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6 山地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395160888
  • 上传时间:2023-10-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2M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山地的形成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沿回归线东西向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1~2题1.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B.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C.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D.丙处地质构造为地垒2.和丙处成因相同,形成的地形区是(  )A.崇明岛 B.夏威夷岛C.台湾岛 D.喜马拉雅山脉1~2.解析:第1题,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丙处不是地垒,因为其右侧不是断层,而是大洋板块往大陆板块下面俯冲第2题,崇明岛是沉积岛,夏威夷岛是火山岛,喜马拉雅山脉是巨大的褶皱山脉,属于两个大陆板块水平挤压隆起形成的,只有台湾岛和图示成因是相同的答案:1.C 2.C读图,完成3~4题3.图中甲地地质构造和地貌成因分别是(  )A.向斜 内力作用后,流水沉积B.背斜 内力作用后,外力侵蚀C.断层 外力作用后,地壳抬升D.海沟 板块运动后,外力侵蚀4.若只考虑岩层的软硬程度,依地形的高低起伏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岩层由硬至软排列应为(  )A.乙、丙、丁 B.乙、丁、丙C.丙、乙、丁 D.丙、丁、乙3~4.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甲地从岩层形态上看,岩层向上拱起,所以甲地地质构造为背斜;其地貌为谷地,成因是地壳运动形成褶皱后,背斜顶部被外力侵蚀。

      第4题,不同性质的岩层软硬程度不同,岩性较软的容易被侵蚀,而岩性较硬的不容易被侵蚀,保留在地表海拔较高的位置读图可知,乙岩层露出地面最高,说明岩石最坚硬;丁岩层露出地面最低,岩层最软答案:3.B 4.A5.[2015·福建卷,9]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下题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A.背斜谷 B.背斜山C.向斜谷 D.向斜山解析: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分析,X地的岩层是中部老两翼新,为背斜,从X地的河流分布及等高线弯曲特征可以判断其为山谷,故A项正确答案:A6.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下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解析:由图中岩层形态可知,甲处岩层明显断裂、错位,为断层构造;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答案:B[2019·济南外国语学校模拟]右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 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读图回答下题7.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上升 B.褶皱弯曲C.冰川堆积 D.风力侵蚀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与构造地貌。

      构造地貌是地壳运动产生的,与内力作用有关,C、D项错误;结合图片可知该山为块状山地,岩层并未产生弯曲变形,所以A项正确,B项错误答案:A[2019·郑州模拟]读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完成8~9题8.图中表现内力作用的主要有(  )①固结成岩 ②褶皱 ③沉积作用 ④岩浆侵入 ⑤断层 ⑥侵蚀作用A.①②③ B.②④⑤C.③④⑤ D.④⑤⑥9.图中最先发生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A.岩浆的喷出 B.断层的发生C.页岩的沉积 D.褶皱的发生8~9.解析:第8题,内力作用主要有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其中地壳运动形成褶皱和断层第9题,该地区地质作用过程是:沉积作用→水平挤压→褶皱隆起→岩浆侵入→断层发生→外力侵蚀→页岩沉积答案:8.B 9.D[2019·衡水中学模拟]石油地质图上,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构造等高线(单位:米),可以直观地反映地下的构造情况,这是石油勘探与开发中常用的图读某区域含油岩层顶部构造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粗实线为河流),完成10~11题10.①、②、③表示地质勘探过程中几种不同类型的钻井,据图判断它们分别是(  )A.气井、水井、油井 B.水井、气井、油井C.气井、油井、水井 D.水井、油井、气井11.该地沿E—F线绘制的地质剖面图(  )10~11.解析:第10题,①处岩层海拔低,利于集水,②、③岩层海拔较高,与背斜相似,适于储存油气资源。

      ②处高于③,则②处是气、③处是油第11题,E—F线由高到低,再到高,排除C、D;穿过了断层,所以B正确答案:10.B 11.B[2019·河南省六市联考]某地煤炭资源丰富,该地中学生在考察古生物化石的过程中绘制了一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2~13题12.B处地貌为(  )A.断块山 B.火山C.背斜山 D.向斜山13.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B处地下采煤易发生瓦斯爆炸B.D处地下适合修建隧道C.该地岩层主要由岩浆岩构成D.该处地质构造受东西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12~13.解析:第12题,B处地貌为山地;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地质构造第13题,瓦斯易在背斜顶部集聚,而B处是向斜构造;D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地质构造,岩层上拱,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且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持隧道的干燥,适合修建隧道;该地岩层富含化石,主要由沉积岩构成;结合指向标,可知该处地质构造受南北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答案:12.D 13.B[2019·南京市、盐城市模拟]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下图为王娟同学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

      据此完成14~15题14.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A.火山活动 B.溶洞塌陷C.地壳下陷 D.岩石崩塌15.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C.“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D.“浮石”源于岩浆喷发14~15.解析:第14题,长白山天池是火山湖第15题,火山口附近的岩浆岩遍身气孔,为喷出型玄武岩(浮石是火山爆发的岩浆在空中凝固后胶结成密度较小的石块);找到动植物化石的是沉积岩;岩浆岩源于内力作用;大理岩是变质岩答案:14.A 15.D[2019·河南省实验中学模拟]某地地质小组在我国一潮湿、黏重的红色土壤分布区对某一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得到了下图所示数据:甲、乙、丙三处为探测点位置,斜线左侧数据为探测点所在地面的海拔(单位:米),右侧数据为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米)完成16~17题16.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 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 D.华北地区17.乙处地形可能属于(  )A.向斜谷 B.背斜谷C.向斜山 D.背斜山16~17.解析:第16题,红色土壤可以判定是南方,B正确。

      第17题,乙处海拔低于甲地和丙地,所以是谷地;岩层更低于两侧的甲和丙地,为向斜地质构造答案:16.B 17.A18.[2019·北京海淀模拟]下图是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  )A.岩层的形成顺序依次为①②③B.甲地是背斜顶部被侵蚀而形成的谷地C.乙地貌是岩层受张力作用后被侵蚀形成D.丙地貌的地质构造与泰山相同解析:根据岩层的弯曲状况可判断出甲地为背斜构造,其成为谷地的原因是背斜顶部被侵蚀;岩层的形成顺序依次为②③①;乙地貌是岩层受挤压作用后不易被侵蚀形成;泰山为断层构造,与丙处的地质构造不同答案:B读图,回答19~20题19.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A.①② B.③④C.③⑤ D.⑤⑥解析:峰林主要发育在湿润热带、亚热带地区,属于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滇)、贵州(黔)、广西(桂);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C20.图中(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解析:读图,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甲地为峰林,乙处为河谷,乙处为外力侵蚀作用最强烈,丙处坡度大易发生滑坡现象,丁处是典型的向斜山。

      A项,甲处为峰林,主要为石灰岩,主要作用为侵蚀作用,但不是图中侵蚀作用最强烈的地方,故A错误;B项,乙处为河谷,主要是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属于外力作用,故B错误;C项,丙处为背斜山,岩体破碎,丙、丁之间有断层存在,山体易发生滑坡,故C正确;D项,丁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山,故D错误答案:C[2019·贵阳模拟]兴山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大巴山余脉与巫山余脉交汇处2015年8月9日,兴山县古夫镇至昭君桥的“水上公路”竣工通车完成21~23题21.图中水上公路选线的主要原因是(  )A.避免侵占耕地 B.保护坡地生态C.连接图中村落 D.缩短线路长度22.大巴山和巫山的成因分别是(  )A.火山、褶皱山 B.褶皱山、断块山C.断块山、褶皱山 D.褶皱山、褶皱山23.山脉往往成为河流分水岭、行政区的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巴山是陕西省与四川省的界线B.巫山是湖北省与四川省的界线C.大巴山是重庆市与陕西省的界线D.巫山是湖北省和陕西省的界线21~23.解析:第2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水上公路铺设于河面之上,沿河谷延伸,有助于保护坡地生态第22题,大巴山和巫山都是我国的大型山脉,都是褶皱山。

      第23题,这两条山脉都是省区界线,其中大巴山是四川省和陕西省的界线,巫山是重庆市与湖北省的界线答案:21.B 22.D 23.A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回答24~25题24.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25.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  )24~25.解析:第24题,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处应为山谷第25题,读图可判断出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以减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减小路面坡度答案:24.A 25.C。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4讲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无机物的制备实验探究.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1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第40讲反应过程中微粒浓度变化及图像分析考点1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及分析.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6讲醇酚和醛酮.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5讲化学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物质含量或组成的测定.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1电解质及其电离.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2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2讲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考点1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6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1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8讲反应热的测定及计算考点2盖斯定律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2讲铁盐和亚铁盐含铁物质的转化.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3讲考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8讲硫酸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考点1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考点1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9讲钠及其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33讲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考点2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3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