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总结初唐文学》.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tang****xu1
  • 文档编号:159805763
  • 上传时间:2021-01-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1.09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初唐宫廷诗演进的三个阶段、主要诗人及特征初唐的宫廷诗主要在前五十年从作家来讲,初唐前五十年主要是以李世民为代 表,包括李白药、虞世南、马周、许敬宗、杨帅道、长孙无忌、魏征、上官仪、褚亮等人在内的宫廷作家群,而 “以绮错婉媚为本”(《旧唐书•上官仪传》)的“上官体”为这一时期的诗风代表在野诗人王绩“以真率浅疏之格”(翁方纲《石洲诗 话》卷一)特立于初唐诗坛,惠及初唐四杰以下便是初唐宫廷诗演进的三个阶 段第一阶段:贞观时期(李渊、李世民)主要诗人:贞观年间是唐王朝基业初创、力求巩固的时期,当时宫廷诗歌的 主要内容是应制颂圣、润色鸿业和以隋为鉴、谏议讽喻两个方面,诗风开始 由六朝绮靡浮艳向典雅中和转变这一大批宫廷文人绝大多数是元老重臣他们深受围绕在太宗周围,深受赏识,身居要职,参与新朝的重大政治和文 化学术建设,不仅对实现贞观之治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形成了当时的文学 中心,以他们较为鲜明的文学观念和大量的宫廷诗作,领导着当时文学创作 的主要潮流其中成就较大的诗人当推唐太宗李世民和虞世南、魏徵、李白 药等人主要代表诗人:1,唐太宗录存唐太宗诗八十六题九十八首, 数量居贞观宫廷 诸人之冠其诗题材丰富,其中纪行、咏怀之作,多是追忆昔年戎马征战的豪情胜慨。

      《帝京篇》十首是唐太宗写景抒情相结合的代表作,这组诗吸取前 代京都赋的开阔视野和铺张写法, 描叙他作为帝王日常的临朝、读书、阅武、 听歌、观舞、游览、宴饮等生活场景,虽然旨在去奢戒盈,但仍有矜夸之意1, 贞观宫廷中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是虞世南诗歌力图摆脱齐梁浮艳之习,初露活新、刚健气息虞世南诗歌中的佳构主要是拟乐府诗,边塞诗和游侠诗写得尤其英爽精工如《从军行》二首,描写边塞征战的艰辛, 《结客少年场行》将重义轻生的少年侠客从军报国的壮志,也写得生气勃勃,豪气逼人虞世南的写景诗,也能在藻饰中显出活新、明丽、活泼的风致如《侍宴应 诏赋韵得前字》第二阶段:龙朔时期(李治、武则天)代表诗人:上官仪,《旧唐书 本传》云:太宗雅好届文,每遣仪视草,乂多令 继和,凡有宴集,仪尝预焉 “(仪)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 贵显,故当时多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对诗的对 偶进行了整理与归纳,提出了六对”、八对”之说,对律诗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 他以音义的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 已从一般的词性字音研究,扩展到联句的 整体意象的配置,他的作品体现了一种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 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典型范式。

      上官仪对诗歌体制的创新,主要 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他以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的浮艳雕 琢,但诗的题材内容还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 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第三阶段:武则天后期出现两个大的宫廷诗群,“文章四友”和“沈宋史章四友指杜审言、李崎、崔融、 苏味道,简称“崔李苏杜;他们的文学创作主要在于数量多、比例大、合格率高,诗体已趋兼备,美学格调有了提升杜审言是这一时期较为有影响力的作家, 他 的诗歌特点句律精严,声律严整,笔力雄健二,试述上官仪、杜审言、沈侄期、宋之问对近体诗体式的成熟 定型所作出的贡献一、 上官仪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学其体者, 时人谓为上官体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对诗的对偶进行了整理与归纳,提出了“六对”、“八对”之说,对律诗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二、 杜审言是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文章四友”之一文学贡献主要在近体诗的 创作上:数量多,比例大,合格率高,诗体已趋兼备,美学格调有了提升(参许总《唐诗史》上)三、 沈宋与律体“沈宋”是沈侄期、宋之问的并称,是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沈、宋的贡 献主要在声律方面,尤其是五言律诗,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之定型。

      以 遵守黏对规则为声律格式的五言律的定型, 在唐代近体诗的演变中具有关键性的 意义它不仅完成了由永明体的四声律到唐诗平仄律的过渡, 有易于识记和掌握运用之便,而且具有推导和连类而及的作用,是一种可以推而广之的声律法则1、 沈侄期的诗歌创作:“善届文,尤长七言之作《旧唐书》本传)其七律对仗整饬,音调谐和,可视为七律成熟定型的标志代表作《独不见》2、 宋之问的诗歌创作:“尤善五言诗,当时无能出其右者《旧唐书》本传)其五律大都写得缜密精工,情思绵渺善于即景起兴,自然现成代表作《度大庾岭》 、《度汉江》总之,经过几人的不懈努力,从武后至中宗景龙年间,唐代近体诗的各种声律题式以定型,并出现了一批较为成功的作品三,试述四杰的创作成就卢照邻、骆宾王、王勃和杨炯并称为初唐四杰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成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 对诗歌内容的开拓:1、 以寒士的不平批判上层的贵族社会,否定了贵族社会秩序的永恒价值 2、 以匡时济世、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和热情,为诗歌注入了高情壮思和倜傥意 气3、 拓宽了诗歌的视野,使之从宫苑台阁走向7工山和塞漠,从而便于容纳丰富得多的感情内容代表诗作:卢照邻《长安古意》、杨炯《从军行》、骆宾王《帝京篇》、王勃《送 杜少府之任蜀川》二、 对诗歌形式的开拓:“卢、骆擅长七言歌行,王杨专攻五律。

      卢、骆的歌行,是用铺张扬厉的赋法膨胀过了的乐府新曲 ”——闻一多《唐诗杂论•四杰》“尤其是王勃的五绝,情景交融、含思蕴藉,用语不啻口出而情韵丰厚,推进了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如《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届 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在短小的篇制中做到了神固气完,说明唐诗的语言已经走向成熟——章培恒《中国文学史》四杰作诗,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因此在诗中开始出现了一种壮大的 气势,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这种壮思和气势,在他们创作的较少受格律 束缚的古体和歌行中表现得尤为充分,特别是卢、骆的七言歌行,气势宏大,视 野开阔,写得跌宕流畅、神采飞扬,较早的开启了新的诗风 “四杰”所写的五言律,尤其是王勃和杨炯的五律,也透露出一种非常自负的雄杰之气和慷慨情怀, 这主要反映在他们羁旅送别之作和边塞诗中,这种五律的送别诗,在伤别之外, 尚有一种昂扬的抱负和气概,使诗的格调壮大起来三、 唐诗风骨、声律兼备的艺术风貌,是从四杰开始的四、 四杰的成就总述(1) 诗歌基调的初建:其诗风变革的努力,促使昂扬之气与壮大之美的 “唐 音”之初立健朗的风格,体现了时代精神的面貌;(2) 诗歌题材的开拓:从宫廷走上市井,从风花雪月走上江山寒漠,诗歌内 容上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的方向;(3) 诗歌体式的发展:卢、骆擅长七言歌行,其歌行体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杨工于五律,为五律的重要奠基人,五律至二人标志初步定型。

      4) 诗歌风格的形成:王勃“高华”,杨炯“雄厚”,卢照邻“活藻”,骆宾 王“坦易”(明陆时雍)个性各异,自成一格四,试述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及诗歌创作成就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陈子昂思想复杂,主导是儒家兼善天下思想他的诗歌 创作和理论主张影响了有唐一代他的诗歌主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 “兴”,兴发,“寄”,寄托兴寄”就是以比兴的手法寄托诗人的情思 (主要是政治怀抱),就是既有感而作,乂有所寄托 “风骨”就是要求诗歌的思想内容充实雅正,感情激烈昂扬2、 提倡“风雅” “兴寄”和“汉魏风骨”,反对齐梁诗风,倡导“骨气端翔, 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诗歌美,成为唐代诗歌革新的基本纲领,为 唐诗的健康发展确立了正确的方向陈子昂的诗歌创作成就:1、 复归风雅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 集中体现为他创作的38首《感遇》 诗,在《感遇》诗里,有一部分是表现作者侠肝义胆的述怀言志之作,将匡 时济世的人生抱负化为慷慨悲歌的情思,具有昂扬壮大的感情气势在登冀 北城楼之际他有感于从前此地有过的启臣机遇的往事,写了题为《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的组诗,在这首组诗中,写下了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 ,这 首诗被后人传诵,且停顿方式为1/4、3/2,具有创新精神。

      2、 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是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个性风采,也是他倡导的风雅兴 寄中能反映一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新内容,被称为唐诗风骨的东西其次 他提出了一种“骨气端详,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 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起来,创造健康而瑰丽的文学,他的语言风 格言多切直,触忤权贵,对后人影响其大3、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成就显著,他对风骨的追求,提出了试美理想,对于唐诗 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这位后来唐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所证实,成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序曲五,简述刘希夷、张若虚的诗歌意境刘希夷多闺情赏春惜春之作,基调是对宵春常驻的向往依恋张若虚由惜春变为颂春,融合了对宇宙、人生的热情礼赞张若虚和刘希夷在诗歌意境创造上取得很大进展, 诗情与画意结合,诗境空明纯 美,为盛唐诗的到来作了艺术上的充分准备例如: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抒写伤春惜花、人生无常的感概,柔丽婉转,是历来传诵的名篇这首诗在深微 的叹息声中,有一种朦胧的生命意识的觉醒,由对自然周而复始与宵春年华的转 瞬即逝的领悟,诗人写出了千古传颂的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花相似而人不同的意象,深藏着诗人对生命短促的悼惜之情。

      这种带有宵春伤感 的情思贯穿全篇,并通过对红颜美少年和鹤发白头翁的对比描写而愈显浓烈, 创造出兴象鲜明而韵味无穷的诗境《春江花月例》这首诗虽用宫体诗旧题,但却突破了宫体题材和风格,写春7工月夜美景,写宇宙 与人生之哲理,写普通人世问游子思妇离别相思之情,优美、纯真而且深沉,完 全消除了宫体诗的”猎艳”趣味诗中抒发的对于宵春、爱情、人生奥秘和大自然 美景如醉如痴的陶醉和热烈追求, 对于宇宙永恒和人类精神之美的领悟, 既是盛 唐时期和平发展的生活美的折光,也是盛唐士人所独具的一种精神美的体现将 画意、诗情、哲理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澈的诗境,标志着唐诗兴 象美的确立W花月夜》的艺术特点:1、 虽用乐府旧题,而内容一新2、 以月为线索、以情为中心,乂融入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思索和感悟,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炉,情景交融,意境幽美3、 构思巧妙,紧扣题意,结构绵密4、 韵律婉转悠扬,语言活新流畅刘希夷和张若虚在诗歌意境上取得的进展,如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兴 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浓烈的情思围,空明纯美的诗境,表明唐诗意境 的创造已经进入炉火纯宵的阶段,为盛唐诗的到来作了艺术上的充分准备。

      兴象玲珑、不可凑泊的盛唐时的随之出现,也就十分自然了0901李东格)学号:09501027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