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龙海市六年级数学期末点睛提升潜能激发题(附答案)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19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填一填1、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在古代,人们为区别正数和负数,常用红色表示正数,黑色表示负数;也有将算筹正放或斜放加以区别,如“”表示﹣248,那么“”表示________;2、学校在邮局的南偏西30°方向,邮局在学校的_____________°方向;3、把一个正方形按1∶3的比缩小,现在面积与原来面积的比是〔 〕;4、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比是5∶2∶3,这是一个〔 〕三角形,最小角是〔 〕°;5、看图填空;① ②〔1〕图②是图①按〔 〕∶〔 〕的比缩小得到的;图②与图①面积的比是〔 〕;〔2〕将图②绕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最大是〔 〕cm3;6、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度数比是1∶2,则最大锐角是〔 〕度;7、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1∶1,这个三角形是〔 〕角三角形,也是一个〔 〕三角形;8、一辆汽车从A城开往B城; 〔1〕比例尺表示〔 〕;比例尺还可以这样表示:〔 〕;〔2〕从A城到B城的实际路程是〔 〕千米;〔3〕如果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60千米,行驶5小时〔 〕到达B城;(填“能”或“不能”)9、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30米,宽10米,其中的地种西红柿,剩下的地按照2∶1的比种黄瓜和茄子;黄瓜要种〔 〕平方米、茄子要种〔 〕平方米;10、小丽一家自驾从江都去上海旅游,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图是小丽在不同时刻看到的两个路牌;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小时,照这样计算,汽车再行〔 〕小时到达上海;二、选一选11、对“0”的描述错误的是( );A.0是偶数B.0是正数C.0是整数12、下面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A.和0.75B.和0.25C.和D.和13、已知线段比例尺,用数值比例尺表示是( );A.1∶75B.1∶7500C.1∶7500000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是不为0的自然数,且a÷b=4,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a;B.1996年、2000年和2100年都是闰年C.在3倍放大镜下看,30度的角成了90度D.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5、如图是梯形转化成三角形的过程,如果梯形的面积是54平方厘米,高是9厘米,那么转化后,三角形的底是( )厘米;A.3B.6C.12D.1816、下图中,( )图形不能围成正方体;A.B.C.D.17、下面式子是方程的是( );A.B.C.D.18、下面不能用方程“x+x=60”来表示的是( );① ② ③阴影部分面积为x ④ 长方形一共60平方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9、徒弟加工3个零件用30分钟,师傅加工4个零件用30分钟,师傅与徒弟工作效率的比是( );A.3∶4B.4∶3C.16∶9三、判断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反比例关系的图象是光滑的曲线;〔 〕两根都是1米长的钢管,第一根截去米,第二根截去全长的25%;则两根钢管剩下的部分一定一样长;〔 〕两个相关联的量不是正比例关系就是反比例关系;〔 〕将一个长方形按4∶1放大后,现在的面积与原来的面积比是4∶1;〔 〕底面积和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和圆柱,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3米的和5米一样长;〔 〕两个相关联的量不是正比例关系就是反比例关系;〔 〕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成正比例的两个量的比值是一定的;〔 〕圆柱的高扩大到原来的3倍,体积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 〕四、算一算21、直接写得数; 22、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① ②③ ④五、解方程23、1 解方程或解比例;9∶5=4.5∶x 5x-8.3=10.7六、画一画24、按要求画图;(1)将图形A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B;(2)以直线m为对称轴,画出图B的对称图形图C;(3)将图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D;(4)将图D按2∶1放大得到图E;七、解答题25、1 一堆近似圆锥形的沙子(如下图),底而半径是6米,高3米;这堆沙子的体积约是多少立方米? 26、1 一堆近似圆锥形的沙子(如下图),底而半径是6米,高3米;这堆沙子的体积约是多少立方米? 参考答案与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