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文言句式文中的“诚”与“坐”.doc
7页浅谈文言句式文中的“诚”与“坐”摘 要:掌握“诚”与“坐”在文言文句中的不 同用法,就能帮助学生理解词意、句意及文意,有助 于更好的学习文言文关键词:用法;释义;句式古汉语中的“诚”与“坐”用法颇为复杂,在不 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用法为了能更好的理解文言 文,把握文章中的词意、句意及文意,就中学文言文 中常见的“诚”与“坐”谈点粗浅见解首先,“诚”在文言文中常见的几种用法:一、用在假设句中做连词,可译为“如果”“果真”1.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宜多应者《陈涉世家》)——现在如果把我们这些人冒充为公子扶苏和项 燕的部下,该有很多的人响应了2•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刘豫州协规同 力,破曹军必矣《赤壁之战》——现在将军如果能够派猛将统领几万士兵,同 刘豫州同谋协力,打败曹操的军队就不成问题了3.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 王必说见臣《荆轲刺秦王》)——如果能够得到樊将军的头颅,和燕国督亢的 地图献给秦王,秦王就一定高兴的见我4.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果真像这样,那么霸主业绩可以成就,汉朝 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5.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楚国如果能够同齐国断绝关系,秦国就愿意 把见方六百里的商于之地献给楚国二、用在陈述句中做副词,表肯定,可译为“的 确” “确实”“实在”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 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我的确怕遭到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 已叫人把宝玉带了回去,现在已经走小路秘密地回到 赵国了2.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如天, 诚不为过也《原君》)——古代天下的百姓爱戴这些君主,把他们比如 父母,比拟为天,确实是不过分啊3. 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你干得确实痛快,可是我们太守的冤还没有 昭雪,还是没有用4. 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 不可与争锋《隆中对》)——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着天子来 号令诸侯,这确实是不能跟他硬拼的5.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这确实是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6.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邹忌)上朝廷拜见威王,说:“我确 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7. 战败而亡,诚不得己《六国论》) 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8•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
一一韩愈(《祭十二郎文》)——这正是所谓苍天确实难以揣测,而神意实在 难以知道了!9.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岀师表》)——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来发 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三、有时用在陈述句、感叹句中,粘在代词之后, 表不虚伪,可译为“真实(的心意)”1.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天帝被愚公的真心所感动,就命令大力神夸 蛾氏的两个儿子背起两座山,一座放到朔方的东面, 一座放到雍州的南面2.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与妻书》)——我真心愿意同你互敬互爱到老死3.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敢不努力以效龟蛇 之诚!(《中山狼传》)——你的恩情就像使死者复活,枯骨头长肉那样, 我怎敢不努力献出龟蛇那样的真心呢!其次,“坐”字在文言文中常见的几种用法:一、作介词可以理解为“因”“因为”“由于”“为了”“因……犯法”“因……受牵连”等例如:1.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 行》)——停下车来是因为(或“为了”)喜爱枫林的晚 景,经霜的红叶比二月的鲜花还红2. 坐是,两者弗获相同焉《甘薯疏序》)——因此,一般认为不同地区的作物就不能够互 相引种了。
[“坐” “因”和“是”连用,可译为“因 此”]3. 后事泄,坐死者六七人《三国志?潘夫人转》) ——后来事情暴露,因受牵连而死的有六去人4.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坐”,是"因为” “由于”的意思二、做副词如果用在动词前边,表示时间的迅 速,可译为“立即”“顿时”“马上”等;如果它和“见” “看”连用,可译成 “眼见”“即见”例如:1.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白居易《别元九后 咏所怀》)——“坐”有“顿时” “遂”的意思2. 观进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韩愈《石 鼓歌》)——“坐”和“见”连用,含有“即见”的意思3. 六出花飘入户时,坐看修竹变玉琼《太平广 记》)——雪花飘时,眼看竹子变玉枝[“坐看”即‘眼 看”]除此,作副词用时,有时还含有“不劳不动”“徒 然”“白白地"的意思例如:1. 坐观成败、坐享其成、坐享渔利、坐视不救、 坐以待毙等成语中“坐”字,就含有“不劳不动”的意思2. 胡为坐自苦,同悲仍抚膺?(《白居易?反鲍明 远》——“坐”:白白地三、 作动词用例如:1. 席不正,不坐《论语?乡党》)——“坐”:古人席地而坐,指两膝着地,臀部 压在脚跟上,叫“坐”席子放的不端正,不坐。
2. 项王未有一应,曰:“坐”《鸿门宴》)——[词义同例1]3. 副有罪,当相坐《苏武传》)——副使有罪,(你正使)当连同犯罪[“坐”: 犯罪]四、 “坐”通“座”例如:1.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信陵君窃符救赵》)——前一个“坐”是动词,词义同现代汉语中 的"坐”;后一个“坐”是“座”的通假字,"座位” 的意思2. 请以舞剑,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 "坐”通“座",座位3.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郑 人买履》) [词义同例2]综上所述,“诚”有“名词、连词、副词”的用 法;“坐”有“名词、动词、介词、副词”的用法,因 而,了解好“诚”与“坐”在文言文句式中的不同用 法,就能帮助学生理解词意、句意及文意,有助于更 好地学习文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