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国际金融危机根源于资本的本性7900字.docx
5页谈国际金融危机根源于资本的本性7900字 2008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至多个领域并影响全世界,至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仍深受其害全面深刻地认识此次金融危机的实质及其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及其历史命运,增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本质的理论,抓住资本同劳动的对立这一资本主义的本质特性,从资本与劳动对立的历史性、两极性、辩证性、总体性以及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等方面,科学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因此,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本质的理论,是我们全面深刻认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工具和有力武器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全面危机 2008年始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虽然与历次经济危机相比具有不少共同点,但还是表现出新的特点首先,这次危机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自由化的条件下爆发的;其次,这次危机不仅有物质产品的过剩问题,还有虚拟金融产品的过剩即金融衍生品过度膨胀的问题;再次,传统的危机都是从实体经济开始的,而这次是从金融领域开始的;最后,以往的危机都是从发展中国家爆发,而这次是从美国爆发而后影响至全世界。
因此,对于这次危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大多将其归咎为"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失控";、"不良竞争";或"借贷过度";.显然,这是停留于现象层面的一种解读,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一套说辞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本质的理论透视这场金融危机的实质,我们会发现,这场危机不仅是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而且是一场深度的思想危机、意识形态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全面危机 这场金融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自2008年开始,美国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至全世界全球金融机构接二连三破产,股市纷纷暴跌,各类企业大量破产或倒闭,数亿工人失去工作岗位,全球贸易量急剧萎缩,各国实体经济先后陷入深度衰退或增速显着减缓,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十万亿美元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本质的理论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资本和劳动对立的辩证性,即劳动不断地转化为资本,则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全球化、社会化与国际金融高度垄断于美国华尔街一小撮金融寡头手中形成高度私有化之间的矛盾资本同劳动对立的辩证性表现为创造的财富越来越多且高度集中,财富两极分化不断加剧。
这样,"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在所难免了,只不过这种"过剩";,更多地是以虚拟经济形式表现出来罢了 这场金融危机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破产的资本主义思想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自由市场体系声誉扫地,过去三十多年里在西方经济学和社会学中占支配地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受到各界质疑,与之相反,马克思对自由市场的批判却被这场危机证实是正确的日本学者山口二郎撰文指出:"而今,市场、追求利润和竞争等一系列政策理念,已无法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相反,它本身成了问题的根源";,"转变新自由主义的路线应该成为新时代的主流"; 英国肯特大学哲学教授肖恩“塞耶斯(SeanSayers)在《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危机》一文中写道:"资本主义全球金融危机再一次证明自由市场是具有自身异化的属性,是不可控制的、具有内在不稳定性的,马克思生动地比喻它"像一个魔术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新自由主义理论已然受到严重质疑,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包括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理论在内的相关理论,使得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的思想危机 这场金融危机能够唤起人们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危机。
如果说上世纪末的苏东剧变,使得社会主义陷入低潮,资产阶级政治家们由此得出"历史的终结";的结论,那么,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则使资本主义社会遭受重创,是"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在西方世界,马克思和马克思着作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重视,金融危机使《资本论》与《共产党宣言》成为热门读物一些西方国家的政要、企业家以及宗教上层人士甚至于一些右翼人士,都开始关注并肯定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以至于有西方媒体开玩笑称,如果马克思还在世的话,《资本论》的巨额版税收入会让他轻松进入福布斯富豪榜德国新电影之父阿历山大“克鲁格甚至准备将《资本论》拍成电影西方国家的共产党人、西方的左翼经济学家特别是各国共产党,则在他们举办的各类研讨会和控制的网站、报刊上,发出了很多马克思主义的声音,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日益走出低潮的趋向2008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五次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深入分析了国际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和原因,并指出其根本的解决办法在于以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等,极大地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 这场金融危机归根结底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危机2008年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至全世界,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理论的真理性。
从根本上说,这场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激化的外部表现,是由其内在矛盾演变而成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趋势的阶段性反映只要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都无法从根本上得到化解,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在所难免"危机永远只是现有矛盾的暂时的暴力的解决,永远只是使已经破坏的平衡得到瞬间恢复的暴力的爆发";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无论是新自由主义理论还是各国政府的救市措施,都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 二、国际金融危机根源于资本的本性 (一)根本原因在于资本贪婪逐利的本性 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本质的理论,深刻地揭示了资本的本质:"资本的实质并不在于积累起来的劳动是替活劳动充当进行新生产的手段它的实质在于活劳动是替积累起来的劳动充当保存并增加其交换价值的手段";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就是增值自身,获取剩余价值"资本是死劳动,要尽可能多地吸吮工人的剩余劳动,资本就像一个吸血鬼一样,只有吸吮活劳动才有生命,吸吮得越多,它的生命力就越旺盛"; 资本的内在本性表现为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根本不顾生产与消费的界限而无限制地扩大生产。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资本的这种逐利贪婪本性已经暴露无遗从原始积累到殖民剥夺,再到战争掠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垄断阶段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在资本主义逐步走向信息化、自由化、私有化、网络化的过程中,资本通过变换各种花样来达到其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资本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国际金融寡头手中;经济加速金融化,逐步完成由"圈地";向直接"圈钱";的演化;金融日益虚拟化、泡沫化,实体经济则极度空心化等这一切导致美国经济从2001年起走向衰退,并持续深化发展,最终酿成2008年的国际金融风暴显然,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根本原因在于资本贪婪逐利的本性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而不断扩大生产,使得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资本的贪欲使得资本尽可能地增值,然而,资本越发展,就越会成为生产与消费的界限,资本力图突破自身限制的尝试,反而使资本遭受更严重的崩溃。
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本身"; (二)直接原因在于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泡沫 资本的本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是价值增值的过程随着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资本主义生产不断扩大,资本愈发集中于少数资本巨头手中结果就是,一方面资本主义通过扩大再生产,不断地进行着资本积累,资产阶级财富不断膨胀,另一方面却是广大的无产阶级劳动实现条件的所有权的丧失,即无产阶级的贫困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社会鸿沟越来越大,资本和劳动对立的两极性暴露无遗同时,资本和劳动对立又具有辩证性劳动不断地转化为资本,反过来又加剧了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大量的次级贷款者的出现,就是资本贪婪逐利本性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现实写照由于是在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所以,形式上就出现了实体经济空心化和虚拟经济泡沫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可以说,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在于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泡沫,根源依然在于资本贪婪逐利的本性 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少学者都看到了这一点克里斯“哈曼在2009年的着作《僵尸资本主义》一书中,通过详实的事实资料分析过去90年间世界经济发展轨迹与兴衰变迁,得出此次危机爆发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结论:"为缓解有购买力的需求不足而兴起的信贷消费流行,加上资本主义经济中金融和信用体系过度发展,把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成倍加以放大,使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脱离。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一直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而存在"; (三)重要原因在于当代资本增值方式的变化 导致此次金融危机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在于当代资本主义信贷、投资方式的变化股份公司是当代资本主义随着生产发展需要而出现的一种社会资本的组织形式,因其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值资本、减少企业风险而被普遍采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现代金融业的兴起,股份公司为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不断变换花样,采取越来越多样化的信贷、投资方式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这些新的投资方式不无关系第一,美国"非银行金融系统";迅速崛起并不受监管地扩张自上世纪末以来,美国的主要支柱型大企业纷纷放弃"主业";或者"本业";,改行从事金融放贷业务如通用电器(GE)这家由爱迪生所创立的工业设备企业,2007年,通用资本(GECapital)的利润额占到公司净收益的45%,通用工业(GEIndustrial)却仅占公司利润的5%,而这一部分的利润主要还是在美国境外(特别是由"通用上海";)实现的第二,为了在技术上规避贷款的风险,金融化的大企业与大银行联手,以发行企业证券和股票的方式,在获得巨额高利贷利息的同时,却把贷款风险社会化了。
第三,由总部设在纽约、资本匮乏、监管松散的11家保险公司,为那些没有得到3A评级的借贷企业提供担保.虽然这些新的措施在一定时期加速了经济的发展,使得劳动的力量不断转化为资本的力量,"但劳动向资本的转化终有一天会被推向顶点,社会化大生产越发展,资本积累得愈多,资本同劳动的对立就愈加剧、愈扩大";,扩大到一定程度,危机就在所难免了所以,资本主义所采取的这些新的信贷、投资措施,只能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权宜之计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资本贪婪逐利的本性不变,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从根本上讲是无法克服的 三、救助措施改变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瓦解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纷纷采取多种措施来缓解危机造成的对经济的破坏,希望通过政府救市,"规范";资本主义现行体制、机制,以达到解决危机、恢复繁荣的目的美国改写了金融监管游戏规则,首次将对冲基金纳入监管体系,扩大了美联储的监管权力,并出台了一系列以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为主的刺激经济方案;日本出台了包括向全国家庭发放补贴、通过政府担保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高速铁路建设工程、儿童和老人护理等福利措施在内的多项刺激经济计划;欧元区各国也采取多项财政刺激措施及产业政策;英国则主要采取以减税为特征的救助政策。
虽然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这些救市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萧条、失业率上升、社会恐慌等,但由于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