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赠温驸马汝阳王翻译赏析_作者徐晶.docx
8页赠温驸马汝阳王翻译赏析_作者徐晶 第1篇:赠温驸马汝阳王翻译赏析_徐晶 为唐代文学家徐晶其古诗全文如下: 畴昔承馀论,文章幸滥推夜陪银汉赏,朝奉桂山词 梁邸调歌日,秦楼按舞时登高频作赋,体物屡为诗 连骑长楸下,浮觞曲水湄北堂留上客,南陌送佳期 忆昨陪临泛,于今阻宴私再看冬雪满,三见夏花滋 都尉朝青*,淮王侍紫墀宁知倦游者,华发老京师 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陵使至汝州翻译赏析_王建 为唐代文学家王建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译文] 回望巴路,但见白道如丝,一直向前蜿蜓伸展,最后渐渐隐入云间天际,寒食离家,郊原还是一片嫩绿,回家的时候,田间垅上,却已是一片金黄了傍晚时分,前面出现了几座青得象染过一样的峰峦,同行的商人说,那就是汝州附近的山了 [鉴赏] 这首纪行诗是王建一次出使*陵,回来的路上行近汝州(今河南汝州市)时写的 第一句是回望来路巴路,指的是通向*陵、巴东一带的道路陵到汝州,行程相当遥远,回望巴路,但见白道如丝,一直向前蜿蜓伸展,最后渐渐隐入云间天际这一句表明离出使的目的地*陵已经很远,回程已快接近尾声了。
翘首南望,对远在云山之外的*陵固然也会产生一些怀念和遥想,但这时充溢在诗人心中的,已经主要是回程行将结束的喜悦了所以第二句紧接着瞻望前路,计算归期王建家居颍川(今河南许昌),离汝州很近,到了汝州,也就差不多到家了"寒食离家麦熟还',这句平平道出,仿佛只是客观地交待离家和归家的时间季节,而此行往返程途的遥远,路上的*苦劳顿,盼归心情的急切以及路途上不同季节景物的变化,都隐然见于言外寒食离家, 未完,继续阅读> 第3篇:秋日题汝阳潭壁翻译赏析_刘希夷 为唐代文学家刘希夷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坐秋*生,悲来从所适行见汝阳潭,飞萝蒙水石 悬瓢木叶上,风吹何历历幽人不耐烦,振衣步闲寂 回流清见底,*覆银砾错落非一文,空胧几千尺 鱼鳞可怜紫,鸭毛自然碧吟咏秋水篇,渺然忘损益 秋水随形影,清浊混心迹岁暮归去来,东山余宿昔 未完,继续阅读> 第4篇:走笔赠独孤驸马原文及翻译赏析 《走笔赠独孤驸马》 年代:唐 :李白 都尉朝天跃马归,香风吹人花乱飞银鞍紫鞚照云日, 左顾右盼生光辉是时仆在金门里,待诏公车谒天子 长揖蒙垂国士恩,壮心剖出酬知己一别蹉跎朝市间, 青云之交不可攀。
倘其公子重回顾,何必侯嬴长抱关 作品赏析 【韵译】: 都尉下朝以后,常常飞马回家,马过香风扑鼻,路边花朵随风摇曳 银*的马鞍紫*的马多气派,光耀云天,左顾右盼,神态光辉夺目 当时我在金马门翰林内,是皇上的词学待诏 我曾经给皇上长揖致礼,承蒙皇上赐予我国士之礼,所以我对皇上掏心掏肺地贡献治国策略 不料一朝小人作梗,我请求还山,混迹*湖,无法再有青云之交了 如果公子现在还眷顾我,我也不必像侯嬴那老头一样去守城门了 未完,继续阅读> 第5篇:赠黄鲁直阅读*_赠黄鲁直翻译赏析_徐积 为唐代文学家徐积其诗词全文如下: 不见故人弥有情,一见故人心眼明 忘却问君船住处,夜来清梦绕西城 [译文] 没有见到老朋友时我更加觉得有情,一见到老朋友我顿时心眼通明仓促间忘了问你,你的船泊在何处,整个晚上都在梦里找你,魂绕着西城 [鉴赏] 诗题中的黄鲁直指黄庭坚(字鲁直)徐积的年岁略长于他,但对他的才学很推重,他曾评黄庭坚的诗说:"鲁直诗极奇古可畏,进而未已也'(*端礼)这首诗就是他写赠黄庭坚的作品 黄庭坚于途中过访徐积,畅叙之后又匆匆分别,诗即写在黄庭坚别去之后,从未见故人写到既见故人,再写到分手后的思念之意,全诗纯以时间为次,章法井然有序。
前二句说与黄庭坚没见面时,则思之良苦,一往情深;见了面便心眼顿开,欣喜若狂这两句的意境与中"未见君子,忧 未完,继续阅读> 第6篇:赠郭给事翻译赏析_王维 为唐代文学家王维古诗全文如下: 洞门高*霭余晖,桃李**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译文] 东门高*凝聚着太阳的余辉,桃李盛开,柳絮飞扬宫中钟声疏落已到傍晚,门下省中听得见鸟儿的鸣叫,往来的官吏稀少早晨戴着玉饰恭恭敬敬地上朝,傍晚捧着皇帝的诏书朝拜回来虽然勉力想追随你,无奈年老多病,将因为卧病而辞官退休 [鉴赏] 这首酬和诗,是王维晚年酬赠与给事中郭某的"给事',即给事中,是唐代门下省的要职,常在皇帝周围,掌宣达诏令,驳正政令之违失,地位是十分显赫的王维的后半生,虽然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然而在**上却是"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因此,在他的诗作中,这类应酬的题材甚多这首诗,既颂扬了郭给事,同时也表达了王维想辞官隐居的思想写法上,诗人又别具机杼最突出的是捕捉自然景象,状物以达意,使那颂扬之情,完全寓于对景物的描绘中,从而达到了避俗从雅的艺术效果。
这也是一首唱和诗,郭给事有诗给王维,所以王维就酬和此类应酬*的诗,总是称赞对方,感慨自 未完,继续阅读> 第7篇:赠程处士翻译赏析_王绩 为唐代文学家王绩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鉴赏] 此诗题为赠人,实为叙志咏怀借"赠程处士'而一吐胸中块垒,兼引程处士为同调 在隋、唐两代都曾出仕的王绩,早年曾有襟怀抱负自谓"弱龄有奇调,无事不兼修',"明经思待诏,学剑觅封侯'()但在隋唐之际的乱世,他所期待的诏书始终没有到来,"觅封侯'更谈何容易中年逢丧乱后,便绝意仕进,归隐田庐,过他置酒烧枯叶,披书坐落花的生活去了 首二句,先写"百年',次写"万事',以"百'、"万'两个约数接"扰扰'、"悠悠',且以表示内在感情的"长'、"悉'相衔接,概括了时间、空间和人事的纷繁,显示出诗人厌烦尘嚣、追求解脱的心理由于诗人在现实中到处碰壁,郁郁不得志,以致"才高位下,免责而 未完,继续阅读> 第8篇:赠梁公翻译赏析_王绩 为唐代文学家王绩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我欲图世乐,斯乐难可常。
位大招讥嫌,禄极生祸殃 圣莫若周公,忠岂逾霍光成王已兴诮,宣帝如负芒 范蠡何智哉,单舟戒轻装疏广岂不怀,策杖还故乡 朱门虽足悦,赤族亦可伤履霜成坚*,知足胜不祥 我今穷家子,自言此见长功成皆能退,在昔谁灭亡 未完,继续阅读> 第9篇:赠少年翻译赏析_温庭筠 为唐代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译文] *湖漂泊,与君相逢叹晚,却苦离恨太多,黄叶飘飘,洞庭风起,心海涌波知音酒不醉,夜别淮*,祝君成功如韩信,月照高楼,心绪慷慨,共唱一曲人生 [鉴赏] 作品大意写浪迹*湖的诗人,在秋风萧瑟的时节与一位少年相遇彼此情味相投,但只片刻幸会,随即就分手了诗人选择相逢又相别的瞬间场面来表现"客恨',自然地流露出无限的离恨别情,给人以颇深的艺术感染 诗中的"客恨'不是一般的离愁别恨清代徐增认为温庭筠此诗是写其"不遇'和"侠气高歌'(卷六)这首小诗确是借客游抒写落拓*湖的"不遇'之感 客游他乡,忽遇友人,本当使人高兴,但由于彼此同有沦落*湖、*失意之感,故觉颇多苦恨尤其在这金风起浪、落叶萧萧的秋天,更容易触动游子的愁肠了。
"秋风叶下洞庭波',是化用"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描绘南方萧索的秋*,借以渲染"客恨&r 未完,继续阅读> 第10篇: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翻译赏析_张九龄 为唐代文学家张九龄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昔岁尝陈力,中年退屏居承颜方弄鸟,放*或观鱼 曾是安疵拙,诚非议卷舒林园事益简,*月赏恒馀 不意栖愚谷,无阶奉诏书湛恩均大造,弱植愧空虚 肃命趋仙阙,侨装抚传车念行开祖帐,怜别降题舆 谁谓风期许,叨延礼数殊义沾投分末,情及解携初 追饯扶*介,光辉烛里闾子云应寂寞,公叔为吹嘘 景物春来异,音容日向疏川原行稍稳,钟鼓听犹徐 林隔王公舆,云迷班氏庐恋亲唯委咽,思德更踌躇 徇义当由此,怀安乃阙如愿酬明主惠,行矣岂徒欤 未完,继续阅读> 8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