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练习(含答案).docx
3页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统编版古诗文暑假提前学 专题七:《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面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及其家穿井(待,等到)B.家无井而出溉汲(喝水)C.身亡所寄(无,没有)D.亦不能有所中伤(伤害)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家无井而出溉汲(浇灌、灌溉)B.闻之于宋君(听见)C.因往晓之(告知,开导)D.只使坠(纵使,即使)3.下列选项中加粗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宋之丁氏 晓之者B.求闻之若此 若屈伸呼吸C.有闻而传之者 闻之于宋君D.亦不能有所中伤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无井/而出溉汲B.有/闻而传之者C.奈何忧/崩坠乎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二、问答题5.阅读课文《杞人忧天》,回答问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1)因往晓之______(2)终日在天中行止_______(3)奈何忧其坏______(4)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___2.与“杞人忧天”意思相近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意思相反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
各写出一个即可)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2)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4.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出怎样的评价?三、填空题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1.家无井而出溉汲溉:__________汲:__________2.及其家穿井及:__________穿:__________3.国人道之道:__________4.闻之于宋君闻:__________5.丁氏对曰对:__________6.身亡所寄亡:__________7.因往晓之晓:__________8.若屈伸呼吸若:__________9.终日在天中行止行止:__________10.奈何忧崩坠乎奈何:__________11.只使坠只使:__________12.亦不能有所中伤中伤:__________13.充塞四虚四虚:__________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的能力B项,“汲”指从井里取水2.答案:B解析:B项,闻:使知道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的能力A项,助词,的/代词,他B项,像/你C项,听说/听到,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
D项,都表示“也”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语句朗读停顿的能力C项,应改为“奈何/忧崩坠乎”5.答案:1.(1)告知,开导(2)行动,活动(3)为何,为什么(4)同“释”,解除、消除2.庸人自扰;高枕无忧(或:无忧无虑)3.(1)纵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关键词:只使、中伤)(2)你踩踏着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关键词:若、躇步跐蹈)4.嘲讽了一些为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而担心的人评价:一些事情虽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还是有可能发生的我们要在灾难发生之前,做好预防准备解析:4.第一问,根据寓言故事内容概括寓意即可第二问,从积极的角度思考“杞人忧天”的必要性,可从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角度回答6.答案:1.浇灌、灌溉; 从井里取水; 2.待,等到; 挖掘、开凿; 3.讲述; 4.使知道; 5.应答,回答; 6.无,没有; 7.告知,开导; 8.你; 9.行动,活动; 10.为何,为什么; 11.纵使,即使; 12.伤害; 13.四方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