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地理必修二湘教版 知识点总结终稿.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小了****8
  • 文档编号:251066889
  • 上传时间:2022-02-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8.22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教育 | 精品借鉴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兴旺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根本原因:生产力开展水平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开展水平3、人口增长模式人口模式特 点时代分布地区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高上下原始社会传统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高上下农业社会过渡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上下高工业社会开展中国家〔世界主要人口增长模式〕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低低现代社会兴旺国家4、 人口问题 〔1〕老龄化 问题:劳动力短缺,社会负担加重 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健全社保 〔2〕人口增长过快 问题: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医疗卫生、教育就业、住房交通困难 措施:方案生育,开展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淡水。

      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自然资源〔首要因素、成正比〕、科技开展水平〔成正比〕、受教育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3、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4、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第三节 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影响特定地区人口数量,对全球总人口无影响〕1、人口迁移的判断〔三要素〕: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2、人口迁移的类型 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按迁移方向:从农村→农村;从农村→城市〔城市化、主要类型〕;从城市→城市;从城市→农村〔逆城市化〕3、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对人口迁出地:利,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缓解人地矛盾 弊,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入地:利,劳动力增加,人才的流入,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开展,促进第三产业开展 弊,增加生态环境的压力、公共设施负担和城市管理难度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自然灾害经济〔越来越重要〕:社会经济开展水平,交通通讯开展政治:国家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社会:文化教育,家庭和婚姻,宗教信仰5、我国的人口迁移时期迁移原因特点迁移方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政治因素1.方案经济体制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行政调动,有方案、有组织地进展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立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经济因素自发迁移1.中西部到东部经济兴旺地区,内地到沿海2.出现“民工潮〞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第一节 城市空间构造1、城市区位因素 自然地理区位:〔1〕地形:平原,高原〔热带湿润地区〕,谷地〔山区〕 〔2〕气候:气温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地带 〔3〕河流:提供水源,运输,军事防卫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①河流凹岸 ②河流入海口〔上海、广州〕③干支流交汇〔重庆 宜宾 武汉 九江〕④航运起点〔赣州〕⑤山前平原、绿洲经济地理区位:〔1〕交通条件:临近港口或边境形成口岸城市〔青岛 大连 香港〕; 公路铁路枢纽或沿线〔石家庄 郑州 株洲 宝鸡 蚌埠 怀化〕火车拉来的城市 〔2〕矿产资源:工矿城市 大庆 攀枝花 大同 政治文化地理区位:〔1〕历史继承性:古都〔2〕国家政策:深圳 〔3〕宗教:拉萨 麦加 耶路撒冷 梵蒂冈 〔4〕旅游:黄山 〔5〕科技:硅谷 日本筑波2、城市功能分区——一样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 历史文化因素 经济开展水平 交通运输状况 行政因素 社会因素〔宗教 社会地位〕 〔2〕①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点状或条状,人口昼夜差异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十分兴旺  ②工业区:向城市边缘移动,沿交通干线分布,河流下游,盛行风下风向   ③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高级住宅区:城市外缘,与文化区联系,地势较高,环境良好 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 〔3〕影响地租水平的因素 距市中心远近,交通便捷程度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3、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效劳范围呈正六边形,同级中心地效劳范围彼此独立排斥,不同级别中心地效劳范围相互嵌套★小城市:地域构造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效劳种类少、级别低,效劳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构造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效劳种类多、级别高,效劳范围大. 城市等级越大,数目越少,效劳范围越大,效劳种类越多,级别越高。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1、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首要标志〕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2、动力机制:社会经济的开展3、特点兴旺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75% 以上〕,近期速度慢,开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中心城区居住环境恶化以及乡村地区和 小城镇根底设施逐步完善开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40% 左右〕,开展速度快 问题:虚假城市化〔拉美国家〕,滞后城市化〔印度〕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再城市化3、 城市化的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气候: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大气污染严重   水文: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破坏河网系统,排水不畅,地面积水;   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和富营养化  〔2〕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用地转化为建立用地,乡村景观转化为城市景观,改变地方文化。

      4、 城市环境问题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地价房租高昂,就业困难,社会不安定等 措施:合理规划道路,开展公共交通,使用清洁能源,建立卫星城等第三章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开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形成条件:★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兴旺,技术水平高  ★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2、水稻种植业: 分布 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区位条件  气候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地形 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  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  历史 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历丰富  形成原因 小农经营 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 单产高,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 机械化水平低 经济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   水利工程量大 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科技水平低 历史悠久,传统经历丰富3、混合农业  〔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  〔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  ①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  ★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构造,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② 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闲时.  ③ 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4、乳畜业  兴旺国家,我国大城市周围等  兴旺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经济兴旺,人口集中,对牛奶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大  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受城市分布的影响大;  集约化程度高等.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生物的影响:①开垦耕地、砍伐森林等;②人工培育良种;③过渡放牧导致草场破坏,出现荒漠化;④施用农药会使农产品遭到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2、对土壤的影响:①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渍化;②长期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变酸变硬.  3、对气候的影响: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与引水灌溉都改变了下垫面性质,改变了大气的热源和水源条件.  4、对水文特征的影响:①修建水库和引水灌溉:改变了河流径流的流量过程;  ②开垦梯田、砍伐森林、植树造林:影响河流含沙量.四、工业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矿产、土地、水源、气候等.  〔2〕经济因素——接近原料、燃料〔如有色金属冶炼、重化工基地〕、市场——节省运费.  〔3〕劳力和技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工资在产品本钱中的比例较高〔劳动密集型工业〕,工厂要布局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密集型工业要靠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兴旺的地方.  〔4〕工农业根底和协作条件:包括生产协作和社会协作  〔5〕环境:工业布局要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①风向 ②水源 ③离城市距离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原因:工业所用的原料范围越来越广,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2〕交通运输:沿海沿江的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近年来,一些兴旺国家交通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5.江苏省扬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检测数学试题.docx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1.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docx 5.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docx 2.河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单元过关测试(12月)数学试题.docx 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高中政治试题.docx 3.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数学试题.docx 12.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数学试题.docx 天津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docx 4.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诊断数学试卷.docx 4.甘肃省武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3.福建省莆田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docx 9.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2月期末数学试题.docx 7.山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x 9.重庆第十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docx 3.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x 4.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检测数学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