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学理论课程讲义.doc

35页
  • 卖家[上传人]:jiups****uk12
  • 文档编号:40144702
  • 上传时间:2018-05-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3KB
  • / 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文学院文学理论课程讲义简编(一)倪思然(按照知识点和问题点内容的重要性,从最重要到最次要,依次分为(按照知识点和问题点内容的重要性,从最重要到最次要,依次分为重点掌握、重点掌握、一般掌握、简要了解、粗略浏览一般掌握、简要了解、粗略浏览四个层次)四个层次)第一讲第一讲 课程导语课程导语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文学理论(粗略浏览):文学理论(粗略浏览):文学理论(也称:文学概论)是有关文学的产生、作家特征、作品内容构成、创作过程、艺术技巧、读者欣赏、批评和文学发展的基本理论的概述和简论文学理论亦可称作文学原理,是对文学活动的最基本的、最一般的、最简要的概括与说明文学理论一般包括如下内容:什么是文学,什么是作品,作家如何创作,读者如何阅读,文学批评如何进行,文学如何发展这样几个大问题2.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结合课本(结合课本 P5~6,一般掌握,准备大题):,一般掌握,准备大题):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文学和文学活动具体而言有以下内容:((1)文学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文学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文学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2)文学作为一种活动存在文学作为一种活动存在文学活动,即从事文学的活动,具有多个环节,包括:生活、作家、作品和读者等要素。

      A.文学活动的基本过程:①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源泉;②作家根据生活体验,创作出文学作品;③作品经过读者的阅读和再创造,或经由批评家的评论B.文学活动的两个层面: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文学生产——文学价值——文学消费C.文学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此处依据马克思的学说: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即在文学活动中,人把自身的肉体的特别是精神的力量都投入其中,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出了自己的力量3.文学理论的应有品格(结合课本文学理论的应有品格(结合课本 P6~9,粗略浏览):,粗略浏览):((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文学实践就是文学创作实践活动和文学鉴赏实践活动文学理论总是随着文学活动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从文学实践中来,并接受文学实践的检验2((2)文学理论的人文性)文学理论的人文性“人文”(humanities, 来源于拉丁文 humanitas, “人”),狭义的“人文”是关于人类价值和文明教化的学科知识广义的“人文”是指对于人区别于动物需要的基本关怀,即充分肯定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在阶级社会中,人文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阶级性3)文学理论的科学性)文学理论的科学性文学理论的科学性:揭示文学活动和文学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并要经受实践的检验。

      科学性的体现(三个步骤):观察、研究与感悟——概念、判断、推理和理论概括——揭示特征和规律文学理论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它的科学性不同于自然科学的要求,即需要主体做出价值判断4)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每个流派或每位理论家的文学理论,是从特定的立场出发的,因而认同某种价值,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结合课本 P8~9,粗略浏览即可)4. 文学理论的形态文学理论的形态(结合课本(结合课本 P9~12,一般掌握,准备名词解释),一般掌握,准备名词解释) ((1)文学哲学,即文学活动中有哲学(包括美学)问题,)文学哲学,即文学活动中有哲学(包括美学)问题,包括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偶然与必然、形式与内容、美与丑、真与假等范畴2)文学社会学,即文学中存在的社会学问题,)文学社会学,即文学中存在的社会学问题,具体有文学与社会、文学与自然、文学与时代、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环境、文学与社会心理等3)文学心理学,又称文艺心理学,即文学涉及到的许多心理学问题,)文学心理学,又称文艺心理学,即文学涉及到的许多心理学问题,包括文学与情感、文学与体验、文学与联想、文学与想象、文学与回忆、文学与意识、无意识等。

      4)文学语言学,文学以语言符号来表现人与社会,不能不涉及与文学密切相关的语)文学语言学,文学以语言符号来表现人与社会,不能不涉及与文学密切相关的语言问题,言问题,包括文学与音律、文学与节奏、文学与修辞、文学与文体等5)文学价值学,)文学价值学,文学具有价值,文学价值即文学作品对于人和社会的意义,娱乐价值、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和教育价值等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价值6)文学信息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是一种信息,需要加以传播,研究的内容包括文学与媒介、文学与出版、文学与媒体、文学与市场、文学与接受等7)文学文化学,)文学文化学,文学是一种文化形态,涉及许多文化问题,包罗了文学与历史、文学与宗教、文学与伦理、文学与性别、文学与民族、文学与地域、文学与民俗、文学与传播、文学与传统、文学与现代等3((8)文学符号学,)文学符号学,详参课本 P10第二讲第二讲 文学与文学理论文学与文学理论(本讲内容课本无系统性的对应内容,一般掌握,准备客观题)(本讲内容课本无系统性的对应内容,一般掌握,准备客观题)一、强调世界和作品的对应关系:再现说一、强调世界和作品的对应关系:再现说认为文学艺术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中西文艺摹仿学说的传统——西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周易》 、刘勰、荆浩、叶燮二、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表现说二、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表现说认为文学艺术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中、西传统关于作家情感表现的文学观念中:“诗言志”与“诗缘情”西:浪漫主义,如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三、以文本为唯一核心:独立说三、以文本为唯一核心:独立说作品(Works)不等于文本(Text) 文本(Text):指文学作品的实际物质存在方式侧重于从语言而不是作家的角度来理解,突出了文学文本的符号特性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代表: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代表:① 俄国形式主义,如罗曼·雅各布逊:文学研究的对象不是笼统的文学,而是“文学性”,也就是使一部作品成其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在俄国形式主义看来,文学性指的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主要是指写作的技巧或者文本形式所具有的属性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的形式,文学研究的对象是 “文学性” ② 英美新批评,如燕卜荪: “细读法”(Close Reading ):注意文本而非围绕文本的种种因素细读既要求我们解读作品时集中注意力同时也限制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不会从作品的语言分析“自然而然地滑向作者胡子长度的探讨” 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本体论”,关注文学活动的焦点在于文学作品本身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四、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实用说四、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实用说实用说: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

      4中国:教化说;“文以载道”说;讽喻说西方:净化说;寓教于乐说(古罗马的贺拉斯) 例如亚里士多德:净化说,将戏剧的功能归纳为对读者心灵与情感的“净化” (古希腊语的音译为“卡塔西斯” ) 五、强调读者阅读作品的感受与再创造:读者本体论五、强调读者阅读作品的感受与再创造:读者本体论读者本体论:读者体验理论把读者看成是文学活动的本体,读者决定着文学的一切代表有德国接受美学和美国读者反应批评 接受美学代表人物: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期待视野(课本 P350~352)伍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隐含的读者、召唤结构(课本 P355~358)小结:文学理论研究模式的转换与文学观念的变迁小结:文学理论研究模式的转换与文学观念的变迁① 再现说(摹仿说):从世界与文学的关系入手,提出文学摹仿现实的观点,虽然有“不能达到真理”(古希腊:柏拉图)和“能够达到真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区别② 表现说:重视作家在文学创作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认为“作家”应当是文学研究的中心文学是作家的情感的自然流露或表现(英国:华兹华斯) 作为“天才”的作家为自然立法(德国:康德) 。

      ③ 独立说(作品本体论):视文本为文学的一切文本之外一无所有 “作者死了”(俄国:雅各布逊、什克洛夫斯基) ④ 实用说:读者可将文学作为外在的工具与手段(中国儒家的诗教说、古罗马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等) ⑤ 读者本体论:读者是文学意义与价值的真正创造者(德国接受美学、英美的新批评和读者反应批评) 第三讲第三讲 文学与语言文学与语言一、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重点掌握,准备大题)一、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重点掌握,准备大题)①① ““陌生化陌生化””与与““自动化自动化””文学语言往往具有“陌生化”或曰“奇特化”的特质,而相较而言,日常语言往往是“自动化” 的,让人自然而然说出口,习以为常,不足为奇 什克洛夫斯基的重要理论贡献:什克洛夫斯基的重要理论贡献:陌生化:把人们熟知的事物以第一次见到的眼光来描述,假定称呼对象,只能进行非指称的描写,造成似曾相识的感觉,重新唤起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和体验 (可结合课本P158~159)5什克洛夫斯基: “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化,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的目的,必须设法延长。

      ”②②单义性与多义性单义性与多义性日常语言的意义往往是单一的,每句都要准确传达一定信息文学语言则相对偏重于语言的非指称性和表现性,获得了丰富的审美意义文学语言的多义性:A. 在读者解读文学作品时,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和审美趣味的读者,对其中语言有不同解读,产生多义或歧义B. 作品中的全部话语处在同一个大语境(context )中,因此任何一个词、句子、段落的意义,不但从它本身获得,还从上下文、从本作品全部话语中获得意义③③外指性与內指性外指性与內指性文学作品诞生——“审美语义场”建立因此,文学的真不等于自然的真——“艺术的真实”概念日常语言指向语言结构之外的现实环境,因此它必须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经得起客观生活检验而文学语言具有“內指性”,指向作品本身的世界,只须和作品艺术世界相衔接即可二、语言在文学中的位置二、语言在文学中的位置(简要了解,答题时要懂得灵活运用)(简要了解,答题时要懂得灵活运用)1、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结合课本(结合课本 P76~85))语言的媒介性质,为文学艺术的生成提供了物质符号基础作为文学的媒介,语言深刻、全面地影响着文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文学呈现出有别于其他艺术的间接性、精神性和韵律性。

      语言以物质存在方式表达精神意识的意义语言是文学的审美意识的物质载体和实现方式①①文学的间接性文学的间接性又可称非直观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阅读语言符号而间接地在内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②②文学的精神性文学的精神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语言符号而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特性③③ 文学的韵律性文学的韵律性 是指作家艺术地运用语言使之具有节奏美和声韵美的特性请结合朱光潜先生的文章《散文的声音节奏》 ,以及古代文学课程涉及作品,用心领会)62、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 ”“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文学的材料 ”——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 (收入高尔基著《文学论文选》 )①①语言工具论语言工具论高尔基——语言“工具”论者语言工具论认为语言只是一种“形式”、 “工具”、 “媒介”、 “载体”,语言功能在于表达生活和情感的内容内容是第一性的,具有“优先权”;形式(包括语言)是第二性的,处于被决定的位置语言工具论的长处与缺陷:语言工具论的长处与缺陷:长处——语言是思想、情感的物质外壳;只有通过语言,思想和情感才能具体化、才能成形。

      缺陷——过分强调语言的从属地位,造成迷思过分强调语言的从属地位,造成迷思那么,人们在思维的时候到底需要不需要语言?当然需要!语言参与了甚至塑造了思那么,人们在思维的时候到底需要不需要语言?当然需要!语言参与了甚至塑造了思想!想!难道不是这样的吗?若没有语言,人们甚至无法思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