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舍物有奖的调查报告.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5516367
  • 上传时间:2017-11-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3.0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北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 18 号北环中心 A 座 1506 室 公司:(010)82251502/82251655上海地址:上海市陕西北路 1388 号银座企业中心 905—911 公司:(021)60943470/71/72/73广州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六路 232 号 1307-1308 公司:(020)623240391捨物有奖的调查报告数字 100 市场研究公司在 2012 年 2 月 16 日,通过数字 100 样本库,对态度 8 调查网 464 位受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受访者基本属性分布如下: 你的性别是有效百分比 总回答数男 50.40% 234女 49.60% 230共计 100% 464你所在的城市是有效百分比 总回答数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 26.80% 118二线城市(其他直辖市和省会城市) 32.40% 143三线城市(除一二线以个的城市) 40.80% 180未答 23共计 100% 464你的年龄是有效百分比 总回答数25 岁以下 12.80% 5725-35 岁 47.10% 21035-45 岁 30.90% 13845 岁以上 9.20% 41未答 18共计 100% 464北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 18 号北环中心 A 座 1506 室 公司:(010)82251502/82251655上海地址:上海市陕西北路 1388 号银座企业中心 905—911 公司:(021)60943470/71/72/73广州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六路 232 号 1307-1308 公司:(020)623240392四成七的受访者认为“拾物有奖”的规定切实可行,35-45 岁之间的受访者比例最高1、您怎么看待这个“拾物有奖 ”的规定??              总体 男 女 25 岁以下 25-35 岁 35-45 岁 45 岁以上道德与物质奖励结合的做法切实可行 47% 50% 45% 39% 40% 62% 44%规定漏洞太多(既然规定自愿奖励,为什么又要限定 10%) 29% 25% 32% 26% 33% 22% 34%为民请愿的工作态度值得鼓励 14% 15% 13% 21% 17% 9% 7%部分条款定义与《物权法》违背 9% 10% 9% 14% 10% 7% 7%其它 1% 0.00% 1% 0.00% 0.00% 0.00% 7%五成七的受访者愿意给予拾遗者相应的奖励,男性的比例要高于女性2、如果您是失主,您是否愿意给予拾遗者相应的奖励?...      总体 男 女愿意 57% 62% 53%不好说,要看丢的是什么 35% 28% 41%不愿意 8% 10% 6%近六成受访者认为不应该设定奖励的比例和应该设定奖励上限3、对于 10%的奖励您又是怎么看的??总体 男 女 25 岁以下 25-35 岁 35-45 岁 45 岁以上不应该设定奖励的比例 36% 32% 41% 30% 39% 37% 27%北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 18 号北环中心 A 座 1506 室 公司:(010)82251502/82251655上海地址:上海市陕西北路 1388 号银座企业中心 905—911 公司:(021)60943470/71/72/73广州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六路 232 号 1307-1308 公司:(020)623240393应该设定上限 23% 26% 19% 35% 15% 26% 34%不好说 17% 14% 20% 12% 16% 17% 24%比例有点高 15% 19% 12% 16% 19% 13% 5%比例有点低 6% 7% 4% 4% 8% 5% 2%不应该有奖励 3% 1% 4% 4% 3% 1% 7%四成三的受访者认为对于职业便利人群应该降低奖励金融4、有人提议“具有特殊职业便利的人,比如保安、巡警、出租车司机等,其奖励比例应该适当降低”您认为职业使得者应不应当降低奖励金额总体 男 女 25 岁以下 25-35 岁 35-45 岁 45 岁以上应该 43% 51% 36% 39% 45% 47% 37%不应该 31% 28% 33% 40% 32% 26% 17%不好说 26% 22% 30% 21% 23% 26% 46%多数受访者认为奖励与道德并无冲突5、对于道德与奖励是您又是怎么看?      总体 男 女用奖金“扶”起拾遗的道德 35% 33% 37%拾金有“奖”不会挑战拾金不昧 33% 36% 30%拾金不昧需要“被自愿”的酬金 23% 27% 19%道德市场化是不是社会的深渊 22% 20% 23%拾金不昧给 10%的奖励道德光环抹了一层灰 20% 18% 22%“拾金不昧可获 10%奖励”多少有些吊诡 19% 16% 21%北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 18 号北环中心 A 座 1506 室 公司:(010)82251502/82251655上海地址:上海市陕西北路 1388 号银座企业中心 905—911 公司:(021)60943470/71/72/73广州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六路 232 号 1307-1308 公司:(020)623240394给道德高尚者头顶抹灰 13% 13% 13%其它 1% 1% 1%四成八的受访者希望能得到相应奖励6、如果您是拾遗者,您是否希望失主给予相应的奖励?...总体 男 女 25 岁以下 25-35 岁 35-45 岁 45 岁以上希望有 48% 54% 41% 54% 46% 52% 34%不好说 30% 26% 34% 28% 28% 26% 46%不希望 22% 20% 25% 18% 26% 22% 20%7、在这个规定的实施问题上,您有什么顾虑和建议?拾物有奖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还是一定积极的因素,能够更好的帮助失主找回失物。

      拾物有奖不应该用 10%来具体作奖励上限,应该由失主本来决定给与否多少奖励 ,对于那些没找到失主的遗物可以拍卖拿出 10%的作为奖励.拾金不昧成语本身带有拾物归还失主,并且不取报酬的意思,何伟与雷锋都属于理想化的人物,用以要求常人有点难度, 《规定》 既然提出金钱奖励,就不宜再用拾金不昧形容拾物交公者,法规法条要跟文学区别开来 在拾物可昧可不昧的传统年代里,拾金不昧值得表扬自 2007 年以后, 《物权法》把拾物不交公、不归还,划入侵占罪适用范围,拾物归还或交公成了法律义务,拾金不昧就失去原有的道德意义侵占拾物违法,有违习惯观念,所以生效之初曾有几起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比如深圳机场保洁员梁丽被判刑的案子当然,那些都是公家被私人侵占,暂时还没有听说侵占私人遗物被判刑的事例 《规定》遣词造句有意思的地方很多第七条第四款:“失主领回失物时,可以自愿遗失物品价值百分之十的金额奖励拾金不昧的单位或个人 ”第十条第一款:“对拾金不昧的个人,可按拾获财物价值的百分之十的金额给予奖励;”前者有主语,后者没有主语,如果交公遗物无人认领被拍卖充公了,不知道找谁去讨赏金 《规定》真正用意体现在第三条和第四条,可以简称为“拾物交公 ”,公是公安局的公。

      “文革” 的时候用歌曲《捡到一分钱》教导国民“拾物交公” ,现在进一步用行政法条来规定大概是因为以前没有竞争,现在有竞争了,比如民间公益组织搭建的“广州拾物招领网” 就做得更亲民既然征求意见,我的意见是别把拾物招领的竞争扼杀在襁褓中 拾金不昧本来就是一个从内心出发来做的事情,如果有目的性的话,就变得不纯粹了但是当今的社会,要是做好事,是要冒风险的,所以说,也许真的应该北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 18 号北环中心 A 座 1506 室 公司:(010)82251502/82251655上海地址:上海市陕西北路 1388 号银座企业中心 905—911 公司:(021)60943470/71/72/73广州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六路 232 号 1307-1308 公司:(020)623240395拾物有奖才对拾到物品归还不应当强制一个奖励幅度,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由失主自己决定奖励范围体现国家的制度提倡与个人意愿相结合如果是价值较大的物品,拾物者为了找到失主花费了一定的人力,甚至是一些金钱,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果硬性规定奖励,可能某些人会把拾物的奖励演变还物的前提条件了如果拾金不昧,能够换来人的良知,那是要坚决拥护支持,但在现实中,有些人往往做忘恩负义的事。

      没事干的人这下可有工作了,天天上街跟着人后面等着捡东西挣钱啊,小偷偷完东西反过来向物主拿合法的钱,会不会呀,想一想都可怕啊没人认领奖励拍卖款 10%,有人认领失主自愿给不给拾到款项的 10%,我觉得这样做是针对那些为了钱才归还捡到东西的人吧?既然人家都为了钱了,干嘛要还你,还了最多拿 10%,不还拿 100%,不觉得这规定毫无意义吗?顾虑是怕有心人以此作为要挟的筹码,建议是不一定要现金奖励,政府和各界社会人士建立一个有效的整体,通过其他方式来作为奖励比如拾金者适当的帮助(生活或是工作)对于自己丢了东西没人送回很失望,如果有精神和物质奖励也许会有更多的人送回来;如果自己捡了东西肯定会送给丢失者,但丢失者一定得有感激的表示,并不是非要物质上的对于那种没有感谢表示的人也真的让人很失望道德与奖励相结合,拾者可以选择要不要奖励; 遗失者付出奖励:一是表示感谢物归原主,二是对自己的粗心付出的代价从我个人的角度说我是拾物者我就不需要奖励因为如果我是失主肯定很着急就希望有人快点给我送来,所以我如果拾物就会快点送去,这也是道德不应该设定奖励比例,全凭失主自愿,拾到者也可选择不收!但精神的奖励要有的,比如报道啊,给所在单位送感谢信!不太好执行,好人即使不给报酬也会归还失物,坏人给多少报酬都会占为己有。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关于道德素质的提高还是从娃娃抓起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