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岳 麓 版 历 史 必 修 三.doc

3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2552454
  • 上传时间:2018-06-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1K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岳岳 麓麓 版版 历历 史史 必必 修修 三三 (文化发展历程)(文化发展历程)专题一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 1)产生原因:)产生原因:①①经济经济上上:“铁犁牛耕”的出现,社会生产力发展,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社会大变革 (根本原因)②②政治上:政治上:分封制和宗法制瓦解,社会动荡, 、各诸侯国政治改革以求兼并得胜;“士”阶层出现且地位不断提高,他们到处游说,传播思想文化③③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上:不同的社会阶层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自提出自己的利益和要求,宣扬自己的主张;私学兴起,学术下移,推动了民间文化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2 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3 3)百家争鸣的重要意义)百家争鸣的重要意义:①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②繁荣了当时的思想文化,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③对中国后来的社会政治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突出儒、道、法的影响)。

      派别代表主 张影 响 孔子“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正名”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有 重要影响 孟子“仁政”(核心);“民贵君轻”;“性善 说”;先义后利,舍生取义;人格精 神建立政治学说“仁政”,儒家学派重要奠基 人;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对传统文化 产生很大影响儒家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 主义);“性恶论”;以礼教为主,礼 法并施;舟水之说建立中国传统的“外儒内发”的治国模式; 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 响深远法家韩非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 制中央集权;认为历史是发展的, 主张变法革新法家的集大成者;思想适应中央集权政体 需要,法儒结合,成为统治思想的理论基 础 老子“道”是万物本源,否定“天命论”; 朴素辩证思想;“无为而治”、“小国 寡民”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思想 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 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道家庄子“齐物”;“消遥”;天与人“不相胜”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力”、“节俭”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一度成为显学;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

      22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 1))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①原因:黄老之学不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②产生:董仲舒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③主要思想:A 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B 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C 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D 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突出表现为——天人感天人感应应;君;君权权神授;三神授;三纲纲五常;大一五常;大一统统2 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①①原因原因: 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根本原因)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汉武帝通过起用儒士参政、兴办太学和地方郡学、将儒家经典确定为教科书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②②过过程程:A 罢黜百家,倡导儒学 B 太学出现:兴办太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五经”成为教科书,教育被儒家垄断③③结结果果:西汉后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④④影响影响:消极:抑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积极: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管理,对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同时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大一统 3 3、宋明理学、宋明理学 1)1)、背景、背景:① 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传播,儒学面临危机 ② 隋唐, “三教合归儒”,儒学吸收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③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融合儒、道、佛三家的新儒学系统,即理学2 2)人物)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朝——王守仁(王阳明)33 3)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程朱理学程朱理学: ① “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宰万物;② “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③ 要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陆陆王心学王心学:① 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② 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4 4)历史作用)历史作用:①①积积极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②②消极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4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1 1)、背景:)、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君主专制加强2 2)、)、 李贽进步思想:李贽进步思想:哲学思想哲学思想:指出万物皆源于矛盾的阴阳二气,并非生于“天理”,从而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政治思想政治思想:① 否认孔孟学说的权威性,鞭挞程朱理学的虚伪性;② 肯定追求物质享受的合理性,主张个性自由发展,反对盲从统治者的意志;③ 主张男女平等3 3)) 、、 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知识简表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知识简表 经 历共同主张黄宗羲黄宗羲顾顾炎武炎武王夫之王夫之共同作用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天下之大 害害”“保天下者,匹夫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贱,与有,与有责责焉焉”的进步思想天下土地不能为帝王私有, ,应应当耕者有其田当耕者有其田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激重视手工业工商皆本工商皆本,反主主张张“经经世致用世致用” 经世致用对传统儒学唯心体系的批判继承,4和商业的发展对重农抑商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提出“天下天下为为主,君主,君为为客客”的思想“博学于文,行已有博学于文,行已有耻耻”,反对空疏浮泛的学风,学以致用主主张张物物质质第一第一性性,是杰出的唯 物思想家烈动荡的年代,参加过抗清斗 争著述《 《天下郡国利病天下郡国利病书书》 》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4 4)、)、 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是怎样改造和发展儒学思想的?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是怎样改造和发展儒学思想的?他们从儒学思想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又不拘泥于传统儒学,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

      具体表现是:① 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批判旧儒学“君为臣纲”的封建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崭新思想命题② 顾炎武反对道学空疏浮泛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他踏实钻研学问,提倡到实践中求得真知③ 王夫之虽然坚持以儒家六经为自己的治学原则,但绝不盲从他反对“天命论”和“生知论”,主张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不断变化是万物发展的规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思想家 (2010 广广东东 15) ) “人人自有定人人自有定盘针盘针,万化根源,万化根源总总在心却笑从前在心却笑从前颠颠倒倒见见,枝枝叶叶外,枝枝叶叶外头寻头寻这这首首诗诗反映了反映了A.孟子的孟子的“仁政仁政” B.董仲舒的董仲舒的“独尊儒独尊儒术术” C.王阳明的王阳明的“心学心学” D.顾顾炎武的炎武的“经经世致用世致用”15、 、C 王阳明主王阳明主张张“心即理也心即理也”,理在自己的内心深,理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处,突破了程朱理学的理,突破了程朱理学的理论论诗诗歌后半句歌后半句嘲笑以前从外嘲笑以前从外头头入手的求理方法入手的求理方法专题二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1 1、科技成就、科技成就 1 1)古代中国的重大科技成就)古代中国的重大科技成就 A 天文学天文学:① 天象观测:日食、彗星、哈雷彗星和太阳黑子的记录,领先世界。

      ② 天文著作:《甘石星经》我国最早,书中的《石氏星表》世界上最早5③ 天体测量:a.张衡 水运浑象仪,地圆的见解(早 1000 多年),地动仪b.僧一行 黄道游仪(首次发现恒星位置的变动),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制成水运浑象仪c.郭守敬 简仪”,测定的黄赤道交角,编《授时历》B 数学数学:① 春秋——九九乘法口诀 度量衡② 春秋战国——筹算计算法③ 西汉——《周髀算经》 勾股定理④ 东汉——《九章算术》标志实用数学体系的形成⑤ 魏晋南北朝——圆周率(刘徽,割圆术;祖冲之精确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 1000 年)C 医医药药学学:中医学中医学① 远古时期 针灸疗法② 战国 医学分科扁鹊 四诊法(望、闻、问、切)○ 3④《黄帝内径》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提出病理学说,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⑤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临床学)的基础⑥ 华佗 五禽戏 麻沸散 中中药药学学①《唐本草》 世界第一部国家药典 ① 孙思邈《千金方》 ① 李时珍《本草纲目》伟大科学著作D 农农学学:①农业农业技技术术——混合选择法(选种)、人工杂交 6②农农学著作学著作——a.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b.元代《农桑辑要》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c.元代王祯《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其中的《农器图谱》占全书篇幅 4/5 d.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还吸收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并开展农业科技实验,体现了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型,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2 2)四大发明)四大发明 A 造造纸术纸术①纸出现前:布帛 ② 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4 世纪传朝鲜等、8 世纪中亚、12 世纪欧○ 3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4B 印刷印刷术术 ① 雕版印刷术 《金刚经》 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泥活字,○ 2 ③ 13 世纪中期传到朝鲜,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④加速文明进程,推动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C 火火药药① 唐代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 孙思邈《丹经》② 唐末用于战争 ③ 14 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④加速西方封建骑士阶层的衰落D 指南指南针针 ① 战国 司南 ② 北宋 指南针发明,于航海7③ 13 世纪传入西欧④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2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1 1)汉字演变:)汉字演变: ① 起源 新石器 陶器上的刻画符号② 成熟 商代甲骨文、商周“金文” ③ 统一 秦 统一文字:小篆、“隶书”④ 理论 东汉许慎 “六书”:象声、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2 2)书法:)书法:朝代时代风貌书法名家艺术特色魏晋南北朝社会危机、士人群体、文具王羲之虚玄灵动张旭、怀素狂放不羁 隋 唐盛世气象 颜真卿、柳公权注重规范法度宋 代社会生活丰富多样宋四家、赵佶追求个性、有意无法明 代社会平民化、世俗化祝枝山、文徵明强调个性化3)3)中国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中国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①起源:新石器时代;地面、岩壁、陶器上画;粗犷、浪漫 ;原始集体生活②战国时期的发展:毛笔;人物肖像;绢帛;《人物龙凤图》;从萌芽走向成熟③秦汉:帛画、画像石、画像砖;珍禽异兽、神仙魔怪;神秘、古拙;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④ 魏晋南北朝:士大夫画家活跃;“以形写神”;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