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的少数民族--西南少数民族PPT课件.ppt
56页中国民族民俗 中南民族民俗 1 一 藏族 1 藏族的分布 藏族分布在中国辽阔的青藏高原上 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 以及青海 甘肃 四川 云南四省部分地区 2 2 藏族的语言和宗教 藏语属汉藏语系 藏族文字是参照梵文某些字母创制的 至今通用 藏族以牧业为主 也从事农业 藏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 也有少数人信仰原始宗教苯教 3 哈木耳活佛普宁寺住持 4 3 藏族的房屋 藏族农区多垒石建房 房屋平顶多窗 大都建筑于向阳高处坐北向南 一般以石块或夯土筑墙 形如碉房 楼房的屋顶上有经房 上层住人 下层多作仓库或牲畜圈 建有院落 屋里铺木板或坐垫 牧区则住用牦牛毛织成的帐篷 冬暖夏凉 移动方便 5 农区碉房 牧区帐房 6 4 藏族的饮食 藏族人喜欢饮酥油茶 奶茶和甜茶 嗜饮青稞酒 并有弹酒的礼俗 爱吃酸奶 奶渣等 藏族不吃奇蹄类兽肉 大部分地区还不吃禽和鱼类的习惯 藏族农区的主食是糌粑 用炒熟的青稞或豌豆磨成面粉 用酥油或茶水拌食 牧区的主食为牛羊肉 进餐时使用随身携带的木碗和短柄尖刀 7 4 藏族的文化 医学巨著 四部医典 藏文大藏经 甘珠尔 和 丹珠尔 三大英雄史诗之一 格萨尔王传 8 5 藏族的服饰 藏族服装的基本特征是肥腰 长袖 大襟 男女喜爱戴藏式金花帽 上身穿绸布长袖短褂 外套宽肥的藏袍 藏语称为 朱巴 男女均穿氆氇或牛皮的藏靴 9 6 藏族的禁忌 藏族把佛像 佛寺里的经书 钟鼓以及活佛的身体 佩戴的念珠等物视为圣物 忌别人随便触摸 转经筒 转寺院 叩长头要按顺时针方向 忌吃狗 驴 马肉 忌吃尖嘴动物的肉 有爪动物的肉及鱼虾等水生动物的肉 平时点火时 忌烧猪 狗粪或旧鞋 破布等不洁之物 忌把骨头扔于火中 互不熟悉的男女忌讳在一个碗内揉糌粑和吃糌粑 饮食用的碗和茶具忌扣着放置 忌讳当着当事人的面谈及其婚事 忌男女混坐 男女人室男坐左 女坐右 忌讳别人对自己的孩子过分夸奖 10 二 彝族 1 彝族的分布 彝族主要分布在川 滇 黔 桂四省区 彝族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数量最多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11 2 彝族的语言文字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彝语属汉属语系 有六种方言 经整理的规范彝文 已正式使用 12 3 彝族的服饰 凉山地区 男女都穿右斜襟贴身镶边上衣 男子下着长裤 女子下着长百褶裙 男子头顶留一小块头发称为 天菩萨 裹青蓝布头帕 前方扎成 英雄结 以无须为美 左耳戴大耳珠 珠下缀丝线流苏 女子也包黑色头帕 中 青年女子头覆绣花瓦式方帕 压以发辫 还喜戴耳环 在领口别上银排花 外出时男女都穿披风 彝语称 察尔瓦 形如斗篷 下端缀以长穗 长可及膝 用羊毛线织成 多为黑色 13 14 15 4 彝族的住房 彝族的住房大多是木结构 低矮 无窗 房内一般隔成三间 中间为堂屋 内用三块石头支成塘 为家庭起居活动的中心 左边隔一内室 内置木柜等家具 16 5 彝族的饮食 彝族主食主要有玉米 荞麦 大小麦 洋芋等 稻米很少 喜吃托托肉 饮转转酒 忌吃蒜 17 6 彝族的节日 彝族主要节日有火把节 火把节也是白 傈僳 纳西 哈尼 拉祜 基诺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18 7 彝族的文娱 曲调 爬山调 迎客调 娶亲调乐器 葫芦笙 马布 巴乌等舞蹈 阿细跳月 锅庄舞 19 8 彝族的禁忌 彝族男子头上都蓄有一蓬头发 这是每个人最高贵的地方 忌旁人用手触摸 彝族有敬 神树 的习惯 严禁砍伐神树 祭祀时思外人观看 在彝族人家里作客 要坐在火塘的上方或右方 忌用脚踏三脚架 忌掏挖火灰 尤忌在其中挖洞 彝族人一般都用酒肉盛情款待霜人 他们给你东西吃时你必须吃 即使不会喝酒也要少喝一点 以表谤意 不然他们就认为你看不起他们 但是彝族人忌客人把食品带走 训为这样做是不讲义气 20 三 白族 1 白族的分布 白族80 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 其余散居在昆明 元江 丽江 兰坪 以及贵州毕节 四川凉山和湖南桑植等地方 21 2 白族的语言文字 白族有自己的语言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白族历史上有许多发明创造和优秀作品 代表是 太和更漏中星表 和 洞天验方书 3 白族的服饰 白族崇尚白色 大理男子喜穿白色对襟上衣 外套黑坎肩 下着深色长裤 女子大多穿白色或浅色上衣 外套红色或黑色丝绒坎肩 腰系绣花短围裙 下着蓝色或白色宽裤 足登绣花 百节鞋 喜戴耳环 手镯等首饰 外出时 男女多戴 大理草帽 22 23 4 白族的饮食 白族主食为稻米和小麦 食猪 牛 羊肉 喜食酸辣 白族人善于腌制火腿 腊肉 香肠 弓鱼 螺狮酱等风味菜肴 还有大米制作的饵丝 以及蜜饯 雕梅和苍山雪炖甜梅等 最负盛名的宴席佳肴是 砂锅鱼 乳扇是白族独创的乳制品 此外 白族喜饮烤茶 并配 三道茶 待客 24 25 5 白族的房屋 白族平坝地区住房布局为 一正两耳 三房一照壁 四合五天井 山区多为上楼下厩的茅草房 26 6 白族的节日 三月街 又名 观音节 是白族的盛大节日 每年农历3月15日至20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 最初带有宗教活动色彩 如今成为民族体育文化和物资交流大会 每年农历4月23日 大理白族群众要举行 绕三灵 活动 即朝拜金龟寺 圣源寺 崇圣寺 白族调 是白族地区流传甚广的民问音乐 以三弦或唢呐伴奏 唱腔或委婉或高亢 十分动听 27 28 7 白族的禁忌 白族人在夏历7月15日接送祖先亡灵时 不能出门 火把节的晚上 岳父不能接女婿来家中过节 29 四 纳西族 1 纳西族的分布 纳西族集中分布在云南 四川 西藏三省区相邻的地区 主要聚居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和滇川问的泸沽湖畔 30 2 纳西族的文字 纳西语属汉藏语系 纳西族人民创造了象形表意文字 东巴文 被称为 活着的象形文字 的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 由于同汉族的密切关系 纳西族通用汉语 31 东巴经 创世纪 32 3 纳西族的服饰 丽江纳西族妇女上身穿宽腰大袖大褂外加坎肩 下身穿长裤 系百褶围裙 脚穿绣花鞋 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 衣料多为蓝 白 黑三色 以黑为贵 劳动或出门披黑羊皮七星披肩 俗称 披星戴月 33 4 纳西族的饮食 纳西族以玉米 大米和小麦为主食 宁蒗地区纳西人喜食青稞 喜喝酒 饮浓茶 吃酸 辣 甜味食品 丽江的火腿粑粑 宁蒗的琵琶猪和泸沽湖的酸鱼 鱼干 是纳西族的特色饮食 34 5 纳西族的房屋 丽江坝区纳西族的房屋多系土木瓦结构 普遍采用 三房一照壁 的形式 正房较高 偏房略低 山区民居多系木楞房 上盖石片 35 6 纳西族的节日 纳西族有本民族的独特的传统节日三朵节 它是纳西族的传统节日 三朵是纳西族千百年来笃信的保护神 过去每年农历2月和8月羊日 各地纳西族都到丽江白沙三朵阁 俗称北岳庙 和各地三朵阁举行隆重祭拜活动 并进行各种文娱活动 1986年8月丽江县决定将每年农历2月初8日祭拜三朵活动定为纳西族传统节日 36 7 纳西族的文娱 融诗歌 音乐 舞蹈为一体 白沙细乐 被誉为最古老的交响乐 37 8 纳西族的禁忌 忌触动大门两旁所立的石头 门神 忌手摸横在门上方的束有鸡毛草绳的松木叉 代口神 忌砍伐 神树 不能蹬踏架锅做饭用的三脚架 不能翻弄灶里的灰 祭天堂 祖先 战神时 忌外人观看 进屋后不能靠神位坐 最好坐在灶下方或周围 有的地方还忌在家里唱山歌 38 五 苗族 1 苗族的分布 苗族主要居住在贵州 云南 湖南 重庆 广西 湖北 海南等省市区 在黔东南和湘鄂渝黔的交界地带有较大的聚居区 其中以黔西南 黔南 黔东南等自治州最集中 2 苗族的语言 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 苗族原无统一文字 建国后创制了拼音文字 并通用汉语 39 3 苗族的房屋 苗族一般都在依山傍水处建寨 聚族而居 住房一般为木结构干栏式的平房或楼房 平房大部分分为三间 中为堂屋 供接待客人和吃饭之用 两边分别作卧室和厨房 吊脚楼 40 4 苗族的服饰 苗族男装简朴 一般分为对襟大褂和左衽长衫两大类 下穿长裤 束大腰带 头裹青色长巾 冬天腿上多缠裹腿 女装为右衽大襟或胸前交叉式两大类 下着宽脚长裤 多将银饰钉在衣服上 称为 银衣 头戴形如牛角的银质头饰 高达尺余 苗族妇女盛装上的白银饰重近2百两 41 42 5 苗族的饮食 苗族大多以大米为主食 玉米 红薯 小麦为辅 也有以玉米 养麦和土豆为主食的 喜食酸腊味 嗜酒 苗族普遍喜吃糯食 每逢节日等重大活动 都要春糯米粑粑 蒸糯米饭 43 6 苗族的节日 苗族的节日主要有芦笙节 该节日流行于贵州东南部凯里县和黄平县等苗族聚居区 每年农历正月16日到20日和9月27日至29日分别在凯里县舟溪和黄平县谷陇举行 节日里苗族人民聚集在广场跳芦笙舞 因此得名 节日期间还有斗牛赛马 文艺表演 球类比赛 青年男女在一起对歌 增进互相了解 建立友谊和爱情 44 45 7 苗族的禁忌 不吃牛羊肉 忌狗肉上灶 忌在屋里煮蛇肉 险恶环境中忌嬉笑 忌刀口朝上 忌用凶器指人 父母或同村人去世 一个月内忌食辣椒 忌在夜间或家里打口哨 46 六 傣族 1 傣族的分布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其余分布在云南各县市 47 2 傣族的语言文字 傣语属汉藏语系 傣文为传统的拼音文字 48 3 傣族的服饰 傣族男子一般以白布或青布包头 上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 下穿长筒裤 纹身习俗很普遍 傣族妇女束发 上穿浅色紧身窄袖短衫 下穿花筒裙 49 4 傣族的房屋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 建于平坝近水之地 竹楼近似方形 以数十根木柱支撑 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 用茅草覆盖 悬空铺竹楼板 竹片围墙 既通风又透光 竹楼分两层 楼上住人 楼下养牲畜 堆放杂物 50 51 5 傣族的饮食 傣族人以大米为主食 最具特色的是竹筒饭 吃起来清香可口 喜欢酸辣味 如酸菜 酸鱼等 傣族人嗜酒 喜嚼槟榔 52 6 傣族的节日 泼水节即傣历新年 又称佛诞节 浴佛节或堆沙节 节期约于公历4刖刃清明节前后 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 节日凌晨 傣族人要到寺庙拜佛 妇女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 浴佛以后 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 人们还举行赛龙舟 放高升 放孔明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53 54 7 傣族的文娱 傣族舞蹈种类很多 动作及内容主要模拟当地常见的动物的活动 在此基础上加以人格化 孔雀舞既来源于对孔雀优美动作的模仿 也来源于傣族美丽动人的传说 55 8 傣族的禁忌 傣族寨门附近的 寨神庙 平时忌进 神树 忌砍伐 忌拴马 忌移动或触弄 神树 下送鬼的鬼匾 鬼盘 鬼台 竹竿等祭品 每寨都有佛寺 进寺要脱鞋袜 妇女进佛寺忌任意走动 忌随便敲打佛寺里的鼓 忌触摸神像与法器 忌摸小和尚的头顶 祭寨时忌外人进寨 寨里的人要出来也必须等祭寨完毕 进入傣族住房时 要在楼口脱鞋 进门后忌用脚跺楼板 房间内的中柱忌靠背 忌挂东西 忌从家中火塘上面跨过 忌从妇女脚上跨过或触摸妇女头上的发髻 忌女人招待男客 男人招待女客 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