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红旗渠(推荐).docx

52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95169687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5.67KB
  • / 5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年红旗渠(推荐) 红旗渠 折叠 编辑本段 修筑背景 红旗渠红旗渠,是一个人工修建的灌渠( 英文名Red Flag Canal)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县,林州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共514个春秋,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干旱严重到\"人相食\",在这514年里人相食5次元代潞安巡抚李汉卿筹划修建了天平渠,明代林县知县谢思聪组织修建了谢公渠,但是这些工程也只解决了部分村庄的用水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林县缺水的状况当时全县的耕地面积共有98.5万亩,但水浇地只有1.24万亩,粮食产量很低,人民群众生活十分困苦1949年林县全境解放,随后县政府组织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水困难的问题1957年起,先后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等水利工程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解决大面积灌溉问题1959年,林县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境内的4条河流都断流干涸了,已经建成的水渠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见了底,山村群众又得远道取水吃。

      经过多次讨论,要解决水的问题,必须寻找新的可靠的水源,修渠引水入林县但是在林县境内没有这样的水源,县委把寻水的目光移向了林县境外,想到了水源丰富的浊漳河1959年10月10日,林县县委召开会议作决定把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时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专门研究\"引漳入林\"工程工程决定于1960年2月开工,当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县只有150亩耕地、300万元储备金、28名水利技术人员1960年2月,林县人民开始修建红旗渠(原称“引漳入林”工程),经过豫晋两省协商同意,后经国家计委委托水利电力部批准1960年3月6日到7日, 林县引漳入林委员会在盘阳村召开全体会议,会上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意思就是高举红旗前进经过十年奋战,先后于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至此,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7月工程全面竣工红旗渠20世纪70年代,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1974年,新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时,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纪录片《红旗渠》。

      20世纪90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李先念、乔石、姜春云、李铁映、叶选平等曾先后亲临红旗渠视察202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红旗渠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也成为河南省第8家被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县域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尚属首例2023年,红旗渠建成50周年 折叠 编辑本段 修建过程 折叠 面临问题 红旗渠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在山西省境内的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设坝截流,将漳河水引入河南林县(今河南林州)要引漳入林,林县就必须面对几个问题:1.特殊的时期(三年自然灾害)2.资金(财政只有300万储备金)3.粮食(只有3000万斤)4.技术问题(全县水利技术人员28人,最高学历为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5.水源(为保证水量必须到漳河上游山西境内修坝引水) 折叠 错估形势 林县县委开始对引漳入林的艰巨性认识不足,认为“上7万人,每人1米,2月初动工,大干3个月,5月1日就能通水\"开工后不久才发现,已有近4万人摆在水渠的沿线上,却看不到有多少人。

      领导、劳力、技术力量分散,漫山放炮,有的挖错了渠线,有的炸坏了渠底,急需要抓紧干的关键部位的工程却不能按时拿下来,工程质量、安全都没有保证,进度十分缓慢特别到山西段,群众意见很大,纷纷反映\"白天黑夜炮声不断,碎石满天飞,毁了树,砸了瓦,牲口吓跑了,房也震裂了\" 原想着几个月就可以完成,这才清醒地意识到,这么浩大的一个水利工程,必须要打持久战 折叠 众志成城 修渠民工自己动手,想尽各种办法解决住的问题大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就睡在山崖下、石缝中,有的垒石庵,有的挖窑洞,有的露天打铺,睡在没有房顶、没有床、更没有火的石板上,薅把茅草当铺草,真是铺地盖天几块布撑起来,就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指挥部在10年的修渠中,住地再难再苦,可是整个工地上没有任何人用修渠的钱盖过一间房子民工们带着家里的铁镢、铁锹、小推车上了工地,用这些原始的劳动工具,开始了修建红旗渠这样的大工程修建红旗渠石灰用量非常大,石灰供应不上成了修渠的主要障碍指挥部发动群众,在全县招收烧制石灰的能手东姚公社的\"烧灰王\"原树泉,自告奋勇献计烧石灰河顺公社在学习原树泉烧灰法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明窑堆石烧灰法,一窑可以烧400公斤石灰,彻底解决了工地用石灰难的问题。

      石灰难问题解决了又出现了炸药难的问题于是县委、县政府从全县58万人口中招聘制造炸药的人才经过考核选拔,确定了人员,办起了工厂,解决了炸药难的问题要办水泥厂,首先得有技术人才听说合涧公社雪山大队有个老人,曾在太原水泥厂当过工程师,现在退休在家指挥部工作人员不辞辛苦,翻山越岭徒步90多里登门邀请老人凭着对家乡人民的无限崇敬,不顾自己年迈,下山筹办水泥厂,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保证了建渠的顺利进行 折叠 投入牺牲 红旗渠工程总投工5611万个总投资1250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625万元,占37%,社队投资7878万元,占63%参与群众7万人红旗渠修建10年当中,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在红旗渠修建的10年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红旗渠总设计师吴祖太,在接到设计红旗渠的任务后,不畏艰险,翻山越岭,进行实地勘测期间他遭遇了母亲病故和妻子救人牺牲的巨大变故,仍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坚持奋斗在红旗渠建设的第一线1960年3月28日下午,吴祖太听说王家庄隧洞洞顶裂缝掉土严重,深入洞内察看险情,却不幸被洞顶坍塌掉下的巨石砸中,夺去了年仅27岁的生命。

      折叠 编辑本段 渠系布置 折叠 综述 红旗渠渠首总干渠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 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纵坡为1/8000,设计最大流量23立方米每秒,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工程艰险干渠分干渠红旗渠灌区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总长304.1公里;支渠51条,总长524.1公里;斗渠290条,总长697.3公里;农渠4281条,总长2488公里;沿渠兴建小型 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6座,共有兴利库容2381万立方米,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其中凿通隧洞211个,总长 53.7公里,架渡槽151个,总长12.5公里,还建了水电站和提水站已成为“引、蓄、提、灌、排、电、景”成龙配套的大型体系红旗渠总干渠从分水岭分为三条干渠,第一干渠向西南,经姚村镇、城郊乡到合涧镇与英雄渠汇合,长39.7公里,渠底宽6.5米,渠墙高3.5米,纵坡1/5000,设计加大流量14秒立方米,灌溉面积35.2万亩;第二干渠向东南,经姚村镇、河顺镇到横水镇马店村,全长47.6公里,渠底宽3.5米,渠墙高2.5米,纵坡1/2000,设计加大流量7.7秒立方米。

      灌溉面积11.6万亩;第三干渠向东到东岗乡东芦寨村,全长10.9公里,渠底宽2.5 米,渠墙高2.2米,纵坡1/3000,设计加大流量3.3秒立方米,灌溉面积4.6万亩 折叠 干渠 总干渠红旗渠总干渠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设坝引水,沿浊漳河右岸,经山西省石城镇和王家庄乡的崔家庄、石城、青草洼、老神郊、克昌、豆口、东庄、苇水、白杨坡、王家庄、马塔等村,到牛岭北坪沟的南平村入林县境;由三省交界牛岭山村河口穿越青年洞到卢家拐村,经木家庄、盘阳等村蜿蜒向南,沿露水河左岸,过赵所、阳耳庄、棘针岭、杓铺、石贯、石界等村,在白家庄村西以空心坝穿越浊河,过南谷洞十孔渡槽横跨露水河,转向右岸北行,经尖庄村到回山角折向东南,经西坡、南丰、桑耳庄、清沙等村至分水岭,全长70.6公里下分为 一、 二、三干渠总干渠多为矩形砌石断面,渠底纵坡1/8000,渠底宽8米部分绝壁处和渡槽为1/3620,渠底宽6.2米渠墙高4.3米设计正常流量20立方米/秒(水深3.6米)加大流量23立方米/秒(水深4米)建成后实际最大过水量18.3立方米/秒原有隧洞41个,总长3913米,后因工程改造,隧洞实为39个,总长3701米,渡槽16个,总长621米,建防洪桥、路桥114座,泄洪闸、节制闸19座,涵洞89座。

      主要建筑物有渠首引水枢纽工程、河口、青年洞、空心坝、南谷洞渡槽、分水岭分水闸等第一干渠第一干渠自分水岭沿林虑山东侧向南,经水河、黑龙庙、田家沟、黄华、桃园、北小庄、温家掌等村到合涧镇西与英雄渠汇流,全长39.7公里渠底纵坡:分水岭至水河为1/4000,以下为1/5000渠首段底宽5米,渠深3.5米,设计加大流量14立方米/秒黄华以下底宽6米,渠深2.7米,设计加大流量10.3立方米/秒桃园渡槽以下渠底宽4.7米,渠深2.6米,设计加大流量6.8立方米/秒有泄洪闸5座;渡槽21座,总长1020米,涵洞9l座,隧洞2个,防洪、路桥105座,主要建筑物有黄华渡槽和桃园渡桥在一千渠27+186处桃园村分出桃园分干渠,下设13条支渠红英汇流以下为红英干渠,灌溉姚村、城关、城郊、合涧、原康、小店、东姚、采桑、横水9个乡(镇)35.2万亩耕地第二干渠第二干渠自分水岭起,沿姚村镇东北部猫儿岭,经申家岗、焦家屯、马家山、庞村、皇墓、杨伯山屯、张家井、乔家屯等村,至马店村东,全长47.6公里下有支渠达安阳县马家乡有大小闸门138个;渡槽18座,总长1178米;隧洞22个,总长2283米;防洪、路桥26座渠底纵坡:分水岭至电站为1/1500,以下至夺丰渡槽东泄洪闸为/1000,再下为/3000。

      渠首段渠底宽3.5米,渠墙高2.5米,分水岭电站至龙山沟渠底宽3.5米,深2.2米,以上设计加大流量7.7立方米/秒龙山沟至庞村渠底宽2.8米,渠深2.1米,设计加大流量5.5立方米/秒庞村至夺丰渡槽及以下渠底宽分别为2.4米和1.7米,设计加大流量3.6—2.3立方米/秒共设支渠13条,灌溉面积11.62万亩,其中任村镇450亩,姚村镇2871.2亩,河顺镇43185亩,横水镇43833亩同时还为安阳县磊口、马家两乡送水利用二干渠自然落差,在坟头村东红旗渠灌区管理局建电站两处,总装机5台,共4160千瓦姚村镇在卧虎寨利用汛期泄洪建电站4处第三干渠红旗渠第三干渠从总干渠尾(分水岭)上游560米处的右侧分出,伸向东北,经仙岩村到下燕科村南穿越卢寨岭3898米长的曙光洞后,到东卢寨村东,全长10.9公里有各种建筑物65座,主要建筑物有曙光洞和仙岩渡槽渠底纵坡明渠为1/3000,隧洞为1/1000,设计加大流量3.3立方米/秒第一支渠沿红岭山到古城村,灌溉任村镇东北部地区的耕地;二支渠沿东岗盆地北边到砚花水村;三支渠由崖峰山北侧经大井村到教场村南,穿珠砂砣隧洞到河顺镇北部的付家沟村共灌溉面积4.6万亩,其中任村镇5170亩,东岗乡33332亩,河顺镇7430亩。

      英雄干渠始建于1956年春,后因资金缺乏暂停1957年12月12日再次动工,1958年5月30日竣工由合涧、原康、小店、小屯、城关、大屯、秦家坡、南采桑、南峪九个乡投工筹资兴建渠首位于山西、河南两省交界处的苏家坪,沿淅河左岸下行,穿过弓上水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