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关至峪口工业大道旅游公路改造工程.doc
29页南关至峪口工业大道(旅游)公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灵石县公路运输局编制单位: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二零一二年四月目 录1 工程概况 - 1 -1.1 项目建设意义 - 1 -1.2 地理位置 - 1 -1.3 推荐方案路线走向 - 1 -1.4 主要技术指标及建设规模 - 1 -1.5 预测交通量 - 3 -1.6 投资估算 - 3 -2 环境评价结论 - 4 -2.1 社会环境 - 4 -2.2 生态环境 - 5 -2.3 地表水环境 - 10 -2.4 地下水环境 - 12 -2.5 声环境 - 14 -2.6 环境空气 - 16 -2.7环境敏感区环境影响评价专题 - 18 -2.8 水土保持方案 - 24 -2.9 公众参与 - 26 -2.10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环境风险分析 - 27 -3 总量控制 - 27 -4 综合评价结论 - 27 -1 工程概况1.1 项目建设意义(1)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满足沿线工业运输的需要;(2)是完善区域路网规划的需要;(3)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1.2 地理位置拟改建公路全线位于灵石县南关镇境内推荐方案主线全长22.48km,起点位于南关镇现有南峪公路与G108相接处,向东沿旧路经三教村、仁义村、紫潭度假村、东许村,终点位于峪口村;厂区连接线长0.684km,起点位于东方希望铝工业园区东门,终点位于主线K9+910处。
项目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6°42´~36°44´,东经111°40´~111°54´之间1.3 推荐方案路线走向主线起点位于南关镇现有南峪公路与G108相接处,向东沿旧路经三教村、王家沟村、逍遥村、仁义村、窑上村、道迁村、紫潭度假村、前庄村、后庄村、西许村、东许村,终点位于峪口村,全长22.48km厂区连接线起点位于东方希望铝工业园区东门,终点位于主线K9+910处,全长0.684km该路线方案对局部路段进行了改线,即从K5+000起路线跨仁义河沿河对岸走,在K9+200路线再跨河接旧路,总长4.20km1.4 主要技术指标及建设规模拟改建公路推荐路线方案全长22.48km,全线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km/h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4-1~1.4-2拟改建公路建设规模及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4-2表1.4-1 拟改建公路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主要技术指标1公路等级-二级公路2设计速度km/h603路基宽度m15/124行车道宽度m2×3.755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6停车视距m757超车视距m3508圆曲线最小半径m2009最大纵坡%610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11设计洪水频率-1/100表1.4-2 拟改建公路建设规模及主要工程数量表工程类别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备注主体工程道路工程类型单位数量-路面沥青混凝土1000m2303.438-路基路基土石方10000m395.45-主线长22.48km,厂区连接线长0.684km-桥涵工程桥大桥m/座412/2-中桥m/座162/2-小桥m/座27/2-涵圆管涵道49-盖板涵道9-石拱涵道10-排水防护134415m3-平面交叉24处-天桥56m/1处(设于厂区连接线上)-辅助工程施工营地1处(租用闲置房屋)未新建拌合站1处(为基层拌和站)-预制厂1处-物料堆场2处(均设置于2处施工场地内)-取土场3处-弃土场3处-施工便道主要利用大运高速公路、G108及现有南峪公路未新建征地拆迁工程征地永久占地48.20hm2,其中新增占地31.38hm2,利用旧路16.82m2-拆迁2530m2-储运工程物料运输未新建施工便道,主要利用G108及现有南峪公路-环保工程施工扬尘洒水降尘工程-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利用沿线村庄旱厕-施工场地生产废水沉淀池2处-取土场绿化3.2hm2-弃渣场绿化1.8hm2-注:表中工程数量均含厂区连接线工程数量。
1.5 预测交通量(1)交通量及车型比根据拟改建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交通量预测成果见表1.5-1,车型比(绝对数)见表1.5-2通过进一步换算得到各特征年拟改建公路交通量(绝对数)见表1.5-3表1.5-1拟改建公路交通量预测结果(单位:pcu/d) 特征年路段2014年2020年2028年起点~仁义互通74981179214472仁义互通~终点475064768929表1.5-2 拟改建公路车型比一览表(绝对数)车型分类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车型比(绝对数)41.31%3.01%55.68%昼间系数0.83表1.5-3 拟改建公路绝对交通量预测结果(单位:辆/日) 特征年路段2014年2020年2028年起点~仁义互通403163407781仁义互通~终点2553348248011.6 投资估算拟改建公路总投资估算为2.39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065.24万元2 环境评价结论2.1 社会环境2.1.1 社会环境保护目标及现状2.1.1.1 社会环境保护目标包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各类规划、土地利用、沿线被征地拆迁居民生活质量、旅游矿产资源等,详见表2.1-1。
表2.1-1拟改建公路沿线主要社会环境保护目标序号保护对象位置主要保护内容相关关系及具体说明1被征地拆迁户全线涉及生活质量、基本生产条件保障原有的居住条件受到影响,耕地被征用2居民通行交往全线涉及群众出行方便、安全项目沿线分布,公路已设计了合理的桥涵工程,对其影响不大3旅游、矿产资源全线涉及不占用旅游、矿产资源项目不在旅游、矿产资源开发范围内,建成后将有利于旅游、矿产资源的开发2.1.1.2 社会环境现状拟改建公路位于灵石县南关镇境内,起点位于南关镇现有南峪公路与G108交叉处,终点为南关镇峪口村,公路沿线村庄与厂矿企业分布较多拟改建公路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城镇规划区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1.2 主要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2.1.2.1 主要环境影响拟改建公路是灵石县“十二五”规划中的道路建设项目,其建设符合灵石县交通发展规划,有利于沿线村镇的发展,有利于沿线工矿企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公路布线时充分考虑了现有基础设施的影响,合理设置了桥涵工程,不会对沿线社会环境产生明显的干扰影响;拟改建公路建设征用土地将对项目区土地资源保护、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拆迁安置对拆迁户的生产和生活影响不大。
2.1.2.2 主要社会环境保护措施(1)依靠沿线各级政府做好征地拆迁工作,采用货币拆迁制严格按照《关于山西省建设项目征地补偿意见的通知》(晋国土资发[2007]193号)等国家和山西省有关政策和补偿标准,及时支付各种补偿费用2)地方政府应做好拆迁和安置的衔接过渡工作,做到先安置后拆迁本项目采用集中统一安置安置时结合村庄规划统一建房地点,防止乱占地,要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使被征用土地和需拆迁安置居民户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保证他们的生活至少不低于本工程建设前的水平4)施工便道尽量利用现有道路,严禁随意占用耕地,严禁随意破坏农作物5)施工便道选址应结合地方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与地方政府和沿线村委会充分协商,合理确定路线走向,以便施工完毕后用作农村公路6)施工期间现有公路将被用作本项目主要的施工便道,交通负担会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大,承包商应与当地交通、公安部门充分协商,合理堆放建筑材料,加强交通运输管理,尽量减少公路施工对现有交通的干扰;因工程需要局部阻隔道路时,需设置临时便道与原道路接通7)施工现场悬挂施工标牌,标明工程名称、工程负责人、施工许可证和投诉等内容,接受社会各界和居民监督;施工单位应配备1~2名专职环保人员负责环境管理。
8)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文物应立即停工,并与当地文物部门联系,以防文物丢失文物部门应积极配合做好文物抢救工作2.2 生态环境2.2.1 主要生态敏感目标及现状2.2.1.1 生态敏感目标主要包括自然植被、野生动物、耕地及基本农田、韩信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石膏山风景名胜区、石膏山省级地质公园以及沿线取土、弃渣场区的植被和土壤,详见表2.2-1表2.2-1 拟改建公路沿线主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敏感目标及位置敏感目标特征相关关系主要影响及时段自然植被(全线均有分布)拟改建公路沿线的自然植被以阔叶林和灌草丛为主,全线均有分布;针叶林主要为人工油松林和侧柏林,主要分布在终点路段占用植被类型现状图参见图4.1-3土地占用将造成植被的损失,影响时段为施工期野生动物(全线)沿线现存野生动物包括鸟类、小型兽类等;评价范围内无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及集中栖息地分布噪声、灯光影响工程施工将对局部野生动物栖息环境造成破坏,使其被动迁徙耕地、基本农田(全线)永久占用耕地18.05hm2,基本农田约13.68hm2占用土地利用现状图参见图4.1-4土地占用造成基本农田的减少,影响时段为施工期韩信岭省级自然保护区(AK19+600~AK21+700)野生动物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褐马鸡、金钱豹和白皮松穿越,约2100m,参见图9.1-1营运期交通噪声对其局部区域造成干扰影响以及司乘人员丢弃的垃圾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AK22+180~AK22+480)森林生态系统以及野生动植物穿越,约300m,参见图9.1-2营运期交通噪声对其局部区域造成干扰影响以及司乘人员丢弃的垃圾石膏山风景名胜区(AK22+180~AK22+480)自然景观资源和名胜古迹穿越,约300m,参见图9.1-3营运期交通噪声对其局部区域造成干扰影响以及司乘人员丢弃的垃圾石膏山省级地质公园(AK21+700~AK22+480)地质遗迹穿越,约780m,参见图9.1-4施工对其局部区域造成干扰影响取土、弃渣场的植被和土壤设取土场3处,占地面积3.20hm2,弃渣场3处,占地面积1.80hm2,占地类型主要为灌草地占用,取土、弃渣场设置情况见附图3和附图4土地占用将造成植被损失和水土流失,影响时段为施工期2.2.1.2 生态环境现状(1)项目区自然植被属于落叶阔叶林带。
区内占优势植被类型是灌草丛,森林植被主要是杨树人工林、侧柏人工林2)拟改建公路沿线两侧300m范围内自然植被主要为阔叶林和灌草丛,阔叶林以杨树林为主;针叶林主要为油松林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