” 大家集思广益,共同交流学生情况,制定学生指导方案,使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导师制的推行赢得了学生的欢迎,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提高精神生活质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帮助学生更好全面发展,也为教师与学生更好的进行沟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高三的··同学深有感触地说:“在有了导师之后,有些问题可以主动找自己的导师进行咨询,帮助自己更好地解决问题作为高三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导师定期对我进行心理,缓解心理上的压力,让我心理上放松了,学习上抓紧了 ”··成绩优秀,唯有语文成绩稍显薄弱,因此他选择了语文老师做自己的导师··的导师不仅仅在语文的学习上给了他很多帮助,更在精神和生活上给予他无私的关怀,让他感受到了浓浓的关爱全员导师制的推行对每位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好的导师,要从学生的思想、学业、心理、生活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为了处理好每一个学生在思想、心理、学习各方面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老师们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人生阅历为帮助学生。
为了更好的帮助同学们全面发展,导师们必须时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状况 “全员导师制不仅拉近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同学都感觉到自己受到了老师的重视、4照顾,让关爱包围着每个学生,用智慧引导每位学子这不仅需要平日里与结对学生多交流,多沟通,还要多看书,多积累资料,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沟通技巧,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对症下药,取得预期的效果 ”作为导师的孙老师说走进每一个家庭,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在当今形势下,学校办学将更加开放教育要想人民满意,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家长的满意,这必须充分了解家长的需求,把握准家长的脉搏,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中来,让家长做学校发展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推行家访制,走进每一个学生家庭为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我校从 2010 年起,开展了“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家访主要了解学生生活的社区环境、家庭环境,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育的能力态度情况,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家长对老师和学校的期望要求等,以及普及家教知识,与家长探讨家庭教育的的科学措施活动开展以来,全体教师积极响应,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主动走进每一个学生家庭,和家长、学生一起深入探讨教育方法和发展规划。
目前已基本实现“100%的教师走进 100%的家庭”这一目标家访活动得到了家长、学生的普遍欢迎有的家长激动地说:“家访这种多年不见的交流方式又出现了!我们家长很需要与老师的交流 ”一次小小的家访活动,会使学生和家长得到一种尊重感,对学生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甚至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对家长来说,通过交流,更加了解了孩子的全面情况,也接受了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了家庭教育水平同时,这一活动也有利于老师更好的指导学生,密切了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从中也得到了很多的收获家访活动中如涓涓流水,滋润了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心,架起家校联系的“桥梁” ,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提高了教育5的水平建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做学校发展的参与者为了尊重家长意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搭建家校合作的平台,我们在家校合作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创新了家校合作的模式,丰富了合作的渠道,让家长真正参与学校的管理,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真正结合起来,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学校在班级、年级、学校三个层面建立了三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例会在学校的家长委员会上,学校与家长代表共同讨论学校的管理问题、校园安全等问题。
家长委员们要听取学校工作报告,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措施有建议权,对教师的教学情况、班主任队伍建设、师德状况等进行评议投票,在学校开放日可以随机走进课堂听课,检查餐厅、宿舍卫生状况,对于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更好的促进学校的工作创新家长会模式,实行多样化家长会形成了“微型家长会” ,“分层家长会” , “分类家长会” , “导师制家长会” ,导师、班主任、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四方会谈”家长会等系列家长会形式针对不同的学生,举行不同的家长会,从单一的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反馈给家长变为现在的多形式、多渠道的与家长沟通家长委员会、百名教师访千家、家长会等家校合作的创新做法,形成了一张紧密的大网,将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构建了家校沟通的良好平台,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真正发挥家长在教育孩子中的作用,强化全体教职工的服务意识,加强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学校发展能更好的满足群众的需要正是因为学校采取的一些列举措摸准了群众的需求,满足了他们的需要,所以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在 2011 年**市教育局组织的家长随机调查访谈中,我校获得了名列同类学校第一的好成绩,学校6的社会美誉度有了较大提高。
成人”比“成绩”更重要 ——坚持德育为先,注重生活教育一个人终生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往往就是在学校里养成的良好习惯学校非常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开展了生活教育主题活动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 思想为指导,从生活教育抓起,用 生 活 来 教 育 为此,学校制定了生活教育活动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教育、健康生活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学习生活教育、公民生活教育、劳动生活教育、勤俭节约教育、安全知识教育等要求老师育人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和细节入手,联系学生生活,在一件件平凡事、简单事中,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提升道德素养在实施过程中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改变灌输式教育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在形式上采取辩论会、演讲、组织竞赛、参加集体活动、社会实践、社区体验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 生 走 出 教 室 , 走 进 社 区 , 亲 近 自 然 , 服 务 社 会 , 在 生 活 中 体 验 ,在 体 验 中 感 悟 , 在 感 悟 中 升 华 , 逐 渐 达 到 育 人 的 效 果 这样的教育,如水一般温柔,如水一般随物就形,润物无声地流淌进学生的心灵。
生活教育实施一年多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学校的一些新变化:校园的垃圾有人捡了;餐厅排队更有秩序了,宿舍的内务更加整洁了,教室里更安静了,主动问候的多了学生自觉成立义工队伍,开展公益活动;李彤等同学组织到敬老院进行演出;汶川地震后,全校师生捐款十六万余元;云南旱灾,学生组织义卖活动;自觉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发出倡议书;积极组织参加“唱红歌”活动······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7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好的习惯会成就好的人生,学生们从生活中受到的启迪和感悟能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从习惯到自觉,从他律到自律,让学生自己掌握一把重塑自我、提升自我的金钥匙,成为孩子受用不尽的财富,伴随着学生一辈子的成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我们会一如既往的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实事求是,不断探索和创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科学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