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游词四平叶赫.doc
4页四平叶赫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到叶赫参观游览叶赫是中国历史名镇,地处四平市区东南部,是满族重要 的发祥地叶赫是清初孝慈高皇后的出生地和清末慈禧太 后、隆裕皇后的祖籍地,素以“三代皇后的故乡”而闻名于 世叶赫王城分珊延府城和东、西二城,共三处珊延府城位 于叶赫南岸,西城位于前面叶赫河北岸的石头山上,与东城 形成倚角之势,相互照应2005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1406年,满族先人女真叶赫部从呼兰河迁至伊通河流域, 经八代贝勒的不懈努力,势力日渐强大,部落中心移至叶赫, 在叶赫河畔,择三面临水、背依群山的宝地建都城,相继建 三处王城第九代贝勒清加努、扬吉努兄弟当政时,称“叶 赫国”叶赫那拉,满语的意思就是“河边的太阳”叶赫贝 勒骁勇善战,部民勇猛,精于齐射,为扩大部族生存空间, 不断开拓疆土,使叶赫领地方圆千余里,有众15部之多 跻身女真民族的强大部落之列当时,叶赫部与努尔哈赤部成为女真阵营中两大主角努 尔哈赤致力于统一女真民族,叶赫贝勒却极力维护海西四部 联盟盟主的地位,两部首领斗智斗勇,两支劲旅几经较量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八月,努尔哈赤最后一次征战叶 赫部落,兵临叶赫城下。
叶赫首领临危不惧,指挥官兵,严 守东、西王城据险抵抗努尔哈赤亲自督军围攻金台石的东城,经过激烈战斗,叶 赫东、西两城俱毁,叶赫首领金台石和布扬古被俘,宁死不 降努尔哈赤军以绞杀相威胁,二首领毫无畏惧,慷慨赴死 东城贝勒金台石临死前厉声呼喊:“吾辈之中,有一女子, 必覆满洲国矣! ”叶赫首领被杀,所属城寨被兼并曾经号 令海西、称雄女真诸部的叶赫部,共传8世十一代贝勒,终 于被努尔哈赤吞并叶赫部成为后金的臣民,入籍编旗,成 为满族的重要一支叶赫都城成为废墟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帝巡 幸祖宗发祥地时,曾登临叶赫东城旧址面对废城,心潮起 伏,感叹于先祖努尔哈赤的大智大勇,在此赋诗《经叶赫废 城》表达内心的感慨,“断垒新生草,空城尚野花翠华今 日幸,谷口动鸣笳努尔哈赤兼并叶赫部落,才完成女真民族的统一大业,得 以建立后金乃至强大的大清帝国然而,历史总有一些巧合我们讲到叶赫的历史兴衰,就 不可回避地想到关乎大清朝命运的3个重要的叶赫女人遥 想当年,1575年,叶赫贝勒扬吉努之女在叶赫东城呱呱坠地 她就是孟古格格14年后,她走出了这座王城,远嫁建州, 成为努尔哈赤的福晋她端庄秀丽,秀外慧中,气量宽宏, 深受努尔哈赤的宠爱,诞育了清朝一代皇帝皇太极,母凭子 贵,成为大清第一国母一一孝慈高皇后。
两百多年后,清朝 末期,叶赫那拉氏另一位女人进入清王朝权力的核心,她才 貌兼备、颇有心计、精通权术、垂帘听政、执掌大权48载, 她就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的侄女隆裕太后再次 垂帘听政三年,并于1912年2月22日签发了清帝退位的诏 书,这段历史恰恰应和了叶赫贝勒金台石临死前的毒誓!各位朋友,让我们走出叶赫沉重的历史,去看一看易地而 建的叶赫那拉城叶赫那拉城坐落在转山湖东山顶,建于 1994年这座仿古建筑群,依山势起伏而建,呈阶梯分布, 楼台殿阁,错落有致青砖素瓦的满族四合院,房顶饰以脊 吻、走兽,风格迥异登上箭楼,居高临下,城内美景尽收 眼底走进皇后生平馆、叶赫贝勒议事堂、公主楼、满族民 俗展览馆等介绍叶赫历史、民俗文化的景点,可以让我们充 分领略叶赫的兴衰史、人文掌故以及满族民俗文化前面小广场中央竖有一根神杆,上悬神斗,这是满族独有 的祭祀神器,每逢过大年时,满族人都是在神斗里盛上五谷、 碎肉,以此祭祀乌鸦,这习俗成为祭天相传当年努尔哈赤 被明军追杀,只身一人匿于草丛深处,当追兵来到近前时, 恰好一群乌鸦落在他的身上,啄来啄去,明军误以为乌鸦在 吃死人的腐肉,捂着鼻子绕行而过乌鸦骗走了明军,努尔 哈赤得救。
为报答乌鸦的救命之恩,他在家中竖起神杆,在 神斗中投食喂乌鸦,人们纷纷效仿,形成这一习俗走近五角亭)眼前这座临湖而建的亭子为五边形,被称为五角亭上有 一楹联,为连环回文联,可顺读,可倒读,组成十二联此 联为转山湖的风景联,是转山湖风光精炼概括的神来之笔 上联为“静水环城霞淡淡”,下联为“长松绕岭雾悠悠”请大家随我登亭俯瞰转山湖风光转山湖是叶赫河水潴留 山间盆地而成,水面呈S形,环绕脚下孤山,在城池东、西、 北三面,形成“静水环城”之势,因此得转山湖美名山上 “长松绕岭”绿意正浓,群山拱卫碧玉般的湖水,山光云影 倒映水中,相映成趣各位朋友,我的导游讲解暂告一段,谢谢您的光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