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制装配整体式房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范精品.docx
10页预制装配整体式房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范 预制装配整体式房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 术规 1 总则 1.0.1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充分发挥预制混凝土结构的优越性,促进建筑工业化进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节能减排,制定本规 1.0.2本规适用于省(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和7度)预制装配整体式房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制作、施工和验收其中竖向结构构件为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水平构件为预制混凝土叠合梁、叠合板,楼梯为预制混凝土楼梯,及其他可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构件当有特殊设计施工要求时,可部分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和构件 1.0.3本规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其抗震设防目标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的要求 1.0.4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制作、施工、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和规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assembled monolithic concrete structure)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钢筋或施加预应力的连接并现场浇筑混凝土而形成整体的结构。
2.1.2 预制混凝土构件 (precast concrete member) 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成的混凝土构件 2.1.3插入式预留孔灌浆钢筋搭接连接 (plug-type preformed grout hole reinforcement connection) 采用设置加强筋的预留孔灌浆纵向钢筋搭接连接方法 2.1.4插销式焊接环连接 (reinforcing ring bars welded connection) 采用焊接环状钢筋相互套插并后浇混凝土的水平钢筋连接方法 2.1.5结合面 (Joint surface) 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连接处的表面 2.1.6叠合面 (Laminated surface) 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构件,如叠合梁、叠合板上,后浇混凝土的承托面2.1.7 部品 (Housing parts) 根据设计通过工厂化生产并按照配套技术在现场组装的,作为结构中的某一部位且能满足该部位规定的一项或者几项主要功能要求的单元 2.1.8 模具 (mould) 用于制作预制混凝土构件、部品的工具式模板。
2.2 符号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S—结构构件力组合的设计值,包括组合的弯矩、轴向力和剪力设计值; V —结合面竖缝剪力; j V —墙肢水平剪力; i N—墙肢轴力设计值; 2.2.2 材料性能和抗力 f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y f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t R—构件承载力值; 2.2.3 几何参数 d—钢筋的公称直径; A —钢筋截面面积; s h—墙肢层高; b—墙肢宽度; A —单个抗剪连接齿槽抗剪面积 c 2.2.4 计算系数及其它 α—钢筋的外形系数; γ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RE l —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a l —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 aE l —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 l l —受拉钢筋的抗震搭接长度; lE n —抗剪连接齿槽个数; c ζ—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 ζ —抗剪连接齿槽共同工作系数。
c 3 材料 3.0.1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混凝土和钢筋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的规定 3.0.2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强度等级 3.0.3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钢筋选用HPB300、HRB335、HRB400、HRB500、HRBF335、HRBF400、HRBF500级热轧钢筋 3.0.4 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筋搭接连接的水泥基灌浆料,与变形钢筋的粘结强度应大于13MPa,用于结合面连接的水泥基灌浆料抗压强度不低于70MPa3.0.5 预制混凝土构件吊环、预埋件等应采用具有良好塑性的钢材或可靠保证的其他材料制作,设计计算方法及构造要求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 50010)的规定 4 建筑设计 4.1 一般要求 4.1.1 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建筑设计标准的要求并应做到基本构件、房屋开间、连接构造、配件及设备管线布置的标准化 4.1.2 对抗震设防的建筑,建筑体型、布置及构造等应符合抗震设计原则的要求。
4.1.3 建筑节能应符合《省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23/T1270-2022)的规定 4.2 外墙 4.2.1 预制混凝土建筑外墙及其接缝设计应满足结构、热工、防水、防火及建筑装饰等要求,并做到技术先进、材料耐久、便于制作和安装 4.2.2 预制混凝土建筑外墙宜采用复合夹心保温构造构造层与结构层的拉结件,必须采取具有绝热性能的材料 4.2.3 预制混凝土建筑外墙的接缝应作防水处理,并应根据接缝特点、气候条件等选用满足要求的材料和防水方式 4.3 非承重墙 4.3.1非承重墙体优先采用适合制作安装的轻质墙体,非承重墙体应与相邻主体结构构件应有可靠的拉结,并应满足保温、防水、隔声等建筑要求 4.4 装修、装饰 4.4.1 建筑装修、装饰,应采用耐久的材料和做法,并应适应预制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制作和施工特点 4.4.2 后装的装修、装饰材料和构件应与主体结构进行可靠拉结 5 结构设计 5.1 基本原则 5.1.1 本规适用的装配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整体计算分析可按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方法进行。
5.1.2 竖向荷载、风荷载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的有关规定采用,地震作用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GB 50011)的有关规定采用 5.1.3 根据实际情况对结构进行竖向荷载、风荷载和(或)地震作用效应分析,并应按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的有关规定采用5.1.4选取的结构分析应能较准确地反映结构中各构件的实际受力状况与边界条件体型复杂、结构布置复杂的结构应采用至少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结构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对有限元分析结果,应经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程设计 5.1.5 进行结构整体计算分析时,可假定叠合楼板在其自身平面为无限刚性,相应地设计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叠合楼板平面的整体刚度当楼板会产生较明显的面变形时,计算时应考虑楼板的面变形或对采用楼板面无限刚性假定计算方法 的计算结果进行适当调整 5.2 结构分析 5.2.1 本规适用的装配整体式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最大高度应符合表 5.2.1的要求 表5.2.1 装配整体式预制混凝土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m) 注:1 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5.2.2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规定。
5.2.3 对于装配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结构分析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剪力墙连梁不考虑楼面翼缘的增强作用; 2 采用叠合板时,剪力墙窗下口与下层窗上口可按双连梁或独立连梁(窗下口或窗上口)进行结构整体分析;采用现浇板时,窗下口与下层窗上口之间的部分可全部作为连梁参与结构分析 5.2.4 多遇地震、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震计算与变形验算,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GB 50011)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的有关规定 5.3 构件设计一般规定 5.3.1 装配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等预制构件的拆分原则是便于标准化生产、吊装、运输和就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制剪力墙的竖向拆分宜在各层层高处进行; 2 预制剪力墙的水平拆分应保证门窗洞口的完整性,便于部品标准化生产; 3 预制剪力墙结构最外部转角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当不满足设计构造要求时可采用现浇构件; 4 预制构件生产、养护后的收缩变形不应影响构件的设计尺寸; 5 预制构件应符合吊装设备的施工要求; 6 预制构件应符合我国道路运输管理规定对尺寸及重量的有关要求。
5.3.2 预制构件的连接应采取本规规定的构造措施,使装配后构件的刚度、承载力、恢复力特性、耐久性以及耐火性等同于现浇混凝土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