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洛阳纸贵左思创作.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69339507
  • 上传时间:2023-07-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1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洛阳纸贵——左思创作左思(约250〜305),约生于魏齐王嘉平二年,约卒于晋惠帝永兴二年,字太冲,一作泰冲,是战国时齐国公族左 公子的后代,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仕途失意 诗赋成名左思出身寒微,其妹左芬《离思赋》中云“生蓬户之侧陋”其父左熹,字彦雍,起于小吏,曾任西晋武帝朝 殿中侍御史、太原相、弋阳太守等职其母早逝左思幼时曾学习钟繇、胡昭的书法,学习鼓琴,都未学成,父 亲沉痛地对友人说:“思之晓解,不及我少时”(《晋书•左思传》)左思听后受到刺激,开始潜心向学,得以精通 儒家典籍、善阴阳之术他貌寝口讷,自幼闲居,不喜交游,以著述为务,曾用一年时间写成《齐都赋》(其家乡 临淄是古代齐国的都城),构思精微,辞藻壮丽,可惜今已佚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左思的妹妹左芬以文名被 选入宫作贵嫔,左思想借此机会踏入仕途,实现自己的功业抱负,遂举家迁到京师,住在洛阳城东左思满腹经纶,有远大的抱负,但他生活的时代是门阀社会,出身下层的才俊之士只能沉沦下僚西晋实行 “门选”制度以维护士族的利益所谓“门选”,就是依据士族子弟的籍贯及祖、父的官爵来安排官位晋王朝内, 虽设有中正官、吏部尚书,但门选制度的实施,使中正官、吏部尚书形同虚设,从而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 无势族”(《晋书•刘毅传》)的情势。

      左思出身寒微,貌寝口讷,虽然与晋武帝攀上了亲戚,但其妹左芬是以文才 被选入宫的,并未受到晋武帝的宠幸,在仕途上他很难飞黄腾达左思的一生并未做过重要官职,当张华作司空 时他作过张华的祭酒惠帝时,权臣贾谧做秘书监,左思曾替贾谧讲《汉书》,为贾谧“二十四友”之一,成为当 时浮华贵游集团的一员他为了作《三都赋》,希望看有关图书资料,曾要求做秘书郎,可能是通过贾谧的关系 如愿以偿的永康元年(300),贾后密谋废愍怀太子,引发了晋宗室内的“八王之乱”,贾谧因参与谋废太子案与贾 后一起被诛这年的三月,左芬去世,左思于是退居宜春里,致力于典籍,不再追求仕宦太安三年(303),河间 王司马□的部将张方在京师作乱,于是左思又全家迁往冀州(今河北一带)几年后,左思病死,时间大约在晋惠 帝永兴三年(306)左思的作品被清人丁福保辑成《左太冲集》,编入到《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丛书中《三都》、《咏史》 千秋绝唱左思的代表作是《三都赋》和《咏史诗》,所以刘勰说: “左思奇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 《咏史》”《文心雕龙•才略》)《三都赋》最早构思于左思居临淄故家时,却晚成于陆机入洛(289年)后,是左 思呕心沥血、历经十余年撰成的。

      左思为写作《三都赋》作了长期的准备,他一到洛阳,就拜访到过蜀地并写成 名震遐迩的《剑阁铭》的张载,他感到自己的才识不足,就请求为秘书郎,以便广泛涉猎有关典籍,一旦条件成 熟,左思便“构思十年,门庭藩溷,皆着笔纸,偶得一句,即便疏之 ”(《晋书》本传)陆机在吴国灭亡之后,在 家闭门苦读十年,然后与弟弟陆云一起来到洛阳,也想写作《三都赋》,当听到左思在写的时候,陆机自恃才高 根本不把左思放在眼里,对陆云嘲笑说,这里有个北方佬要写《三都赋》,等他写好了,我就拿它来盖酒瓮可 是等到左思赋出,不禁大加叹服,以为自己不及,于是辍笔《三都赋》完成后,左思自谓地位低下,担心以人 废言,就请当时的高士皇甫谧为自己作序,张载、刘逵为之注,卫瞨又作略解,时文坛领袖张华读后也大加激赏, 谓“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 ”于是“豪贵之家,竟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同上)左思也 因此名噪京师《三都赋》包括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它的体制是模仿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两京赋》, 写法和体制上并无创新,宏丽巨衍,铺张扬厉,所不同的是注意讲求实际他在《三都赋•序》中写道:“美物者 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其山川城邑,则稽之地图;其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风谣歌舞,各附其俗,魁 梧长者,莫非其旧。

      ”《三都赋》长达一万多字,虽然写得有些呆板,但由于重视实际,却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成为博物、考据的重要典籍左思今存诗十四首,其中《咏史》八首为代表作,这八首并非写于一时《咏史》一题,始于班固,兴于魏 晋,左思遂为绝唱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外编卷二说:“《咏史》之名,起自孟坚,但指一事魏杜挚《赠?(音 guan)丘俭》,叠用八古人名,堆垛寡变太冲题实因班,体亦本杜,而造语奇伟,创格新特,错综振荡,逸气干 云,遂为古今绝唱”左思的这组《咏史》诗在前人咏史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名为“咏史”,着眼点却不在古事,而 是以抒情为主,借一点古人古事来衬托和印证,咏古人史实自吐胸中块垒,反映了他由积极入世到绝意仕进的思 想发展过程和出身寒门的士人在门阀制度下所受的压抑,显示出蔑视士族权贵的气概风格苍凉浑厚,不事雕琢, 与“或析文以为妙,或流靡以自妍”的西晋诗坛迥异其趣: 其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 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左眄澄江湘,右盼 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此为咏史诗的第一首,因为晋灭东吴是在太康元年(280),所以从诗中“左眄澄江湘(指东吴),右盼定羌胡”二 句可推断,此诗应作于灭吴之前。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指研读司马穰苴的兵法魏晋期间,门阀士族占据 着统治地位,士族以“积世业儒”为清华矜贵,染上其他杂业就被认为不纯粹,左思能研读兵书,是难能可贵的 此诗名为“咏史”,实为言志,表达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直抒胸臆,议论滔滔,笔力遒健,字句间回荡着以 定国安邦为己任的豪情,洋溢着搏击风云的气概,和不慕荣利,功成身退的理想但现实中的左思却仕进无门, 备受压抑的遭际使他的诗中始终有着强烈的不平之鸣其二: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 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此诗以“涧底松”与“山上苗”为喻,用比兴手法揭示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不合理现象,激烈地抨击 了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制,倾诉了贫寒之士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全诗激荡着一股郁郁不平之气诗中批 判了“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不合理现实,并且指出这种现象是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的,作者将汉代的金日 瞫、张汤的世居高位与冯唐的白首屈于郎署相比,以古喻今,来批判门阀制度,凝聚着对这一制度的极大愤慨其三: 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

      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功成不受赏, 高节卓不群临组不肯绁,对?不肯分连玺耀前庭,比之犹浮云段干木,战国时魏人,隐居穷巷,不愿仕进,魏文侯拜他为师秦国欲攻打魏国,司马唐谏秦王说:“段干 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乎?”(《吕氏春秋•察贤篇》)秦王以为然,遂罢兵鲁仲连,战 国时齐人,“好奇伟瞭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战国策•赵策》)秦将白起率兵攻打赵国,时值 鲁仲连在赵在赵危急的形势下,鲁仲连挺身而出,斥退了魏派往赵劝使赵王事秦的使者辛垣衍,又使秦王放弃 了对赵施加压力迫之帝秦的计划段干木、鲁仲连都是淡泊名利,无意仕进的布衣之士诗歌颂段干木、鲁仲连 建功立业而功成辞赏的洒脱不羁的情操,表达自己亦欲功成身退的志向此诗造语新奇,文辞洒脱其五: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自非攀龙客, 何为郯来游?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归隐之作诗人不愿继续混迹官场,惊悟“自非攀龙客,何为郯来游”,决心隐居山林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句气势磅礴,慷慨激昂全诗意境壮阔,豪气纵横,造语警秀其六: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振。

      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高眄渺四海, 豪右何足陈?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诗以豪迈雄旷的语言歌颂荆轲悲歌慷慨、睥睨四海的英雄气概,表达诗人对门阀贵族的蔑视和批判全诗气 雄语壮,淳朴浑成其八: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途计策弃不收 块若枯池鱼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疏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俯 仰生荣华,咄嗟复凋枯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余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此为《咏史》的最后一首,孤寂困顿的诗人不免有对荣华富贵的向往,然而想到苏秦、李斯等人的遭遇,政 治斗争的纷乱,仕途的险恶,终于退却,想过平安知足的生活,做一个“达士”此种消极避世的想法,是壮志未 酬后的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语调低沉,已不再有前面几首中的愤懑与不平左思的《咏史》打破了传统《咏史》诗的写法,直抒性情沈德潜《古诗源》卷七说:“太冲《咏史》, 不必专咏一人,专咏一事,咏古人而己之性情俱见,此千秋绝唱也他那鲜明的个性,傲岸的性格、高旷的胸怀,豪迈的气概,急切用世的心情和满腔的愤慨都跃然纸上;在形 式上也有所创新,张玉谷《古诗赏析》评其《咏史》:“或先述己意而以史事证之;或先述史事而以己意断之; 或只述己意而史事暗合;或只述己意而史事默寓。

      名为咏史,实为咏怀”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更是 给予了高度评价:“创成一体,垂式千秋”左思开创的这种借咏史以咏怀的写法,对后世咏史诗的发展有重要的《娇女诗》约写于左思三十五岁至四十岁之间据《左芬墓志》碑阴记载:左思夫人为翟氏,左思有子女四 人,长子名髦字英髦,长女名芳字惠芳,次女名媛字纨素,次子名聪奇字骊卿左思的《娇女诗》写两个小儿女 惠芳和纨素的天真活泼,多用俚语,诙谐幽默,颇富生活情趣: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碧明朝弄梳台 黛眉类扫迹浓朱衍丹唇,黄吻澜漫赤娇语若连琐,忿速乃明哗握笔利彤管,篆刻未期益执 书爱绨素,诵习矜所获其姊字惠芳,面目灿如画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举觯拟京兆,立的 成复易玩弄眉颊间,剧兼机杼役从容好赵舞,延袖象飞翮上下弦柱际,文史辄卷襞顾眄屏 风画,如见已指摘丹青日尘暗,明义为隐赜......明人谭元春在《古诗归》中评此诗曰:“字字是女,字字是娇女,尽情尽理尽态”;钟惺在《古诗归》中也说: “通篇描写娇痴游戏处不必言,如握笔、执书、纺绩、机杼、文史、丹青、盘:等事,都是成人正经事务,错综穿 插,却妙在不安详、不老成、不的确、不闲整。

      字字是娇女,不是成人而女儿一段聪明处,父母一段矜惜,可 见可思”后来陶渊明的《责子诗》、杜甫《北征》中的“痴女头子栉”一节、李商隐的《娇儿诗》都可见出此诗的 影响左思还有两首《招隐诗》,应该是晚年退居宜春里时所作其一:杖策招隐士,荒途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石泉 漱琼瑶,纤鳞或浮沉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秋菊兼猴粮,幽兰间 重襟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此诗一反淮南小山《招隐士》的立意,表现了诗人不与现实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招隐者杖策入山,山中白 云依依,山泉淙淙,丹花耀目,纤鳞浮沉,琴声悠扬,啸音辽远,组合成一曲山林清曲,以至招隐者顿生归隐之 念诗即景寓目,随笔挥洒,文丽调雅,笔力壮健雄旷,文才华丽而不失典雅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词 浅情深,道人所难道,诚为名句《世说新语•任诞》记王徽之雪夜咏左思《招隐诗》而访戴逵的佳话,足以证明 此诗的魅力其二:/、 * •经始东山庐,果下自成榛前有寒泉井,聊可莹心神峭茜青葱间,竹柏得其真弱叶栖霜雪, 飞荣流余津爵服无常玩,好恶有屈伸结绶生缠牵,弹冠去埃尘惠连非吾屈,首阳非吾仁相 与观所尚,逍遥撰良辰此诗紧承上首,写隐居山庄的自由洒脱的生活,表现了隐居的志趣、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热爱。

      诗 人仕途坎坷,即使真的隐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