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69984169
  • 上传时间:2022-12-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7.33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6路基6.1 —般规定6.1.1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和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 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6.1.2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 年6.1.3基床表层的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 车运行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 层面上的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的承载能力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 的强度及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 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6.1.4路基填料的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填 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6.1.5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6.1.6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 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路纵向的均匀变化6.1.7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 形和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对路基与桥 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 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

      路基施工应进行 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 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6.1.8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的要求, 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 土地等要求6.1.9路基排水工程应系统规划,满足防、排水要求,并及时实施6.1.10路基设计应重视防灾减灾,提高路基抵抗连续强降雨、洪水及 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6.1.11路基上的轨道及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和分布宽度应符合表 6.1.11的规定表轨道和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列车活载种类设计轴重(kN)轨道形式分布 宽度(m)计算高度(m)土的重度(kN/m3)1819202122ZK活载200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3.03.12.92.82.62.5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3.42.82.72.62.42.3CRTS II型板式无砟轨道3.252.92.72.62.52.3有砟轨道3.43.02.82.72.62.46.1.12车站两端正线、利用既有铁路地段、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和 养护维修列车走行线等路基设计标准按其设计最高速度确定,路基基床结 构变化处应设置长度不小于10m的渐变段。

      6.1.13路基工程应加强接口设计,合理设置电缆槽、电缆过轨、接触 网支柱基础、声屏障基础及综合接地等相关工程,避免因相关工程破坏路 基排水系统、影响路基强度及稳定6.2路基面形状及宽度6.2.1无砟轨道支承层(或底座)底部范围内路基面可水平设置,支 承层(或底座)外侧路基面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有砟轨道路 基面形状应为三角形,由路基面中心向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 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应保持三角形6.2.2有祚轨道路基两侧的路肩宽度,双线不应小于1.4m,单线不应 小于1.5m o6.2.3直线地段标准路基面宽度应按表6.2.3采用表6.2.3路基面标准宽度轨道类型设计最高速度 (km/h)线间距(m)路基面宽度单线(m)双线向无砟轨道2504.68.613.23004.813.43505.013.6有砟轨道2504.68.813.43004.813.63505.013.86.2.4路基面在无砟轨道正线曲线地段一般不加宽,当轨道结构和接 触网支柱等设施的设置有特殊要求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确定;有砟轨道 正线曲线地段加宽值应在曲线外侧按表6.2.4的规定加宽曲线加宽值应在 缓和曲线内渐变。

      表6.2.4有砟轨道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值设计最高速度 (km/h)曲线半径R(m)路基外侧加宽值(m)250R>100000.210000 > R > 70000.37000 > R > 50000.45000 > R > 40000.5R V 40000.6300R>140000.214000 > R > 90000.39000 > R > 70000.47000 > R > 50000.5R V 50000.6350R >120000.312000 > R >90000.49000 >R >60000.5R V 60000.66.2.5路基标准横断面如图6.2.5-1〜8所示图6.2.5-1无砟轨道双线路堤标准横断面示意图图6.2.5-2无砟轨道双线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示意图图6.2.5-3无砟轨道双线非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示意图图6.2.5-4无砟轨道单线路堤标准横断面示意图图6.2.5-5有砟轨道双线路堤标准横断面示意图图6.2.5-6有砟轨道双线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示意图图6.2.5-7有砟轨道双线非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示意图图6.2.5-8有砟轨道单线路基标准横断面示意图6.3基床6.3.1路基基床应由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构成。

      基床表层厚度无祚轨为0.4m,有砟轨道为0.7m,基床底层厚度为2.3m o6.3.2基床表层应填筑级配碎石,压实标准应符合表6.3.2-1的规定表6.3.2-1基床表层压实标准压实标准级配碎石压实系数K>0.97地基系数K30 (MPa/m)>190动态变形模量Evd (MPa)>55注:无砟轨道可采用K30或Ev2o当采用Ev2时,其控制标准为Ev23120 MPa且Ev2/Ev1<2.3o其材料规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材料由开山块石、天然卵石或砂砾石经破碎筛选而 成2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粒径级配应符合表6.3.2-2的规定其不均匀系 数Cu不得小于15, 0.02mm以下颗粒质量百分率不得大于3%粒径级配曲 线如图6.3.2所示表6.3.2-2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方孔筛孔边长(mm)0.10.51.77.122.431.545过筛质量百分率(%)0 〜11(5)7〜3213 〜4641 〜7567 〜9182 〜100100注:括号内数字适用于寒冷地区铁路图6.3.2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曲线3基床表层级配碎石与下部填土之间应满足Di5<4d85的要求当不能满 足时,基床表层应采用颗粒级配不同的双层结构,或在基床底层表面铺设 土工合成材料。

      当下部填土为改良土时,可不受此项规定限制4在粒径大于22.4mm的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所占的质量百分率 不小于30%5级配碎石粒径大于1.7mm颗粒的洛杉矶磨耗率不大于30%,硫酸钠 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大于6%粒径小于0.5mm的细颗粒的液限不大于25%, 塑性指数小于6不得含有黏土及其它杂质6.3.3基床底层应采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A、B组填料粒径级配 应满足压实性能要求,寒冷地区冻结影响范围填料应满足防冻胀要求基 床底层压实标准应符合表6.3.3的规定表6.3.3基床底层填料及压实标准压实标准化学改良土砂类土及 细砾土碎石类及 粗砾土压实系数K>0.95>0.95>0.95地基系数K30 (MPa/m)—>130>150动态变形模量Evd (MPa)—>40>40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kPa)>350 (550)——注:1 .无砟轨道可采用K30或Ev2当采用Ev2时,其控制标准为Ev2380 MPa且Ev2/Ev1<2.5o2•括号内数字为寒冷地区化学改良土考虑冻融循环作用所需强度值6.4路堤6.4.1基床以下路堤宜选用A、B组填料和C组碎石、砾石类填料, 其粒径级配应满足压实性能要求;当选用C组细粒土填料时,应根据填料 性质进行改良。

      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应符合表6.4.1的规定表6.4.1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压实标准化学改良土砂类土 及细砾土碎石类 及粗砾土压实系数K>0.92>0.92>0.92地基系数K30(MPa/m)—>110>130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kPa)>250——注:无砟轨道可采用K30或Ev2当采用Ev2时,其控制标准为Ev2^45MPa且Ev2/Ev1<2.6o6.4.2路基工后沉降应符合下列规定:R 0.4V 2sh sj1无砟轨道路基工后沉降应满足扣件调整能力和线路竖曲线圆顺的要 求工后沉降不宜超过15mm;沉降比较均匀并且调整轨面高程后的竖曲线 半径满足式6.4.2的要求时,允许的工后沉降为30mmo(式 6.4.2)路基与桥梁、隧道或横向结构物交界处的差异沉降不应大于5mm,过渡段沉降造成的路基与桥梁、隧道的折角不应大于1/1000o2有砟轨道路基工后沉降应满足表6.4.2要求表6.4.2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设计速度 (km/h)一般地段工后沉降 (cm)桥台台尾过渡段工后沉降 (cm)沉降速率 (cm/ 年)2501053300、 3505326.4.3软土路堤的稳定安全系数考虑列车荷载作用时不应小于1.25。

      6.4.4软土地基沉降可按本规范附录B计算,沉降计算值应经实际工程观测资料检验修正6.4.5软土及松软土路基应结合工程实际,选择代表性地段提前修筑 试验段6.4.6受洪水或河流冲刷及长期受水浸泡的路堤部位,应采用水稳性 好的渗水性材料填筑,并应放缓边坡坡率、设置边坡平台、加强边坡防护6.4.7雨季滞水及排水不畅的低洼地段,浸水影响范围应以渗水性材 料填筑,并应采取排水疏导措施6.4.8在高地下水位(地下水位距地表不大于0.5m)的黏性土地基上 填筑路堤时,路堤底部应填筑渗水性材料有条件时,宜采取降低地下水 位的措施6.4.9路堤边坡坡率可根据路基填料、路堤高度、地震力、基底地质条件、水文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6.4.10路基填料应满足压实要求,其最大粒径在基床底层内应小于 60mm,在基床以下路堤内应小于75mm6.4.11地震区路堤应选用震动稳定性较好的填料,基底垫层材料应采 用碎石(卵石)或粗砂夹碎(卵)石,不得采用细砂或中砂6.4.12在可液化地基上填筑路堤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换填、设 置反压护道或地基加固等抗震措施6.4.13黄土地段路基应加强防排水措施,采取封闭防水、拦截、疏导 的处理原则,设置防冲刷、防渗漏和有利于水土保持的综合排水设施及防 护工程,并妥善处理农田水利设施与路基的相互干扰。

      当黄土具湿陷性或压缩性较高时,应根据地基土层性质、路堤填高、 路基变形控制要求,确定湿陷性黄土处理措施采用无砟轨道时,应消除 地基的全部湿陷量6.4.14岩溶地段路基应结合工程实际(岩溶地表形态、地表径流、地 下水活动等)判别岩溶对路基工程的危害性,选择适宜的处理措施6.4.15人为坑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