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的保护和传承.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8297649
  • 上传时间:2021-1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0.1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卢芸广丙百色市凌云县文化馆广丙百色533199摘要:凌云壮族七I•二巫调音乐作为壮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它是我国较为罕见的一组民族民间宗教音乐曲调群,是原始 宗教文化艺术与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的艺术结晶,異有深厚的壮族文化底蕴而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现实中却面临着逐渐消 亡的危险,亟待人们去保护和传承;因此,笔者对于现阶段如何加深对凌云壮族 七十二巫调音乐的认识,并加以保护和传承,浅谈个人的观点关键词: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传承一、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概况(一) 历史渊源早在3000多年前,壮族先民就在凌云这片土地上刀耕火种、繁衍生息由 于生产力和认知力的低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更多地受制于大自然,从而产生了 对自然万物的崇敬或恐惧壮族妇女为寄托哀思、缓解悲痛、祈福禳灾、沟通人 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依托木民族独特的民间信仰体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 逐渐形成了七十二巫调音乐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是中国罕见的民族民间音 乐调子群,也是目前我国保留最完整的由巫文化逐步转化而来的原生态音乐,其 结构独特,旋律优美,是以女性为代表的民间音乐,带有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 萌芽于远古越族巫教,形成于明朝中期,盛行于清朝时代,至今已有600多年的 历史,至今还在凌云壮族民间传承。

      二) 演唱形式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是凌云县泗城镇壮族女巫举行仪式时所唱的一种 巫歌,也称巫论,壮语称“欢经”;泗城巫歌是以单人独立演唱为主,一般为女 声独唱,用壮语演唱演唱时女巫米着,以铃声和脚踏声为主要配乐,巫婆左手 拿一把挂有风凰香囊和麒麟铜铃的扇子,右手拿一张配有铜铃的红手帕,歌声、脚踏声同起同落;以铃声和脚踏声为主要配乐,主要分为“伴奏乐”和“声乐” 两类,艽结构模式大多为一段体式,仅有个别曲调属于二段曲式,调式音列主要 包括四声音列、五声调式,节奏特点包括冇序律动和无序律动在转调吋不断地 体现出不同风格和个性,柔、凶、散板较鲜明,尤其是散板,柔得像清清流淌的 溪水,又像高山上慢慢飘飞的云雾,旋律无不体现出大自然灵活灵现的气派三)主要特点巫调是凌云泗城独有的一种民歌形式,风格独特,各种曲调唱法不一,自明 朝天顺年间以来,巫就成为凌云泗城壮族妇女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流传历史悠 久它反映了当地壮族民众的生产、生活、民俗、信仰等方面,贯穿着每个人的 一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曲0十分丰富,共有七十二 个调子,并用凌云七十二个人文和自然景点的名称命名,每个调子有的优美柔和, 有的激愤昂扬,有的悲切痛心。

      其中既冇传统曲目,又冇民间艺人依据巫调咅乐 元素改编的曲0,更奋艺术家们根据巫调音乐元素创编的曲B,它是0前我国保 留最完整的由巫文化逐步转化而来的原生态音乐四)重要价值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是原始宗教文化艺术与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的艺 术结晶,它拥奋历史的悠久性、影响的深刻性、曲B的丰富性、突出的生命力以 及艺术的独特性,它不仅丰富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体裁种类,冋吋也为壮族文 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一是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与壮族的民族史、文化史息息相关,包含着壮 族自然观、哲学观和审美观,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二是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集壮族民间音乐之大成,与壮族民间乐舞、民 间歌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音清晰、中音明亮、低音丰满,表现力极为丰富, 具有鲜明的艺术价值三是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描绘和体现了壮族民间信仰、伦理观念、道德 情操和审美心理,对于音乐学、民族学、民俗学、美学等多学科具有重要的研究 价值四是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咅乐积淀着壮族文化基因和艺术追求,在发展过程 中不断吸收汉、瑶音乐元素,充分体现了壮、汉、瑶诸民族的文化交流与相互影 响,是壮、汉、瑶之间文化互动的标志和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三、 凌云壮族72巫调音乐保护和传承存在的问题1、 传播途径少,速度慢,方式单一由于凌云泗城壮族巫调自古以来都是以U耳相传,从事巫事活动的巫事者、 信徒、崇拜参与的女性多为文盲2、 内容神秘复杂,难以掌握凌云泗城壮族巫调本身内容较神秘,复杂而深奥,就七十二个曲调而言,如 果没有一定的演唱民歌基础,很难唱出七十二个不同情趣、不同风格的咅乐曲调 来3、 对巫教的偏见,传承对象稀少巫教•-直都受到人们的歧视,视其为邪教,使巫教活动全都在隐蔽中进行, 很多人谈巫色变,对巫教有恐惧的心理所以,如果没奋条件和巫事者长期接融 相处,就难以传承4、 年轻人对七十二巫调音乐的认识不足现代年轻人对凌云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底蕴认识不足,特 别是民间信仰和宗教文化内容方面,年轻人不了解七十二巫调音乐的内涵因此, 我们要善于引导青少年学习、热爱传统音乐,加强校园传统音乐阵地建设,使我 们珍贵的本土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四、 对保护、传承和推广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的建议为了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更好的保护、传承和推广,笔者提出了几点自 己的拙见,具体如下:1. 加大传播力度,加深公众了解多举办巫调咅乐的展演和比赛,将各种巫调咅乐表演制成咅像制品、多媒体制品或展品,加以宣传传播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以增强学习者的自豪感和 自信心,使她们自觉地投入保护和传承的队伍中来。

      并通过宣传传播让更多的人 群对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的了解,扩大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传承的文化 空间2. 给予资助,鼓励创编地方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巫调音乐的重视力度,定期举办传承人之间、 学员之间的经验交流座谈会;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辅以相位的经费开支,解 决老传承人的福利待遇,鼓励他们增加对后人的培养热情,确保优秀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项目能在合适的环境下,更好的传承下去鼓励和组织专业艺术家和民间 艺人据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元素创编新的曲03. 增加培训、开展巫歌进校园,实现音乐传承在巫调咅乐传基地举办巫歌咅乐爱好者培训班,在中小学开设凌云壮族七 十二巫调音乐传习班,培养爱好者及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 推动凌云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的传承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传承难的问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