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2.0微能力]:小学二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认识厘米——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
19页小学二年级数学下(第五单元)认识厘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3第五单元 认识厘米和米《认识厘米和米》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苏教版认识厘米和米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线段的初步认识P59-60,例 12认识厘米P61-63,例 2、例 3、例 43认识米P64-65,例 54我们身上的尺P68-695单元评价练习P66-67二、单元分析(一) 课标要求课标在“知识技能”方面指出:数学思考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 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经历观察、实验猜想、 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展应用意识二) 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线段的初步认识,认识厘米和米,以及用厘米和米做单位测 量长度这是在学生一年级 (上册) 体现了图形知识的发展通过部分内容学习, 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从测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生活日常现象的意识,拓展用数学 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 进一步学习长度面积和体积等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内容打好基础2. 知识网络1第五单元 认识厘米和米(三) 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已经在一年级 (上) 册认识了“体”,一年级 (下册) 认识了“形”, 在本册第二单元又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这些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积累了一定 的知识基础以及一些初步的探索经验,但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抽象思维水平还比 较低,这就构成了学生思维水平与抽象数字概念之间的矛盾,这正是本单元学生 认识和理解线段概念、认识厘米和米的困难所在三、单元学习目标1. 是学生通过操作和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的一些特征能正确的识别线段会选 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2. 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厘米和 1 米的 长度观念知道 1 米等于 100 厘米3. 是学生初步学会用厘米和米做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会画指定 长度线长厘米的线段能合理估计一些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使学生在相关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其他人合作交 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四、单元作业目标1.培养学生从测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拓展用数学知识 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氛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的活动中,建立相关的概念3.建立 1 厘米、1 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估算以厘米做单位的生活实际物体,联2系熟悉的生活现象,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找一找、量一量的活动帮助学生充分 感知 1 米和 1 厘米的实际长度培养学生学习实际测量、计算和估算的能力4.巩固有关长度单位的观念,加强实际测量估计能力的培养,发展空间观念 和实践能力贴近实际生活利于促进基本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感受到实际测 量和估计的价值五、设计思路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这次我们 设计的二年级第五单元是《认识厘米和米》它和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需要学 生借助生活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本次设计中我们考虑了以下几点:( 一) 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检测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帮助学生正确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检 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测量方法,以及运用工具,画出具体长度的线段的能力 作业设计中我们以 2022 年热议话题中国冬奥会为激趣路线,利用吉祥物“冰墩 墩”和“雪容融”可爱的玩偶形象带领学生探索本单元的“奥运盛宴”。
设计版 面可爱,整体感和代入感都有考虑在本次的作业设计中另外每节新课都加入了形式新颖的二维码,扫码就能关注奥运小知识,增长 学生的知识面,预期学生作业完成度较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强对本单元知识的巩固3扫我了解更多冬奥列车小知识扫我了解更多五环小知识第五单元 认识厘米和米4扫我了解更多跳台小知识扫我了解更多冰壶小知识(二) 遵循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发展性掌握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到生活之中处 处有数学,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作业设计中 的很多思维拓展题都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较好地反映新旧知识的承接,促进知 识与能力的转化,实现融会贯通三) 注重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估测周围事物的长度估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 广泛,而加强估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建立厘米和米的关键概念,增强其 空间观念与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测量让学生尽情地参与活动去,探求知识同时很多拓展题 都是让学生真正的参与生活中的数学活动,发展他们的思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 识、拓展创新空间,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 注重学生过程性评价利用冰花值给学生做出准确评价的同时,又不给低龄段的学生压力,绕过传 统的测试,以有趣的方式激励学生有层次性和递进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按 比例设计基础性作业、提升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体现分层,便于选择作业实施和评改真正让学生体验学习并快乐着一、基础性作业 (必做 )第五单元 认识厘米和米认识线段总时间:20 分钟1.王明家住在北京,2022 年 2 月 15 日他要去国家速滑馆看冬奥会男子团体 速滑追逐 A 组决赛的比赛,他从家到国家速滑馆有三条路线可以选择,如下图, 请问第 ( ) 条路线比较近①王明家★ ② ★国家速滑馆③参考答案: ②【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下图中哪些图形是线段?是线段的在下面画“ √ ” ) ( ) ( ) ( ) ( )参考答案: 第 2 个图形是线段其他都不是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线段是由两个端点确定的一条直直的线,能够迅 速判断出什么样的图形是线段,在大脑中建立出线段的概念。
3.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条线段?5第五单元 认识厘米和米( ) 条 ( ) 条 ( ) 条 ( ) 条参考答案: 3 4 5 6【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多边形是由线段围成的,通过类比,比较,让学 生能够总结出几边形就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发现规律的能 力二、发展性作业 (必做+选做)1.你能找出下面图形共有几个端点?几条线段吗?(1) 第一个图形有 ( ) 个端点,( ) 条线段必做)(2) 第二个图形有 ( ) 个端点,( ) 条线段必做)(3) 第三个图形有 ( ) 个端点,( ) 条线段必做)(4) 第三个图形有 ( ) 个端点,( ) 条线段必做)(5) 你有什么发现? (选做)参考答案: (1) 2 1 (2) 3 3 (3) 4 6 (4) 5 10 (5)比端点 的总个数小的所有的整数相加的和就是总线段的个数例如:3 个端点可以通过 列算式 1+2=3 算出线段的个数,4 个端点可以通过列算式 1+2+3=6 算出线段的 个数,5 个端点可以通过列算式 1+2+3+4=10 算出线段的个数,以此类推,答案 表达方式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设计意图】:通过两点确定一条线段的原则,让学生通过前期数一数,找 出每个图形的端点个数和每个图形的线段个数,再通过类比,比较,归纳总结出6端点个数与线段个数的关系,培养学生类比、比较的思维方法和归纳总结的抽象 概括能力2.下面的图形中,一共有 ( ) 条线段必做)参考答案: 10【设计意图】:通过两点确定一条线段的原则,学生可以通过数一数,找出 这个图形中线段的总个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可以通过端点的个数与线段 的关系来算出线段的总个数,让学生发现这个图形有 5 个端点,根据算式 1+2+3+4 =10 算出线段的个数,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抽象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蚌埠市圆梦小朋友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从蚌埠南站乘坐 G2552 次高铁列 车去北京参观冬奥会,途中经过的站点有宿州东站、徐州东站、济南西站、廊坊 站、北京南站,包括蚌埠南站在内共有 6 个停靠站,从蚌埠南站到北京南站这一 旅途中,共设置了多少种车票? (选做)扫我了解更多冬奥列车小知识参考答案: 16【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转化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把 6 个停靠站转化为 6 个端点,求车票的种类其实就是求 6 个端点最多能画多少条线段,通过这种思 维转化的方法,学生可以在草稿纸上动手画一画,通过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同 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还可以通过端点的个数与线段的关系 来算出线段的总个数,从而算出车票的种类,再一次培养了学生运用抽象概念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022 年北京冬奥会共设置了三大赛区,分别为北京赛区,张家口赛区和7第五单元 认识厘米和米延庆赛区,如图所示,如果把每个赛区的中心(红色圆点)连在一起,能画( )条线段,动手画一画,连一连参考答案:(3) 条【设计意图】:学生在掌握了两点之间确定一条线段的基础上,学习不重复 不遗漏有序动手画一画、连一连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达到建立学生空间推力和 想象能力的目的自我评价:这节课我共获得 个冰花值 ,用时 分 8二、发展性作业 (选做)第五单元 认识厘米和米认识厘米总时间:20 分钟一、基础性作业 (必做 )1.填空1) 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 ) 作单位2) 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直尺的 ( ) 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参考答案:厘米、0 刻度 (线)2.下面纸条的长度各是多少? (把答案写在右边对应的括号内)(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 厘米参考答案:4、5、6、3【设计意图】:使学生巩固课本知识概念,掌握测量的方法,能熟练读取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强化 1 厘米单位长度的概念。
1. (原创题) 奥林匹克标志象征五大洲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 堂这个奥林匹克标志图案是“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