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pdf
3页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半球位置,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 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大洲位置特点的方法,并以北美洲为例与亚洲对比分析 2结合相关数据资料归纳总结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3按照地理方位对亚洲进行分区并了解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初步学会分析不同 地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析图的方法结合地图分析亚洲、北美洲所处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进而归纳总结出掌握一个大洲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2通过与其他大洲的比较,了解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通过对亚洲进行地理分区结合相 关图文资料认识各个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明确我们所生活大洲的地理位置和地位,进而培养学生对我们所 在的大洲亚洲的热爱之情及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教学难点: 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谈话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在哪个大洲吗?对,是亚洲,那你们知道亚洲在哪里? 亚洲有多大吗?看来有些同学略有了解,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详细探讨一下。
板书: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教师 :我们知道认识一个区域,首先需要认识这个区域的位置和范围那么,今天我们就先来 认识一下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这个区域,从地理位置来看,它主要在哪里呢?下面请同学们读 图 61 和图 6 2 来告诉我一下 课件: 显示“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和“亚洲的位置”图 学生 :亚洲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和北半球 学生 : 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学生: 亚洲北部约达到北纬81,南部达到南纬11,经度位置约在东经26至西经170之 间,范围广大 教师小结: 刚刚三位同学分别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个角度帮大家明确了亚洲所 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对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地 理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板书 :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读图分析: 下面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方面来读图6 1 和 63 分析一下北美洲所处的地理位置 课件: 显示“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和“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图”,并出示问题 学生: 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后回答:北美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主要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从海 陆位置关系看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边以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为界。
从经纬度 位置:北纬84到北纬7,东经171到西经22 过渡: 上个学期我们学习过,整个世界共有7 个大洲,哪位同学能把这7 个大洲说出来? 学生: 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教师: 那你们知道这七个大洲中,哪个大洲号称“世界第一大洲”吗? 亚教师 :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呢?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告诉老师,好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因为亚洲是面积最大的、跨纬度最广的、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 课件: 显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并出示问题 板书: 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大 教师: 由于亚洲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又把它分成几块区域 课件 :显示“亚洲地理分区”图,并出示问题 生答: 亚洲分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北亚、西亚 教师 :请同学在地图上找到并圈画出来,然后分析一下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都有什 么特色? 学生 :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介绍 课件: 显示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差异 教师 :教师结合相关图片总结概括 总结: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范围和位置,下面请同学们 总结一下本节课我们主要都学习了哪些内容?你都有什么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 学生总结 : 概括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并介绍自己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课件: 显示表格“比较北美洲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差异” 课堂练习: 读图分析,填写下表 比较项目亚洲北美洲 东、西半球中的位置 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濒临的大洋 面积 所跨的纬度范围 所跨的经度范围 参考答案: 比较项目亚洲北美洲 东、西半球中的位置东半球西半球 南、北半球中的位置北半球北半球 濒临的大洋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 面积第一( 4400 万平方千米)第三( 2400 万平方千米) 所跨的纬度范围北纬 81 到南纬 11北纬 84到北纬7 所跨的经度范围东经 26到西经170东经 171到西经22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大 教学反思: 可以说,本节课我是在充分学习并理解地理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实施教学的,所以始 终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来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 结合地图分析、思考,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