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场运营管理PPT课件—机场规划(2).pptx
102页机场规划(二)机场容量评估 机场的容量是反映机场在一定时间内处理交通运输量的能力通过对机场容量进行分析,可判断机场对于运输需求的满足情况,影响机场航班的组织和安排对机场未来改扩建有指导意义机场系统容量是有限的机场硬件环境和运行效率(软件)第一节 机场容量和航班安排一、机场的容量及影响因素(一)容量的定义机场系统各项设施在一定时段内(通常为1h,也可以是1年或是一天)处理的交通量,如飞机班次、旅客数量和货邮运量等称为容量机场容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候机楼设施、跑道系统和终端区系统三方面的影响1、根据是否航班延误来进行划分1)极限容量(名义容量)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不考虑服务质量和航班延误,飞机连续地一架接一架地起飞或降落的情况下,该系统所能容纳的最大航班数量二)机场容量的分类2)实际容量一定时间间隔内,所有航班的延误时间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时,空域系统所能容纳的最大航班数量极限容量与实际容量差别在于服务请求是否持续实际容量考虑延误和实际需求变化,具有随机性极限容量数值一般大于极限容量,但比较接近所以为了方便研究一般 把最大容量作为评判空域提供服务的能力的标准二)机场容量的分类为了实现极限容量,必须对该设施连续不断的供应均衡的运输对象。
然而,由于运输要求的变化和波动,实际上很难达到这一点因而,在运输需求接近极限容量时,运输对象必然会因为等待通过而出现延误机场交通拥堵、旅客安检值机场交通拥堵、旅客安检值机场交通拥堵、旅客安检值机排队、机排队、机排队、机坪机坪机坪使用情况、使用情况、使用情况、跑道滑行道的使用跑道滑行道的使用跑道滑行道的使用需求量越接近于极限容量,平均延误时间越大经济损失越大,反应出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越差名义容量实际容量最大允许延误时间平均延误时间起落架次依据某个可以接受的服务水平,也即某个相应的可以容许的平均延误时间锁确定的容量,我们称为实际容量机场系统的容量和延误可以单独分析延误是评价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总延误=各组成设施的延误3)机场计划容量或公布容量机场计划容量:在某种约束条件下,(在某种强度的服务请求下,在指定的时间内,该机场此时实际容量等于请求的最大值)即在合理的服务水平下,机场每小时可以服务的飞机运行架次机场通过公布一个容量来限制本机场每小时安排的飞机架次计划容量主要用于安排航班的飞行时刻和控制机场流量二)机场容量的分类2、其他划分按照机场的功能分区进行划分空侧与陆侧容量机场系统容量主要受陆侧和空侧容量的影响,受到陆侧交通系统容量、候机楼容量、机场跑道容量、滑行道容量、机坪容量等限制。
二)机场容量的分类 陆侧容量提问:陆侧交通指?单位时间内,机场陆侧交通能够处理车流量、停车场处理停车服务的数量机场选址在城市边缘,其陆侧交通处于城市和机场两个交通系统的次要地位陆侧交通容量的大小是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集中体现,直接影响机场功能的实现提高机场陆侧交通容量可以通过发展综合交通体系,加快轨道交通网的建设等方式来实现1)陆侧交通容量机场航站楼容量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1小时或1年)可满足办理完成各项乘机服务的旅客的数量单位小时容量也可以分为:设计容量和实际容量(2)航站楼容量 空侧容量跑道容量是一个跑到体系处理飞机活动的最大能力,即当有连续服务请求时,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一个跑道体系所能容纳的最大飞机运行架次跑道容量是实施机场空中交通管制指挥和流量控制管理的基本依据分为:理论容量、实际容量、持续容量和计划容量(1)跑道容量(2)滑行道容量每小时能从机坪向跑道系统输送的飞机架次数注意:滑行道容量往往大于跑道容量.(3)停机坪容量静态容量:特定的时刻可以在停机坪上同时停放的最大飞机架次动态容量:每小时可以接待的飞机架次4)空域容量空管单元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提供服务的航空器的服务架次空侧容量飞机停放在航站楼机坪的指定位置上,方便上下旅客、装卸货物和行李、飞机加油和检查以及进行客舱服务工作。
机坪-门位的容量定义:一个固定的门位数在规定的时段内最多能容纳的飞机数四、机坪-门位容量影响门位容量的因素:(1)可供飞机使用的门位类型和数目(2)使用门位的飞机类型组成和各类飞机需占用门位的时间,包括:操作飞机进出门位、上下旅客、装卸货物、加油、客舱服务等3)门位的使用限制和利用程度门位容量的计算单位架/h四、机坪-门位容量飞行区的容量通常由跑道容量所控制容量分析主要用于判断现有设施是否满足运输需求并确定新建或扩建设施的规模延误分析主要用于方案比较及经济分析和评价作用影响容量和延误的因素Q飞行场地Q空域环境Q空管Q气象Q交通量1、跑道和滑行道出口的构型、数目及其位置2、停机区里门位安排、大小和数目3、到达飞机和出发飞机占用跑道的时间4、使用设施的飞机的大小和机种组合5、到达飞机架次相对于出发飞机架次的情况6、通过航空飞机连续起飞的频繁次数7、朱行设施的设备性质8、空管单元单位时间的服务强度影响机场容量的因素以上不同的区域以及设施容量,哪一个在机场系统容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机场容量评估,是按照我国机场容量评估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和评估方法展开的确定机场容量的评估工作第二节 机场容量的评估1、科学与客观原则2、安全与效率原则3、统一组织原则4、协调合作原则一、机场容量评估及管理原则启动组织评估评审上报审批公布二、机场容量评估的一般程序1、机场容量评估的方法(1)基于管制员工作负荷的雷达模拟评估方法(2)基于历史统计数据的容量评估方法(3)基于计算机仿真模型的评估方法(4)基于数学计算机模型的评估方法(5)民航局认可的其他方法三、机场容量评估的基本要求2、机场容量评估的范围(1)空域范围,包括终端区、进离场航线、可能影响机场容量的航路航线、军航使用空域及危险地区、限制区和空中禁区(2)机场空侧范围,包括跑道、滑行道、机坪、停机位、廊桥、除冰坪等。
3)机场陆侧容量范围,包括候机楼、机场公共交通、停车场等可能制约机场容量的区域三、机场容量评估的基本要求3、机场容量评估考虑的基本要素(1)航空器运行规则,包括飞行、管制和地面运行规则;(2)可接受的而延误水平和管制员工作负荷;(3)航空器因素(性能、机型组合、进离场比)(4)其他因素,包括气象条件、航空器噪音限制、军航活动、机场空管保障能力等影响机场容量的因素三、机场容量评估的基本要求第三节 机场陆侧容量分析评估机场陆侧容量:机场的陆侧或其功能组成部分适应旅客、机场来宾、空运货物、地面进场车辆及航空器的能力主要集中在空运旅客容量方面,在一段时间内机场陆侧及组成部分能够服务的空运旅客数量第三节 机场陆侧容量分析评估机场吞吐量是指一定时期内飞行起降次数和旅客运送数量,该指标可反映机场规模和旅客运送能力最大吞吐量只有当需求等于或者超过该组成部分的行进能力时才能体现出来,而且最大吞吐量只能持续有限时间,过大的旅客需求会造成大面积延误及拥挤,破坏机场运行一、机场最大吞吐量候机楼单位时间最大容量分为:单位小时设计的最大容量和实际单位小时最大容量二、候机楼单位时间容量陆侧的一个或者一组功能组成部分的服务质量及服务情况组成服务水平。
服务质量?服务工作能够满足被服务者需求的程度,是企业为使目标顾客感到满足而提供的最低服务水平三、服务水平影响服务水平的因素:等待时间行进时间拥挤情况办理手续的时间设施便利程度旅客感到舒适的程度三、服务水平总体上来理解,服务水平可以是指的在一定的服务质量下,一定时间内能够服务或者能够满足需求的旅客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旅客在机场陆侧被服务时的平均延误时间,这是一个比较直观的表现服务的效率也是评价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机场旅客到达率持续高于服务效率,排队人数持续增加,而服务水平持续下降,造成航班延误或者旅客误机三、服务水平与服务水平直接相关,容量评估的主要指标服务量:一个或者一组组成部分,在给定的服务水平下,给定的需求下,所能适应的旅客人数在旅客不断先进情况下,服务量可以按单位时间处理人数来评估在旅客排队等待情况下,服务量可以按给定时间内适应旅客人数来评估四、服务量容量的评估必须是一个或者一组功能组成部分在特定的分析时间段内,进行服务量和服务水平的评估恰当的分析区间与功能组成部分的类型和旅客需求特性有关可以是一个小时、若干小时、一天、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机场的繁忙程度与季节、法定假期、航线网络结构、航班时刻等直接相关。
四、服务区间第四节 机场空侧容量分析评估机场空侧容量是指在给定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服务的最大飞机架次(包括出发和到达)空侧容量反映空侧系统服务质量,也决定一个机场的最终容量空侧容量可划分为:跑道系统容量、滑行道系统容量和机坪系统容量第四节 机场空侧容量分析评估1、跑道容量分类跑道容量具有随机性,从研究的角度分为:(1)理论容量(不考虑延误的情况)(2)实际容量(3)持续容量 (考虑服务水平的情况)(4)计划容量 ( 空管人员工作量确定)一、跑道容量(1)理论容量定义:不考虑延误水平的连续需求下,假设连续服务要求不违反空中交通规则,每小时跑道系统服务的飞机架次的平均数影响因素:ATM间隔时间、跑道数量和构型、飞机机型的组合形式、飞机运行顺序、气象条件等一、跑道容量(2)世纪小时容量(PHCAP)定义:单位时间内对应某一可以接受延误水平的跑道系统所能服务的飞机运行架次但是,由于机场的飞行区条件不一,可接受延误水平定义不同,没有统一的标准或协议适用于所有机场的跑道一、跑道容量P43 FAAP43 FAA建议延误水平分类建议延误水平分类PHCAPPHCAP约等于理论容量的约等于理论容量的80%90%80%90%(3)持续容量(ATM平均工作量)定义:ATM系统保持良好工作状态下的持续几个小时内,每小时的飞行架次。
4)计划容量(安排航班)按照机场的实际情况,规划出的一周内每小时进场、离场和总计飞机架次一、跑道容量2、跑道容量的影响因素(1)跑道的构型(2)空中交通管制对飞机的间隔要求(3)飞机型号和运行组合(4)每条跑道的运行组合(5)跑道与航行道的位置关系(6)环境因素(7)ATM状态和性能一、跑道容量(1)跑道的数量和构型可以同时使用的数量、长度、几何构型影响着同时运行的飞机架次体现:A、建立位置和设计俱佳的跑道B、在特定的使用时间跑道的数目可能不同C、任何跑道组合,其几何构型觉得了跑道间相互依赖的程度2、跑道容量的影响因素(2)空中交通管理对飞行间隔的要求1、飞行间隔要求间隔的要求以距离或者时间为准ATM系统需要的间隔越大,跑道的容量越小两条平行跑道间隔大于2500ft(763M),两条跑道可独立运行2、其他影响间隔的因素导航、监视设备和辅助系统紧密程度;终端空域结构、进离场程序;跑道占用规则;管制员管制策略等2、跑道容量的影响因素阅读阅读P45-47P45-471)跑道上不允许同时有两架飞机运行 a.着陆飞机必须滑行到出口外,起飞飞机才能放行,其间隔取决于着陆飞机占用跑道时间 b.后一架飞机必须待在前一架飞机升起后,方能进入跑道,二者间隔决定跑道占用时间。
2)着陆飞机优先于起飞飞机着陆飞机距离跑到端口2min内,应首先安排着陆2)空中交通管制要求3)同一飞行路径的两架飞机之间应有足够的水平距离间隔4)交通管制系统完善程度(精度)和管制员所采用的顺序原则(快慢速度原则、先到先安排原则)(2)空中交通管制要求(3)飞机型号和运行组合a、不同的飞机对尾流漩涡间隔和进近速度要求不同b、相似机型组合有利于管制人员安排间隔时间c、机型组合差异较大时应试图安排不同飞机类型使用不同的跑道以“隔离交通量”d、双跑道独立运行的模式,有利于优化每条跑道飞机类型的安排,有利于优化每条跑道上飞机运行的先后顺序2、跑道容量的影响因素(4)每条跑道的运行组合即每条跑道的运行安排,包括出发、到达、混合运行及先后顺序在同样的飞机组合条件下,只用于出发的跑道间隔时间要大于只用于出发的跑道间隔单跑道运行时运行先后顺序可直接影响跑道容量这种情况下,起飞与到达交替进行更适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