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共4页).doc
4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江苏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摭谈江苏高考文学类阅读近五年常考的题型,概括题,每年必考;作用题,变换花式考;含义意蕴题,基本每年考;赏析题,11年考过一题,多年不考了;江苏的考题突出考查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形式 路的东西,考得不多那么,我们不遗余力、团队打造给学生整理的答题套路有没有用,当然有用,但无绝对作用,可以对付常规命题,或者作为反常规题的思考基础四道文学类题中总有基础题,不可能全让学生束手无策下面我们看看江苏考题究竟有何特征一、 概括题(一)常规概括题最基本的常规题,内容概括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领悟,考查浅层面细读,通读的能力两种类型,观点提炼型与内容整合型;两个要求,用行业的话说,文本意识与全面思维,用白话说,一要会抄,二要抄全内容整合型,即对内容的筛选、概括,文本内容要读细,不同层面或方向的内容都要找出来,扣出文本中关键词,组织语言答题,如2016年江苏高考《会明》中的第一题:第④段中会明为什么逢人就问何时开火?请简要概括6分)学生看到这种题,心情应该很放松,要点有两个,①关键词句来自文本,②概括要全面,基本OK①他忘不了蔡锷都督说过“把你的军旗插到堡上去”那一句话。
③为了那太难看、太不和鼻子相宜的六月情形,他愿意动手的命令即刻就下④人人都并不欢喜打仗,但期望从战事中得到一种解决:打赢了,就奏凯;败了,退下答案:渴望“把旗插到堡上去的”荣耀,体现士兵价值;战争如拖到六月,死伤士兵的腐烂会让他不忍直视;打了,无论胜败,对他而言都是一种解决观点提炼型,注意角度要全,概括要准,有能抄到的观点,有完全抄不到的能抄到的,2015年《比邻而居》第一题,观点提炼型概括题12.文章③④两段写第一家的草药味,凸显了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风格?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病了也认真生活,凸显出一种实打实的风格;草药味的出现与消失都没有打断实打实的生活,可见此种风格的韧性总结句“耐心,持恒,积极,执着” ②节中可筛选一些有价值的概括性词语如“火爆”“认真劲”“实打实”等不能抄的,如2012《邮差先生》第一题,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4分)祥和、宁静,生活节奏慢,人与人之间友善注意角度要全:个体感受的角度,人与人之间的角度,客体的角度(二)反常规概括题1. 限制型概括题表现为概括角度的限制2013年《何容何许人也》第二题文章多处描述了何容身上“矛盾的现象”,请分别从交往、生活、心理三个方面加以概括。
4分)【答案】交往:柔顺像个羊,同时硬如铁生活:不常喝酒,一喝起来就认真心理:心思忽细忽粗外表平静沉默,内心矛盾痛苦1点1分)2. 变异型概括题2014年《安娜之死》第一题,12. 本文前五段写出了安娜的绝望,请简析其具体内容 (6 分)此题其实是概括前五段与绝望相关的内容,以绝望为核心词概括前五段情节①在火车进站的时候,安娜夹在一群乘客中间下了车她想着,如果没有回信就准备再乘车往前走她拦住一个挑夫,打听有没有一个从渥伦斯基伯爵那里带信来的车夫②她正询问时,那个面色红润、神情愉快、穿着一件挂着表链的时髦外套、显然很得意那么顺利就完成了使命的车夫米哈伊尔,走上来交给她一封信她撕开信,还没有看,她的心就绞痛起来③“很抱歉,那封信没有交到我手里十点钟我就回来渥伦斯基字迹潦草地写道④“是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她含着恶意的微笑自言自语⑤“好,你回家去吧她轻轻地对米哈伊尔说她说得很轻,因为她的心脏的急促跳动使她透不过气来不,我不让你折磨我了,”她想,既不是威胁他,也不是威胁她自己,而是威胁什么迫使她受苦的人她顺着月台走过去,走过了车站答案】尽管期待渥伦斯基的回信,但先已绝望;看信后对两个人情感的彻底绝望;由此推广到对生存背景(人生、世界、命运等)的绝望。
第一二段,看信前,预感绝望;第三四段,看到信,证实绝望;第五段,想以死了结自己的绝望二、 作用题(一)常规作用题江苏从2008年《侯银匠》起,最爱考变着花样考各种作用题,作用题常规答法,小说围绕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散文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展开,内容包涵主题1.常规作用题2015年《比邻而居》14.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6分)【答案】⑴线索:气味⑵作用: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结构上,串联全文,使文章笔墨集中,脉络清晰;内容上,以不同的气味呈现不同的生活状态;主题上,不同气味的统一,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2013年《何容何许人也》11.“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 分)【答案】点题;引领全文每点2分)内容上,回答文题(点题),概括何容这类人的性格特点;结构上,总领全文,为下文写何容的特点作铺垫2016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4分)15.情节:这个细节贯穿全文,前后呼应,体现小说的整体性;人物:会明对插军旗由渴望到不抱希望,表现了人物的思想转变;主题:渴望插旗,表现对战争蛊惑麻木人心的批判,放弃插旗,表现对温情人性与温馨生活的回归。
2.反常规作用题混杂出题,将作用题与含义、特点、寓意等混杂着出题,让答题者感到难以多角度展开,展开必有重复交叉,啰嗦繁杂,其实这时的作用题,多数指向明确,一两点就能解决,无须展开;也有可以展开的,视情况而定2013《这是你的战争》14.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6分)答:对表现人物的作用一为象征,在寓意中已具体答明;二为衬托,即大雪的严寒恶劣反衬学生的爱国热情2014《安娜之死》13. 第六段中对安娜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4 分) 周围人其实很正常,只是在安娜病态的眼光中显得不正常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常规从三个方面考虑:衬托主要人物,推动情节,突现主题,此题同样适用人物:侧面衬托安娜的恍惚、敏感、神经质的心理状态情节:推动情节发展,周围人的“冷漠怪异”加重了安娜的心理危机突现主题:深化了人物的绝望感与悲剧性作用:从侧面写出了安娜恍惚、敏感、神经质的心理状态2012〈邮差先生〉3.“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4分)句子很直白,没什么寓意,表层意思+探究主旨,表层意思,人物对天气赞美,主旨方面:邮差的心态好,对小城生活的热爱(人物);小城的生活状态好,宁静祥和温馨(主题1);表达对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主题2)。
作用,总结全文,含蓄点明主题如此题单独问这句话的作用或意蕴,“请探究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作用”,或“请探究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意蕴”,答案应该还是从这几方面展开2.限制型作用题不是笼统问作用,而是加上限制,对内容的作用,或对情节的作用,对内容的作用,主要是人物、主题,效果及小说叙写的其它内容;对情节的作用,对上下文的照应或铺垫、对下文的推动,波澜等14.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6分)答案:人物: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的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内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温馨的生活状态;主题:有助于表现作者对和平宁静生活状态的赞美;艺术效果: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4分)12.【答案】①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②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于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3.作用题的变形不直接提问作用,这样写有什么意义,是问内容上的作用,围绕人物、主题、效果作答即可; 这样的安排合不合理,这是问情节的作用,仍围绕情节、人物、主题三方面作答。
14. 安娜投到铁轨上之后有什么样的内心活动? 这样写有什么意义?(4 分)人物:安娜对死的恐惧,表明其死出于一时冲动,突出她对情感的绝望;主题:表现作者对安娜的深切同情;效果:增强了人物的悲剧意味答案】内心活动:恐惧、迷惑、悔恨意义:表现了安娜之死的偶然性,增强了悲剧意味15.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情节:人物:主题: 15.【答案】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更有情趣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三、含义与意蕴题江苏高考文学类特别注重考查对文本内涵意蕴的把握,文中词句的含意题相对简单,文末句子的意蕴题一般涉及主题的多角度探究,有一定难度2015《比邻而居》1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
4分)这种文中词句含意题这所以相对简单,是因为上下文能筛选出关键词作答,答题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实至虚,多角度筛选概括【答案】相对第一家的气味,咖啡的味道较弱;生活不大有定规;日常化的生活气息不浓烈;有虚无浮华的气息,不如第一家实打实文末句子的意蕴探究15. 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 (6 分)一支蜡烛,她曾借着它的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她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哔剥响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分清含蓄表达与直白表达,含蓄表达,要写出寓意或深意,再答人物、主题答案】寓意:“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亡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到消失的过程人物:这句话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回顾展现了她苦难的一生主题: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对毁灭她的黑暗社会的揭露,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14.“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6分)此句为直白表达,直接多角度发掘原因与主题答案】原因:①说明朋友是何容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主题②表露出作者对何容的理解、认可之意③表明作者也是像何容这样的人④暗示了何容对时世的失望。
15.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这属含蓄的表达,气味有双关意,既指厨房气味,也象征生活状态,所以要先写出象征意,再答主题答案】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2016〈会明〉16.请探究小说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6分)直白的表达,直接答主题.这个六月没有士兵因战事而伤亡、腐烂,会明对此感到欣慰;在喂鸡的行为中,会明体验到幸福感;从热衷于战争转变到“非战主义”,会明感到思想提升的快乐;心灵世界由单一走向丰富,会明的生命变得更加立体江苏考题一直在用反常规击碎常规天真而质朴的梦想,明白其反常规的伎俩,我们也能无所畏惧,常规毕竟是最可靠最强大的基础,反常规的旁门左道亦可逐个击破最大的反常规命题,是选考的文本,学生读不懂,近年来,多选考淡化情节的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